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侗族民俗雕塑系列创作有感 文/赵忠勤 我的家乡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那里有侗族风雨桥、鼓楼、干栏式木构建筑,有许多勤劳淳朴、善良的侗族人,那里保留了古时民族传统文化、饮食生活习惯。每次回家乡看到身穿侗族服饰的侗族人,总有莫名的感动,儿时记忆瞬间浮现于眼前。自从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侗族老人们在鼓楼里和风雨桥上唱侗歌,那些歌曲古老、神秘、自然,就像百灵鸟的呼唤声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引领我的灵魂在大自然中自由飞翔。当清晨的阳光普照在青山绿水间时,侗族人民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男人上山砍柴打猎,妇女们便在家忙于家务照顾孩子,这些让我联想到了中国古时男耕女织的年代,侗族延续了这样的一种民族传统。儿时,当村寨新建鼓楼、风雨桥时我会虔诚地去学习师傅们怎么量取木料、凿榫,学习雕刻师雕刻瓦檐上的龙、凤等图腾崇拜的灵物,有时候自己也拾起一小块木料琢磨着便雕了起来。时常与小伙伴们在田间收集泥土捏出自己心中的向往。时至今日,当看见那些土色的雕塑泥时便时常回忆,因为它蕴含了侗乡的温情,也唤起了我儿时那懵懂的记忆,这些让我走向了雕塑的这一条艺术道路,并且一直往这条路走下去! 雨水滋润着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便更增添活力。每日清晨,太阳初升,侗家人便有规律的上山劳作,尽情洒下每一滴辛勤的汗水,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向大自然索取,必将回馈于大自然。在辛勤的劳作下,糯米熟了,收割时节总令人愉快,此刻,侗寨男女老少迎接喜庆佳节,每位侗家同胞脸上因此热情洋溢。寨头寨尾的妇女准备糯米糍粑,用祖上承传下的舂米之具舂在每一粒糯米上,侗家人对于生活的自信、向往与深存感恩之心,因此,幸福感深植于侗寨。这时,侗家人把自酿的米酒、酸鱼、酸肉、糯米糍粑等食材摆放于风雨桥与鼓楼上,以此种形式感谢上天的恩赐。 作品侗家糯香,取材于侗家人的劳作景象,吸取侗族建筑榫卯构造方式,以组合构造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两种不同材质与造型之元素合理组合并置,使其形成装置场景式的艺术样式,表现侗家人特有的生存哲学理念。深入侗寨体验生活,用心领悟侗家人辛勤劳作之情景,把最动人的那一瞬间转化为雕塑艺术。泥板成型塑造艺术手法与木结构的榫卯技艺两者结合,作品呈现现实主义场景雕塑。侗家人以劳动为骄傲、自豪,每日劳作收获的快乐便自然流露,那是他们的天性。侗家糯香的主体人物部分构图节奏轻快活泼,营造收获的喜悦,体现侗家人热爱劳作,以劳作为快乐的一种价值观。作品人物部分通过形体动作、空间造型,以节奏、线条、形态起伏、强调空间等方法,通过雕塑构图的基本法则达到呼应主题的效果,侗家人的特性得以刻画。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的养身理念。侗寨鼓楼建于寨心,带来胆识、力量,是侗族智慧的结晶。侗族视鼓楼为太阳、神灵、智慧的引导者,他们信仰天、地、万物神灵,以歌声呼唤大自然,模仿水流、鸟、虫的声音。他们三五成行来到鼓楼前,此时鼓楼犹如沟通神灵之平台,他们向神灵呼唤,唱出灵魂之歌,歌声在山的那边与侗寨之间连绵回荡,百灵鸟三五成群在枝头上呼应,穿过侗寨的小溪欢快的涌动,天空为之湛蓝,大地海纳百川,此时人与自然天人合一。上山劳作一天归家的男人们来到侗寨鼓楼,侧耳聆听寨老歌唱陈年往事,侗族历史在寨老唱的歌里呈现。 陶作品唱完这山唱那山,取材于侗族大歌,以此作品述说自己内心深处思乡情怀,表现侗族大歌最原生态的一面,把长年生存于青山绿水间的侗族的生活气息加以刻画。作品选用坭兴陶质材料进行创作,为了使作品呈现质朴亲和感和浓郁的乡村田园气息,侗族大歌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与坭兴陶古朴原始的特质相互融合。在烧制工艺上,用还原氧化的烧制技艺,在窑炉的烧制温度上进行合理控制缓慢升温,当温度达到850度时,适量加入250克松香,并将窑炉观火口堵塞,让松香与陶充分融合,使陶的颜色古朴沉稳,色泽含蓄动人。作品制作技法采用泥版成型的塑造手法,运用切、捏、推、刻等艺术塑造技法,其凸显手的痕迹,使作品富含人性关怀的手温,泥土的语言成为这件作品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泥版之间相互叠加,如音乐般魅力,唱出连绵起伏的侗族大歌,此时侗族大歌一直在耳边环绕。 身居他乡,时常恋家,偶遇某景让人回忆儿时往事,不禁感慨。万千母亲对儿女的关怀胜过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的儿女,母亲献出所有,这是人性的根本。阳光照耀大地,母亲像大地一样提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贡献,泥土栽培着万千植物,民以食为天,农民向土地有序地索取。树木提供给侗族赖以生存的栖身之处,种下树苗,树木得以繁衍,母亲的伟大无可比拟。古时的侗族,侗寨里男的上山砍柴打猎,妇女们便在家把持家务、照顾儿女,一针一线把家人的衣物、鞋子做出来,侗族妇女们一群人围在火堆旁做些小手工艺,也在期盼着自己的丈夫从山里收获归家。 作品母亲,取材自侗族,受到母亲的感动而创作。小的时候受到母亲的教诲:为人处世需虔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路,要感恩,这些话我时刻记于心。记忆里的事总是那么美好,向往懵懂的时期与童年的回忆,把这些记忆表达在作品上。作品的创作吸收了侗族干栏式、梯式榫卯构造方式来进行艺术深加工,以组合构造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木楼梯与人物主体相融合,产生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理念。作品构图的处理上,把三角形稳定性的理念融入其中,把母亲坚韧、关怀、母爱情怀加以诠释。作品人物呈现一种期盼的场景,儿女们依偎着母亲,等待着他们的父亲归来。 侗族系列作品是从深入侗寨体验生活到构思,再到后期制作,共用了三年时间完成。这些作品饱含我对侗寨的热恋,对侗家人的感情。创作准备初期,我把作品的构思创作意图告诉了家乡侗寨寨主,得到了很多帮助,找到了许多侗族古老的农具来作为创作参考,侗寨的许多父老乡亲热心帮助,争相做模特,在那得到了很多一手素材,也因为自己是侗家人并且对侗族民俗文化的了解,促使我的雕塑作品素材与灵感源泉取自侗族地区,也得到父亲母亲的支持,所以我把全身心的感情倾注于侗族民俗的雕塑艺术创作当中。 以此文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 赵忠勤 1985年9月生于广西柳州三江县,侗族。xx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雕塑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雕塑家何镇海教授。 职业雕塑艺术创作者、教师。 代表作品:唱完这山唱那山侗家糯香母亲暮归山音。 xx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 成立 合同样本
- 人防车位出让合同标准文本
- 代建单位合同样本
- 人防商铺售卖合同样本
- 2025企业保密合同模板
- 2025至2030年中国卷纸匣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窗帘成品加工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前簧减震垫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分子筛干燥剂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凝汽器清洗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3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附录1 无菌药品
- 2023年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天星乡养羊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 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规范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厂内机动车辆课件
-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 企业标准编写模板
- 《新媒体运营》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学校食堂餐厨具操作规程
- DB32T 3916-2020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