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doc_第1页
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doc_第2页
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doc_第3页
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doc_第4页
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 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沿革、研究现状及典型特征分析 TheAnalysisonHistory,ResearchStatusandTypicalCharacteristicsof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 李春林LIChun-lin;刘丽丽LIULi-li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秦皇岛066004;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秦皇岛066004)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inYanshanUniversity,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Postdoctoral,Qinhuangdao066004,China;SchoolofForeignlanguagein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摘要: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当前大学发展的典范和可供参考的重要模式。创业型大学目前正沿着“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两个路径演进。创业型大学在大学目标、文化和组织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独特特征,具体表现为大学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全面演进。今后应该重点研究在中国大学实践中,相关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发生机理,并提出具体的实现路径以推动中国高校积极转型和快速发展。 Abstract: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hasbeeanimportantreferencemodelforthedevelopmentofthecurrentuniversity.Nowtherearetwo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sevolutionpathsalongAmericanmodelandtheEuropeanmodel.Theobjectives,culturalandorganizationexhibitmanyuniquefeaturesin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itshowsspecificperformanceforthefullevolutionofteaching,researchandsocialservicefunctionsinuniversity.FutureresearchshouldfocusonthepracticeinChineseuniversities,therelatedmechanismofthetransformationfor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andputforwardspecificimplementationpathtopromotethepositivetransformationandrapiddevelopmentofChineseuniversities.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学术革命;转型 Keywords: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academicrevolution;transformation :G640:A:1006-4311(xx)20-0251-04 0引言 自12世纪初意大利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大学至今,大学已经走过了900多年的漫长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功能,在不断延伸发展,并逐渐形成比较古典的传统大学,传统的大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型大学”。19世纪末,德国教育学家洪堡首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并在柏林大学成功实践,大学的功能不单单只是教学,还增加了新的研究功能,这被称为大学的第一次学院革命。20世纪中期以来,为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大学积极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其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强化,开启了大学的第二次学院革命,并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1历史沿革 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在区分创业型大学方面,按照其主要特性的差异分为了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其中二者主要的不同在于,美国的创业大学是研究的延伸,而欧洲的大学创新活动是教学的延伸1。沿着这一思路,邹晓东将当前对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归纳为两个路径,第一种类型为伯顿克拉克关注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而自身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的“革新式”大学,这里大学的典型代表有英国的沃里克大学;第二种类型为亨利埃兹科维茨关注的,更加侧重于学术知识的转移和学术创业的“引领式”大学,其中比较优秀的代表就是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2。 在美国创业型大学发展过程中,莫雷尔法案和贝度法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前者将有形资产无偿转让给大学,后者则将无形资产无偿转让给大学,这两个举措极大地推进了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职能,并引发了第二次学术革命。 在19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一项“以促进工业阶级的文理教育和实用教育为目的的法案”,即莫雷尔法案。这部法案,在促进学员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当时美国工农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在当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描述大学演变过程中的一个罕见的改革创举。赠地运动创造出了一类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学,一类将地区和环境需要纳入自己的专业研究和相应的项目规划研究。从美国大学不断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来看,历史上的“赠地学院”和“威斯康星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大学的转型发展。一些优秀的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并推动了美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980年的贝杜法案规定,对于那些受到过联邦政府自助的大学,其在发展过程中,研究的科学项目成果,其知识产权就直接划转到学校。通过这个规定,激发了学校承担校外课题、科研项目的热情,也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协作。可以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演进为创业型大学的过程深受贝杜法案的影响。这一法案,明确了大学知识产权在转让和出售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从某种程度上说,该法案进一步提高了政府对大学知识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4。贝杜法案间接地帮助了大学,奖给它们由联邦政府资助研究的知识产权,实质上相当于当初的赠地5。 可以说,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兴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过程,即是自上而下制度层面的推动,更重要的是各大学根据环境和自身发展的探索,是大学、政府和企业三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比较典型的事件包括:1862年MIT建校之初,其创始人罗杰斯就将其定位为一所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融入企业的学校,在这所学校,科学与技术被看做是目标统一、互相关联、互相支持的活动;为解决学校经费问题,MIT早在1920年就开始其所谓“科技计划”,规范MIT与公司之间非正式关系,并建立了学院和私人公司之间就研究管理签订合同的办公室,成为其他大学捐款或合同办公室的模型;同样是在20世纪20年代,MIT的学生范内瓦布什和他的助手组建了一家公司,迈出了在大学周围建立公司的第一步;20世纪30年代,为解决教授为企业提供咨询引发的争议,MIT制定了著名的“五分之一原则”,这一原则就是允许有相应资历的教授,在一周内,抽出一天的时间投入到企业咨询中,既帮助企业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也可以让教师增加收入,而不会受到质疑,其余工作日,他们要向大学尽义务;1925年,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了专利管理机构威斯康星校友基金会,直接管理校园内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1937年MIT宣布和纽约的研究公司签订协议,该组织将处理所有MIT的发明者的发明在法律和商业方面的问题;二战后,在MIT的推动下,成立了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第一家公共的风险资本投资公司;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在斯坦福大学诞生,现代大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应运而生,并最终产生了硅谷等等。由以上典型事件可以看出,正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大学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的实践探索,美国的专利制度、风险投资公司等有效做法才逐渐上升为国家制度,进而推动了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美国创业型大学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不同于经典大学的发展模式也正在成为高等院校的榜样,使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美国创业型大学一般是从研究型大学发展演进而来,不过欧洲的情况,和美国不同,在欧洲,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导致其创业型的大学,基本上都是由教学型大学演变而成6。 2研究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的职能转变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Gibbons等(1994)较早地提出了这一问题,认为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大学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学、科学研究、创新等环节,对于促进社会经济进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7。Geuna(1999)揭示了这一转变的背景,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削减所带来的财政危机以及大学回应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和满足产业界的期望8。Youtie(xx)的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更新变革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的角色不再是过去的那种知识仓库,而是成了知识流动、传播、创新的网络枢纽9。Etzkowitz(xx)认为“学术资本化”、“知识产业化”日益成为大学新使命的核心,它将大学与知识使用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学凭借自身的实力成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10。伴随着大学职能的转变,创业型大学应运而生,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Slaughter、Etzkowitz和Clark等。Slaughter(1997)围绕“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核心概念来论述大学的变化,指出创业型大学是指高校在变化的环境下采取一些企业的运行方式,如大学的使命和管理组织具有企业的特征、参与市场营利活动、与产业界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出售教育产品和服务等11,这些变化都对大学的管理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Etzkowitz(1998)从国家创新模式的宽广视角阐述了这一变化,提出了著名的三螺旋创新模型,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每一方在履行各自传统的职能外还承担其他两方的某些功能,由此形成持续创新流12。Etzkowitz(xx)认为在过去20年,研究型大学的“性格”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学和科研,它还直接将其成果转移到经济领域,直接承担起发展经济的重任,这一切导致创业型科学和创业型大学的创生13。创业型大学的主要构件有五个:拥有研究团队、建立有商业潜力的研究基础、拥有知识产权转移的组织机制、拥有在大学里组建公司的能力、学术要素和商业要素整合成新的组织模式14。Clark(xx)指出创业型大学的核心是开拓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并提出著名的“大学组织转型的五种途径”理论: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拓宽的发展外围、多元化的资金、强有力的学术核心以及创业型的校园文化15。Lowen(xx)基于其国际关系的宽广视野,分析了美苏争霸的冷战背景下,斯坦福大学如何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并具体揭示了其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和自身因素16。 xx年以后,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刘则渊(xx)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作用以知识为中心不断扩张,根据知识活动系统的全息性特征,大学知识活动的主体系统可以划分为知识传播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17。林辉(xx)认为大学在经历了传统自由型、研究型、社会服务型发展历程后,必将在知识经济时代走向创新型大学发展模式18。李元元(xx)指出,对于一些达到条件的重点优秀大学,要鼓励其向研究型、创新型大学转变。王雁(xx)20、李健(xx)21、彭绪梅(xx)22结合自身研究,对创业型大学内涵和特征做了界定。邹晓东(xx)探讨了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内涵、组织特征和实践路径2。刘永芳(xx)等则通过创新型大学发展历程的回顾,深入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的生成机制6。 3内涵及典型特征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中国大学发展实践,对创业型大学做出如下界定。创业型大学更加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其科学成果的研发,更加注重实际生产实践的转化。 首先,大学职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演变的,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教学型大学、近代工业时代的研究型大学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型大学三种模式,每一种新的大学模式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自中世纪建立大学以来,引发了两次学术革命,“研究”和“创新”先后被作为新的大学职能,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情况如表1所示23。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创业型大学就应运而生24,因此,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是创业型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6。 其次,研究型大学是在教学型大学传统上发展而来,而创业型大学是在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教学型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发展并不意味着创业型大学是高于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个全新大学模式,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演进,而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都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结合起来,是大学职能的全方位演进。在教学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的教学成为创业型大学的重要课程特色,大学校园形成了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在科研上,选题既于大学和学科内部,又外部,科研成果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服务上,大学通过组织现有知识转移到公司和创建新公司,开始在“知识产业化”过程中发挥更直接的作用。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三者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大学承担不同的使命而已,各类型大学与区域创新实践的关系如图1所示。 第三,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5。大学与产业界、地方政府、国家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自身独特价值的科学研究理想26。可见,创业型大学只是在大学职能上更强调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但要以坚守学术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要有效平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 第四,在思想观念方面,创业型大学更加注重知识技术的的创新应用27,创业型大学中,创新文化氛围浓厚,创新文化已经深入到大学成员的日常行为中28。在学术资本主义的情形下,创业型大学有效地融合了学术核心价值观与创新文化,并通过相关制度措施,推进创新活动。 第五,创业型大学内部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一些组织,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俱乐部、创业中心、资本网络、学科交叉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等28,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研究中心、社会创新中心、技术创业项目、跨学科生物设计、技术许可办公室、创业者俱乐部、风险投资俱乐部等29,这些组织,为各种创业资源的整合,提供了一个交流融合的平台。 4结论 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历程研究表明,其发展演进正朝向两个方向,即研究型大学对知识生产职能的强化和教学型大学对知识传播的强化,由此催生了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这表明,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演进并非沿着单一路线,也不是只有一种演进模式,这为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普通高校的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模式。因此,在对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和典型特征做出清晰界定的基础上,下一步应该重点对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做进一步的界定,并重点探讨在中国大学具体实践中,研究型大学或教学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在发展理念、大学制度和组织模式等方面需要具备的条件,这也成为同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亨利埃茨科维茨.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xx:31-54. 2邹晓东,陈汉聪.创业型大学:概念内涵、组织特征与实践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xx(3):56-59. 3Wallenfeldt,E.C.RootsofSocialInterestsinAmericanHigherEducation:ASocialPsychologicalHistoricalPerspectiveM.LanhamMad1son:UniversityPress,1986:141. 4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历史演化及主要特征EB/OL./xx0922/3153106.shtml. 5DavidC.Mowery,BhavenN.Sampat.TheBayh-DoleActof1980andUniversity-IndustryTechnologyTransfer:AModelforOtherOECD * sJ.JournalofTechnologyTransfer,xx(1):115-127. 6刘永芳,龚放.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xx(10):96. 7Gibbons,M.,Limoges,C.,Nowotny,Hetal.TheNewproductionofknowledge:TheDynamicsofscienceandResearchinContemporarySocietiesJ.London:Sage,1994:2-7. 8GeunaA.Theeconomiesofknowledgeproduction:fundingandthestructureofuniversityresearchM.Cheltenham:EdwardElgar,1999:268. 9YoutieJ,ShapiraP.Buildinganinnovationhub:acasestudyofthetransformationofuniversityrolesinregionaltechnologicalandeconomicdevelopmentJ.ResearchPolicy,xx(8):1188-1204. 10亨利埃兹科维茨.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xx(4):481-488. 11SlaughterS.LeslieL.Academiccapitalism:politics,policies,andtheentrepreneurialuniversityM.Baltimore:The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1997:8. 12EtzkowitzH,LeydesdorffL.Theendlesstransition:A“triplehelix”ofUniversity-Industry- * relationsJ.AReviewofScience,Learning&Policy,1998(3):203-208. 13Etzkowitz,H.TheSecondAcademicRevolution:MITandtheRiseofEntrepreneurialScienceM.NewYork:Gordon&Breach,xx:51. 14Etzkow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