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 第2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传知识整合重难探究课件 鲁人版必修3.ppt_第1页
2019届高考语文 第2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传知识整合重难探究课件 鲁人版必修3.ppt_第2页
2019届高考语文 第2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传知识整合重难探究课件 鲁人版必修3.ppt_第3页
2019届高考语文 第2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传知识整合重难探究课件 鲁人版必修3.ppt_第4页
2019届高考语文 第2单元 生命的赞歌 3 屈原列传知识整合重难探究课件 鲁人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屈原列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司马谈为太史令,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书。父卒三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令,开始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二十岁时,游历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沅水和湘水流域,凭吊沉入汨罗江的屈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回长安后任郎中。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触下层人民。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称太史公书。,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屈原,生活于七雄并峙、社会亟趋统一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七国中,秦、楚、齐三国力量最强,形成三足鼎立,其中秦、楚尤为强盛,合纵、连横的斗争十分激烈。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楚国面临的危机,对内主张改革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由于怀王、顷襄王宠幸奸佞之臣(如令尹子兰、南后郑袖等人),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受到排斥打击,两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的局面,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度悲愤绝望,就在这一年五月初五,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罗江。司马迁品格高尚,才华横溢,却因李陵一案遭受宫刑,所以,他含泪为屈原立传,表达自己的激愤之情。,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二、辨识通假,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一词多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古今异义,五、词类活用,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特殊句式(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2)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介词结构后置)(3)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5)秦,虎狼之国(判断句)(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7)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8)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9)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10)是以见放(被动句)(11)不凝滞于物(被动句)(1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13)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被动句),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七、名句积累(1)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理理文章思路,屈原一生与楚国命运相关,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二、说说文章主旨本文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所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处处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愤懑之情。,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一】梳理文章思路,分析文章内容1.诵读全文,选用文本中的词语来分别概括屈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提示屈原一生当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可以用以下几个词语概括:任疏绌放逐迁自沉。,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2.本文是为屈原作传,但作者却用大量笔墨写了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提示课文自“屈平既绌”以后,历述了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败:受到秦国说客张仪的欺骗愚弄;丹、淅大败,丧师八万,大将屈匄被俘,丢失汉中地;蓝田大战败退;放走国仇张仪;诸侯共击楚,楚将唐眛战死;怀王受骗入秦,客死他乡。作者反复写楚国命运,其用意是想强调这些失败都是排斥屈原造成的,可见屈原一身而系楚国的安危,其对楚国的重要作用便不言而喻了。这样,作者便把屈原个人的命运同楚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把屈原“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连在一起,具体而又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这样写,既加重了文章叙事的分量,也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3.司马迁推崇屈原,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提示司马迁推崇屈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崇他的正确的政治主张和伟大人格,二是推崇他在文学上的高深造诣。,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4.屈原政治和文学方面的才能主要表现在哪里?课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提示,屈原的形象:才能卓越、光明磊落、矢志不移、心忧祖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5.文中渔父与屈原的对话有什么作用?提示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既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之情。6.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对表现屈原有何作用?提示这一部分内容为屈原既死,赋存国亡。“屈原辞赋悬日月”,他创造的楚辞诗体后继有人,但“终莫敢直谏”。楚国日以削,为秦所灭。这一段将楚辞的后来者与屈原相对照,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二】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及作者的观点态度1.课文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提示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质。如评价离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表现了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2.司马迁是怎样评价屈原的?提示司马迁认为屈原“正道直行”,忠贞为国,却遭到诽谤和打击,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屈原自始至终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他的精神日月可鉴。司马迁与屈原有着相似的经历,他因李陵案而受宫刑,而他本是想着为国分忧,却被误解。这个经历与屈原何其相似,因此,他写屈原,也是在写自己,是在为自己表明心态。3.本文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提示本文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在叙事基础上展开议论,议论中含强烈情感,褒赞高洁,斥贬邪恶,评价作品和作者,蕴含赞颂之情。(2)叙述蕴含作者情感。如叙述屈原保持操守,含敬重之情;叙述屈原遭遇,含悲愤之情。,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4.在本文中,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试分析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是如何完美地结合的。提示本文是一篇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情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贵品德,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的阴险,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章第一部分记叙屈原受谗被疏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接着便评价离骚,作者热情赞颂了离骚的伟大成就和价值,赞颂离骚实际上就是赞颂屈原。第二部分写楚怀王疏远屈原后三次受骗于秦的史实(献地绝齐;割地求和;通婚割地)。随即深入议论,谴责“怀王之终不悟”和“不知人”,在议论中充分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第三部分记述屈原自投汨罗江和屈原死后的影响。,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在记叙渔父与屈原对话时,既记述了屈原为什么被流放和要“自投汨罗以死”的原因,也歌颂了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屈原死了以后,虽然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模仿屈原的从容辞令,但由于“莫敢直谏”,数十年后,楚国就灭亡了。由此赞叹像屈原那样“敢直谏”的性格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记叙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好处是便于发表议论,更便于抒发情怀。由于屈原人格的伟大,也由于作者的身世跟屈原有些相似的地方,作者跟所有志士仁人一样对屈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记叙中一直满怀激情,因此就要议论,亦即要作最高的赞颂。,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文中塑造了渔父的形象,而且,渔父和屈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那么对这两种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技法借鉴,主题阅读,被动句及其常见类型技法指导1.定义: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行为的发生者,这种句子称为主动句;反之,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行为的接受者,这种句子称为被动句。,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文言文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形:,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1.下列句子全都是被动句的一组是()王坐于堂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而君幸于赵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得复见将军于此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兵挫地削吾恐见欺于王A.B.C.D.解析:为介词结构后置,“被”作“遭受”解释。答案:B,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下列句子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B项,“见”不是被动用法,而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A项,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答案:B,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守得清气满乾坤名句诵读1.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2.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1.在屈原的作品涉江一诗中他写道:“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这是屈原受到奸臣谗陷、被楚王流放时,在愤激之中写的。正如司马迁所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所以作诗离骚泄愤。但是,屈原的高洁之处,在于他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打击与陷害,都能执着地坚持自己的操守,所以司马迁赞美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气节操守,是做人的标准,是检验灵魂的试金石。具有高尚节操者,诚信无欺,见义勇为,甚至舍生取义。他们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无节操者,见利忘义,贪生怕死,以致卖国求荣,他们灵魂里充满铜臭。,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不知多少次,他出色的球技让太多豪门垂涎欲滴想挖过去,他拒绝。不知多少次,为了球队的重建,俱乐部想把他抛弃,他不屈。更不知道多少次,总有一股力量想逼他退役,他不甘。因为,他是红狼中的狼王,25年的坚守,他守护的,是一座城,是罗马足球。很感谢意甲联赛组委在赛季前,巧合地把这样的一场比赛定在了罗马,让托蒂能如愿地在自己主场做最后的告别。也感谢热那亚很忠实地充当了最好的背景板,让罗马以一场胜利为托蒂的离开画上圆满的句号。意甲联赛的最后一轮,整个意大利,都为了托蒂的告别把目光集中在了罗马城。因为要见证,一个人为了一座城,坚守了25年的那份忠诚,是如何让全城飙泪的。,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美文品读一座孤傲的庙周凌云屈原庙挺立在钟堡之上。这里是屈原的老家。钟堡是乐平里小盆地边缘突出的一个山包。这是乐平里地理的中心,也是屈子故里思想的中心。,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屈原庙简洁而朴实,可以这样勾勒:一个天井,一个大堂,两个厢房,外有飞檐,四角高翘,白墙黄瓦。这是峡江明清时期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屈原庙占地是那么小的一片,土石夯就,但是它威仪自显,神韵自现,傲视一切。钟堡上只建了这座屈原庙,没有农户,很宁静,好像注定了这就是神居住的地方。农户都连片聚集在钟堡以外的山腰和山脚,离屈原庙都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这段距离正好是乡俚和楚辞的距离。农户的房子白墙黑瓦,是朴朴素素的土房,排在山腰和山脚,有些像国画。这和屈原庙比,是截然不同的。农户的房屋是百姓生活和安放农具的地方,炊烟袅绕,鸡犬相闻。屈原庙是精神聚会的场所,是诗的乐园,它建筑在世俗的生活之外。乐平里的人,到庙里来得少,一则庙里实在没什么可看也没什么可玩的。二则屈原的时代、屈原的诗作和精神世界离他们实在是太远了,几乎不能沟通。它建筑在楚辞的精神世界里,它的高度已经是世界的高度。,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屈原庙之内,矗立着三米多高的屈原雕像,迎风徐步,忧思如焚。来到雕像前的人,不是鞠躬就是叩首。,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屈原庙之外,是橘和兰草,是端阳花。虽然都生长在乡间,但都是高贵的花草和树木,是阳春白雪的植物。橘,遒劲,葱郁,是天地所生,是心志专一,是独立不迁的嘉树,从战国开始扎根,吸吮了几千年的水分和养料,难怪楚辞还是这样的繁茂呢。橘,远离世俗喧闹,独守一隅,凛然自为,不从流俗。兰草,是从离骚里移栽过来的吗?它碧绿,高洁,芬芳,在屈原庙周围开放。这些兰草,如果再返回到离骚,返回到历史的土壤,不知还是不是那个时候的幽香?我在屈原庙外转悠,兰草兰花的郁香,非常舒服地袅袅地沁进我的肺腑,这种具有文化味的香气,不停地撩拨我的思想,激发我的忧思。兰草,兰草,我为什么看到你感到亲切?为什么对你这般眷恋?在橘树和兰草之间,穿插着像人一样楚楚动人的端阳花,鲜红的,美丽的,也是壮硕的,它是性情的花,大朵大朵的。它的浓香,让我感受到了现代的气息。它的土壤和兰草一样,仍然是楚辞。这是怀念的花,是人民的花。乐平里,家家种有这种花。每年,它走进五月,在端阳节火辣辣地绽放,像火红的喇叭。它在五月绽放,正好与我们的怀念合拍,与我们的情绪一致。,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端阳花亭亭玉立时,屈原庙里也会热闹一阵子。要么是当地的一些农民诗人开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要么是崇拜屈原的作家、诗人和学者,陆陆续续来到庙里朝觐,要么就在这样的时间段里,来几位追逐诗情的游客。这样的时刻,端阳花的色泽格外艳丽。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人,都是不能脱俗的。屈原庙是孤傲的,但是它的周围也同样长满野草,有时它们随兰草和端阳花一起生长,甚至缠绕着橘树,有时也随这些花一同枯萎,有时铲去这些野草,香草们就非常茂盛地长了起来。,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我每年都要来到乐平里看一眼屈原庙,都要在屈原的雕像之下磕一个头。这是我一生中最崇拜的一个人。郭沫若为这个小庙题下了“屈原庙”三个字,熠熠生辉。我是一个小小的很不起眼的文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