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姓名八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9年1月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古诗文填空(13分)1常恐秋节至,_。2东皋薄暮望,_。3乡泪客中尽,_。4_,徒有羡鱼者。5_?烟波江上使人愁。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7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8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_。9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二、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2分) ( )A天女散花是梅兰芳在60岁以后所推出的又一精巧绝伦的唱段。B店员看我们来来回回地斗嘴也忍俊不禁起来,忙过来给我们介绍鱼的品种习性。C在他的舞台上,他的这一连串表演,简直是气吞山河,让人眼花缭乱。D单位领导高估了我,尽管我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可领导仍嫌不够。三、选择完成(14)题(8分)1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 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2对石壕吏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第一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B“夜捉人”反映了战祸连绵,百姓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一“呼”、 一“怒”表现了差吏们的凶暴和冷酷。C“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说明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重大牺牲:“出入无完裙”表明老百姓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极度贫困。D“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已经被差吏抓走,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之中灾难深重的劳动人民的同情。3下列对春望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篇一个“破”字,一个“深”字点明了都城景物的特点。B颔联写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动惊心。C颈联写尽了离乱之苦,表达了诗人期盼亲人音讯的强烈感情。D诗人“白头搔更短”只源于亲人离散之伤痛。 4下列对春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实写了景物,虚写情感,融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诗中运用了对偶、拟人、反衬等表现手法。C“望”字统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D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望岳石壕吏等作品是一致的。四、在原句下面修改病句(4分)1三月,阜新市政府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好阜新”主题教育活动。2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五、续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3分)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实的付出,就会发现许多门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发现财富的门是虚掩着的;在人生的路上,你付出坚持,你会发现真理的大门是虚掩着的;_,_,_。六、阅读下文完成(18)题(18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8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释】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岂:难道。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 遂与外人间隔 其中往来种作A B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过访其家从竹缝中向外而窥 千古文章之道C D战则请从 不足为外人道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描写自然美景的句子。(2分)4【甲】【乙】两文均写到了自然的美景,但从美景中传达的主旨却不同。请分别加以概括。(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稿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稿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 (节选自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 【注释】 蓄:积聚。斩:砍伐。稿:通“槁”,枯槁。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不蔓不枝: _ (2)则人益贵之: _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l)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7【甲】文中作者为什么以莲自喻?(2分)8【甲】文中作者对莲的喜爱与【乙】文中京师人对竹的喜爱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七、阅读短文,完成l一5题。(12分) 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 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l。正是l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 (2分)3第段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4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分)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