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9861-2005 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技术标准,旨在规定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中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这项标准适用于评估此类树脂在水处理、化工、医药等多个领域中的应用性能,确保其质量控制与产品比较的一致性。

标准内容概览:

  1.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的对象为丙烯酸类阴离子交换树脂,具体涉及树脂中强碱基团(A型)、弱碱基团(W型)及弱酸基团(C型)的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实施该标准时需要参考的其他标准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理解测试条件、设备要求及试验方法至关重要。

  3. 术语和定义:对关键术语如“交换容量”、“平衡交换容量”等进行了明确界定,为后续测试提供统一的术语基础。

  4. 原理:概述了测定树脂交换容量的基本原理,通常涉及树脂与特定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可逆交换反应,通过化学滴定或电导率等方法测定树脂的交换能力。

  5. 试剂与材料:详细说明了进行测定所需的化学试剂种类、纯度要求及实验用水规格,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仪器与设备:列举了进行测定所必需的实验设备,如恒温水浴、电导仪、天平等,并对设备的精度要求做出了规定。

  7. 样品准备:介绍了树脂样品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如何正确地活化、清洗树脂,以确保测试前树脂处于基准状态。

  8. 试验步骤

    • 强碱基团测定:描述了采用特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交换反应后,通过银量法测定剩余氯离子含量,进而计算强碱基团交换容量的方法。
    • 弱碱基团测定:介绍了利用醋酸钠溶液在特定pH条件下进行交换,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未交换的醋酸根离子,以评估弱碱基团交换容量。
    • 弱酸基团测定:阐述了在碱性条件下,使用钠离子饱和树脂,再用硫酸滴定法测定释放的氢离子,从而确定弱酸基团的交换容量。
  9. 结果计算与表示: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指导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树脂的交换容量,并规定了结果的表达方式。

  10. 试验报告:要求记录并报告测试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实验条件、所用试剂、测试结果及其计算过程,确保试验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7-29 颁布
  • 2006-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9861-2005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pdf_第1页
GB 19861-2005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pdf_第2页
GB 19861-2005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pdf_第3页
GB 19861-2005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9861-2005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8 3 . 0 8 0G 3 1巧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9 8 6 1 -2 0 0 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 弱碱基团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f o r s t r o n g - b a s e g r o u p , w e a k - b a s e g r o u p a n d w e a k - a c i d g r o u pe x c h a n g e c a p a c i t y o f a c r y l i c t y p e a n i o n e x c h a n g e r e s i n s2 0 0 5 - 0 7 - 2 9 发布2 0 0 6 - 0 2 - 0 1 实施中 华人民 共 和国国 家质 量监 督检 验检 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 / T 1 9 8 6 1 -2 0 0 5目次前言 工1 范围 , ,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14 测定原理 , , , 甲 , , , , , 甲 , , 一15 试剂和溶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仪器与设备 , , 27 试验步骤 38 结果表示 。 49 精密度 , , , , 51 0 试验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GB/ T 1 9 8 61 -2 0 0 5月 q舀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树脂, 由于其具有交换容量高、 抗有机物污染能力强的特点,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正确测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强碱交换基团、 弱碱交换基团和弱酸交换基团, 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 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方法和产品分会( T C 1 5 / S C 4 ) 归口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国电热工研究院、 漂莱特( 中国)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彭章华、 吴崇志、 崔焕芳、 汪祖瑜、 王广珠。GB / T 1 9 8 61 -2 0 0 5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 弱碱 基 团和弱酸基 团交换容量测定方法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交换容量、 弱碱基团交换容量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交换容量、 弱碱基团交换容量和弱酸基团交换容量的测 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 0 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 容量分析) 用标准溶液制备 G B / T 6 0 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制备 GB / T 5 4 7 5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 G B / T 5 7 5 7 -1 9 8 6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 GB / T 5 7 5 9 -2 0 0 0 氢氧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 G B / T 6 6 8 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则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 1 强碱墓团交 换容f s t r o n g - b a s e g ro u p e x c h a n g e c a p a c i t y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的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中能同中性盐进行交换反应的活性基团的量, 以mmo l / g ( 干) 表示。3 . 2 弱碱基团 交换容f w e a k - b a s e g r o u p e x c h a n g e c a p a c i t y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的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中能同酸进行交换反应的活性基团的量, 以mm o l / g ( 干) 表示。3 . 3 弱酸基团交换容f w e a k - a c i d g rou p e x c h a n g e c a p a c i t y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单位质量的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中能同碱进行交换反应的活性基团的量, 以 m mo l / g ( 干) 表示。3 . 4 基准型f i d u c i a l c o n f o r m a t i o n 在本标准规定的预处理及转型处理条件下处理后所得的样品的离子型态。4测定原理根据定义,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强碱基团具有中性盐分解的能力, 而弱碱基团、 弱酸基团 1GB/ T 1 9 8 6 1 -2 0 0 5不能分解中性盐。 当基准型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与中性盐( 如硝酸钠溶液) 反应时, 可根据滴定交换下来的氯离子含量计算出树脂的强碱基团交换容量。 其反应式为: N - Cl N- NO / R- NH, O +Na NO。 一R-NH2 0 +Na +C l - COO H COOH 当基准型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与过量的一元酸( 如盐酸) 溶液反应时, 可根据滴定未反应的酸量计算出树脂的弱碱基团交换容量。 其反应式为: N- CI N- CI / R-NH, O +HC 1 一R - N- HCI +H O COO H COO H 当基准型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与过量的一元碱( 如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时, 可根据滴定未反应的碱量和交换下来的氯离子含量计算出树脂的弱酸基团交换容量。 其反应式为: N- CI N- OH / R - NH, O +Na OH一R - NH2 0 +Hz 0+Cl - C OOH C OONa5 试剂和溶液5 . 1 纯水 : 三级水 , GB/ T 6 6 8 2 05 . 2 N a OH标准溶液 c ( N a OH) =0 . 1 mo l / L : 按 G B / T 6 0 1 配制。5 . 3 HC I 标准溶液 c ( HC D=0 . 1 m o l / L : 按 G B / T 6 0 1 配制。5 . 4 A g N O 。 标准溶液 c ( A g NO , ) =0 . 1 mo l / L : 按 GB / T 6 0 1 配制。5 . 5 N a N O , 溶液 c ( N a N O , ) =1 m o t / L : 称取8 5 g 分析纯硝酸钠, 加少量纯水溶解, 然后稀释到1 0 0 0 MI。5 . 6 Na OH溶液 c ( Na O H) =1 . 0 m o l / L : 按 G B / T 6 0 3配制。5 . 7 H C I 溶液 c ( HC D=1 . 0 mo l / I 习 : 按GB / T 6 0 3配制。5 . 8 氨一 氯化按溶液 p H=9 . 2 5 士。 . 1 5 口 : 称取 5 3 g 分析纯氯化按溶解于少量水中, 量取 6 7 mL分析纯氨水, 稀释至 1 0 0 0 mL , 调节 p H值在 9 . 2 5 士。 . 1 5 范围之内。5 . 9 甲基红一 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 按 G B / T 6 0 3配制。5 . 1 0 铬酸钾指示剂: 将 1 0 . 0 g 铬酸钾( K , C r O, ) 溶于 5 0 mL纯水中, 稀释到 1 0 0 m L .5 . 1 1 硝酸( 1 +9 ) : 将 1 体积硝酸( HNO3, 密度1 . 4 2 ) 倒人 9 体积纯水中, 充分混匀。5 . 1 2 硝酸银指示剂: 称取 5 g分析纯硝酸银, 溶于9 5 mL纯水中。5 . 1 3 酚酞指示剂 : 按 GB/ T 6 0 3配制 。仪器与设备6 . 1 具塞三角瓶; 2 5 0 m L .6 . 2 酸式滴定管: 2 5 mL .6 . 3 碱式滴定管: 2 5 mL .6 . 4 移液管; 2 5 mL , 1 0 0 mL.GB/ T 1 9 8 6 1 -2 0 0 56 . 5 三角瓶: 2 5 0 mL ,6 . 6 分析天平: 感量。 . 1 m g , 最大称量2 0 0 9 .6 . 7 广口瓶: 1 0 0 mL ,6 . 8 分液漏斗: 2 5 0 mL o6 . 9 秒表: 精度士2 s e6 . 1 0 电动离心机: 转速 。 - 4 0 0 0 r / m i n ( 可调) , 5 0 mL离心管 4 支。6 . 1 1 烘箱: 控温精度士2 C ,6 . 1 2 称量瓶: 似 0 m mX 2 0 m m , 0 7 0 m mX 3 5 m m ,6 . 1 3 有机玻璃交换柱: 如图 1 所示, 单位: mm.一,二一一平l 一口断/2号-_滤 板孔 径小和 . 0 7 1 诊网涟 板1 交换柱;2 -橡皮垫圈;3 -滤 板 ;4 旋 塞 图 1 有机玻玻交换柱图2 渝板结构图7试验步 骤7 . 1 取样 按 GB / T 5 4 7 5进行 。7 . 2反洗 取5 0 . m L 试 样 置 于 有 机 玻 璃 交 换 柱中, 用 纯 水 或自 来 水进 行 反 洗 。 试 样 展 开 率 为5 0 % 1 0 0 % , 直至试样中无可见机械杂质且出水澄清为止。7 . 3 预处理及转型处理7 . 3 . 1 依次用 2 5 0 mL 1 mo l / L盐酸溶液、 纯水、 1 mo l / L氢氧化钠溶液、 纯水自上而下通过树脂层。试剂流速为( 5 - 8 ) ml , / min , 纯水流速约为 1 0 mL / mi n ,7 . 3 . 2 依次用 3 0 0 ml . 1 m o l / L盐酸溶液、 2 5 0 mL纯水, 以( 8 -1 0 ) mL / m i n的流速 自上而下流过树脂层, 量取 4 0 0 mL氨一 氯化钱溶液以约 7 mL / m i n的流速通过树脂层, 纯水洗至流出液用酚酞检验无色、 硝酸银溶液检验无白色沉淀产生。GB / T 1 9 8 6 1 -2 0 0 57 . 3 . 3 每次转换溶液时, 保持液面高出树脂层 2 c m并保证树脂层中无气泡。将交换柱中试样全部转人清洁的广口瓶中待用。7 . 4 含水f m IJ 定 先按G B / T 5 7 5 9 -2 0 0 0中8 . 1 -8 . 3 去除外部水分, 然后按G B / T 5 7 5 7 -1 9 8 6 中3 . 6 -3 . 8 进行含水量 X的测定。7 . 5 强碱墓团交换容f测定7 . 5 . 1 称取二份按 G B / T 5 7 5 9除去外部水分的样品m, , 每份约1g , 准确至。0 0 0 1 g , 置于干燥的具塞三角瓶中。7 . 5 . 2 量取 1 0 0 mL 1 m o l / L硝酸钠溶液加人到置样的三角瓶中, 摇匀后将瓶塞盖严, 在常温下放置 1 h e7 . 5 . 3 在三角瓶中加人 1 mL铬酸钾指示剂, 用 0 . 1 mo l/ 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至出现砖红色沉淀, 保持 1 5 s 不褪色, 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 , ( M L ) .7 . 5 . 4 量取1 0 0 mL 1 mo l / L硝酸钠溶液, 按7 . 5 . 3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记录滴定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 V ( mL ) ,7 . 6 弱碱基团交换容f测定7 . 6 . 1 称取二份按GB / T 5 7 5 9 除去外部水分的样品m 2 , 每份约 1 g , 准确至0 . 0 0 0 1 g , 置于干燥的具塞三角瓶中7 . 6 . 2 移取 1 0 0 m L 0 . 1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加人到置样的三角瓶中, 摇匀后将瓶塞盖严, 常温放置 2 he7 . 6 . 3 移取 2 5 ml浸泡液( 不得吸出树脂颗粒) 置于三角瓶中, 加人 2 滴甲基红一 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 . 1 m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亮绿色, 保持 1 5 s不褪色, 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 , mL .7 . 6 . 4 移取 2 5 mL 0 . 1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置于三角瓶中, 按 7 . 6 . 3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V 3 , m L,7 . 7 弱酸基团交换容f测定7 . 7 . 1 称取二份按 G B / T 5 7 5 9 除去外部水分的样品二 a , 每份约 2 . 5 g , 准确至 0 . 0 0 0 1 g , 置于干燥的具塞三角瓶中。7 . 7 . 2 移取1 0 0 mL 0 . 1 m 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人到置样的三角瓶中, 摇匀后将瓶塞盖严, 常温下放置 3 h ,7 . 7 . 3 移取 2 5 mL浸泡液( 不得吸出树脂颗粒) 置于三角瓶中, 加入2 滴甲基红一 亚甲基蓝混合指示剂。用 。 . 1 m o l / L盐酸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 保持 1 5 s 不褪色, 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V , ( mL ) 。7 . 7 . 4 移取 2 5 mI . 0 . 1 m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置于三角瓶中, 按 7 . 7 . 3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V, ( mL ) ,7 . 7 . 5 移取 2 5 mL浸泡液( 不得吸出树脂颗粒) 置于三角瓶中。7 . 7 . 6 加人 5 0 mL纯水, 1 滴酚酞指示剂, 然后慢慢滴加( 1 +9 ) 硝酸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为止。7 . 7 . 7 用 。 . 1 m o l / 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至出现砖红色沉淀, 保持 1 5 s 不褪色, 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 , ( ML ) ,7 . 7 . 8 移取 2 5 m工0 . 1 m o l / 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按 7 . 7 . 6 , 7 . 7 . 7的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记录滴定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V ( mL )8 结果表示取二次测定的平均值,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GB / T 1 9 8 6 1 -2 0 0 5 丙烯酸系阴离子 交换树 脂强碱基团交换容且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交换容量按( 1 ) 式计算:Q.C A g N O , X ( V一V , ) m, X ( 1一X)(1 ) 式 中 : Q s e 强碱基团交换容量, mm o l / g ( 干) ;C A I N 。 一一 硝酸银标准溶液浓度, m o l / I ; V, 一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滴定消耗体积, mL ; V 。 一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空白消耗体积, mL ;阴树脂样品的质量, 9 ;X 树脂样品的含水量, %。8 . 2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弱碱基团交换容t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弱碱基团交换容量按( 2 ) 式计算:Qw B= 4 又N , O e X ( V: 一V2 )m, X ( 1一 X)(2 )式 中 :Owf N 试 H弱碱基团交换容量, m mo l / g ( 干)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mo l / L ; V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空白消耗体积, mL ; V : 一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滴定消耗体积, ml ; m 2 一一树脂样品的质量 g ; X树脂样品的含水量, %。8 . 3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弱酸基团交换容且 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弱酸基团交换容量按( 3 ) 式计算:Qw A= 4XC c H c l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