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_第1页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_第2页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_第3页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_第4页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20xx年全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会昌”的目标,把握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总要求,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以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综治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主攻社会矛盾源头治理,主攻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主攻综合治理薄弱环节及盲区,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发展,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努力开创右水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新局面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着力抓好源头预防,推进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常态化、行业化、专业化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细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进一步明确评估范围,严格评估程序,探索建立责任查究制度。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项目、事项出台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立项、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涉及社会稳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认真评估其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对经评估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事项,不予批准实施或暂缓实施,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 (二)建立完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牵头协调、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多种调解手段并用的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矛盾纠纷多种解决方式的衔接配合。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贯彻人民调解法,深化人民调解,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全面推开行政调解,提升司法调解水平。 (三)大力推进行业性矛盾纠纷专业性化解。健全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山林纠纷、交通事故等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机制,在负有化解矛盾纠纷职能的所有行政部门建立排查调处组织,实现“全覆盖”,便捷、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严格执行医患纠纷预防和处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强化医患纠纷调解组织建设,建立一个有场所、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制的调解中心。 (四)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排调组织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各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建设,配强领导力量,充实工作力量。在此基础上,将社会矛盾化解的工作触角向下延伸,形成涵盖村、组的网络,做到村有调委会、组有义务调解员。在工作方法上,村级调委会突出以法调解,依据人民调解法赋予的职权进行调解,体现基层组织的威信和信用;组一级突出以理调解,依据农村的风俗习惯、生活常理进行调解,体现基本生活准则和处事方式。 (五)积极预防突出矛盾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采取领导包案、说服教育、心理疏导、帮扶救助等多种方式,依据法律、政策化解突出矛盾纠纷,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事端。完善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排查、研判、报送、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落实应急力量、装备器材等保障措施,加强应急演练,提升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 (六)探索建立社会心态评估、疏导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心态监测机构和网络,掌握社会心态变动趋势和规律,加强社会心态对社会稳定不良影响风险的评估,积极疏导、调节社会不良情绪,预防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建立失意人群心理服务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加强对各类失意人群的心理筛查和疏导,帮助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有效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事件(案件)的发生。 二、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 (一)健全社会建设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和管理体系。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社会建设管理创新的规划和具体方案。将社会建设管理的重大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争取早立项、早建设、早见效。 (二)抓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加强调研、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每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抓好12个试点,加强对试点工作的分类指导,培育先进典型,总结试点经验,并适时召开现场会加以推广,运用典型推动工作取得进展。 (三)实施“融入”工程,进一步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点做好“无业可就、居无定所、无正当生活”的流动人员管理工作。进一步整合力量,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门机构;进一步摸清底数,构建市、县、乡、村联网、多部门共享的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健全居住证制度,制定落实居住证配套政策措施,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全面推广“网格化”管理模式,抓好流动人口落脚点管理,加强协管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四)实施“感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积极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一体化,建立监管场所与家庭、单位、村帮教管理的无缝对接机制。重点解决刑释解教人员中“三无人员”的救助帮扶问题,促使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回归和融入社会。 (五)实施“关爱”工程,进一步推动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重点做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救助工作。落实好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等六部门联合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强化对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犯罪预防工作,重点建立在校青少年法制辅导员制度,定期开展法制讲座。继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行动”,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推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等专兼职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幕后操纵流浪未成年人乞讨和教唆流浪未成年人犯罪的行为。 (六)实施“康复”工程,进一步强化其他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综治工作优势,细化部门职责,完善综治部门牵头,卫生部门为主,公安、民政等部门衔接配合的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控机制,定期排查收治,切实预防和减少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犯罪事件(案件)的发生。 (七)实施“扩面”工程,推动综治工作向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延伸。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薄弱的问题,加强新形势下“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的研究,将新型经济组织、新型社会组织治安综合治理纳入当地综治目标管理,纳入当地平安创建范围。落实新经济组织内部安全稳定法定代表人责任,维护企业稳定和职工合法权益。加强新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完善登记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和网上舆论引导,完善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和快速反应机制。 三、着力健全长效机制,推进重点地区和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一)继续抓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对乡、村结合部、专业市场等重点开展定期排查、滚动排查。加大娱乐场所、公共复杂场所、网吧整治力度,依法查处违规经营活动。加大学校、幼儿园、医院、敬老院、等场所及周边治安秩序整治力度,防范恶性案件发生。加大对公程建设、采石厂、加油站安全整治力度,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 (二)建立健全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加强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加大暗访督查力度,排查确定一批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落实整治责任。对治安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又长期整治不好、治安状况改变不明显的地方,实行警示和挂牌督办,限期改变面貌。加大公路重点区段和站点的治安整治力度,确保公路运输畅通。 (三)适时组织开展严打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击盗窃破坏“三电”设施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非法集资、制假贩假、诈骗、传销等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加大禁娼、禁赌工作力度。 (四)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和改进涉及公共安全的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及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加强对易燃易爆、剧毒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四、着力加大投入力度,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和平安建设 (一)推进“天网”工程建设。加大对“天网”工程建设的投入,确保“天网”工程公共部位建设。力争于20xx年将单位内部的视频监控接入“天网”工程系统,进一步扩大防控覆盖面。积极推动移动式视频监控建设,发挥其在应急处突中的作用。同时,进一步规范“天网”工程建设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提高“天网”的运行质量和应用效率。 (二)壮大群防群治队伍。采取政府投入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专职巡防队、治安信息员、人民调解员、平安建设志愿者、综治特派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完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组织业务培训和法律培训,并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专业保安队伍建设。 (三)积极构建立体高效防控体系。推进建立扁平化指挥模式和区域警备协作机制,实现治安防控的无缝对接,建立健全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城镇推动建立以家庭、社区和社会单位为主体的区域报警联网系统。在农村推广普及多种形式的实用技防措施,重点推广实施“平安互助网”、“电话十户联网”、“乡;村级联防报警网”等工程。 (四)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抓好各种形式的基层和谐平安创建活动,努力打造一批零发案、零犯罪、零事故、矛盾零上交的平安乡村、平安市场、平安企业、平安医院、平安家庭等,积小安为大安,不断扩大平安创建面,提升平安创建的层次和水平。推动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深化行业、系统平安建设的标准和规划,建立平安创建动态管理机制。 五、着力强化督促检查,推进综治基层基础建设 (一)抓好基层综治工作队伍建设。以村(居)班子换届为契机,挑选一批敢于并善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干部进入村级领导班子,配齐配强村(居)综治干部,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稳定一方的核心作用。 (二)规范乡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基层力量,明确工作任务,充实工作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完善“五联”运行机制,把和谐平安联创中心打造成党政主导、综治协调、部门参与、社会力量互动,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工作平台。加大对乡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的考核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省综治委关于联创中心等级评定的意见,制定我乡联创中心评定办法,开展等级评定,推动联创中心规范化建设, (三)重点抓好村居(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综治工作站(室)建设。在村(居)委会增设综治工作室专职主任,在村(居)党组织领导下,专门负责村(居)综治工作,享受村(居)干部同等待遇,落实好报酬。 (四)推动综治领导责任制落实。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县乡关于党政领导综治维稳责任制的一系列文件规定,继续完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制,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的能力和绩效考核,切实把党政领导抓综治工作的能力和实绩与晋职晋级和奖惩直接挂钩。进一步规范综治责任人奖惩和提拔任用操作程序。 (五)强化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细化分解各级综治委成员单位职责任务,将职能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单位综治目标管理考评的重点内容。扩大综治责任单位覆盖面,逐步将辖区内较大的学校、企业等吸纳为综治责任单位,推动工作齐抓共管。 (六)加大综治考核奖惩力度。进一步完善综治目标管理考评机制,使之更加客观化、科学化、合理化。认真贯彻会昌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限期整改、黄牌警告、一票否决暂行办法,加大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重大问题的地方、部门、单位实施领导责任查究和“一票否决”的力度。 六、着力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综治宣传、教育培训和理论研究 (一)加强和改进综治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机构与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宣传工作制度,密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注重舆论引导的社会效果。 (二)健全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综治宣传工作机制。组织指导各地结合重大活动和节庆假日等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宣传活动。20xx年,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定颁布2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召开综治工作座谈会、研讨会,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