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1页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2页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3页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鹅瘟的诊断与防治 邓思思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畜牧兽医站401321)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均不易感染。该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鹅产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特别是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呈现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的趋势。 1发病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35d,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1周龄的雏鹅,不见症状突然死亡,或在出现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全群。 急性型多发生于第二周龄雏鹅,小鹅精神委顿,食欲减退,严重的废绝,采食的草不下咽,随采随丢,饮欲增加;羽毛松乱,头颈缩起,嗜睡,离群独处,行走掉队;雏鹅流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雏鹅常有摇头症状;排灰黄色水样稀粪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少数有条状香肠样、表面有纤维性假膜硬性粪便排出;喙端和蹼色泽变暗;雏鹅临死前出现头颈部扭转,蹼呈划水样运动。临床上大多为急性,病程一般为23d,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2周龄以上的雏鹅,临床症状为食欲降低,精神委顿,走路摇摆、排稀便。病程一般47d。病程过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2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肠道的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黏液增多,黏膜呈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直肠黏膜轻微出血,内含黄白色稀粪。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鹅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脾脏充血。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后,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有的病变不典型,仅见黏膜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混有较多的灰白色纤维素性絮片。 3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l3周龄的雏鹅易发,雏鹅发病,肺部有出血,是小鹅瘟的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诊断:排稀便与特征性神经症状。 病理剖检诊断:小肠出现特征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实验室确诊:经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 4治疗方法 首先,对整群雏鹅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皮下注射1O1.5mL,出现临床症状的雏鹅注射23mL,在10日龄以上的雏鹅加大剂量。其次,使月清瘟败毒散,主要成分玄参、连翘、地黄、黄连、黄芪、栀子、牡丹皮等拌料饲喂,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同时防止继发感染,利用环丙沙星或氟苯尼考饮水,早晚各1次,连用23d。另外,饲料或饮水中要加入电解多维或速补康及适量葡萄糖等,以增强雏鹅体质。 5预防措施 种鹅于开产前1个月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一鹅六联抗进行免疫。参考免疫程序为:产蛋前1520d,肌肉注射,产蛋中期加强免疫1次,可使小鹅出生后获得一定的特异性抵抗力,直接接种1日龄的雏鹅也具有一定效果。雏鹅25日龄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一鹅六联抗预防注射,每只皮下注射0.5mL,以防强毒感染而发病,此法有较高的保护率,但注射后7d必须严格隔离饲养。 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注重小鹅瘟流行区域的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孵出的雏鹅母源抗体水平不同,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对人孵的种蛋应严格进行药液冲洗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以防病毒经种蛋传播。不同地区的种蛋不得混孵。全场定期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深埋,加入消毒粉。 对于在育雏期间的小鹅要注意保温、降湿、通风,小鹅尽量不要下水或少下水。病死小鹅不能乱扔,应及时清捡出来,用火烧掉或者深埋。鹅群宜小群饲养,便于管理和控制疫病。禁止从疫区引种,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