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部分第一章 先秦时期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序)和(校)商朝除继承已有的 (庠)和(序)外,有创设了(瞽宗)和(学)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是夏、商和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即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五学。学在官府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的主要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体现出西周的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的特点。六经儒家主张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仁的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内容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有教无类:是儒家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针对当时奴隶制教育的等级性,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稷下学宫: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讨气氛浓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次相授受是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他们分别去教其他弟子,这样可以二传、三传甚至更多,这种教学方式叫做“次相授受”。西周教学内容的特点?西周继承和发展了夏、商的教育,形成了以“六艺”为主的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相当于政治伦理课程,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和宗教礼仪等。乐是与礼的教育密切配合的教育内容,主要起到精神陶冶的作用。射和御为军体训练。书、数为传授语言文字和科学文化知识的课程。西周以“六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讲求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这是西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教育上的体现,也是对教育的要求。西周视学制度和选贤贡士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视学包括两种,一是天子象征性的视学,以示尊老敬德,重视教育。二是督导性的视学。隔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视察的内容都包括德行和道艺,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查,而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考查的标准,以督促、引导学生的学习。选贤贡士制度:即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由诸侯和地方民政长官选拔德行、道艺兼优者贡于天子,或升入大学深造。这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学在官府的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因?学在官府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产物。当时,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文化知识掌握在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官员受理,教学所用之“书”“器”(教具)则为官师占有。只有奴隶主贵族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世卿世禄制度又使这种垄断得到世袭,官师代代相传。因此学术一直为官府垄断,民间不可能有学。加之,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力供养、也不需要为官以外的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再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器”,这是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根本原因。简述稷下学宫的管理?1、稷下学宫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各派师徒汇集于此,自由讲学,相互研讨,从而使这个养士之所又成为一所学术水平高、研讨气氛浓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在教育体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都独具特色。2、教育体制:稷下学宫是齐国创办的,一切教学设施及教学、生活所需经费,都由齐国提供。但是学宫的讲学、研讨则由私人主持。3、办学原则: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的原则。4、学生管理:稷下学宫门户开放,学术自由,为学者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氛围。但并不是毫无规矩。稷下学宫的学则弟子职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作了全面、详细的规定。一是,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二是要求学生饮食起居要有良好的习惯,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有修养。三是规定了学习的规则。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管理松而不散,自由而有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教育体制变革的必然性(官学衰败私学兴起的原因?)西周官学的衰败,表现在“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职掌文化教育的“官师”或投奔诸侯,或流落民间;官府之中的“书器”也随之散落诸侯和民间;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厌学、学校废弃。这表明奴隶制官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1、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教育不再是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2、官师和受过六艺教育的贵族子弟等“文化人”流落民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士阶层。其中一部分人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招收弟子,授徒讲学,成为私学的教师。3、随着官师的流落,官府的“书、器”也流散到明年见,为私学提供了所需的教材和教具。4、诸侯用士养士,促进了私学的发展。私学兴起的意义?私学兴起时教育制度的重要变革,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从政事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各家各派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教育管理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为后世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儒家的三个目标八个条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述学记的教育管理思想?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开宗明义的概括了儒教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精辟论断,巧妙地提出了治国平天下要以“教育为本的思想”。内容有: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即“有教无类”关于学制的构想。“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关于视学制度:提倡帝王亲自视学,以示国家尊师重教。主张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视学制度,每隔一年要进行一次教育视察,以正确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论述儒家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1、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提出的设置课程的原则。“志于道”是以培养仁义之人为教育教学的目标。”据于德”是依据”德”的要求来安排教学内容。孔子认为这些教育目标和要求,要通过“六艺”教育来完成。他主张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仁的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内容为:诗书礼乐易春秋。2、在教学的常规管理上:儒家主张要重视入学教育,入学时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尊师重教。3、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上:主张要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因材施教;要注意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孔子主张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要做到言传身教。荀子主张要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甚至认为是否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同时他对教师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和教学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记对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教师不仅是教人“为长”“为君”,而且是化民教民者。要审慎择师,要尊师重道。教师要学识渊博,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要善于语言表达,要不断学习进修。儒家私学的管理特点招生原则,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教学管理孔子根据“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原则设置课程,不仅重视书本知识,而且重视身体力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注重启发诱导;经费管理主要来自诸侯的馈赠,所得经费主要用于教学和师生的生活开支,也常资助出使学生的父母或赡养去世学生的老人。教师与学生管理:注重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入门要交纳束脩,以示尊师。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墨家的教育管理思想?文教政策思想:主张要以“强说人”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对“农与工肆之人”进行说教。通过教育,培养“为义”的“兼士”或“贤士”,由他们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从而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教育内容:墨家所要培养的“兼士”,既要有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履行墨家道义的实际才能和本领。墨家不仅重视“识义”“为正”的道德教育 ,而且重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墨家的私学管理特点?培养目标:以培养“兼士”(贤士)为目标。兼士的三条标准是“厚乎德行、辨乎言谈、博乎道术”教育对象与招生原则:“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即教育要深入到社会下层之人,“农与工肆之人”是墨家的主要教育对象。教学管理:以诗书春秋为教学内容。重视教以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组织管理制度:墨家私学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私学领袖为“巨子”,门徒要绝对服从。墨家有“法仪”,巨子、门徒必须共同遵守。用士养士制度的含义、性质、管理特点?在社会激烈变革的时候,各诸侯逐渐认识到人的智谋和才能的特殊作用,为了争霸称雄,他们冲破世卿世禄制度,争相用士养士,委以重任等,使得社会上的许多人纷纷改行从学。稷下学宫:是齐国在都城临淄稷门之下设立的养士之所,以招揽天下名士。稷下学宫的学则弟子职学生要虚心受教,尊重老师;饮食起居要有良好的习惯,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有修养;规定学生学习的规则。稷下学宫管理松而不散,自由而有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太学博士的选任:皇帝直接征召;他官升迁、官员举荐和察举仕进等。董仲舒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有“汉代孔子”之称。博士弟子制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将博士官私人收徒讲学变成由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建立官学,以为民间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向导,并奖励贤才。这就是博士弟子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末年,学生由州、郡、三公推荐的“能为尺牍、辞赋即工书鸟篆者”,这所学校不同于其他以儒学为主的官学,它讲求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因校址位于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察举制是汉代采用最多,最经常化、制度化的选士制度。是由中央各部门和地方行政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既是统治阶级的选官制度,又是其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策问就是皇帝就时政中的问题提问,令被荐举者作答。对策答者要对时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主张和建议。左雄改制或阳嘉改制规定孝廉所举之人必须在40岁以上,而且对岁举的孝廉由朝廷进行考试,儒生考以儒家经典,要求必须遵守家法,文吏试以奏章律令,然后在端门进行复试。师法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秦汉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书同文: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标准。行同伦:(统一道德规范)设三老以掌教化禁止私学,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代为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采取的措施?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视学制度。汉武帝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及其内在联系?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核心)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联系:兴学养士、推行教化和选用贤才,是为了使“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措施。兴学养士、推行教化不仅可以培养推行儒家思想的各级官吏,而且可以使儒家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选举贤才以儒生为标准,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无疑具有导向作用,会有效的促进儒家思想的贯彻和实施。“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意义?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大发展,而且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方针,对整个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与秦代文教政策的区别(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给后人的启示)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但是,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却大不相同:秦始皇采取的是极端残暴的高压政策;汉武帝则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的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代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教训,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汉代学校系统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汉代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两大类。官学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官学是朝廷办的,有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地方官学是地方政府办的学、校、庠、序。私学有程度较高的经馆和程度较低的书馆等。汉代的官学和私学并举的学校系统,奠定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格局。汉代教育行政管理的特点?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博士一直是太常的属官,太学博士的选任,以及太学生的选送、考试推荐任用都归太常管辖,此外皇帝也经常去往太学视察,或直接为太学征召博士,太常还通过审定地方选送的太学生和差距等环节,对地方官学和私学行使行政管理权。汉代的学校管理太学的管理:办学目标:为朝廷培养各种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向导作用。教师的管理:汉代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为祭酒。学生的管理:太学的学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由太常选送的。(正式生)二是有郡国县官选送的。三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四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正式生)教学管理汉代太学的教学管理特点?:1、儒家经典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2、太学没有修学年限的规定。3、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4、博士讲授往往是大讲堂授课,或由高足弟子代为讲授。5、太学注重考试,考试有太常主持,通过者委以官职,此谓为“学选”。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汉代地方官学的职能及管理特点:汉代地方官学一般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一人,负责地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地方学校的职能是传授儒家经典,培养郡国属吏,同时为朝廷或太学输送优秀学生。推行地方教化。私学的管理:类型,初级程度的蒙学、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名称,蒙学私学的名称“书馆”“乡塾”。研习专经的私学的名称“经馆”“经舍”“精庐”教材,蒙学私学的教材急就篇、识字课本苍颉篇爰历博学。研习专经的私学的教材五经研习专经的私学的传授方法,“次相授受”“转相传授”。以儒术取士的管理意义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汉初统治者无暇兴学设教,而各级官僚机构又需要大批的人才,便大力网络民间隐逸人才,一批从事私人讲学的人才及其弟子因而得到仕进,从而大大激发了中小地主求学和私人讲学的积极性,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中央官学院在京师,而地方官学未得到普遍发展,无法满足读书人的要求,于是私学更加兴盛。察举制度主要科目及其标准一为经常性举行的科目,称作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通常包括孝廉、秀才两科;另一为特科,是皇帝根据临时制定选士的标准和名目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明经、童子等科。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统一了教育的目标。规范了教学的内容,察举制以五经为教材。汉代规范经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及其具体内容统一经学标准。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主持召开石渠阁会议;东汉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主持召开著名的白虎观会议。撰成白虎通一书。经学有了同意的标准,官学和私学也有了规范的教学内容 。刊刻石经。汉灵帝准奏,蔡邕便令人将自己手书的经文刻于石碑,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熹平石碑。熹平石碑,为学校及自学者提供了标准、规范教科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最初是封建国家加强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后来则成为国家重视教育、独尊儒术的象征。规定严守师法、家法。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实行察举选士制度规范经学内容察举制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如何理解其教育功能?汉代为加强对教育的宏观管理采取了察举选士制度以及规范经学内容的措施1、察举制度的主要科目,一为经常性举行的科目,称作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通常包括孝廉、秀才两科;另一为特科,是皇帝根据临时制定选士的标准和名目的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明经、童子等科。2、察举制度首先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其次统一了教育标准。在此规范了教育内容。3、规范经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及其具体内容统一经学标准。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主持召开石渠阁会议;东汉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主持召开著名的白虎观会议。撰成白虎通一书。经学有了同意的标准,官学和私学也有了规范的教学内容 。刊刻石经。汉灵帝准奏,蔡邕便令人将自己手书的经文刻于石碑,立于太学门外。这就是熹平石碑。熹平石碑,为学校及自学者提供了标准、规范教科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最初是封建国家加强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后来则成为国家重视教育、独尊儒术的象征。规定严守师法、家法。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在中国教育上的意义?1、实行察举选士制度。汉代统治者为了选拔贤才,提高各级官吏素质,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私人荐举等多种方式,但采用最多,最经常化、制度化的是察举制度。(1)察举制的创立。汉代选拔人才始于汉高祖十一年二月,高祖下诏求贤,要求郡守劝勉贤士应诏,并书其行状、仪容、年纪等等。(2)察举制的实施。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经常性举行的科目,称作常科。另一类为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常科通常包括孝廉、秀才两科。特科主要有贤良方正、明经、童子等科。贤良方方正:察举博学通经、明达政务者。明经:察举通晓儒经的人才。童子:选拔1217岁之间的“博通经典”者,旨在发掘天才儿童。(3)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察举制推行400余年,不仅选拔出不少济之材,而且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首先,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其次,统一了教育的目标。察举制的实行,调动了世人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把读书人引向功名利禄的角逐之途。再次,规范了教学的内容。察举制从所设科目到选拔人才的具体标准,均体现“独尊儒术”的要求。2.规范经学内容。自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后,儒家经典就成为法定的教学内容。(1)统一经学标准。汉以后,经学一直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历代统治者也都十分重视儒经注释的统一工作。(2)刊刻石经。西汉的书写材料仍以简牍、丝帛为主,东汉才开始比较普遍地使用纸。熹平石经,为学校及自学者提供了标准、规范了教科书。(3)规定严守师法、家法。有了统一、标准的教科书,也难保在师徒相传中不“走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代统治者规定传授经学必须严格遵守师法、家法。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师法、家法的规定,加强了对经学的规范和管理,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却限制了学术思想的发展。举制是怎样选拔人才的?对教育管理有何影响?答:第一、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察举制发展的结果。主要是因为(1)、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2)、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3)、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第二、唐代科举依汉代察举制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制举为天子特诏举行,以求非常之士。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是常科。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生徒”,是各类官学的学生。“乡贡”是“生徒”以外的志愿报考的读书人,也就是私学的学生和州县自学的士人。生徒和乡贡的报考过程不尽相同:生徒要首先通过冬季校内的毕业考试,合格者报送中央尚书省礼部,即获得参加礼部试的资格。乡贡须先持证件在本县报名,由县令考选后,由州刺使复核,然后举行“乡饮酒礼”隆重欢送其去中央,准备参加尚书省礼部的考试。每年10月,乡贡随地方贡送粮税进京。生徒和乡贡分别被报送至尚书省后,都要填写自己的姓名、三代履历和保结,经户部审查后,再将名册送至礼部,然后由礼部定期命题考试,即“省试”。省试一般在春季三四月举行。生徒和乡贡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总的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其考试的方法,不外乎帖经、墨义、对策、诗赋四种。帖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填空。墨义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简答。对策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论述。诗赋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作文。第三、科举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科举制是选士制度的巨大进步,它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实行公平竞争,优胜淘汰,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无客观标准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不仅为封建国家选拔出许多优秀的人才,有效地笼络了士人,提高了吏治水平,而且加强了对教育的宏观控制功能,对教育管理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具体可分为:(1)调动了世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选士制度不拘门第,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位读书人提供均等的竞争机会。(2)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以功名利禄为诱饵,以公平竞争为推动力,激发了世人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各类教育的发展,同时,它也使教育变成了科举的附庸。科举制犹如一根具有神奇力量的指挥棒,使教育的目的、教育教学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等,无一不与科举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时无论官学还是私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要是为了应举。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至学生课业的考绩等,都与科举的要求完全一致,即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这样就使教育活动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活动,学校变成了科举的预备机关,成了科举的附庸。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四馆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周兴嗣编写千字文颜氏家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作者颜之推。他经历了梁、齐和北周“三代之悲”,深感世态炎凉,故结合自己立身、处事、治家的经验写成此书,以教诫子孙。其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的原则等有许多精辟见解。如他提出家庭教育最好从胎教开始。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次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报司徒,司徒呈吏部待用),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的选士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该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专门学校和综合学校的设置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的历史地位教育及其管理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出现了许多新事物,选士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在教育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为隋唐建立完备的官学制度作了准备。九品中正制实施的条件中正官的品德和识鉴才能;品评人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只是汉代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地主豪强垄断政权,形成了实力强大的门阀氏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利,这就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人物志的作者及该书的历史价值刘劭它不仅从治国平天下的角度高度的论述了善于知人用人的重要意义,而且详细地阐述了人才的各种不同类型,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心理特点、征象及优缺点,还论述了在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守的守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人才学的巅峰之作。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挫伤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使学校更加门庭冷落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第四章 隋唐时期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400年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颁布兴学敕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建立。隋炀帝在中央设立国子寺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名为国子监隋唐官学国子监“六学”考试分三种:旬考、岁考、毕业考。科举考试的标准是儒家经典五经正义,其考试方法是帖经,墨义,对策,诗赋。隋唐时期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重振儒术兼融佛道。科举制产生的原因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为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建立。科举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调动了世人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科举选士制度不拘门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给每个读书人提供了均等的竞争机会。而且通过严格的考试,实行优胜劣汰。尽管考试的内容有一些弊端,但它不论出身,讲究公平竞争,以考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决定取舍。从一定意义上,科举制把前途交给了考生自己,能否取得功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书人自己是否勤奋。唐代官学、私学和家学都颇为发达,与科举制的激励作用是分不开的。)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制以功名利禄为诱饵,以公平竞争为推动力,激发了世人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各类教育的发展,同时,它也使教育变成了科举的附庸。科举制如一根指挥棒,使教育的目的、教育教学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等,无不与之紧密联系,当时武无论官学、私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要是为了应举。)隋唐的学校系统隋朝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在大理寺设有律学。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观。隋唐官学管理完备的主要标志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中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职,并对其职责做出了明确划分。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律学为18-25岁)。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服从于科举考试的要求。当时把儒经分为大中小三类:大经为:礼记春秋左传;中经为诗经周礼仪礼;小经分为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大经、中经为必修科目,小经为选修科目,孝经论语为公共必修科目。考试制度:国子监“六学”考试分三种:旬考、岁考、毕业考。统一教材:五经正义教师的管理中央官学的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中央各学师生皆有定额。唐代对教师和教育行政官员与国家其他官员一样还实行定期考核。学生的管理。束修制、假期、待遇和奖励制度、学生守则。科举报考程序科考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报考的过程不尽相同。生徒首先要通过冬季校内的毕业考试,合格者报送中央尚书省礼部,即获得参加礼部试(省试)的资格。毕业考是比较严格,中央官学的学生由国子祭酒、司业、监丞等负责考试,再由祭酒复核、选拔。地方官学的学生由兼管地方教育行政的长官考试筛选。乡贡先持证件在本县报名,由县令选考后,由州刺史复核,然后举行“乡饮酒礼”隆重欢送其去中央,准备参加尚书省礼部的考试。每年10月,乡贡随地方贡粮稅一起进京。生徒和乡贡分别被报送尚书省后,都填写自己的姓名、三代履历和保结。经户部审查后,再将名册送至礼部,然后由礼部定期命题考试,即“省试”。省试一般在春季三四月举行。科举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因科目不同而有所区别。唐代科举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秀才科注重博学才高。唐以此科最高,考选较严,每年所取不过一二人,很难考取。太宗贞观后,此科名存实亡。明法、明字、明算科选数量少,因此学子们热衷于明经、进士科。进士科在唐代各科中最受重视,学子们竞相趋向此科。及第者往往受到重用,有许多人位居宰相,因此竞争相当激烈,考取很难。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五经正义是科考的标准,其考试方法是帖经,墨义,对策,诗赋四种。第五章 两宋时期宋徽宗崇宁2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负责管理所属州县教育,这是我国设立专门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开始宋代有白鹿洞、岳麓、应天府、嵩阳、石鼓、茅山”六大书院。太学三舍法王安石在兴学中整顿太学的措施,学生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学习一年,合格者升入内舍。内舍学习两年,进行一次升舍考试,称为“舍试“。合格者升入上舍。上舍学习两年,进行毕业考试。上等的直接授官,享受进士待遇;成绩中等的即免除省试,但要参加殿试;成绩下等免解试,参加科举之省试。分斋教学是苏糊教法的核心。分斋,即学校分为“经义”、“治事”二斋,经义斋以教学儒家经典为主。经义斋以教学儒家经典为主,学生有较高的学术和道德修养,可担负朝廷政、法、刑、教等方面的政务。治事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历算等科。学生选学一科为主科,兼治一科或几科为副科,以培养政府各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斋教学实行分科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在教育史上有开创意义。苏湖教法又叫分斋教学法,是北宋教育家胡瑗的教育方法。“明体达用”是胡瑗“苏湖教法”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分斋教学是苏湖教法的核心。分斋,即学校分为“经义”、“治事”二斋,经义斋以教学儒家经典为主,治事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历算等科。斋教学实行分科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在教育史上有开创意义。学田制在宋代的地方官学,除赐给官学缗钱外,还赐给土地,称为“学田“,由学校经营,以田租赁收入作为固定办学经费。学田制的建立为官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促进了宋元时期地方官学的大发展。积分制南宋时,为配合三合法创立了“积分制”:月考优等积1分,一年10次月考累积8分以上者作为升舍的重要依据。此类似今日学分制的计分方法与平日行艺的考查,皆强调平日的教学与管理。两宋时期文教政策的内容1、兴文教,既是治国方针的一部分又是其文教政策的核心2、儒佛道三教并用。两宋时期的三次兴学运动庆历兴学代表人物:范仲淹。背景:庆历三年(1043年)他任参知政事(丞相)。针对当时科举泛滥、学校不兴的弊病,范仲淹主张把兴学育才与科举选才的改革结合起来,“教以经济(经国济世)之业,取以经济之才”他认为只注重科举而不兴教育,犹如“不务跟耕而求获”。教学内容:以“六经”为主。具体措施(在那些方面进行改革?):诏令州县兴学。改革科举创设太学。 教学模式:苏湖教法意义:虽然庆历兴学随新政失败而结束,然而其影响是深刻的。如何把兴学和科举改革结合起来,培养和选拔“明体达用”人才,始终是北宋教育改革的目标。明体达用思想影响了一代学风。熙宁、元丰兴学代表人物:王安石。兴学内容:王安石从兴学育才入手,建立“教、养、取、任”的配套制度。教之之道养之之道取之之道任之之道具体措施:整顿太学:实行“三舍法”,颁布太学令;严选学官,实行“教官试”。整顿地方官学增设专门学校明定教学内容改革科举制度崇宁兴学代表人物:蔡京。兴学内容:诏天下兴学贡士,推行三舍选考法。增设画学、道学,复办书学、算学。废止科举,代以学选。苏糊教法”的主要特点?“明达体用”是“苏糊教法”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明达体用”的精神实质就是“学以致用”分斋教学是苏糊教法的核心。分斋,即学校分为“经义”、“治事”二斋,经义斋以教学儒家经典为主。经义斋以教学儒家经典为主,学生有较高的学术和道德修养,可担负朝廷政、法、刑、教等方面的政务。治事斋又分为治民、讲武、水利、历算等科。学生选学一科为主科,兼治一科或几科为副科,以培养政府各职能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分斋教学实行分科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在教育史上有开创意义。此外,苏湖教法还包括实行讨论、游学、直观教学等一系列内容。胡瑗“明体达用”办学思想的内容所谓“明体”就是领会圣贤之遗意,理解六经等儒家经典的道理,掌握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所谓“达用”就是在修身、治国、处世过程中,去实践这些精神、道理和内容。简单的说就是学以致用。理解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1、整顿太学,实行“三舍法”,颁布太学令;严选学官,实行“教官试”。2、整顿地方官学3、明定教学内容,颁布三经新义为全国学校的教科书。4、增设专门学校5、改革科举制度。北宋改革教育的三次兴学运动的共同特点三次兴学都是为了振兴官学,可以培养有真才实学,可以经国济世的人才,为此每次改革都试图整顿学校教育与改革科举双管齐下,以克服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学校育才与科举选材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在整顿学校教育方面力图提高学校的地位加强培养人才这一环节的作用,并且尤其重视太学的改革和建议,以及对全国的教育发挥示范作用。在改革科举方面,则努力探索如何才能使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脱颖而出;如何既能考出知识水平,又能考出能力高低,既能考出才学,又能考出品德;如何才能使科举选拔人才与学校育才有机结合,使其对学校教育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宋代的官学管理的主要标志或特点、经验?建立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得到了整顿和充实,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称提举学事使,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行政机构的开始。创行“学田制”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宋代官学还实行定期考核。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放宽了入学等级制定了严格的学规。教学管理的发展。“四书”的地位上升,与“五经”并列为钦定教材。“三舍法”“积分制”的实行。书院(产生的原因)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主要作为国家修书藏书的机构,(皇家图书馆)。唐朝后期,逐渐演化成学者讲学说书、学子读书求学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这就是民间最早的书院。(785-820)书院的特质(书院特点?)书院是私学,它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和组织管理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书院的组织和讲学形式,不同程度的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著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下等。而且书院的建筑设施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布局也很讲究。宋代著名书院的名称白鹿洞书院:唐贞元年(785-805年)。洛阳人李勃、李涉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创建。后朱熹修复。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斋舍,创办书院应天府书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邑人曹诚在河南商丘建学校。范仲淹曾就学于此。嵩阳书院:(太室书院)在河南登封太室山麓。程颢、程颐先后讲学于此。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李宽读书于此。茅山书院:在江苏金坛三茅山后,宋仁宗时侯遗创建的。两宋时期书院的特点是什么?1、书院的组织和讲学形式,不同程度地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书院山长与寺院的禅师、方丈指责极为相似。书院的教学颇似寺院之学,组织管理比较全面、规范,其教育管理水平要超过传统的私学。2、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著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许多学术思想和著作都是在书院产生的。3、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而且书院的建筑设施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布局也很讲究,一般包括照壁、泮池、降糖、斋舍、祠堂、藏书楼、启圣殿、明伦堂等。书院的管理经验书院的管理体制。书院最主要的负责人是山长,(院长、洞主、主洞、堂长)还设有副山长、助教等。书院管理的制度化。书院的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白鹿洞书院教条规定:明确规定要以“明人伦”为学习的目的,指出学生修身、待人接物的要领。规定了学习的次序和方法。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了后世书院学规的范本。教学的组织管理。书院的教学,多采用自由讲学的形式。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会讲(书院有时还 礼聘院外名师来做专题讲座,这是升堂讲学的一种形式)。著名的会讲有“天鹅湖会讲”。书院教学以自学为主。考课,是书院教学的重要制度。展礼,是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图书与经费管理。图书来源有四一是皇帝赐书二是官绅捐赠三是自行购置四是自行刊刻。宋代书院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学田的田租。学田的来源:一是有朝廷或官府赐给。二是靠私人捐赠。第六章 辽金时期辽金元时期文教政策的特点尊孔崇儒、兴学设教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辽金元时期官学的特点在学校管理体制与行政体制上吸收汉民族的办学经验,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了以学习儒经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学校;教学管理,从教学内容上,辽金元的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除本民族的语言外,都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所用教材也多是唐宋以来的经史,元代在教学管理体制上,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三舍法和积分法,实行分斋升学和考试积分制;教师管理 辽代官学的教师主要由汉族知识分子充任,到了金代仍以汉人为主,同时契丹族、女真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已占有一席之地,汉代教师则蒙汉及其他少数民族兼用。从任用方式上元朝中央官学的教师有超体直接任命的,有的是进士被委以教职,地方官学的教师的任用方式有多种样式,集贤院、礼部、儒学提举司、地方政府官员都有权选用教师,元代对教师有严格的纠察制度; 学生的管理 入学资格与学额 三代官学的入学资格是由严格的等级限制的,元代具有强迫教育的性质。学生的待遇和学规 学生在学校期间享受政府拨给的钱粮,并向有一些特殊的待遇。辽金元教育行政体制的特点它们多模仿汉人之制。元代的教育行政呈现出政出多门的特点,中央没有统一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归集贤院统辖,蒙古国子监归蒙古翰林院统管,回回国子监属于翰林兼国史院。地方行政和中央一样,也是政出多门。辽金元书院官学化的主要表现(特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书院,以为天下书院的示范或向导。掌握书院的领导权(3)加强书院经费的管理(4)加强对书院的招生、考试、学生出路的管理。书院管理的官学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的发展,但促进了书院管理的制度化,并积累了政府管理民间学术的和教学活动的经验。第七章明清 鸦片战争前明清教育行政机构和官员的名称礼部,地方官学由中央任命提学官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倡导实学的著名书院清代的漳南书院;古经精舍学海堂明代的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监生历事即监生到监外“历练政事”,或称实习历事,这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规定凡是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进行考核,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八股文包括破题、承题、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明清官学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国子监。也是全国最高学府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内容尊孔崇儒、推崇理学网络人士、禁锢思想。朱元璋还创设了八股取士,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并且以朱元璋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明清文教政策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明清两代在文教政策上对知识分子采取又打又拉德、恩威并施、软硬兼施的政策,最终的目的是实行文化专制,禁锢读书人的头脑,遏制他们的反抗精神。明清的文教专政政策严重的摧残了知识分子的身心,钳制了他们的思想,因此在明清之际就遭到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猛烈抨击。他们在对封建制度和为之服务的程朱理学、八股取士制度进行全面批判的同时提出了实学教育思想,这一思想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影响多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对近代旧民主主义的政治革命和教育革新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明清科举制度严密的表现是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常科只有进士一科,三年进行一次。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应试者被正式赐出身,进士。分三甲。一甲第一“状元”;一甲第二“榜眼”;一甲第三“探花”;二甲若干名,赐出身,进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明清八股文取士,对教育产生了怎么的影响?明清八股文取士,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有:1.严重的败坏了学风。当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仅局限与训练八股文,学校完全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考试的题目又必处于四书、五经,这就助长了一些读书人的侥幸心理;2.严重的妨碍学术的进步。特别是到了清代,四书、五经中的题目出了几百年,已经没有新鲜题目可出了,为了避免士人抄袭成文,就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题目。为了应付这种考试,读书人更是用心去钻营,不求真才实学,只求侥幸中举。明清官学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或国子监内部设置了哪些机构,其职能是如何划分的?明清国学的行政机构仍是国子监,它也是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行政和教学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国子祭酒1人为国子监最高行政长官;国子司业一人为祭酒之副职;之下设有五厅四堂:五厅包括绳愆厅、博士厅、典籍厅和掌馔厅。五厅为管理机构,分别设有监丞、博士、典籍、典簿、和掌馔等职,负责监督、教学和服务。六厅指帅星、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和广业六堂,有初中高三级。六堂为教学单位。国子监的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分为几类(1)国子鉴的学生通称“监生”,依其来源可分为四类:一为“荫监生”,也成官生,是三品以上京官的子弟或皇帝恩准入监的子弟以及土司子弟和留学生。二为“贡监生”,是由地方官学选拔入监的生员。三为“举监生”,是在京师会试下第的举人,有翰林院择其优者送入监内读书。四为“例监生”,是通过捐纳钱物而获得监生资格者。说明了教育对象的扩大,也说明教育普及的扩大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明初规定学生的名额,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明初规定,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由学校出身,童试又分为“县考”“府考”“院考”。明清时期对学生、教师和教学的管理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明清时期教育的目标:培养“忠君”的官僚。对教师的道德、学问和言行的要求很高;对教师的考核既有和其他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之法,也有特殊的“学官考课法”,还有平时的考核。教师的薪俸分等。教育对象的范围放宽,对监生以优厚的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能玩火教案反思
- 海岛冰轮初转腾说课稿
- 农忙季节临时帮工合同
- 通信设备公司人才引进合同样板
- 车辆报废回收企业管理办法
- 通信工程配电房建设协议
- 人力资源服务审批指南
- 网络应急演练
- 设备买卖合同签订预付款政策
- 肌腱断裂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 暖通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化妆品市场微观环境分析
- MOOC 金羽飞扬-世界冠军的羽毛球课堂-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075-2024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 T-CACM 1202-2019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 下肢慢性溃疡
- 2024-2029年中国智慧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城市市政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规程》
-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研究
- (2024年)幼儿园营养膳食
- 大学生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 好书分享《红楼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