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论文资料)_第1页
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论文资料)_第2页
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论文资料)_第3页
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论文资料)_第4页
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论文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 有影响力的古棋分为中国古棋和日本古棋,都有大量的棋谱与著作留传下来。与之相对的是现代围棋。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中国古棋还是日本古棋,都与现代棋有明显的规则区别。而这对古代、现代棋手实力比较的影响是需要考虑的。 现代围棋虽然有中国规则与日韩规则的分别,但在实战中理论区别很小,基本只有“中国规则收后方多出目改变胜负”这条有时会出现。其它理论上的区别如“共活无目”、“盘角曲四实战解决”之类的极少出现。所以,实战意义来说,中国规则与日韩规则对棋的理解基本是一样的。全世界下现代围棋的人应用的是相同的理论,只是有时要加进微小的调整。 现代围棋有黑棋贴目逐渐加大的变化,从最初的3目半一直发展到到现在日韩6目半、中国7目半。这是一个以科学统计为基础的过程,目标是实现职业棋手黑白胜率均衡。目前来看,比较稳定了。中国规则多贴1目是因为计子数定胜负,不计双活各半子的情况,黑白子数差距一般是个奇数,如3子、5子、7子、9子、11子。之前是黑贴五目半,意思是黑183子负而184子胜。最小差距一般是黑胜1目半或四分之三子,黑白差距为7子,以及白胜半目或者四分之一子,黑白差距为5子。职业棋手对局统计结果说明,贴五目半明显有利于黑方(日本统计1998-2003年的19000盘对局,黑胜率52.42%,统计上已经有意义了),应该上调。日韩调整为贴6目半,黑白胜率确实比5目半均衡了,目前统计上据说是黑方仍有不到1个百分点的优势。中国要作出有统计意义的上调,只能由“差5子负、7子胜”改为“差7子负、9子胜”,等于贴7目半,结果也是更为均衡了。统计上与实战感觉上看,中国规则不太可能再调整成“9子负、11子胜”,贴目不可能再增加2目了。日韩继续增加变成贴7目半是可能的,变成8目半不太可能。 因此,实战中,世界围棋规则离最后稳定应该只有最微小的1目差别了。当然理论上各种特殊情况如何处理仍然很有趣味,例如彻底去除和棋的规则问题。但在实战中,出现三劫、四劫、长生等珍稀全局同形再现不断循环的情况就作和棋处理,也是一种让棋手、新闻界、观众都能够接受的处理办法。也许以后围棋继续发展,围棋上帝与能得出确定结论的量子计算机之间对局,会每局都下成多重循环和棋,不得不引入去除“去除和棋”的规则。但现在,现代围棋规则已经足够稳定了。中国古棋和现代棋有明显的规则区别,就是预先放四个对角星座子,计算胜负时要还棋头,先行不贴目。座子让布局类型单调,减少了围棋的趣味性,不利于围棋理论的发展。座子也可能减少连片,增加了战斗性。但总体来说,舆论公认去掉座子有利于围棋的发展,这是日本围棋作出的有益改良。还棋头是终局时每多一块棋要减去2目。这个规则是否合理难于判断,和现代棋相比,有显著的规则区别,会对围棋理论产生影响。切断对手、封住对手的棋,连接自己的棋、出头,与现代围棋相比,多出了2目或更多的价值。2目会对胜率有巨大影响,这让中国古棋更倾向于切断战斗、外势。日本古棋和现代围棋的规则区别只是不贴目,没有座子,没有还棋头。现代围棋、日本古棋、以及发现星位价值的“新布局”时期,职业棋手对局都极少还原成对角星的中国古棋开局。这可能说明,有选择权的黑棋认为座子不利于发挥先行优势。这不是说中国古棋先行方的优势比6目半要小(理论上说不定更大),而是说在实战中想保持这种优势不容易。或者说从实战胜负平衡的角度看,中国古棋比日本古棋要更加均衡。例如实力相等的范西屏和施襄夏对局,下中国古棋先行胜率可能是60%,但下日本古棋胜率可能会高到80%。如果现代顶尖职业棋手不贴目,执黑胜率可能会更高。但要是一开始就放上四个座子,执白胜率似乎会上升。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古棋和现代围棋从规则到理论都更为接近,现代围棋从理论到规则上,都是日本古棋直接发展而来的。而中国古棋理论是与二者差异都相当大。从中国古谱中,我们确实能感觉到先行者不易保持优势,一场大战下来可能就面目全非了。而顶尖棋手的胜负也更加“随机”,后行者胜率相当大。如范施的当湖十局,黑白各胜五局。这有些象发挥不稳定的业余棋手,互相让二子也有得下。这在日本古棋、现代围棋中是不可想象的。实力相当的顶尖棋手互相让先十番棋,看上去合理的黑白胜率应该是先行者胜9局或者8局。在评估棋手实力时,应该考虑规则的重大影响。下面,就要谈到古代棋手、现代棋手的实力问题。这包括古代棋手有棋谱或者记录的实战对比、古代棋手跨代对比、中日古棋实力对比、现代棋手实力对比、现代棋手与中日古代棋手对比。问题很复杂。(待续)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二)以上是古代与现代围棋的“胜负规则”,象各类体育比赛一样,有意义的其实还有“竞赛规则”。如足球有联赛、杯赛的不同,大体是循环算积分和两队单场或者多场单淘汰。还有用时、暂停的不同。从这个意义来说,现代围棋由于引入大额奖金的正规新闻棋战,搞贴目制就是必然的发展。淘汰双方遇上,如无贴目,执黑的就占便宜了。也因此,要研究最合理的贴目,保证黑白平衡。如前所述,就逐渐发展到了6目半或7目半这样较大的贴目了。如黑获胜,盘上至少要185子,比白的176子要多出9子之多。黑的在角上活最小一片只要占8个子,这个差距真不算小了。现代棋战,黑棋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尽量把先行优势发挥出来。因此我们看到,近年来棋界对中国流、变形中国流之类的连片“阵势”的研究比以前要多了,黑的研究摆阵,白的研究破阵。黑的出招更多,白棋应对黑的出招。棋手因为比赛制度正规、奖金丰厚、竞争残酷激烈,对局态度自然就很严肃,非常看重胜负。现代围棋对局用时短,拼争激烈,棋手为了成绩考虑不愿意在布局上花太多时间。这又导致大量棋局开局雷同的问题。日本古棋的竞赛体制是“棋份”,棋手之间非常讲究对局的棋份升降,这关系到棋手与师门的尊严,不需要金钱的刺激,对局态度就很认真。比赛用时比现代围棋长得多,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仔细考虑。顶尖棋手由于要争夺棋界顶尖的位置与荣誉,对棋的胜负看得更重。历史重要对局的严肃程度可能还要超过比赛众多的现代棋。这是古代日本围棋有传承且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日本古棋这个“棋份制”,一直到吴清源十番棋为止,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日本古棋虽然没有贴目,但也非常强调“先行优势”。只是黑棋要“保持先行优势”,而不是“发挥先行优势”。黑棋被让先或者让子,其实都是有先行优势。白棋就要去打破这个优势,黑棋要应对白的挑战。所以,日本古棋众多棋谱是白棋出招更多,有大量的让子棋。黑棋就要下得坚实,让白棋“无隙可乘”。日本古棋的评价体系里,对“执黑不败”看得很重,“不败”的标准是执黑不败,做到这个非常不容易。对白棋,就要求极尽变化之能事,把让先和让子的大差神奇地追回。这里有趣的是,日本古棋时代,几十个顶尖棋手确实能在这种让先、让子体系中拉开明显的实力差距。七段八段确实就比名人差一些,名人要让四段二子到三子,段位差距很能代表实力差距。要按现在,世界冠军也让不了业余顶尖二子,让先都不一定胜。而中国古棋相对来说,竞赛制度就随意多了。棋手之间虽然也有让子的棋份,但并不太认真。徐星友和黄龙士对子也胜过,让三子还输过几局。有些实力差距较大的棋手,也对子下来下去。棋手之间对局多少有些“友谊交流”的性质,时不时的“点到为止”。有些上手故意控制差距,照顾面子,甚至这种下法还被认为是一种实力。这在现代围棋、日本古棋里都不可想象。有时又下赌彩棋,不仅要胜,还追求胜得多。在这种松散的对局制度下,实力出众的棋手还是能够得到一致公认,成为“国手”。只要棋界舆论公认就行,不需要严肃的对局制度考验。地位和人数看似相当于日本的名人,但是“国手”成名之前与之后,对名誉也不是很看重。对下手先下还输大的情况不少见,时不时有明显的随手棋,日本名人要是这样输棋可能位子不保了。黄龙士有时还象江湖棋手一样跑到某地下棋,别人不认识被大杀一通。这都是竞赛制度不成熟的表现。因此,一些顶尖棋手实力也飘忽不定,有时下得象业五,有时又几乎没有错着或者现在也搞不太清。这显然是因为棋手对局状态有明显的差异。评价中国古棋时,也要注意这种状态差异。从竞赛制度来说,中国古棋确实更接近现在业余棋手的对局态度,或者职业棋手下网棋的态度。而现代职棋、日本古棋,除了少数明确是玩票的场合,都是在用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力争胜负。这再一次说明,日本古棋和现代围棋更为类似,而中国古棋和它们有很大的差异。这表现在日本古代顶尖棋手和现代职业棋手对胜负的态度,重要比赛付出心力拼争的程度,要比中国古棋高得多。现代职棋由于时间限制,就倾向于算得快、算得准、下得熟。日本古棋经常下得极慢,非常慎重。而中国古棋多少有些看个人的喜好,有时认真下,有时随便下。中国古棋的对杀明显比日本古棋要多,固然有座子、还棋头的原因,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棋手感觉能杀就下了,不一定要算准,对杀搞它个大的,不一定有把握,输了也不影响面子,搞得精彩有时更重要。就是顶尖棋手,也是这种态度。而日本古代顶尖棋手,如果能算得清,肯定会算清了再来搞,很多失败或者没把握的对杀变化图就不出手了。有趣的是,现代职棋由于时间限制,反而有点向中国古棋的方向发展了。(待续)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三)讨论完了胜负规则和竞赛制度,来具体研究下三组棋手(现代、中国古代、日本古代)棋手的实力,跨时代跨组都可以交叉推理。如果论整体实力,显然是现代棋手远强于中日古代,而现代棋手的群体实力也在增长,每十年都比之前要强。这也是符合发展规律可以具体解释的。现代棋手的竞争激烈,世界比赛兴起后,又有国家竞争,交流频密。正式比赛众多,还有网络对局随时可下。棋手组成国家或者私人小团体集体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围棋理论、棋谱等资料公开快速流传。各国对围棋有兴趣的人数以千万计,选材基础人数超过之前任何时代,天才的个数也会大增。不仅如此,还对众多天才棋手从幼年起就施以残酷的道场训练。这些显然都是有利于群体实力增长的重要因素。从实战表现来看,现代顶尖职业高手,对业余顶尖让先都有得下。连业余顶尖都从二子进步到了让先。可以找到数百人的活跃职业棋手群体,高手和低手之间,最多只是“定先”的差异,相当于日本古棋的差2段。而日本古棋,9段就一个或者没有,差2段就是定先了,而8段、7段高手也为数极少。中国古棋也是,“国手”让天下一先是常见的事。有时一伙高手虽然下得是对子棋,其实下让子棋也有得下。从棋力分布来看,按中日古代标准,现代职业棋手是几十上百顶尖棋手,完全不一样。中国古代和日本古代的实力分布比较接近,有时一个超级高手,有时两个高手,明显超过其它棋手。这种“明显超过”的程度至少也是让先。而日本六超时代,虽然说是“超一流”,也不具备对余人让先的实力了。因此,可以得出可信的结论:现代职业围棋的对抗远比中日古代围棋要激烈。现代顶尖高手可能每四五天就要和高手全力对抗一次。而中日古代围棋,有很多下手与下手的“激烈”对局,上手对下手的让先、让子对局,中国还有很多上手对下手或上手之间的友谊对局。真正上手对上手的大争棋,日本有过几次,中国国手立威成名时也有。总的来说高水平对局数量极少,几百年可能还顶不上现在半年的。对抗的激烈程度,不是表现在满场数条大龙对杀场面好看,或者人下得吐血,而是体现在对围棋技术的精益求精。多条大龙卷进来、场均一条龙之类的场面现代围棋也常见,特别是战斗力强大的中韩棋手更多些。但是这些战斗力强大的职业棋手,其它方面也很厉害。布局要强,收官也要强,计算速度要快,甚至体力都要强。而且强大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是强手之间实战拼出来的强中强,在几十上百人里还能根据细微的差别分出强弱。官子水平差两目,整体实力可能就差非常多了。中盘计算能力差一点,就可能变得象现在众多日本棋手一样没有抵抗力了。按现代的眼光来看古代的棋谱,无论中日,错招都很多。主要是因为下手水平太差,让先都顶不住。上手和这些下手下,面对的压力要小得多,也不会多严谨。有时发展让子棋“考验”下手的技术,有时发展追纠明显错着的技术,有时发展有优势就简明获胜的技术。那种众多顶尖棋手在数千盘、上百手的局面中,不断互相绞尽脑汁斗争维持局面平衡的感觉,很难见到。现代围棋的激烈局面,是在黑白局面走钢丝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形成的,质量很高,很多激烈局面确实就是看不清,称之为“强手”。而局面不平衡,可能只是几目的小差距。最后数目差四目以下的占对比总数比例不小,很多中盘负的其实也就是几目追不上了。中国古棋的激烈局面,很多情况是故意向战斗局面发展。那种拼到最后还得拼收官的棋少见,这是对局总体质量不高的表现,中国古代棋手很少能将接近平衡的局面保持几百手到终局。感觉中国古代棋手预想的赢棋方法,和现代棋手很不一样。现代棋手是准备通过布局和中盘战斗,在基本平衡的局面中获得微小的优势,再通过定型收束、收官等技术保持优势而获胜,预想中就极其重视收官。光是杀力强,收官不强大的,都不可能成为超一流高手。而中国古代棋手,似乎主要是准备通过一场或者数场中盘战斗彻底解决对方。布局就大家都按习惯下法搞搞,八卦布局、角部定式不多,不想创新甚至不求甚解。中盘战斗完成后,一般也就差不多了,棋手的实力差距就出来了。也可能有些不是国手的,收官能力强过战斗力强大的国手,只是中盘顶不住。由于棋界整体实力不行,国手只要中盘战斗能力强就能平定天下,所以也不会太注意发展布局,对收官也没有动力去精益求精。现代高手在较开放的局面中保持生存的能力是极强的。因为局面开放,选择很多,不一定就得去你死我活对杀,转身、弃子之类的处理手法要灵活得多。如果没有把握,那么守住阵脚,维持 局面平衡一般还是可以做到的。真是被逼到不大对杀不行了的局面不常见,往往是对方下得过分了,真把李昌镐逼急了,死的一般不是他。有时看似发生了你死我活的大对杀,职业棋手们时常能找到继续平衡下去另开战场的双方次序。中国古代棋手,下手在这方面很差,灵活处理的能力不行。只有少数几个顶尖高手具备这种能力。而对于现代棋手,这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没有谁会被凶恶的杀着简单弄死。如果顶不住,就当不了真正的职业棋手。如美国欧洲自行推出的“职业棋手”,被李世石打到让三子也不奇怪。中国古代棋手,即使只考虑中盘战斗能力,能够在现代职业棋手竞争环境中生存的,可能不超过10个。而日本古棋手这方面看上去要强一些,很多对局有很长手数都维持局面平衡的感觉,官子是重要技术,靠官子妙手翻盘是史上留名的重大事件。布局的研究也要开放深入得多,发展出了很多定式。至少从官子和布局的角度,日本古棋手应该比中国古棋手认识要深刻。如果学习现代围棋,日本古棋手会觉得比较自然。日本古棋手的综合技术比中国古棋手要强。这个结论的自然结果,是民国初年,日本四段或五段实力的高部道平,能将所有中国高手打到让二子。而秀哉能让高部二子。民国初年的中国“高手”实力比古棋巅峰的乾隆时期显然要差不少。而这种实力差距,主要是基于中盘战斗力的巨大差距,还轮不到刘云峰等人说收官比黄龙士差。按现在评估标准,中盘实力有差距,差出去二到三子是很容易的,短板太严重,就不可能是职业棋手了。高部道平都没有职业的实力。最后一个国手周小松,中盘应该能抗住高部道平。而周小松认为黄施范中盘实力比自己强。中国古棋最顶尖的黄施范的中盘实力超过高部道平是合理的。因为他们是几百年中产生的最天才的棋手,高部在日本只有二流甚至更低的才能。中盘战斗,并不需要多高的布局理论或者官子数字化精确权衡的技术,几百年来各国棋手思考计算的模式应该很接近。黄施范的中盘战斗能力,现代职业棋手的评价一般还是不错的。黄施范和高部对局,应该可以通过中盘战斗解决他,因为高部不具备现代职业棋手的中盘生存能力。中国古棋在清末民初堕落得厉害,主要是中盘战斗实力下降了,这个非常要命。这种下降就是被让子的差距了。吴清源的战斗实力迅速补上以后,又可以抗住了,让二子也能搞定秀哉,被称为天才少年。吴在中国的时候,应该就有足以在现代围棋生存的战斗能力了。当然综合实力还没有到顶尖,和日本四五段下得有来有往。这时日本四五段水平也上来了,其中杰出者战斗能力都不差,秀哉强要让二子是不行的,一些棋输得很难看。30年代的日本棋手,已经有一个不小的群体能抗住黄施范的中盘了。日本古代名人,其中盘战斗能力应该也足够到现代生存了。中国古棋也有黄施范的中盘能力足够生存,稍差一些的也有可能,不好判断。总体来说,中日古代棋手能在现代职业围棋生存的人数极少,主要是中盘战斗能力不行,基本都要被让子。但两国都有极少数天才棋手战斗力足够强,具备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待续)古棋、现代围棋规则与棋手实力的研究初探(四)综上所述,现代棋手的整体实力在不断进步,以这个越来越高的标准来说,古代棋手的实力其实越来越容易定性:就是综合实力比现代棋手要差。即使对古代顶尖棋手也是如此。陈祖德不敢说自己比黄龙士强,解说一直说厉害真厉害。但后辈棋手实力更强了,能发现古人更多的弱点,可能就不一定服气了。在秀哉横行的时代,谁会说日本古代名人水平不行?秀哉还不一定比秀荣、秀策、丈和、道策强。但是现在日本棋手被中韩打成了面瓜,日本古代棋手的实力也要重新评估。总是要和最强的现代棋手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在80年代,日本六超中的多数认为吴清源是有史以来最强棋手。以当时的战绩来看,这种评估是有道理的。坂田荣男34岁被吴清源打成定先,后来却拿了最多的头衔数。但是现在来看,从李昌镐开始的中韩新一代高手,明显围棋理论和实战都有了不小的进步,战绩也更好,日本六超不能作为现代高手的代表了。秀荣认为,要用平凡朴素的着法来取胜,平凡朴素其实就是不失误。围棋竞技的核心问题是减少自己的失误,增加对手的失误。这是很深刻的道理,后来李昌镐将之发扬光大。失误率的基础是计算和大量高手间的实战。如果算得深,原先以为不是失误的棋,就能发现不对了,自己不下,别人下了去惩罚。如果实战就是胜率不行,虽然不一定能把道理说清楚,也应该对此有感觉。比如三连星不太好把握,人家来搞破坏的招总是多,给自己找麻烦,是一种增加自己失误率的套路。在六超时代由于日本围棋暂时领先,因为围棋很复杂很多东西说不清楚,就有了一些本不成立的理论或者神话。一是讲究棋形,要下得漂亮。这实际是一种简化的处理办法,大多数不失误的招数,确实是棋形优美漂亮的。但是也有一些失误,就是看着感觉还行,仔细一算就有漏洞。或者看着漂亮的棋,实战胜率却不行,也不知是哪不对劲。二是发展出了大量定式。这也是一种简化的处理办法,在局部总结出一些东西,照着下就象模象样。但是,围棋是很精妙的东西,一个远处的子位置稍差一点,就可能引发全局的巨变。定式要和全局配合,也就是要在实战中计算。三是过分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搞了不少不一定正确的围棋理论,有大量铺地板的棋。它意思是说,境界够了,不需要激战就能领先了,人家不敢来战就行了。这个和李昌镐不主动挑起战斗不一样,别人是不客气地想和李昌镐大战的,只是讨不到便宜。日本棋手铺地板可能是两个面瓜都不敢战斗的结果。四是神话了“超一流”,宇宙流、地铁流、美学等等,自己吹、别人吹。这些“超一流”的棋,当时看着是厉害,中国难求一胜。当时的感觉是能战胜他们,最多和他们水平差不多就到顶了。但是中韩新一代高手应该超过了他们的水平。六超的后继者,平成四天王,自己下起来也挺有样,看上去并不比六超弱,不比古代名人弱。但是到国际上就失去了竞争力。日本职业棋手看似人数众多,其实实力发虚。九段一大堆,“超一流”实力的也有不少,但都落后了。现在中韩一线棋手的实力,非常的厉害。古代棋手、日本名人、日本超一流强的地方,他们都不弱或者更强,还有更厉害的东西,比如计算精准、对形势敏感、对棋形的破绽更敏感。以这些能力为基础,他们会制定扩大胜率的招法。形势落后了就下狠招,不是形势上狠两下就被化解了,而是以计算为基础,将棋引入双方的未知地带,保证让对方也算不清了。而形势领先会找到快速定型之类的办法,不让对方出狠招。这些都是以强大的计算能力为基础的。而且不能是光算,还得知道去算什么,这又需要对全局与局部配置的敏锐感觉。而这种感觉,也不是闭门造车悟得出来的,甚至不能光看最新棋谱,需要自己在大量的高水平实战中体会出来,在一个群体中培养说不太清楚的胜负平衡战斗感觉。这和以前的棋手,确实下得不是一种棋。以日本棋手为代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