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报告模板 1.2调查目的 了解当代90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与就业实际状况,对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分析出造成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原因。 1.3调查目标 通过调查,更好地了解近几年来90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倾向,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为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社会各阶层帮忙改善当前的就业情况。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认知与择业偏好 2.1未就业学生情况分析 2.1.1调查数据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32%的大学生重视实践活动,41%的大学生注重学术活动,其余的大学生两者兼顾。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相当部分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会使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工作地点是大学生择业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研究发现有六成的人选择沿海地区为理想的就业地点。与此同时,大学生选择去边远地区和农村的只有8%,这表明大学生普遍缺乏奉献精神。关于大学生的择业标准,调查发现,“待遇有限”排在首位,表明大学生对就业待遇仍然有着较高的要求,“就业有先”紧随其后,这也从侧面反应了一部分大学生不会盲目的去追求客观物质条件。 2.1.2调查结果分析 如今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引导人才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说,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各行各业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一份稳定的工作实在难得。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定好自己的社会位置,转变就业观念,培养正确的自我实现观。 2.2已就业学生情况分析 2.2.1调查数据分析 从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已经毕业的未就业学生大多是准备考研的,从问卷的总结结果来看,未就业的学生的家庭情况基本在五万元以上,这些学生中有一半以上都愿意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沿海发达地区次之,继而是二三线城市,在未就业学生中,大多都不愿意去乡镇和农村就业。就就业单位而言,党政机关,外企是相对比较有优势的两个单位,国企,教育或科研单位次之。未就业学生对选择就业单位最看重的因素薪酬待遇和个人发展机会的和超过一半,而解决档案户籍问题则成了这些学生最不关心的一个要素,另外,起薪也是很多求职者的考虑要素之一,数据显示,未就业的学生能接受的薪资起点大多为2000-4000,,也有少数学生能接受的则是4000-6000。 2.2.2调查结果分析 这次调查的结果反映的是一些还未就业的毕业生的择业观以及择业倾向,从问卷上看来,这些大学生的择业观都还是偏传统的,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择业要求,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普遍看得比较重,也愿意自己去打拼,另一方面,他们的能力跟价值可能并没有形成正比,未就业的大学生中未准备深造的人基本都是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明确,他们的就业方向模糊,自我定位不对,或者对自己的要求不高,造成没有前进的空间。有些形成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准备不充分,了解的资源少,所以,就这次调查而言,我觉得至少给我们 的启示有三点:一是要早定位,早点定下目标。二是严要求,提高自己的能力。三是好准备,多搜集就业有关的资源,让自己可以在择业方面得心应手。 2.3总体数据分析 2.3.1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最多的是关注用人单位的主要业务及发展前景。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及聘用情况,薪酬,及福利也有较多的关注。另外,女生对薪酬和福利,人才培养情况的重视度略高于男生。大学生多愿意选择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 2.3.2就业形势分析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很多大企业在菜园,减少人力招募,小企业关闭,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三.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准备 3.1未就业学生情况分析 3.1.1调查数据分析 从数据上看,在上大一的时候已经对自己的职业有了规划的,仅仅占10%,而在大二对职业规划有了初步的思考和计划的有50%,到大三才计划的有30%,而剩下则是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没什么想法的;对于在大学正在就读的专业,有约65%的人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长自己选择的,有20%是家长或亲人要求或建议读的,剩下的是进来大学后被调剂的专业;对于未来的就业地选择,有超过一半的人,约55%的人选择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就业,有20%的人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居住地进行就业,另外20%会选择到二线城市发展,而有去农村乡镇等基层地方就业的仅仅占5%;对于就业薪水的要求,有45%的人希望毕业后起薪能在3000-4000元,30%的人希望能在4000-6000元,剩下的25%期望的薪水是在6000元以上;关于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想法,有60%的人感觉对自己的未来感觉良好,有20%的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剩下20%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3.1.2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上看,大部分在较早的时候已经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大部分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是有主动选择权,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读的专业占少部分;随着城市发展大部分人还是趋于往一线城市就业,到二线城市也有占一部分;对于薪水的要求维持在中等水平,只有少部分人对自己期望过高或者过低;总体来说,从调查人员的数据来看,为就业大学城的情况还是较为乐观,令人较满意。 3.2已就业学生情况分析 3.2.1调查数据分析 大部分调查者对自己的职业没什么规划或者规划较晚,主要信息是家人和朋友和互联网,最有效资源是亲人或者互联网,认为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要任务是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还有进行一定的面试训练,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教学是大家认为影响就业的教学因素中比较重要的,影响择业重要的是亲人和朋友,几乎所有人都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大满意并有想换工作的想法。 3.2.2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的90后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方面没什么太多关注,所以导致了很多人几乎没有职业规划,大部分信息网络和亲人其实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网络有时效性,新消息的传播有的很局限,亲人的推荐也有主观因素,导致大家的工作选择受到很多外来的压力,所以很多人都想跳槽。 四总结 4.1调查结果总体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90后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4.2对于造成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 9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90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们90后大学毕业生多是多,但精英人数相对来说还是不太足够的,还有就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极少90后大学生对当前形势会有较深的了解,普遍90后毕业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在被问及毕业初的薪酬及理想薪酬时,有40%认为起初工资为3000元左右是可以接受的,35%受访者认为4000元左右可接受,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和感到较满意的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 第二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调查中他们普遍感到经验不足是造成他们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约占50%。除了这些方面,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毕业生生就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上广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报导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4.3对于调查结果的思考与建议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缓解大学生就业男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 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最后,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 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1)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2)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大学生:大学生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当前90后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本次调查由于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虽不能全部体现中国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这些数据基本反映了当下90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而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大二的学生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时间的发展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制作问卷时,我们力求所选题目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并遵守以下几点:问卷主题明确,所有设问都必须与主题有关;言语简明准确,以免影响理解和答问;问卷项目由浅入深,并注意期间的来联系,使被调查者可以连贯做答;设问切合实际,充分考虑被调查人的差异。 一、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毕业生的择业价值取向、薪酬标准、就业地点、专业满意度、择业心情、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形式,管理类的文科学生,也有技术应用类的理工科学生。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xx届毕业生择业心态。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为了让我们的调查问卷更真实有效,所以我们在人员学历的选择上针对不同学历的人都选了30%左右的人。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0%的人是农村,剩下30%是城市和县镇。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 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91%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3.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容易”的有1.3%。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对自身就业前景评价方面,多数毕业生则显得较为自信。调查表明,对就业前景持一般态度的调查者占56.4%,20.5%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4.1%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毕业生已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大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二是毕业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随着求职面试的高峰期的逐渐到来,迷茫的同学的比例还会上升。这就需要就业工作者深入了解他们的困惑所在,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以使他们及时调整好心态。 2、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 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79.5%的调查者选择工作,11.5%的人选择升学,而2.6%的调查者选择考公务员,还有7.7%的调查者选择了回家创业。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关于就业的影响 在就业决策时,有39.8%的调查者受父母的影响比较大,有3.8%的调查者表示会受老师的影响,还有5.1%的调查者比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决定,不受他人影响”的调查者占51.3%。可见,现在的毕业生在做选择时还是比较慎重的。 4、关于就业地点的选择 调查表明,66.7%的调查者选择就业地点时,格外青睐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好,经济收入高,发展机会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择业地点过于集中,势必导致人才的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10.3的调查者喜欢到国外和内地的盛会城市去工作。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23%的毕业生将其作为首选。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就业和参加志愿服务的优惠政策,但毕业生的积极性仍显不足。这表现出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功利性和短视,他们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奉献意识与锻炼意识不强。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奉献意识的培养,对毕业生的择业中的功利和短视心态要适时加以引导。 5、关于薪酬标准 在求职者最为关心的薪酬问题上,毕业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调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调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这一档上,35.9%的调查者选择1200-xx元之间,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表明,大学毕业生希望自己早点从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并渴望获得舒适的生活条件,因此希望能获得较高的薪酬。 6、关于对口与心中的期望值 据调查,12.8%的调查者认为会“接受,并准备跳槽”,23.1%的人会“努力适应工作”,61.5%的调查者“工作时或工作后会考虑继续深造。2.6%的调查者还没考虑好。看来,兴趣与期望值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专业如果不对口绝大多数的调查者会在现在的岗位上工作。64.1的调查者会愿意从事现在的工作,只有9%的调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调查者会“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这些人对自己的工作的选择是小心而慎重的,个人兴趣和专业在选择工作时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7、求职信息 在就业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调查者会认证考虑自己今后的就业。其中66.7%认真考虑过,26.9%的调查者“偶尔会想想”这类人可能还没体会到就业的艰辛,有5.1%的调查者很少再考虑,还有1.3%的调查者想“到时候再考虑”。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50%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绍和招聘信息,15.6%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关薪资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调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关于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说明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多,需要加强锻炼。有5.1%的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公司员工的现身说法。借此了解公司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关于就业目的 此次调查表明,有大约80%以上的调查者就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计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数调查者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和为社会做贡献。剩下的2.5%的调查者认为就业是为了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础。可见,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还是迫以生计的。这也说明啊学生就业观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师的大力指导。 9、关于最关心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怎样和企业的双向选择。调查者在这方面的选择还是很明确的。有53.8%的调查者预计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可能“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这给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惑。2.6%的调查者预计“户口难解决”,24.4%的调查者预计是“缺乏社会关系”7.7%的调查者预计“信息严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选择,11.5%的调查者预计是其他的原因在择业过程中的阻力最大。没调查者选择“性别歧视”说明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求职者的能力包括“所学的专业能力”、“所毕业的学校”、“社会经验”以及“潜力”,占总调查的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控制类课程设计
- 机械手臂控制课程设计
- 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
- 机械原理单缸课程设计
- 机械原理内燃机课程设计
- 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河北省邯郸市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第2框 情绪的管理教案 新人教版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胡同文化》教案 冀教版
- 机械减速器课程设计
- 机械专业辅修力学课程设计
- 化学丨四川省南充市高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南充一诊)高三10月联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2024安徽马鞍山市兴望投资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材分析
- 【课件】“珍惜粮食从我做起”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上学期世界粮食日主题班会
-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7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脱盐水
- 职业技能大赛-食品安全管理师竞赛理论知识题及答案
- 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
- 销售心态 培训课件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