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思考基因”植入“操作序列”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智能 赵全红 (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学生空间智能的开发与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深入探索与完善。让思考浸润操作的始终,让抽象丰厚直观的灵魂。只有将“思考基因”永久植入“操作序列”,才能让操作经验升华为策略经验,从而成为空间智能的培养基和加油站。 关键词:“思考基因”;“操作序列”;空间智能;数学教学 :G632:A:16711580(xx)05008802 :xx1128 作者简介:赵全红(1968),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中学高级教师,吉林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人所具有的八大智能中,“空间智能”位列第三。因此,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不仅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还就“空间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具体界定与解读。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基于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更是基于人的协调发展的诉求。对于上述认识,老师们已经有所共识。只是由于缺少一个相对稳定的课堂操作框架作支撑,因此,教学行为显得盲目随机,教学效果难免差强人意。那么,如何避免“核心理念”被束之高阁?如何保证“四基四能”接到地气?老师们为此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工作。下面仅以展开与折叠一课为例,谈一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寻找“生活原型”,催生自主思考 课堂回放: 师: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老师从长春千里迢迢来到武汉,能和大家相识是我们的缘分。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师:礼物就在老师做的这个“愿望”盒子里,我现在想把礼物拿出来,又不想把盒子弄坏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沿棱剪开。 师: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的“愿望”盒子里还有一个秘密(在掀开的面上露出了字)。 生:有字。 师:大家猜猜看,我在盒子里面写了什么字? 师:如何验证大家猜得对不对呢? 生:全部打开。 师:刚才我们将正方体沿棱剪开,得到一个六个面相互连接的平面图形,这就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展开图)。 师:是不是每个正方体的展开图都是这样子呢?想象一下,正方体还有其他形状的展开图吗? 学生未置可否。 师:那现在我们就亲自动手剪一剪,看一看,好吗? 学生跃跃欲试。 师:出示操作要求。 1.沿棱剪开,但不能剪散。 2.将展开图贴到黑板上。 3.注意安全 捕捉生活背景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是每位数学教师备课之初的必修课。让学生借助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来理解数学,不仅为新知识的建构找到生长点,从而降低认知难度;同时,也为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提供了背景平台,为培植“四能”的种子创设实验基地。纵观传统的课堂教学,不禁让我们有些汗颜。以往老师们在执教这一内容时,通常的做法都是开门见山,直接从正方体教具入手,来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而且教学重点大多放在记忆展开图的种类和数量上面。个中缘由,显而易见。一方面缘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基本上还是遵循考什么教什么的常规套路;另一方面则缘于对学习内容的课程价值把握不准确,不能全面地解读教材,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进行教学实践了。 然而,本课的教者却另辟蹊径,首先从猜礼物及拆礼品盒入手,不仅为正方体的展开找到了生活原型,而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累积了内在需求。当学生的情感认知由“新奇”转化为“愤悱”状态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做探究导引:“要想拿出盒子里的礼物,需要剪开几条棱?”“要想看到盒子里的字,需要剪开几条棱?”学生带着问题出发,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课堂观察,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全情投入,思考积极。每次操作之前,他们都会认真地想一想,看一看,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剪开。孩子们的专注与认真,也感染了听课的老师。大家情不自禁地跟学生一起研究起来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因为兴奋而愈发红润可爱,从他们的脸上我们读出了快乐,读出了自信,读出了好奇,唯独没有一丝一毫的“任务感”。当看着黑板渐渐被学生的作品摆满时,现场的老师们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二、提供操作平台,发展空间智能 关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程价值,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积累必备的活动经验,进而发展空间直觉与空间智能。而如何落实这一课程目标,则成了一线教师一个永恒的实践课题。尽管大家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是,由于目前尚未探索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因此,现阶段的探索实践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略微聊以自慰的是我们已经知道“石头”在哪里,接下来深入探究的就是“怎样带领学生更好地借助石头到达成功的彼岸”。本课的教者很好地把握了数学的本质,并且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整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想象操作验证归纳的机会,同时,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还浸润着浓浓的思考。具体来说,无论是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把正方体沿棱展开),还是让学生体验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还原的过程(将平面图折成正方体),以及按特征给展开图分类到归纳相对的面的特征,林林总总的活动设计,其主旨不仅是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形成空间直觉;更是为学生进行空间推理提供背景支撑,为最终发展空间智能提供丰富的精神给养。学生在这样富于思考力与挑战性的课堂中浸润,就像把鱼儿放回了大海,他们的空间智能与实践能力,想不发展都不可能。 三、重视回顾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古训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在教育价值方面,是指学习方法的习得与科学事实的掌握往往同等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当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至关重要。正所谓只有学习精彩,才能活得精彩。本课的教者在这方面颇有心得。在研究完正方体的展开图之后,适时引导学生梳理反思学习过程,交流学习的收获、感受与困惑,同时,还引导学生就各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做出总结反思。这样一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变得立体多元了。以上种种设计,可见教者立足之高,着眼之远,既可谓匠心独运,又可谓用心良苦。 在课后访谈时,学生说得最多的两个关键词是“神奇”和“有趣”。甚至有些同学由此及彼,想了解和研究更多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少种笔者认为,这些神奇的效果都是教师很好地把握数学本质、优选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资源的附加值。 然而,学生空间智能开发与培养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索与完善。让思考浸润操作的始末,让抽象丰厚直观的灵魂。只有将“思考的基因”永久植入“操作序列”,才能让操作经验升华为策略经验,从而成为空间智能的培养基和加油站。 参考文献 1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吴志宏.多元智能案例研究:学生、教师与学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xx.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人音版 音乐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穿越竹林 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插入声音和影片》教学设计 海南海口市秀英区长德中学-陈慧珠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3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8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第1框 憧憬美好集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劳动项目九《捐赠旧衣服》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劳动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新版)商务星球版
- 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英语七年级下 Unit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教案
- 地产培训计划反馈
- 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方案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复习备考指导课件
- 《化妆品包装材料相容性试验评估指南》
-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高校实验室耗材管理制度
- 2025年国家保密基本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合同与企业管理服务合同
-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案
- 《考虑碳排放权的LZ光伏发电企业价值评估案例研究》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测试反应快慢》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科学二年级下册教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