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1 图1是某种地貌的等高线图,该种地貌最有可能是 。解析:图中等高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由示坡线可知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升高,但中心处海拔又降低,故可示意为锥状火山,中心为火山口,其剖面图如图2所示。答案:火山。 二、地上河 地上河也称悬河,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形平坦,水流变缓,加上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以及中上游来水泥沙含量大等原因,泥沙在河床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人们为了防洪而加固加高河堤,从而成为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地面的“地上河”,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等。地上河河床底部高于河流两岸而低于两侧大堤,剖面示意图如图3,等高线、等潜水位线如图4,地上河的等高线也可以如图5所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潜水位,河流永远补给地下潜水,其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 例2 图6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请据图说明河流甲、乙段的典型特征。 解析:图中河流甲、乙段登高线分布符合地上河等高线特征,故示意为地上河,等潜水位向下游弯曲,河水补给地下水。答案:甲、乙河段位于平原上,水流平缓,是地上河,河水补给地下水,无支流汇入。 三、凹坡、凸坡、等齐斜坡 等高线地形图中关于两点间的“通视”问题,是学生难以理解和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点,了解几种坡的等高线分布特征有助于突破这一难点。 凹坡是坡度由大到小(先陡后缓)的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密后疏;凸坡是坡度由小到大(先缓后陡),等高线分布特征为先疏后密;等齐斜坡是坡度变化小的坡,等高线分布均匀。 例3 图7中,从A点观察a、b、c各点,不能观察到的点是 。 解析:a点所在坡面Aa,其等高线间距沿Aa由密到疏,应为凹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8,凹坡Aa两间完全通视;b点所在坡面Ab,其等高线间距沿Ab由疏到密,应为凸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9,可知,凸坡Ab两点不通视;c点所在坡面Ac,其等高线间距沿Ac分布均匀,应为等齐斜坡,转化为地形剖面图如图10.可知,等齐斜坡Ac两间完全通视。 答案:b 四、风蚀蘑菇、“女王头” 风蚀蘑菇和“女王头”成因各异,但形态相似。 风蚀蘑菇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孤立岩石经风沙侵蚀而成的蘑菇状岩体。靠近地面气流含沙粒较多,磨蚀力大于较高处的气流,以致岩石成为顶部大、基部小的风蚀蘑菇。水平节理发育或下部岩性较上部软的岩石更有利于它的形成。其景观图如图11. “女王头”位于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一群由于风化作用和海浪侵蚀而形成的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其景观如图12. 例4 图13为我国西北某局部地貌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图中P等高线的数值为 ( ) A、711米B、712米C、713米D、714米 2、图示局部地貌可能是( ) A、风力侵蚀地貌B、风力堆积地貌 C、流水侵蚀地貌D、流水堆积地貌 解析:图中等高线等高距为1米,由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方法可知P等高线数值为713米;由等高线数值递变规律和分布特征可知该地貌形态顶部大、底部小,再结合该地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可判断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 答案:1、C 2、A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 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 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 公式:(n1)dH(n1)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 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d 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dH小 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 1陡崖A处的高度为( )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 )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2、交通线路如果必须穿越山区,往往选择鞍部位置,因为其地势较低。【答案】1、C 2、C四、等高线地形图中坡度的比较: 公式中高差往往由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决定。 结论:坡度大小与高差(等高距)、比例尺(或与高差和比例尺的乘积)成正比,与图上距离(往往由等高线的疏密或图幅大小决定)成反比。【例题】下图是等高距相同的四幅地形图,有关a、b、c、d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db Ba=b=c=d Cbdca D无法确定【审题】四图图幅大小相当且等高线分布均匀,可视为它们的图上距离相等,等高距又相同,这时我们需要寻找坡度与比例尺的关系。【解题】坡度=高差/水平距离=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高差/图上距离)比例尺 即坡度大小与比例尺成正比。故上述四图中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b【答案】A 5、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河流1.河流位置: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脊往往会成为河流的分水岭。2.河流的流向:由于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处,而山谷等高线的特征是由低处弯向高处,故可判断河流的流向。例:读下图判定河流ab段的流向 。 解析:因为河流常发育在山谷地形处,而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如下图)。故可判定图中50米等高线以北地势比50米等高线内的地势高,从而推断河流的流向。 3.河流与地势高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的高低。例:下图中,两岛的地势差异性表现为( ) A甲岛西高东低,乙岛东高西低 B甲岛东高西低,乙岛中高周低C甲岛中高周低,乙岛中低周高 D甲岛中低周高,乙岛西高东低解析:图中甲岛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故判断地势东高西低,乙岛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入海,故判断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答案:B 六、水库大坝的建设:1.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图中阴影部分为库区范围3.大坝高度的确定: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但经常由于在山区会有各种小山丘存在,故按蓄水要求,大坝往往只能修建到一定高度。例:下图中如果只修建一个大坝,则大坝的高度约为 米。 解析: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根据大坝修建在峡谷地段,可选定大坝的位置。如果大坝修300米高(即左侧修至小山丘,右侧修至300米等线),则我们发现大坝与300米等高线无法形成闭合区域。要形成闭合区域,必须再修建另一座大坝(如图中虚线)。这不符合题中修建一座大坝的要求。故只大坝只能修建至约200米高度。 七、交通线路的选择: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路的修建一般往往与等高线平行,即“之字形”(盘山)线路。例 下图中:在EF之间修建公路,选择 (EGF或EHF)应选择EHF意义: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道路平坦,有利于车辆安全行驶 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等。 如果一定要从地表经过山区,往往选择从鞍部位置穿越。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经常要作通视情况(即站在某处能否看到另一处)的判断。 我的理解是:通视情况的判断最直接的办法是将两地连线作为剖面线,画出剖面地形图,在剖面图中再将两点连成直线作为人的视线,而地势起伏如果高出人的视线,则判定为不能看到。例:(2001年全国卷文综试题)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下图,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处,并用地形地剖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 解析:分别连接EH、FH、GH,并作剖面图。(如下图)判定得知:G点能观察到经过H处的车辆。 总结:对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通视情况,可先作简单判定,然后再画剖面图证明之。一般地,我们会碰到以下一些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凹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凸坡),则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 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上图中右图所示) 九、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内大小的判定:在等值线图,如果在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出现闭合的等值线,对于其内部大小的判定该如何认定?我的理解是:结论:“大的更大,小的更小”证明:如下图中,对于A、B两处大小的判定。对于A处的判定:我们对两条等值线之间取点,一种情况忽略闭合等值线(M点),另一种情况考虑闭合等值线(N处)。如图:M处的大小为:3M6,N处的大小为:N=6;结果:NM我们可理解为由于存在了该闭合等值线,使闭合等值线及其以内其值的大小出现递增趋势。故可理解为“大的更大”。对B处的判定其方法和原理同A处的判定。【例题】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读图回答第1-3题: 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M为山坡上的洼地 N为山坡上的洼地 M为山坡上的小丘 N为山坡上的小丘A、 B、 C、 D、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200M300 300M400 100N200 200N300A、 B、 C、 D、 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 ) 同为洼地 同为小丘 同为缓坡 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 A、 B、 C、 D、【解题】由于ab,故M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大,N处的闭合等值线为小,按照“大的更大,小的更小”的理解: 1、M处中间高四周低,故为小丘,N处中间低,四周高,故为洼地。选C。 2、同样的理解得到300M400、100N200,故选C。 3、如果两闭合等值线同为a或同为b,意即同时符合“大的更大”或同时符合“小的更小”,故同为小丘或同为洼地。选A。 【战术篇】地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之突破方法:巧用口诀法等高线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地图类型,是地理地图学习的基础,在高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考试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和地图的阅读要具备一定的能力。2011年全国高考共有4套试卷涉及对地形图的考查,全国新课标卷6、7、8题,浙江文综卷3、4题。这些题全部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命题;考点主要涉及高差计算、坡度陡缓和地形起伏的判断、坝址计算判断、山谷和山脊判读等,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的能力,注重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高考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编制主要立足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上。掌握一定的判读方法即可做出正确解答。因此,提高学生等高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是解决高考这类试题的关键所在。如何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巧用口诀的办法突破这一难点,其记忆方便,在应用中快速准确。一、等高线图判读主要口诀口诀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登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图等距同图幅等距一致。密陡疏缓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就越陡,反之就越缓。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重叠为崖等高线重叠交汇处为陡崖、峭壁、落水洞、风蚀蘑菇、“女王头”等地貌。大小小大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大大小小两条调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读法。肚大口小水库库址一般选在河流峡谷、盆地或洼地“口袋形”、“肚大口小”处。【例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89题。8(2011 江苏卷,7)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 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 B. 地坡度最陡C. 地分布有茶园 D. 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答案】C【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可判断该地为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所以地附近河流流向应为从东北流向西南;根据“密陡疏缓”的口诀,地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地为丘陵区,靠近水源,且图示地区在30N附近,适合茶园的分布;地位于瀑布的上游,不是最佳观测点。9(2011 江苏卷,8)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 B.500米 C.550米 D.600米【答案】A【解析】根据两相邻等高线间点的海拔“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取值口诀,图中较大居民点位于等高线100米和200米之间,海拔高度为100200米;图中较小居民点位于等高线200米和300米之间,海拔高度为200300米;因此图中考察路线的最低点为较大居民点处,海拔高度为100200米。最高点海拔高度为500600米,根据计算得出高差范围是300500米,且不能为300米和500米,所以选A。【例2】读下图,完成57题。5(2011(新课标全国卷),6)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 米 B55米 C60米 D65米【答案】 【解析】根据“同图等距”的口诀判定该图等高距为5米;结合“凸高为谷” 的口诀并依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图中东北处为全图最高处,最高处海拔在8085米之间,最低处海拔在图中东南处,最低处海拔在2025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米,但不能是65米。(2011(新课标全国卷),7)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B. C. D. 【答案】 【解析】四处中,根据“密陡疏缓”的口诀,处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流流速最快。(2011(新课标全国卷),8】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堤高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堤的坝顶长度约A.15m B.40m C.65m D.90m【答案】 【解析】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在30米等高线形成的口袋形地形处,但该处设计坝高达不到要求,应排除;另一处在50米等高线形成的口袋形地形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咽部疼痛与感染性疾病-全面剖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生物可溶性纤维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碰撞修复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增压空气冷却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机舱舒适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声控灯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冷藏公路运输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修补程序和修复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人才获取软件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专科医院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陕旅版四年级英语下册Unit-5-Where-Are-You-Going第2课时课件
- DB32-T 4264-2022 金属冶炼企业中频炉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 三 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剪羊毛|人音版(五线谱)
- 富余水深与船体下沉量的关系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15张PPT)
-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课件(25张PPT)
- 电气防爆施工节点做法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 团结就是力量曲谱和歌词
- 2022年交通管制员年终考核个人工作总结
- 热镀锌螺栓检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