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主要病虫害及杂草防除技术,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概况,我国小麦常见病虫有70多种,为害严重的病害主要有小麦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病毒病(小麦梭条花叶病)。其中纹枯病在江淮流域、黄淮平原的危害逐年上升,已成为小麦上最重要病害之一;赤霉病在我县有些年份也严重为害。 对小麦生产为害严重的害虫有麦蚜、麦叶螨、灰飞虱等。,(一)症状识别 初在叶片表面产生白色粉状霉点,后逐渐扩大,形成近圆形或长椭圆形的粉状霉斑。严重时互相联合,霉层覆盖叶片的大部或全部,粉状霉层也由白色转变成灰白色至淡褐色,其内散生许多黑色球状小颗粒(闭囊壳)。霉层下的寄主组织,初期通常无明显变化,后期出现褪绿黄斑,严重时叶片逐渐变褐枯死。叶鞘、茎秆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颖壳受害,往往引起小穗早枯,籽粒不充实或空瘪。,小麦白粉病识别,发病规律 (1)环境: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 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较大,则有利于病菌越冬; 雨日、雨量过多,可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从而减缓病害发生。,发病规律 (2)栽培: 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 管理不当,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易发病。,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田间病叶率达10%以上时喷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大田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为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苗期侵染,先在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渐蔓及全叶鞘,出现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典型椭圆形病斑,叶片渐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失水枯黄,严重者全株枯死。 拔节后,基部叶鞘上出现椭圆形水渍状小斑扩大后形成中部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斑纹,有时相互连成典型的花秆症状。茎秆受害,先出现浅褐色短条斑,并逐渐扩展成边缘褐色、中央灰色的梭形大斑,病部常纵裂。有些虽能抽穗,但常不结实,成为“枯白穗”,或结实粒减少、籽粒秕瘦。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附生白色蛛丝状稀疏菌丝和褐色小菌核。,小麦纹枯病识别,症状识别,症状识别 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为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 苗期:苗期侵染,先在叶鞘上出现淡褐色小斑点,后渐蔓及全叶鞘,出现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典型椭圆形病斑,叶片渐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失水枯黄,严重者全株枯死。,小麦纹枯病识别,发生规律 环境: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日均温度关系密切。当日均温度在10以下时,病害发展缓慢;日均温度超过15,病情上升;2025则迅速发展,病株率和病害严重度都急剧上升;春季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发展。 栽培:冬麦播种过早,密度过大,偏施氮肥,麦苗生长过旺,发病重。 常年连作、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发病重。,防治方法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策略,应以农业栽培防病措施为基础,重病田早春辅以药剂喷雾防治。 药剂防治:麦苗返青期用12.5%井腊芽可湿性粉剂 50克,或5%井冈霉素 水剂200克,兑水向麦株下方病部喷雾。,赤霉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形成苗腐、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在扬花后610d出现症状,发病盛期通常在乳熟期到糊熟期,黄熟后基本停止。最初在个别小穗的基部或颖壳上出现水渍状褐色斑,后逐渐扩展使整个小穗枯黄,且在小穗间上下蔓延。田间湿度高时,颖壳缝隙处和小穗基部会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分生孢子座及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可以出现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皱缩、变小,表面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小麦赤霉病症状识别,发生规律 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可以在多种植物残体上越夏、越冬,病害初侵染来源主要是越冬后在各种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孢子。通常在小麦抽穗前后形成子囊孢子的数量最大,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落到正在开花的麦穗上后,主要从花药侵入,也可直接从颖片内侧壁侵入。穗腐发生后,病部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再侵染。由于病菌的侵染多集中于扬花期,因此在生育期较一致时分生孢子的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在熟期早迟相差较大时,早发病麦穗上的分生孢子便可侵染迟成熟的小麦。,足够的菌源量是病害流行的前提,而气候条件尤其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雨日、雨量和相对湿度等是决定病害能否流行的重要因素。赤霉病发病最适温度为2428,最适相对湿度为80%100%。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果阴雨连绵,潮湿多雾,天气闷热,极易造成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另外,施氮肥过多,植株贪青徒长,田间郁蔽,种子混杂等也有利于发病。,防治小麦赤霉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保穗为关健的综合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重点是施药保穗,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通常首次最佳施药时间为扬花初期,即扬花率10%左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150克或50%多戊80-100克,对水30公斤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防治方法,麦 蚜 识 别,为害状识别 麦蚜属同翅目蚜科。麦蚜以成、若蚜群集刺吸麦株叶片、茎秆和嫩穗的汁液,影响小麦的正常发育,麦叶被害处出现黄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死。麦穗被害后,籽粒不饱满,显著减产。麦蚜还可传播植物病毒。,小麦害螨识别 小麦害螨均以成、幼、若螨在麦苗期至抽穗期吸食叶片汁液,麦叶被害出现褪绿斑点,严重时斑点成片,使麦苗逐渐枯黄。,发生规律 主要发生在旱地麦田里。对湿度敏感,遇露水较大或降水,即躲于麦丛或土缝内。翌春23月成虫开始繁殖,越冬卵开始孵化。成、若虫亦群集和假死性,遇惊动即坠入土缝躲藏。一般818时都在麦株上活动为害,在冬季无风的晴天,仍可见少数成虫在麦叶上活动。 药剂防治:选用或0.3%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或30%蚜青灵1000倍液,可在防治麦蜘蛛的同时,兼治麦蚜等害虫。,小麦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防治小麦种传及苗期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防治种传、土传病害,确保齐苗、壮苗、全苗,打好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而且具有方法简单、省工节本、效果明显等优点。,具体药剂处理 :,1、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和黑穗病: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毫升或50%多菌灵40克兑水1公斤与25公斤麦种充分拌匀,堆闷3-5小时播种。 2、防治地下害虫:10%吡虫啉10克兑水1公斤或用48%毒死蜱乳油30毫升兑水1公斤拌麦种25公斤,拌后堆闷35小时播种。 3、地下害虫与种传土传病害混发区:用10%吡虫啉10克加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毫升或50%多菌灵40克均匀拌种25公斤,拌后堆闷1-3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拌种时药量不宜过多或过少,同时做到拌种均匀即可。,秋季化除技术,麦田杂草与小麦争肥、争水、争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县麦田杂草发生呈加重发展趋势。秋季田间杂草草龄小,耐药性低,使用化学除草剂用量少,既可提高防效,又可降低成本,且由于防除早,麦苗受害时间短,对小麦生长影响小。由于近年麦田日本看麦娘、菵草上升较快,防治难度较大,要区别对待 。,日本看麦娘,看 麦 娘,猪 殃 殃,成片的猪殃殃,野 老 鹳,开花的野老鹳,菵 草,具体防治方法:,1、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7.5%优先12.5克兑水喷雾;以看麦娘、菵草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5%大能80120毫升兑水喷雾。 2、以猪殃殃、繁缕、大巢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5.8%麦喜1520毫升兑水喷雾。,3、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易租赁合同模板
- 短期租赁推土机合同
- 技术咨询服务领域合同合同
- 劳动合同争议答辩状模板
- 煤炭运输合同范本
- 展位分租合同
-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 数据信息安全保密合同
- 胸外科快速康复护理要点
- 股权转让合同法律意见书示例
- 画饼充饥儿童故事绘本 课件
- 《学风建设主题班会》课件
- 心理护理的沟通与技巧
- 开关、插座及其它电气设备技术规格书
- 早期阻断性矫治-乳前牙反颌的矫治(口腔正畸科)
- 手术室护士子宫切除手术护理配合常规
- DB61T 5097-2024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规程
- 药物临床试验统计分析计划书
- 12zg003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图集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任务一 家庭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 工商业储能技术规范及并网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