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预习导引,1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_的重要时期,社会_、政治、_、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知识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大变革,经济,军事,2表现(1)经济上农业:_和_出现并逐步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手工业:技术日益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的成就。商业:_、_、_、陶等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铁农具,牛耕,邯郸,临淄,宛,(2)政治上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步废除_制度,建立和强化_。_、封邑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的局面需要打破。(3)军事上:战争更加频繁,春秋时期以_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_战争。(4)文化上:_风气兴起,_兴盛,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_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奴隶主贵族政治,封建专制统治,世卿世禄,争霸,兼并,私人讲学,民间办学,法家学说,构图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春秋时期(1)齐国管仲改革发展_,整顿和发展_。改革赋税制度,采取“_”的政策。(2)鲁国的改革:鲁国实行“_”,“履亩而税”。,知识点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农工商业,军备,相地而衰征,初税亩,2战国时期(1)背景经济上,_获得发展。政治上,_阶级要求改革,废除_,发展封建经济。(2)目的:实现_,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_的胜利。,封建土地私有制,新兴地主,奴隶主贵族特权,富国强兵,兼并战争,(3)魏国李悝变法实行“_”,发展农业生产。推行“_”,稳定小农经济。制定_,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4)楚国吴起变法限制_权力,改变世袭的_。变相没收_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_,奖励军功。要求官吏_,严禁私门请托。(5)_、_和韩国等也陆续实行了改革。,尽地力之教,平籴法,法经,贵族,分封制,旧贵族,俸禄,秉公执法,齐国,赵国,拓展延伸春秋战国时期处理土地与人口关系的不同做法(1)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把土地与赋税相挂钩。(2)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按亩收税。(3)魏国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4)楚国强令旧贵族迁居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变相没收他们的土地。,1不利形势(1)秦国偏居_,比中原各国都要落后。(2)虽经秦献公改革,但秦国的总体面貌仍无根本改观。2有利条件(1)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2)_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3)民风质朴,_充斥。3历史机遇(1)长期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力量削弱。(2)中原人士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4直接原因:商鞅来到秦国,受到秦孝公的重用。,知识点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关中,法家学说,尚武精神,思维导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史料探究】史料一,主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史料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大田史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鞅,思考(1)根据史料二,指出生产关系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结合史料一说明其原因。(2)史料三体现了什么主张,其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案(1)变化: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渐趋确立。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主张:变法图强。理论基础:法家思想。,【史论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经济上(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地主经济不断发展。,2政治上(1)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分封制和宗法制、礼乐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奴隶主贵族逐渐没落。(2)诸侯之间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战乱不断,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3)富国强兵的改革变法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时代潮流。(4)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发展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掌握政权。3思想上私学兴起,流派众多,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尤其是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史料探究】史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国语齐语,主题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史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史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史记蔡泽列传,思考(1)史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2)史料二说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3)这三则史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时代特征?答案(1)内容: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2)“平籴法”。稳定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3)改革: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共同作用:促进各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时代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史论归纳】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1)背景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都是在愈演愈烈的兼并战争推动下产生的。(2)目的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的胜利。(3)措施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4)性质与指导思想都是一场在法家思想指导下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化运动。(5)结果和影响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学思之窗】(教材第19页)请你想一想,当时兵家、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变法改革与战胜攻取又有什么关系?提示战争是战国时代的显著特点,“战胜强立”是战国历史的主线。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战胜对方,都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和奖励军功。法家是地主阶级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活动。,而兵家思想来源于战争实践,是在战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进步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思想基础,指导社会变革的进程。各诸侯国只有通过改革变法,发展封建经济,才能够富国强兵;只有实现富国强兵,才能够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战胜对方的目的。,【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21页)一、本课测评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施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出现,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而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因此,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春秋战国时期除商鞅变法外,还有哪些国家进行的改革变法影响比较大?提示春秋时期著名的变法改革还有齐国管仲改革和鲁国的改革。齐国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鲁国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权。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业投资协议合同样本
- 冷库定作合同范例
- 钯银合金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通信系统工程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跨座式单轨列车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个人房屋拆除安全合同样本
- 超高频信号发生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泡沫玻璃管壳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云南网络推广合同样本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家宴主题宴会设计说明
- 北京市海淀区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
- 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真题】202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东软集团能力测试题答案
- 《学校就餐礼仪》课件2
- 中药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概述
- 城镇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G-TJ08-2110-2012
- 2024年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人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铁路少年-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