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温暖促进人际温暖汉语语境下的不同结果 高宁1牛盾2 (1.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梅州514015;2.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曲阜273165) 摘要:英语语境下的实验研究表明,个体对物理温暖的触摸能够直接促进其人际温暖(利他行为)倾向。本实验采用49名中国女性被试,采用表面任务结合现场实验的方法对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的具身联系进行重新检验。自变量为冷-热垫的温度,因变量为被赋予利他-利己意义的礼物选择。结果表明,对物理温暖的触摸不能引发中国被试的人际温暖行为倾向。中英语境差异可能是影响这种具身效应存在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印象形成具身温度利他行为语境 1.引言 印象形成通常是指在与人交往的初始阶段,个体通过协调有限的信息,对他人形成的一种整体印象。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不同特质的重要性存在差异。那些与其它特质联系密切,并对印象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特质,被称为核心特质。1946年,美国心理学家Asch以美国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的一项研究表明“warm-cold”(汉译:“热情冷淡”)是印象形成过程中的核心特质1。Kelley等在更为现实的情境中重复了该实验,验证了Asch的研究结果2。实际上,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估时,主要依赖于“warm-cold”特质与胜任性特质,两者的解释力为82%3。在这两个基本维度中,“warm-cold”维度又是首要的。事实上,人们对“warm-cold”特质非常敏感,能够很快地判断出某个面孔是否值得信任4。 在英语语境中,表达人格特质的“warm”或者“cold”,其精准含义是什么?“warm”具有多重含义,与人格特质相关的含义可以用“interpersonalwarmth”来表达。按照社会认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interpersonalwarmth”(汉译:“人际温暖”)涉及到对他人的友善性、助人性和可信任性的感知。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自动启动“warm-cold”特质评估通路,首先评估某人是否值得信任。如果值得信任,即将其视为朋友,同时判断其具有“warm”特质。如果不值得信任,则将其视为潜在敌人,并判断其具有“cold”特质。但是,表达同样涵义的英语词汇也有许多,比如“friendly-unfriendly”和“trustworthy/nottrustworthy”,那么为什么起到关键作用的是“warm-cold”,而不是表达信任含义的其他词对? 针对该问题,Asch提出假设:抽象的心理概念可能是建立在与之具有隐喻关联的身体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认为“warm”的人际温暖含义是建立在初级的身体温暖感觉“warm”基础之上5。而“warm-cold”词对能够超越其它同义词对如“friendly-unfriendly”成为核心特质,是因为“warm-cold”不仅能够表达抽象心理概念(人际温暖与人际冷漠),还能表达与之具有隐喻关联的低层次的身体感觉(热或者冷),且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另外,具身理论学家认为“warm”所表达的“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这两种体验是同质的(thesamequality),并在记忆存储中紧密联系。Williams等的实验研究(xx)为上述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 L.E.Williams和J.A.Bargh用实验方法证实,对物理温暖的触摸能够直接引发个体的人际温暖倾向(后文将其简称为:Williams实验)5。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为了避免要求特征和社会赞许效应对结果造成干扰,Williams实验利用表面任务法引导被试触摸温暖(或者冰冷)物体,并对被试的内隐人际温暖(或者人际冷漠)倾向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触摸过温暖物体的被试,比触摸过冰冷物体的被试表现出更显著的利他倾向。这初步证明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具有直接关联。正是这种具身关联的存在性,使得“warm-cold”特质成为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 然而,已有研究发现,在汉语语境下,“热情冷淡”不是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缪建东、沈祖樾等以中国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重复Asch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热情-冷淡”这两个品质在中国人的整体印象的形成中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论是性质上还是程度上,都远远小于英语语境下的实验结果,并由此认为热情与冷淡不足以成为中国人印象形成中的核心特质6。蔡建红(1999)的研究亦发现,不喜欢冷酷品质的大学生只占被调查总体13%,这也证明,冷酷并非核心特质6。由此猜测,其原因是否存在于具身效应的存在性?换言之,汉语语境下“热情冷谈”不是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是否因为在汉语语境下,并不存在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的具身关联? 现代具身理论强调具体的、初级的身体经验与高级心理概念活动之间的关联,而隐喻常常包含具身联系的线索78。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始源域(sourcedomain)概念(如温度、空间、动作等)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目标域(targetdomain)概念(如心理感受、社会关系、道德等),从而实现抽象思维910。研究证实,具体而有形的概念与抽象而复杂的概念之间的具身关系往往通过隐喻的形式展现。比如在英语语境中,“warm”一词既能够表达身体温暖舒适,这是温度觉,也能够表达某个人比较友好,这是社会关系,该词包含了隐喻的特征。同样,中文中能够表达英文“warm”的隐喻含义的词,经考究有“温暖”一词,即该词也能够同时表达温度觉与人际交往的感受。但“温暖”一词无论从词语的使用频率,还是从产生的影响来看都不如“warm”这个词。因此,我们猜测,这种语境文化所导致的隐喻差异,可能致使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的具身效应在汉语语境中不复存在。 本研究借鉴Williams实验的实验方法,以中国被试为对象,考查温暖物体的触摸体验能否引发人际温暖行为倾向。研究假设:在汉语语境下,身体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不存在具身关联,即对物理温暖的触摸无法促进被试的利他行为倾向。 2.实验 本研究主要借鉴Williams等关于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具身关联的研究范式,采用现场实验和表面任务法考查温暖隐喻所隐含的具身效应在汉语语境下的存在性。 2.1实验材料 效仿Williams实验,使用冷热垫(Hot-ColdPad)控制冷热温度变量。冷热垫本身不能发热或是制冷,因此主试通过使用开水、冰块和保温箱等材料促使冷热垫温度升高、降低和保温。另外,使用红外线测温仪(DT-320工业用,误差为1)对其温度进行测量,将温度垫的温度设定为30或0。 Williams实验中的表面任务是请被试手里拿着冷热垫,填写一份评价冷热垫效果的问卷,问卷中有许多无关题目,但在问卷最后提供两个礼物作为填写问卷的报酬。这两个礼物的照片刊印在问卷结尾,两个礼物后边均附有广告语对该礼物进行介绍。研究者自编广告语,然后通过给礼物添加“分享”或者“自己享用”的广告语后缀分别赋予两个礼物内隐利他或利己的含义,再通过比较两种温度的触摸条件下被试所做的利他或者利己选择的差异,考查触摸热垫被试是否比触摸冷垫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内隐利他礼物。由于被试对礼物本身的偏好可能会影响其选择,L.E.Williams等在实验中将广告语的利他利己含义赋予在两个礼物之间进行了调换以平衡被试的礼物偏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借鉴Williams实验步骤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控制礼物偏好的影响,我们对礼物进行了严格的筛选。首先,Williams实验中是两种解渴的礼物(饮料和冰激凌券),而且价值相同(均为1美元),考虑到中国被试没有一年四季吃冰激凌的习惯,本研究中将解渴食品换成充饥食物。下表每组礼物均从超市选购的,并且每组内两个礼物的价格相当。将每组两个礼物并排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被试,同时询问:“现在如果给你礼物,下面这两种礼物价格是一样的,你会选哪个?还是两个都行?”礼物配对和选择结果如表1。 这一结果与网络饼干调查结果一致。酒百科网站针对大众的饼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研究,有116人填写了问卷。问卷中第24个题目调查了消费者经常购买的饼干种类,其中,夹心饼干占57.8%,苏打饼干占56%,咸饼干46.6%,其它种类均少于40%。而本研究所挑选出的礼物中,真巧笑脸饼干对应夹心饼干,而利华梳打则对应苏打饼干,两个调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另外,L.E.Williams在实验中通过广告语为礼物赋予利他、利己的内隐含义,并将被试对礼物的选择情况作为测量人际温暖倾向的指标。我们编制的利他广告语为:“利华梳打(或者真巧笑脸)好吃,与朋友一起分享吧!吃了忘不了!美好时光,美味共享!”利己广告语为:“尽情享受真巧笑脸(或者利华梳打)带给您的美味感觉吧!味道好极了!真巧笑脸(或者利华梳打),对自己好一点哦!”同时,为了进一步对礼物的偏好进行控制,借鉴Wiliams实验中的平衡技术,一半被试所使用的问卷中对“真巧”赋予利他含义而对“利华”赋予利己含义(如图1),而另一半被试所做的问卷中是对“利华”赋予利己含义而对“真巧”赋予利他含义。 2.2被试 主试去学生宿舍楼施测。被试为曲阜师范大学学生,共45名,均为女性。每个寝室最多招募一名被试,而且施测的宿舍之间尽量隔开,以避免被试之间相互影响,也避免被试因为提前看到礼物而影响其选择。有部分被试未按要求进行实验,或者没有在自己选择的礼物上划钩,将这7名被试的数据排除,剩余38名有效被试。 2.3实验过程 主试首先说明自己在做一份兼职,需要被试对一种新推出的冷热敷垫进行评价,需要填写一份问卷。问卷填写遵循自愿的原则,当被试表示愿意之后,主试将事先准备好的冷或热敷垫发放给被试,要求被试一边手持垫子一边填写相应的问卷。问卷中包括下列题目:首先请被试估计冷或热敷垫的温度,其次评价其效果,再次选择是否会将该产品推荐给他人。问卷最后会呈现两个备选礼物的图片以及广告语,请被试认真阅读并从两个备选礼物中选择一个作为回报。待被试问卷作答完毕,主试回收冷热敷垫并将相应的礼物赠予被试。 2.4实验设计 2(低温和高温)2(广告语的利他利己含义赋予:利华利他真巧利己VS利华利己真巧利他)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有冷热敷垫的温度和对礼物进行的利他利己含义赋予。 2.5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提供冷敷垫的被试中,选择赋予利己意义礼物的有10人,占52.6%,选择赋予利他意义礼物的有9人,比例为47.4%;提供热敷垫的被试中,共有12人选择赋予利己意义的礼物,比例为63.2%,选择赋予利他意义礼物的有7人,占36.8%。利用卡方检验中的独立样本四格表检验,求得卡方值为0.1136,p=0.74,差异不显著。触摸具有显著物理温度差异的冷热敷垫没有造成被试利他利己行为的显著差异。即触摸热温度垫的被试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利他行为,而触摸冷垫的被试也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利己行为。对实验结果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变量和利他利己情景赋予变量的主效应均不显著(p=0.809)。情景赋予变量与温度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逻辑回归系数为-1.386,p=0.318)。这与Williams实验结果不同。 3.讨论 本实验表明触摸热物体并没有使被试更利他,而触摸冷物体也没有使被试更加利己,这与Williams实验的结果并不相符。实验结果说明,对于中国被试而言,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可能并不存在直接的具身联系。 这一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热情冷淡”维度在中国文化中并非印象形成的核心维度相一致7。正因为身体温暖与心理温暖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所以,“热情冷淡”维度无法激起与之有隐喻关联的低层次的身体温暖感觉。而对于英语语境被试而言,由于具身联系的存在性和双向性8,所以英语语境被试当体会到人际温暖时,会直接引发与人际温暖具有隐喻关联的生理温暖感觉,当经历人际拒绝时,会直接引发生理冰冷感觉。那么为什么这种直接的关联在中国被试身上并不存在呢?这可能由中西语境的差异所造成。 如前所述,隐喻联系着具体的、有形的概念与抽象的、无形的概念。因此,通过相应词汇的隐喻内涵的分析,往往能够发现身体经验与高级心理概念活动之间的具身联系或者直接关联的线索。在英语中,“warm(cold)”既有身体感觉到“温暖(寒冷)”的意思,又有人际交往中“热情(冷漠、冷淡)”的含义。根据朗文现代英语词典(TheLongman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的解释,“warm”既有温度意义上的暖和(feelwarm)含义,又有人际交往意义上的友好(friendly)含义。而“cold”则是一方面可以指温度低(somethingthatiscoldhasalowtemperature),另一方面也可以指人际交往意义上的不友好(unfriendlyorlackingnormalhumanfeelingssuchassympathy,pity,humour,etc.)。然而,在汉语中很难与之完全相应的一组词。 汉语中与warm最为接近的是“温暖”一词。它既有温度上的含义暖和(例如,气候温暖,温暖的阳光),也有人际上的含义亲切关怀(例如得到家庭的温暖,温暖的集体,党的关怀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但“warm”因为包含最基本的对温度的感觉,其口语化程度很高,使用频率也相当高;而汉语中“温暖”一词的口语化程度和使用频率远不及“warm”。比如在表达人际交往相关的含义时,“温暖”多用于书面语(“党的关怀温暖灾区人民的心”),而在口语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会说“靠得住”、“很友好”等。另外,“interpersonalwarmth”还具有可信赖的含义,但中译文中的“温暖”或者“热情”都没有信任相关的含义(参照“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因此,“warm”与“温暖”在中英文语境中的差异比较显著的,主要表现在词语的使用频率与所表达的隐喻含义上。 汉语中能表达英文“cold”的双重含义的词为“冷”字,如“冰冷”、“冷酷”。但是汉语中的冷酷仅指冷淡、不热情;而英语中的“cold”却有缺乏人类基本情感的意义。又由于中国大学生不会仅因冷酷特质就会对他人产生不良整体印象6,因此,这提示身体的冰冷感与心理上的人际冷漠感受并不存在具身联系。另外,在英语中“cold”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远远高于“冷冰冰”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冷酷特质并不是汉语语境下印象形成的核心特质。而本研究的实验结果正是证明了这一点:物理温暖和人际温暖之间并不存在具身效应。 本实验采取了表面任务的形式,精心编制广告语,采取上门推销、产品试用的方式,较好地控制了社会赞许效应等额外变量11。我们还将进一步使用汉语母语被试和英语母语被试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以更清晰地研究语境文化对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的具身关联的影响。 4.结论 在汉语语境下重复Williams实验,结果表明触摸热物体不能引发中国被试的利他行为倾向,而触摸冷物体也不能引发其利己行为倾向,即在英语语境下得以证实的物理温暖与人际温暖之间的具身效应在汉语语境下不存在。 参考文献: 1Asch,S.E.FormingimpressionsofpersonalityJ.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1946,41(3):258-290 2Kelley,H.H.Thewarm-coldvariableinthefirstimpressionsofpers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税务管理的实操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师考试报告撰写能力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核心竞争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陇南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随堂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理解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考题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市级课题申报书流程
- 了解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的工作流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 沉淀知识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方式试题及答案
- 领导下井带班作业管理制度
- 银行调动申请书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详细解读
- 《波司登品牌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11000字(论文)
- 软件开发环境配置说明文档
- 环保培训管理制度
- 动物园安全检查汇报
- 中医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基于污水处理的斜生栅藻生长及其固碳性能研究》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课件讲义
- 门式起重机操作证理论考试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