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ppt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ppt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ppt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ppt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岳麓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目标导航,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内外政策。,斯大林体制,2.内容,收购制,种植玉米,集体农庄,部分企业管理权,物质利益原则,3.评价(1)意义: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2)局限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提出的“20年建成”的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思维点拨,易混易错,经济体制,共产主义,盲目性,赫鲁晓夫理论上没有打破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于苏联所处的社会主义阶段缺乏科学的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只是局部调整。,赫鲁晓夫改革是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斯大林模式发起的一次冲击,但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基础上,对斯大林经济模式中明显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改革。,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目的: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2.内容,价值规律,自主权,农产品,3.评价(1)意义:收到了一定效果。(2)局限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4.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经济体制,易混易错,图解识记,图示法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但最终使苏联陷入危机边缘。,三、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2.措施(1)从根本上触动。(2)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管理经济。(3)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存在。3.弊端(1)提出了“”,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体制,个体经济,经济方法,加速发展战略,(2)经济改革的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给予企业自主权无法真正实行。4.结果:改革失败,导致1991年。,易混易错,思维点拨,宏观决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二战”后的苏联改革,1.赫鲁晓夫的改革材料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史料解读划线句子说明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提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提示,2.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材料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史料解读材料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为“8.4%”“7.1%”“2.8%”。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停滞。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提示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提示,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材料“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史料解读材料中划线句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问题思考据材料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提示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提示,史论总结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深化提升,一、“二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不足之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的斯大林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转向政治体制的改革进展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2.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二、多角度理解苏联的经济改革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二战”后苏联多次改革的根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2017苏州检测)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A.强调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B.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D.大大增强苏联军事实力,1,2,3,4,答案,解析,5,6,解析通过“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可知,此举实际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1,2,3,4,5,6,解析赫鲁晓夫改革的两面性表现在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只是对原有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真正的突破,所以最终失败,故A项正确。,答案,解析,2.(2017盐城期末)俄罗斯20世纪祖国史中曾这样评价赫鲁晓夫:“他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这里的“两面性”在其改革上表现为A.改革取得了成效,但未从根本突破斯大林模式B.改革废弃了计划经济体制,放手发展市场经济C.经济改革卓有成效,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方向D.涉及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但是重心在政治领域,1,2,3,4,5,6,3.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这一做法旨在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恢复国家资本主义C.下放企业管理权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解析“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体现了下放企业管理权,故C项正确。,1,2,3,4,5,6,答案,解析,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1,2,3,4,5,6,解析A项题干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发生在19531964年,C项发生在1991年,时间不符;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但是改革不见成效,故选D项。,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1,2,3,4,5,6,答案,解析,5.韩西林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A.适应了时代需要,获得成功B.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答案,解析,1,2,3,4,5,6,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到了计划经济体制非改不可的时候了。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调整了苏联经济结构,但其改革没有正确的思路,并未取得成功,也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故选C项。,1,2,3,4,5,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1,2,3,4,5,6,材料二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1,2,3,4,5,6,(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答案特征:一定程度上恢复国家资本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和自由贸易政策;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充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1,2,3,4,5,6,解析据材料一“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等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答案,解析,(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进行评价。,答案评价: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垄断”,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国营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把企业推向市场,这都是必要的。但实行完全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1,2,3,4,5,6,解析据材料二“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实行私有化”“国营企业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