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外渗的处理.ppt_第1页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ppt_第2页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ppt_第3页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ppt_第4页
化疗药外渗的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和处理,1,2019/10/27,2,目前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主要途径之一。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延缓肿瘤细胞的扩散,使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随着肿瘤内科治疗的普及,临床上化疗药物渗漏发生有增长的趋势,药液一旦渗到血管周围组织中,轻度肿胀剧痛,重度可引起红斑、水泡、皮肤缺血性坏死、溃疡,甚至神经、肌腱、关节损害引起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也称之为“渗透性损伤”)。 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痛苦,有的甚至留下了终身的残疾。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定为四级医疗事故。,3,定义,渗出: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非腐蚀性的药物或溶液进入周围组织。 外渗: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的腐蚀性药物或溶液进入了周围组织。(不仅仅是指穿破血管,包括药物刺激血管内膜,造成血管壁通透性升高,药物渗漏至血管外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和坏死)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2006年制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4,定义,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静脉外,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轻度红斑、局部疼痛,肿胀,局部组织坏死,严重者甚至经久不愈,溃疡可深及肌腱及关节。 化学性静脉炎:是由刺激性和腐蚀性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输注的静脉而引起的一种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静脉注射部位的局部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沿血管走形出现烧灼样疼痛,有时伴有硬结,有的血管颜色改变出现树杈样色素沉着,经过一段时间血管会变硬,有条索样感,严重的静脉闭锁。,5,化疗药物分类,根据外渗药物产生的不同损害对药物进行分类: 1 . 发疱性: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烷化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米托蒽醌)、生物碱(长春新碱,长春瑞滨,长春地辛 )、紫杉类(多西他赛,紫杉醇) 2、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伊立替康,拓扑替康)、抗代谢类(氟尿嘧啶)、铂类 3、非刺激性: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 阿糖胞苷,磷酸依托泊苷,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单克隆抗体,环磷酰胺,6,药物外渗的机理,无刺激性化疗药(如氨甲喋呤)渗出可干扰叶酸代谢,影响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 刺激性药物损伤血管内膜,使内皮细胞破坏,引起静脉炎。 腐蚀性化疗药物外渗后与核酸结合,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进行性的长期组织损伤和溃烂。或输注的静脉发生痉挛、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加、使细胞毒药物发生渗漏。,7,化疗药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分为三期 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局部组织肿胀,红斑,呈持续性刺痛,剧痛,烧灼样痛 期:静脉炎性反应期 化疗药渗漏后2-3天发生,受损血管沿静脉走向呈条索样肿胀,变红,同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可伴有发热; 期: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深部组织结构受累,8,局部组织炎性反应,9,10,组织坏死期,11,化疗药外渗的原因,1.血管因素: 老年体弱患者血管脆性变大、管腔变细、血流速度变慢,长期药物刺激而致血管内膜发生损伤。 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的血管阻力增加。,12,化疗药外渗的原因,2、药物因素: 药物浓度,ph值,渗透压,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影响 高浓度刺激性化疗药物,可致血管内皮细胞毒性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血管结构进行性损伤。 改变血浆渗透压或ph值,对血管内膜产生不良刺激。 如nvb(长春瑞宾)是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集,造成血管内压力升高、通透性增强,导致药物容易从静脉薄弱处渗漏至皮下组织。,13,化疗药外渗的原因,3.操作因素: 穿刺技术的不熟练, 一次给药多次穿刺 选择血管不当 针头固定不牢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 4.其它因素: 淋巴水肿 输液量大 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 病人血小板数量少 静脉注射部位弯曲,14,2019/10/27,15,化疗药外渗的预防,16,化疗药外渗预防(一),1.合理选择血管和通路 首选上肢远端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再次穿刺点应位于前次穿刺点的近心端;化疗给药后套管针不保留; 下肢静脉不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常规部位; 切忌选择靠近肌腱、韧 带、关节等处静脉注射。 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注意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者,禁止应用上肢静脉输液; 乳腺癌根治术或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禁止选在患侧肢体行静脉输液; 选择中心静脉:持续给药(5-Fu) 强刺激性药物及发疱剂(长春瑞宾 PH3.5;表阿霉素 PH3),17,化疗药外渗预防(二),2.正确使用药物 掌握化疗药物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联合药时,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 如果均为发泡性药物者,应先注入低浓度的, 两种化疗药之间用等渗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快速冲洗,18,化疗药外渗预防(三),3.提高专业技能 必须熟练掌握各个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的责任心; 避免操作中机械损伤,避免反复穿刺,如穿刺失败,不能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再行穿刺; 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 双人确认血管后给药(血管部位、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等); 给药过程中不断观察患者静脉情况并询问有无疼痛和烧灼感; 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5分钟以上(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19,化疗药外渗预防(四),4.加强患者配合 化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药物的刺激性,外渗可能引起溃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叮嘱患者化疗药物输注前排空大小便,输液时肢体尽量制动 如有异常感觉,如局部疼痛、肿胀等要及时报告护士.,20,化疗药外渗紧急处理,21,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方法,1、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2、连接空注射器尽可能回抽外渗药液。 3、评估外渗部位、量,皮肤温度、患者疼痛情况 4、外渗化疗药有解毒剂者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如无解毒剂者,使用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至10ml局部封闭。 5、抬高患肢,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冷敷或者湿热敷,局部外涂药物。 6、行氦氖激光照射、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22,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方法,7、必要时请外科会诊,清除坏死组织或考虑手术治疗(多数外科医生的观点主张保守治疗,因为发泡剂外渗只有1/3发展成溃疡。) 6、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7、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病人症状及累计范围等。 8、强交接班 9、上报不良事件,23,中心静脉(CVC)发生外渗的处理,一旦病人感觉cvc部位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输液速度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输液。 尽可能回抽渗出液。 给予适当的解毒剂,给予解毒剂时应避免药液量过多引起局部压力过大,而加大外渗面积。 同外周静脉外渗处理的流程。 必要时拍正侧位片,确定渗液影响范围,并请外科会诊手术处理。,24,进针角度15-200,25,常用化疗药物解毒剂,26,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发现化疗药液外渗,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