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江发电厂初设说明书.doc_第1页
浑江发电厂初设说明书.doc_第2页
浑江发电厂初设说明书.doc_第3页
浑江发电厂初设说明书.doc_第4页
浑江发电厂初设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400C-A-01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初步设计第1卷 总的部分说 明 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设 计 证 书 070001-sj勘 测 证 书 070001-kj环境影响评价证书 甲字 1605质量管理体系证书 0602Q10010R2L二OO五年三月 长春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初步设计第1卷 总的部分说 明 书批准安力群编写毕延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二OO五年三月 长春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初步设计 总 目 录第1卷 总的部分第2卷 电力系统部分第3卷 总图运输部分第4卷 热机部分第5卷 运煤部分第6卷 除灰渣部分第7卷 电厂化学部分第8卷 电气部分第9卷 热工自动化部分第10卷 建筑结构部分第11卷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部分第12卷 水工部分第13卷 消防部分第14卷 电厂脱硫部分第15卷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第16卷 环境保护第17卷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第18卷 节约能源及原材料第19卷 施工组织大纲部分第20卷 运行组织及设计定员部分第21卷 设备材料清册第1分册 系统部分 第2分册 热机部分第3分册 运煤部分第4分册 除灰渣部分第5分册 电厂化学部分第6分册 电气部分第7分册 热工自动化部分第8分册 电厂管理信息系统部分第9分册 建筑结构部分第10分册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部分第11分册 供水部分第12分册 水工建筑部分第13分册 消防部分第14分册 电厂脱硫部分第15分册 环境保护部分第16分册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第22卷 概算部分第1分册 总概算书第2分册 机务部分概算书第3分册 电气部分概算书第4分册 建筑部分概算书第5分册 电厂脱硫部分概算书目 录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厂址简述第三章 电力负荷、热力负荷及发电厂容量第四章 主要设计原则第五章 节能、节水、节约用地及原材料措施第六章 环境保护第七章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第八章 运行组织及设计定员第九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十章 提高本工程技术水平和设计质量的措施第十一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附 件 附件1:关于印发浑江发电公司技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电规总土水200328号)附件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吉林省浑江发电厂五期发电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能源2004728号)附件3: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环审200482号)附件4: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用地有关问题的意见吉国土资规发200312号附件5: 白山市国土资源局文件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厂址问题的复函(白山国土资源函 20031号)附件6: 吉林省水利厅文件吉林省水利厅关于白山市浑江干流防洪工程党校大桥至电厂拦河闸段提防初步设计的批复(吉水技1999342号)附件7:关于印发浑江发电公司五期2X300MW机组接入系统设计(一次部分)评审意见的通知(电顾规200444号)附件8:白山市热力总公司文件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配套供热管网建设的承诺函白山热力字20033号附件9:白山市集中供热协议附件10:白山市热力总公司供热负荷发展规划附件11:中国建设银行贷款承诺书20036号附件12: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关于浑江发电厂五期扩建供热工程(白山市集中供热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补充报告的批复(吉发改能源字2005255号)附件13:白山市人民政府白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白山市热力规划的批复白山政函200535号附件14:白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文件关于呈报浑江发电公司五期扩建工程供热工程(白山市集中供热三期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调整补充报告的请示(白山计能交字200549号)附件15: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扩建工程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复函附件16:石灰石供货协议附件17:白山市热力总公司文件关于报批白山市热力规划的请示白山热力字20056号附件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白山市浑江发电公司第五期发电供热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国土资函200560号附件19: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扩建工程公路运煤的复函附件20: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建设二台(1X300MW)机组的供煤协议附件21:通化矿务局文件关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300万千瓦机组增加电煤量承诺的请示通煤销字200545号附件22:白山市煤炭管理局文件关于向浑江发电公司增加提供80万吨/年煤炭的请示白山煤发200524号附件23:吉林省煤炭工业局文件关于通化矿务局为浑江发电公司五期扩建工程承诺供煤的批复吉煤行管字2005164号附件24:吉林省煤炭工业局文件关于为浑江发电公司五期扩建工程供煤问题的批复吉煤行管字2005166号附件25:国家电力公司吉林发电用煤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关于浑江发电公司用煤检验报告图纸目录序号图 号图 名备注1F400C-Z01全厂总体规划图套用2F400C-Z0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一)套用3F400C-Z0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方案二)套用4F400C-J02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系统流程图套用5F400C-J03汽轮机抽汽系统流程图套用6F400C-J17锅炉燃烧系统图套用7F400C-J19汽机房底层平面布置图 套用8F400C-J20汽机房6.300米平面布置图 套用9F400C-J21汽机房12.600米平面布置图 套用10F400C-J22除氧间22.000米平面布置图 套用11F400C-J23汽机房横断面布置图 套用12F400C-J24锅炉房零米平面布置图 套用13F400C-J25锅炉房运转层及以上平面布置图套用14F400C-J26锅炉房煤仓间各层平面布置图 套用15F400C-J27炉后及引风机室平面布置图套用16F400C-J29锅炉房横断面图套用17F400C-J30全厂平面布置图套用18F400C-J31全厂横断面图套用19F400C-J33热网厂区管道布置图套用F400C-S01全厂水量平衡图套用21F400C-S02供水系统图套用22F400C-D02电气主接线图(1)套用23F400C-K01集中控制楼12.6米平面布置图套用24F400C-K07全厂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配置示意图套用25F400C-M01运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套用26F400C-C01除灰渣系统图套用27F400C-C09烟气脱硫工艺流程图套用28F400C-H01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图(预处理,超滤及反渗透部分)套用29F400C-H02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图(一级除盐及混床部分)套用1 概述11 项目概况浑江发电公司是吉林省电力股份公司的所属企业,改制前为浑江发电厂。浑江发电公司位于白山市东北郊,是白山市主要的热源和电源供给企业。本期工程的厂址位于浑江发电公司老厂东侧,八道江区东郊河口村,距浑江发电公司老厂约2.0km。鹤大公路由南向北从厂区附近经过,浑江在厂址的东侧自北向南流过。厂区北侧与白山市市委党校相邻,南侧为白山市鱼种场,西侧为山坡地。白山市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山区,下辖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江源县和八道江区,全市人口约133万,全市总面积为17485Km2。白山市是新发展起来的资源性工业城市,主要有煤矿和冶金矿产业及建材工业。同时白山市地处山区,也是医药和山珍绿色食品基地,经济发展较快,热、电负荷日益增长。市区有浑江自东向西通过;有铁路鸭大线、浑湾线在此交汇,公路有鹤岗至大连、白山至临江、白山至抚松等主要干线,交通四通八达。从燃料、水源、交通运输等外部条件看具备良好的建厂条件。浑江发电公司始建于1973年,当时建设两台25MW中压凝汽式机组,规划容量250MW。随着地区用电负荷的增长,公司经过四期扩建后,现有总装机容量为650MW,即两台25MW机组、两台100MW机组、两台200MW机组,并承担白山市区采暖供热负荷244万平方米。两台25MW机组和两台100MW机组分别于1994年和2004年已经达到经济服役期,都已面临着退役。因此,浑江发电公司1997年就开始五期工程(当时为一台300MW机组)的前期工作,并委托吉林省电力设计院于1998年进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2003年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工作。2003年电力规划总院对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浑江发电厂五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负荷、尤其热负荷的需求不断增大,即热负荷已由440万平方米增加到840万平方米,故此,本期应业主要求拟上两台300MW供热机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及热负荷的需求,但#8机组的环评报告和可行性报告需后补。12 设计依据1.2.1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1.2.2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接入系统设计、送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1.2.3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审查意见。1.2.4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水土保持报告及审查意见。1.2.5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地质灾害评价报告及审查意见。1.2.6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铁路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1.2.7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及审查意见。1.2.8 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主设备技术协议及相关资料。1.2.9 我院与业主设计合同。1.2.10 国家颁发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13 设计范围新建两台300MW国产亚临界供热机组及相应的附属、辅助系统工程设计,同时进行脱硫系统的方案设计。热网首站布置在厂区内,供热管道分界线在厂区围墙外1米。不属于本初步设计的范围:环境评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劳动安全预评价报告;接入电力系统报告;热电厂铁路专用线;厂外道路;厂外热网。 14 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根据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东北电网从2006年开始出现缺电局面,本工程投产后所发的电量,除满足当地的电力发展需要之外,还将参与吉林电网向东北电网送电的任务。根据可研审查会纪要的意见,本工程发电设备年利用小时数按5100小时考虑。15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本期工程的装机方案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业主对本期工程施工进度的要求,七号机组预计于2007年6月30日投产、八号机组预计于2007年12月31投产。2 厂址简述21 地理位置浑江发电公司位于白山市东北郊,是白山市主要的热源和电源供给企业。本期工程的厂址位于浑江发电公司老厂东侧,八道江区东郊河口村。距浑江发电公司老厂约2.0km。鹤大公路由南向北从厂区附近经过,浑江在厂址的东侧自北向南流过。厂区北侧与白山市市委党校相邻,南侧为白山市鱼种场,西侧为山坡地。2.2 水文地质资料2.2.1 水文气象累年平均气温: 4.7C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5.8C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35.5C累年平均最高气温: 11.5C累年平均最低气温: -0.8C累年平均降水量: 842.9mm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 28.9m/s累年平均风速: 2.0m/s累年冬季最多风向: SSW累年夏季最多风向: WSW累年全年最多风向: SW累年最大冻土深度: 1.39m2.2.2 工程地质2.2.2.1 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拟建浑江发电厂五期厂址位于浑江发电公司老厂东侧,八道江区东郊河口村,距浑江发电公司老厂约2km。鹤大公路由南向北通过厂区,浑江在厂址的东侧自北向南流过。厂区北侧与白山市市委党校相邻,南侧为白山市鱼种场,西侧为山坡地。厂区范围内:鹤大公路东侧为耕地,地形平坦;鹤大公路西侧为居民住宅和山坡地。由于厂址被分开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又分别处于不同地貌形态单元,下面分两个区进行论述。(1) 地形地貌a) 鹤大公路东区该区为厂址的主要建筑区,地貌形态属于浑江一级阶地,地形较平坦。总观周边地势西高、东低,依孔口地面高程统计,高程介于480.74m488.43m,最大高差为7.69m。该区属填方区。b) 鹤大公路西区该区为布置燃煤建筑区,地貌形态属于浑江二级阶地及剥蚀低山区,山坡下(鹤大公路旁)有很多居民住宅和废弃的砖厂等建筑物。依孔口地面高程统计,高程介于485.63m543.78m,最大高差为58.15m。该区属挖方区。(2) 地层岩性a) 鹤大公路东区现将钻孔揭露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杂填土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砂类土、砖头、灰渣及建筑垃圾组成,松散。主要分布在鹤大公路附近,厚度一般为0.50 m 3.50m。粉质粘土 黄褐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具有铁质侵染现象,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中等。该层分布连续,局部地段表现为粉土。厚度一般为0.00 m 2.80m,埋深为0.00m3.50m。1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褐色,为静水沉积,含少量有机质及少量锰质结核,流塑状态,具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仅在鹤大公路旁(Z29号钻孔)遇见该层。厚度为2.00 m,埋深为2.80m。2 中 砂黄褐色,中密,湿饱和,组成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分选较好。混多量粘性土。该层呈零星透镜体分布,位于圆砾层之上,局部地段表现为细砂及粗砂。厚度一般为0.50m 1.50m,埋深为1.30m3.50m。 圆 砾黄褐色,中密,饱和,母岩成分复杂,为沉积岩和岩浆岩。充填物为中细砂及少量粘性土。一般粒径为5.00mm 15.00mm,经调查该层中含有粒径为200mm 400mm砾石,为中等风化状态,级配好,颗粒呈浑圆状,磨圆中等。该层分布普遍。厚度一般为0.80m 4.50m,埋深为0.00m5.70m。 砂 岩灰绿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及石英,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具层理,随深度增加,岩石风化程度也随之减弱。连续分布,厚度一般为1.00m 3.50m,埋深为2.70m8.70m。顶板高程一般为475.95 m481.06m。强风化厚度为2.00m4.00m,其下为中等风化。 泥 岩灰绿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随深度增加,岩石风化程度也随之减弱。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1.00m 3.00m,埋深为3.00m4.00m。顶板高程一般为477.74 m480.28m。b) 鹤大公路西区现将钻孔揭露的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叙述如下: 杂填土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砂类土、砖头、灰渣及建筑垃圾组成,松散。主要分布在鹤大公路附近,厚度一般为0.50 m 2.80m。 粘 土黄褐色,具有铁质侵染现象,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中等。混多量碎石,该层分布在山坡处,连续分布,厚度一般为1.00 m 7.54m。 粘 土 黄褐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具有铁质侵染现象,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中等。该层分布在阶地上,局部地段表现为粉土。厚度一般为3.60 m 8.20m,埋深为0.00m1.00m。 卵 石黄褐色,中密,湿饱和,成分主要为砂岩。卵石含量约占60%,其余为粗砂充填,磨圆度较好。一般粒径为50.00mm80.00mm。该层局部分布。厚度一般为1.20m 1.60m,埋深为7.00m8.20m。砂岩、泥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在山坡上,主要由砂岩、泥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组成。岩相变化较大,其岩性和厚度均有变化,以层状或夹层状分布。泥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层理发育,分布有泥化夹层,顺层分布。不同岩石的强度和抗风化能力差异性很大,砂岩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泥质粉砂岩次之;泥质页岩很差。其中灰绿色泥质页岩较灰黑色、灰黄色泥质页岩强度稍高,抗风化能力略强,后两种岩石强度极低,遇水后易蹦解呈泥状,属软岩。2.2.2.2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评价 杂填土主要由粘性土、砂类土、碎石、砖头及建筑垃圾组成。堆积年限不长,性质不均匀,未经处理不宜作为主要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粉质粘土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算术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为27.6%,天然孔隙比为0.764,重度为19.6kN/m3,液限为35.2%,塑限为22.3%,塑性指数为12.9,饱和度为97.2%,内摩擦角为14.3,内聚力为11.8kPa,液性指数为0.42,压缩系数a1-2为0.41MPa-1,压缩模量为4.5MPa。属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根据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综合推荐本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70kPa。1 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天然含水量为39.8%,天然孔隙比为1.067,重度为18.4kN/m3,液限为39.5%,塑限为23.9%,塑性指数为15.6,饱和度为100.0%,内摩擦角为5.1,内聚力为8.0kPa,液性指数为1. 02,压缩系数a1-2为0.70MPa-1,压缩模量为2.9MPa。属流塑状态高等压缩性土。根据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综合推荐本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80kPa。该层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建(构)筑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2中 砂根据密度、颗粒的风化程度,并结合已有资料及经验数值,综合推荐本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80kPa。 圆 砾根据密度、颗粒的风化程度,并结合已有资料及经验数值,综合推荐本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350kPa。 粘 土 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算术平均值如下:天然含水量为31.2%,天然孔隙比为0.838,重度为19.5kN/m3,液限为42.9%,塑限为22.7%,塑性指数为20.2,饱和度为99.6%,内摩擦角为11.1,内聚力为19.3kPa,液性指数为0.42,压缩系数a1-2为0.48MPa-1,压缩模量为4.2MPa。属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根据该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综合推荐本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160kPa。 卵 石根据密度、颗粒的风化程度,并结合已有资料及经验数值,综合推荐本层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450kPa。 砂 岩(中等风化)呈砂状、碎块状或柱状。强度较高,属坚硬岩石。结合电厂前四期建筑经验,本次推荐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0kPa。中等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0kPa。微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00kPa。 泥 岩 强风化状态,呈碎块状,属软质岩石。结合电厂前四期建筑经验,本次推荐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为300kPa。 泥质页岩呈土状、碎块状或柱状,属软质岩石。结合电厂前四期建筑经验,本次推荐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00kPa。中等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0kPa。微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0kPa。 泥质粉砂岩呈砂土状、碎块状或柱状,属软质岩石。结合电厂前四期建筑经验,本次推荐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强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中等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000kPa。微风化状态,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0kPa。2.2.2.3 水文地质场区的地下水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西部山区的基岩裂隙潜水;二是浑江阶地的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主要靠大气降雨补给,排泄于浑江阶地。地下水流向和地形相关,基本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洼方向。年变幅为1.00m3.00m。根据钻孔水位资料,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5.06m-27.00m,其高程为501.44m-527.51m。地下水埋藏于砂岩、泥质页岩及泥质粉砂岩中。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圆砾,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一般为1.50m-4.20m,其高程为478.64m-484.24m。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雨河流补给,通过地下径流排泄。地下水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年变幅为1.00m3.00m。推荐含水层渗透系数为60m/d 100m/d。建议基坑开挖时考虑施工降水措施。采用管井降水和明排降水相结合方式。根据本次勘测所取地下水试样分析结果,并依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表12.2.2判断,拟建厂址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2.2.2.4 厂区地震基本烈度及确定的依据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可知:该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65,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大于180KPa。目前六期子坝加高即将开工建设,本期的子坝加高是在六期子坝加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加高。由于本期2x300MW机组与电厂原有650MW机组均利用通天沟山谷灰场,因此贮灰场的贮灰容积统一考虑。本期子坝加高后的贮灰的容积为761 x104m3,可满足2x300MW机组贮灰8.5年,如果考虑灰渣利用25%,可以贮灰11.3年。老厂650MW机组的年灰渣总量为141x104m3,新、老厂1250MW机组的年灰渣总量为230.6x104m3,本期子坝加高后可以贮灰3.3年,如果考虑灰渣利用25%,可以贮灰4.4年。26 厂区占地面积本期扩建厂区用地总面积为23.76hm2。27 生活福利区的配置本期扩建增加人员的生活福利设施依托老厂,生产必备的服务设施仅设食堂、浴池及检修宿舍等。28 建筑及设施情况东区场地现为耕地,有两条地下通讯光缆、一条66kV架空线路、一条220kV架空线路以及通讯线路需要拆移。 西区场地上为居民区,拆迁的有居民住房、河口村两个砖厂、种蓄场水泵房、板仓房、菜窖子及一些果树、杨树、成材松树等。3 电力负荷、热力负荷及发电厂容量3.1 电力系统311 电力系统现状东北电网按其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电网和黑龙江省电网构成北部电网,内蒙古的通辽市、兴安盟地区电网和吉林省电网构成中部电网,内蒙古的赤峰市电网和辽宁省电网构成南部电网。目前,东北电网以500kV和220kV电压等级为骨干网架。截止到2004年底,东北电网总装机容量为41491.2MW,其中水电为5671.3MW,占13.66%;火电为35638.9MW,风电239MW。全网火电装机利用小时5439小时,同比增加332小时。2004年东北电网全网总发电量为2032.32亿千瓦时;东北电网全网统调最大发电负荷为30154MW;东北电网统调最大峰谷差9097.87MW,同比增加6.96%。吉林省电网位于东北电网的中部,北接黑龙江、南连辽宁、西通内蒙通辽市和兴安盟,与上述三邻省(地区)电网相连,共同组成东北电网。目前,吉林省电网经500kV丰徐甲乙线、梨沙线和220kV清富线、清巨线、梅中线、梅虎线、云卧线与辽宁电网联网运行,渭源电厂经220kV渭卧线直供辽宁省;经500kV合南线、永包线和220kV长新线、松五线、榆双线、镜敦线与黑龙江省电网联网运行;经电岭线、通巨线、电双线三回220kV线路与内蒙通辽市电网联网运行。从地理位置讲,吉林省电网是东北电网北电南送的重要枢纽。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500kV变电所3座、开关站1座,变压器5组,变电容量3801MVA;220kV变电所68座,变压器122台,容量17823MVA;全省已运行的500kV、220kV输电线路共149回,其中500kV线路10回,共计1762.869公里,220kV线路139回,共计7899.1121公里。2004年底,吉林省电网内网、省调直调发电装机总容量为8900.76MW,火电机组装机容量5680MW,水电机组装机容量3190.7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30.06MW。其中,吉林省调直调发电机组装机容量5995.76MW,火电机组装机容量5680MW,占直调容量94.73%;水电机组装机容量285.7MW,占直调容量4.77%;风电机组装机容量30.06MW,占直调容量0.5%。火电机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487小时。吉林省调直调100MW及以上发电机组27台,其中300MW机组4台、200MW机组8台、100MW及125MW机组15台,均为火电机组,装机容量4450MW,占直调发电装机总容量的74.22%;自备电厂装机容量366MW,占直调容量6.1%。2004年吉林省电网最大负荷为4904MW,发生在2004年12月,同比增长5.96;最大峰谷差为1939MW,发生在2004年12月,同比下降0.7。全年网供电量297.87亿千瓦时。2004年吉林省电网从黑龙江省电网受入电量79.34亿千瓦时,向黑龙江省电网送出电量2.21亿千瓦时,净受入电量77.13亿千瓦时;吉林省电网从通辽地区电网受入电量26.03亿千瓦时,向通辽地区电网送出电量0.28亿千瓦时,净受入电量25.75亿千瓦时;吉林省电网从辽宁省电网受入电量0.006亿千瓦时,向辽宁省电网送出电量121.73亿千瓦时,净送出电量121.03亿千瓦时。2004年吉林省电网从周边电网合计受入电量105.43亿千瓦时,送出电量124.25亿千瓦时,合计净送出电量18.82亿千瓦时。吉林省电力系统地理接线现况图如图3-1所示。白山地区电力系统现况白山电网位于吉林省电网的东南部,它是以浑江发电厂、三岔子一次变、松江河一次变、白山一次变和临江一次变为主要供电电源,并以此为供电中心的辐射状网络。白山电网通过浑江发电厂220kV浑梅线、浑郑线、三岔子一次变的220kV东三线,白山一次变的220kV白水线与东北电网相连。2004年白山地区供电负荷为284MW。截至2004年底,白山电网共有220kV变电所4座,变压器4台,分别为三岔子一次变1台、松江河一次变1台、白山一次变1台和临江一次变1台,变电总容量为480MVA;浑江电厂联络主变压器2台,变电容量240MVA。截至2004年底,白山电网总装机容量为964.062MW。包括有省调直调火电厂一座即浑江发电厂650MW,省调直调水电厂一座即小山水电厂160MW,企业自备小火电厂5座22.5MW,地方、企业自备小水电站51座131.562MW。通化地区电力系统现况通化电网位于吉林省电网的东南部,以220kV电压并入东北电网。通化电网北部有白山水电站送出的5回线路经过,220kV高集岗变“”接在其中的一回线上;北经220kV高东线和东梅甲、乙线与500kV东丰变相连,经2回220kV白梅线及磐梅线与吉林地区电网相连,经220kV梅辽线与辽源地区电网相连;东南经220kV白水线与白山电网相连;南经云卧、渭卧、梅虎和梅中4回220kV线路与辽宁省电网相连。2004年通化地区供电负荷为487MW。截至2004年底,通化电网共有220kV变电所6座,变压器9台,分别为高集岗变1台、梅河变2台、郑家变1台、金厂变1台、水洞变2台和长流变2台,变电总容量993MVA。2004年通化地区电源装机容量为734.26MW,其中二道江发电公司装机容量为206MW,云峰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00MW,渭源水电站装机容量195MW;还有并入66kV电网的地方小水电和热电站7座,总装机容量为133.26MW。云峰水电站分别以云峰水洞和云峰卧龙两回220kV线路向通化市城网和辽宁省的本溪地区送电;渭源水电站经220kV渭卧线直送辽宁省。312 负荷预测及装机规划根据吉林省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预计到2005年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99亿千瓦时,到2010年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59亿千瓦时,到2015年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会达到766亿千瓦时,到2020年吉林省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50亿千瓦时。预计到2005年吉林省最大供电负荷会达到5710MW,到2010年吉林省最大供电负荷达到8361MW,到2015年吉林省最大供电负荷达到11754MW,到2020年吉林省最大供电负荷将达到16105MW。313 电力平衡分析按照前述负荷预测结果的中方案以及白山、通化地区的装机规划,分别做出电力平衡,详见表3-1表3-2。从电力平衡结果可以看出,由于白山地区负荷增势较缓,白山地区一直处在多电局面,而通化地区由于负荷增长较快,即使将梅河、高集岗负荷计入辽源电网,其冬大、冬腰方式也已经陷入缺电局面。500kV通化变电所投运后,白山电网和通化电网的联系将更加紧密,所以,浑江发电公司五期2300MW供热机组除满足通化城网的用电需求外,主要向吉林省负荷中心供电白山地区220kV层电力平衡表单位:MW 表3-1序号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5年1供电负荷 (冬大)286293308325332349368486 (冬腰)244 248 263 279 285 298 316 411 (夏大)229 234 246 260 266 279 294 389 2装机容量852 852 852 1027 1202 1202 1242 1642 2.1 水电202 202 202 377 552 552 592 992 (可调水电)160160 160 335 510 510 510 910 2.2火电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650 3备用容量3.1冬季备用容量81 81 81 99 116 116 116 156 其中:水电16 16 16 34 51 51 51 91 火电65 65 65 65 65 65 65 65 3.2夏季备用容量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其中:水电0 0 0 0 0 0 0 0 火电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4供电出力冬大方式655 655 655 806 957 957 957 1303 冬腰方式517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517 夏大方式653 653 653 821 989 989 1027 1411 5电力盈亏冬大方式369 362 347 481 625 608 589 817 冬腰方式273 269 254 238 232 219 201 106 夏大方式424 419 407 561 723 710 733 1022 注:冬大水电备用10,火电备用10;夏大水电满发,火电备用20。浑江新厂除外通化市区220kV层电力平衡表单位:MW 表3-2序号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5年1供电负荷 (冬大)4675616106326917177631030 (冬腰)398 475 520 543 594 613 655 870 (夏大)373 449 488 505 553 574 610 824 2装机容量589 589 789 789 873 873 873 873 2.1 水电245 245 245 245 329 329 329 329 (可调水电)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2火电3443445445445445445445443备用容量3.1冬季备用容量54 54 74 74 74 74 74 74 其中:水电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火电34 34 54 54 54 54 54 54 3.2夏季备用容量69 6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其中:水电0 0 0 0 0 0 0 0 火电69 69 109 109 109 109 109 109 4供电出力冬大方式446 446 605 605 605 605 605 605 冬腰方式273 273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夏大方式478 478 619 619 700 700 700 700 5电力盈亏冬大方式-21 -115 -5 -27 -86 -112 -158 -425 冬腰方式-125 -202 -88 -111 -162 -181 -223 -438 夏大方式105 29 131 114 147 126 90 -124 注:渭源直送辽宁,云峰按200MW考虑;高集岗、梅河供电负荷除外;冬大水电备用10,火电备用10;夏大水电满发,火电备用20。314 电厂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1) 促进白山地区煤炭企业发展白山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工业比较发达。由于煤炭市场的开放,该区煤炭销路有限,造成大量煤炭积压,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的建设,充分利用当地的煤炭资源优势,建设坑口电厂(全部燃用当地煤),将煤炭就地转化成电能,可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也为吉林省增加了源储备。2) 增强白山地区供热能力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建设的是2300MW供热机组,扩大了白山市现有供热机组的供热能力,可满足白山市工业和采暖热负荷发展的需要。3) 满足通化地区用电需求在云峰不参与平衡,高集岗、梅河供电负荷除外,火电备用25的前提下,依据通化市区电力平衡表知:2007年冬大方式通化地区缺电363MW,冬腰方式缺电273MW。如若在上述平衡前提下有一台最大发电机组故障退出运行,则通化市区2007年冬大将缺电496MW,冬腰方式缺电406MW。500kV通化变电所投运后,通白电网将融为一体,因此,浑江发电公司五期2300MW供热机组的建设可以满足通化城网远期受电的需要。4) 缓解吉林省供电紧张的局面由白山地区220kV层电力平衡表知,白山地区是多电地区,由通白地区220kV层电力平衡表知,通白地区也属多电地区,所以白山地区除向通化市供电外主要向吉林省电网送电。由全省电力平衡结果可知,吉林省在冬腰方式一直处在电力短缺的局面,若不增加火电装机,吉林省冬腰方式缺电的局面将更加严重。因此,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的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吉林省供电紧张的局面。5) 满足省内调峰需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增加,电网负荷率下降,峰谷差逐渐增大,调峰问题已成为电网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到2004年吉林省最大峰谷差已达1939MW。虽然吉林省全省水电装机比例在东北地区较高,但其承担的是东北全网的调峰任务,能提供省内的调峰容量有限,所以,为满足吉林省调峰需求,建具有调峰能力的机组是必要的。综合前述分析,浑江发电公司五期2300MW供热机组的建设对于促进白山地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高白山地区的供热能力,满足通化地区的用电需求,缓解吉林省电网电力短缺的局面,增加吉林省调峰电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315 电厂接入系统方案2003年11月吉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完成了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接入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于2004年3月15日在长春进行了复核评审会议。根据“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2300MW机组接入系统设计(一次部分)评审意见”(电顾规【2004】44号)、结合500kV通化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根据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扩建的装机容量、所处地理位置、送电方向等因素,确定接入系统方案为:浑江发电公司五期2300MW机组以220kV一级电压接入拟建的500kV通化变电所,电厂220kV出线2回,导线型号为LGJ-4002,每回线路长度约为30km,接入系统方案详见图3-2。由于通化500kV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刚刚展开,若拟建的500kV通化变电所滞后于浑江发电公司五期工程的投运,可考虑暂时将其接入白山变电所,但前提是加强白山变电所及相应线路。32 热负荷情况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长白山脚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