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的研究.doc_第1页
银行管理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的研究.doc_第2页
银行管理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的研究.doc_第3页
银行管理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的研究.doc_第4页
银行管理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的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行管理论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问题的研究【摘要】文章从耗散结构入手,阐述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及其所需满足的四个条件并通过建立中国建设银行管理系统的熵流模型图,从系统内熵和外熵两个方面对建行的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关键词】耗散结构;熵流;企业文化;管理系统一、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军人物普里高津提出来的,认为只有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资和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阀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才能使系统从原有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新的有序状态结构,产生自组织现象,并把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自组织有序态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熵”,熵是用来刻画系统有序度的概念,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中有一个玻尔兹曼函数关系:S=KBW其中,S为系统的熵,KB是玻尔兹曼常数,W为该宏观状态下对应的系统的微观状态数,也就是组成系统的分子按不同数目构成子系统时的分布排列。系统熵值的大小与演化过程无关,熵是系统的状态函数,高熵意味着系统无序程度的增大,而低熵则对应于有序程度的增加。一个系统要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四个条件:首先,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是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孤立的系统会自发的趋于无序,它的熵也会逐渐增大。第二,系统必须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平衡或线性平衡只能使系统成为一种永远不变的死结构。第三,系统必须存在涨落(系统状态量对其平均值的偏离,见图2),它是推动系统跃入耗散结构分支的诱因,起着“触发器”的作用。第四,系统内部必须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它是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内在动力。一个管理系统只有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其各要素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才有可能产生使系统发生质变的涨落,从而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产生耗散结构。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国建设银行现状研究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为了顺应中国加入WTO的时代潮流,2004年9月开始进行银行股份制改革,紧紧抓住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绩效这几个中心环节,准备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建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笔者认为中国建设银行要形成一个耗散结构,就必须努力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建行的整个管理系统是对外开放的,并依赖于体制、结构、机制等诸因素及其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力而得以存在,但是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其渐渐趋于成为不变的死结构。04年建行股份制改革的着手进行是打破原先平衡性的一种涨落,其必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改善业绩,不断创新,不断引进负熵,形成更高的有序态结构。下面就通过构造建行熵流模型图来分析建行转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1建行组织结构庞大,营业机构遍布全国。目前,中国建设银行在国内设有38个一级分行,约2.1万个分支机构、网点,近9000余台ATM和260多个全功能自助银行,员工41万人。总行下设分行,分行下再设支行,支行下还有分理处,分理处下再设储蓄所。在这样管理幅度小而层次多的等级链中,信息传递速度慢且容易失真,从而也就容易丧失信息的价值。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对于一个耗散结构系统来说,各子系统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在耦合状态下交互影响,又与整体交互影响,在演化中,有一个裂变、复制、成长、放大、膨胀、老化的过程,这正是系统内在生存能力与外部环境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不对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组织职能重新定位,那么整个系统的管理熵就会逐渐增加,管理效率也会递减。建行管理系统中,各网点都是其具有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按照目前的组织结构,势必会使管理熵增加,因此,建行必须顺应其股份制改革的推动力,不断使各子系统更加合理的耦合在一起。2银行员工缺乏团队精神且人的能力与岗位不相匹配。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的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和执行者的素质以及员工对工作的态度。如果人的素质、能力与其工作不相匹配,那么也会导致管理熵增加。因此,建行必须得进一步优化其人力资源系统,不仅招进优秀人才,而且能使他们各得其所,才能竞相迸放。这样,非线性人员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增加建行管理系统的负熵,使建行整个管理系统远离平衡态。而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加强员工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减少内耗,减少正熵的增加,同时也能生成相应的负熵流,使企业形成耗散结构。目前,针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弊端,建行正在积极倡导“家园文化”的建设,其旨在培养员工对建行的爱心和关心。在这种文化熏陶下,每位员工将视建行如自己的家一般热爱,这必然会提高整个建行管理系统的负熵,使各子系统更好的耦合,使建行更具竞争力。3建行内部缺乏合理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虽然每年建行都有月季年度考评和“开门红”、“关门红”等专项考评,但这些考评的指标往往制定过高,这就使员工失去了应有的努力。在激励方面也太过老套且主要以小额金钱激励为主,对于现在的员工来说,金钱的激励功效已远远不如以前,如今,他们更注重的是培训、晋升机会、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求。可见,建行的考评激励体制应作相应的调整,不应仅局限于以单种方式来激励员工,而应将各种激励方式有效组合,发挥其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涨落,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如图2,x1是建行现有的激励系统稳定态,但x2更优越的系统稳定态,如果没有足够强的涨落推动,建行的激励系统就不可能越过中间的势垒x(极大点),发现并趋达x2。因此,引入一种好的激励机制就是为系统引入负熵,对员工进行一种好的激励可能会使系统内部产生涨落,从而促使企业走出无序走向有序,最终达到系统更高的耗散结构形态。4对于原来国有独资的建行来说,缺乏具有实际功用的信息反馈系统。例如,目前银行业纷纷争夺“网上银行”这块业务,建行要求每位员工至少完成三户任务(即完成三个账户的开户,然后要求每个账户中有50000元的交易量)。对此,不少员工为了完成指标,纷纷找亲戚朋友、同学帮忙开户,同时通过转用建行原有存款过户的方法来实现账户中50000元的交易记录。笔者认为,这种行为的存在归根结底还在于建行内部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耗散结构来看,无疑这样的违规操作会使系统内部的管理熵不断增加,并不断降低管理效率。令人欣喜的是,在2004年下半年,建行紧紧响应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号召,不断加强其信息化建设,创建了“数据集中工程”,并在2005年1月15日“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评选活动中荣膺500强第五名,位列银行业第一名,“数据集中工程”荣获重大信息化成就奖。“数据集中工程”的创建是建行信息化的关键,从耗散结构理论来说,就是引入了负熵,从而平衡建行整个管理系统的增熵。(二)第二类正熵(Si2)及其解决:(来自企业外部)1随着中国进入WTO进程的深入,国内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国内各大银行也将不得不与大量的外资银行竞争。如今,全球化的金融市场将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的管理水平,更多适合消费者的服务手段,同时随着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金融创新也日益成为各种金融组织有力的竞争手段。所以,建行必须不断保持竞争优势,以减少第二类正熵造成的压力,其关键就是创新(转化到内部)。资源基础论认为,一个企业内部无序度的增加主要来自于资源和能力的不合理匹配与不合理损耗,所以要减少企业内部的熵增、提高企业的有序度,就必然要求能够合理有效的组合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通过竞争价值性测试后的资源和能力就是异质性资源和特异能力,相对于一般资源和能力而言,它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导致的熵增和从企业外部引入负熵流。建行的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竞争的系统,其行业环境是其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建行必须在这一环境中不断创新、不断交流、不断形成异质性资源和特异能力,以形成其持续的竞争优势。例如集高科技、高品质、高智慧于一身的现金管理业务已不仅成为企业集团寻求资金效益的必然之路,更成为商业银行营销精品客户、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尖端武器”。那么,通过上述的量化,我们可以用I(P,U)=uipipi量化出建行可以从外部获得信息的价值,从而可以明确信息这一熵流对于平衡第二类正熵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建行应建立如此的信息模型系统,树立信息价值理念,用信息化来带动全行的飞速发展。3引起建行正熵的外部因素是很多的,比如还有政府政策的改变、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等,根据建行管理系统的熵流模型图,这些因素会增加建行的外部威胁。虽然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但是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掌握规律,化消极为积极,也可以同时增强第二类负熵的作用,以弱化企业的外部威胁,使整个管理系统的总熵小于零。只要建行正确认识“银行服务”的发展方向,构建新盈利模式,发展新兴中间业务,通过专职高素质的理财顾问,在银行信息和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不断创新,相信其可以将外部的正熵转化为有利于自身的负熵流。总之,作为这个管理系统的领导干部或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减少第一类正熵和第二类正熵对这个管理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和加强第一类负熵和第二类负熵对企业能力的有效作用,使整个系统的总熵dS=diS+deS0,从而使企业不断获得竞争、盈利、创新和发展的机会。三、总结目前,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我国国内正在发生空前的改革浪潮。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不可预测、不可控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整体效益和竞争力,是每一个决策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问题。笔者认为,耗散结构理论将不仅为建行而且为其它组织系统的重塑和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依据,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了其有用性。因此,毫无疑问,耗散结构理论在研究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