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堂反馈】1读下面景观图片,判断该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读地貌景观图,完成23题。2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乙和丁3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分别是()A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风力堆积 D流水侵蚀风力搬运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46题。地壳的物质循环示意图4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 B喷出作用 C地壳下沉 D高温熔融6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结构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7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和_。(2)中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有_,来自地球外部的有_。(3)图中序号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4)在中国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右图)最为著名。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其“玉颈”变细是受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_。【课后作业】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的最新测量高度为8 844.43米,比之前的8 848.13米“矮”了3.7米,专家大致认为是“雪降岩升”。2008年四川地震后,专家称地震致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历史上原来是一片海洋。据此完成12题。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B内力作用地壳运动C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D内力作用岩浆活动2.关于2008年四川地震后,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长高是以地壳的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B喜马拉雅山长高数米,而人们却没有察觉,说明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人类不易感知C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既有岩浆活动又有变质作用D喜马拉雅山的增高说明了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读下图,回答34题。3对影响四处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a风力堆积 Bb流水侵蚀 Cc海浪侵蚀 Dd变质作用4a图所示景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为“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5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6“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各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 B C D8本图对地壳物质循环的表述尚不够完整,以下有关完善本示意图的方案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 ()A补充从“沉积岩”“变质岩”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B补充从“岩浆”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C补充从“沉积物”“岩浆”到“变质岩”的箭头,标注 D补充从“变质岩”“沉积岩”到“岩浆岩”的箭头,标注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b类岩石形成于地下,c类岩石形成于地表,回答910题。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a为岩浆 Bc为喷出岩 Cd为沉积岩 De为侵入岩10.图中各个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为冷却凝固作用 B为重熔再生作用 C为外力作用 D为变质作用11下图是地貌形成与地质作用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变质作用侵蚀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A_,B_,C_,D_,E_。(2)据研究,上海崇明岛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与南通地区相连,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和_。(3)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_;冰川作用的能量主要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