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1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2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3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4页
2019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含解析)中图版必修1.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点拨 (一)教材第24页“探索”主要手段是借助摇晃盒子,根据盒子内物体与盒子之间碰撞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地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的差异情况,对地球内部进行研究的。(二)教材第24页“学习指南”地球具有圈层结构,从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atmosphere)、水圈(hydrosphere)、生物圈(biosphere)、地壳(earths core)六个圈层,其中前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外部圈层(exterior circle),后三个圈层为地球的内部圈层(interior circle)。详见教材第24页至第25页。(三)教材第29页“思考”“生物圈2号”实验的意义在于模拟类似于地球可供人类生存的环境。但是在现有科技水平条件下还无法实现。(四)教材第29页“复习题”1地壳和地幔之间存在一个莫霍面,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一个古登堡面。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幔的物质组成与地壳相似,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2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氩等。根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将大气圈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单一。高层大气密度非常小,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3水圈是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和矿物水等组成的,其中以海洋水为主;地表水包括河、湖、冰川水和海洋水等。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渗透在整个水圈以及大气圈的下部和地壳上层,总计约30千米,但其最活跃的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和水面以下200米范围内。学业达标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3题。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表面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A地壳B地壳和软流层C地壳和上地幔 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解析: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答案:D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在莫霍界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解析: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即可回答。答案:D3地球内部的下列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地壳 B地幔C内核 D外核解析: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地幔厚度为2 800多千米,地核(内核外核)厚度为3 400千米,其中外核厚度约为2 000千米左右。答案:B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完成45题。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层传播速度比层快C是软流层D层和层属于地壳解析: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由图中看层和层属于地壳。答案:D5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界面 D内外核之间解析:地下将近2 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地方被称为古登堡界面。答案:C读图,完成67题。6B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 B湖泊C冰川 D海洋解析:由图可知,A为岩石圈,B为水圈,C为生物圈,D为大气圈。答案:D7C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 B水C土壤 D生物解析:这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命存在,成为最活跃的圈层。答案:D8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和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是_。(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解析: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平均厚度只有几千米。能力提升下图为月壳与月幔地震波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月球地震波与地球地震波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P波速度始终大于S波B都在月壳以下有突然加速的过程C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大于地球表面D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解析:在月球表面地震波的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答案:C10根据图中所示内容,可以判断出()A月球表面附近发生地震时有一地只能探测到P波,而没有S波B月球内部结构中没有“软流层”C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D通过图中地震波的变化,我们只能看出一个不连续界面解析:月球表面附近没有气体、液体存在,所以无法找到一地只能探索到P波;“软流层”从图中地震波变化上无法显示出来;从题干可知,这只是表示月壳与月幔,并不能说明月球内部只能分为两层。答案:D11下图中甲、乙、丙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地理概念存在包含关系,即甲包含乙,乙包含丙。答案:D12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解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整个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答案:C(2019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题。13据图可推断()A地地壳厚度最薄 B地金属矿产丰富C地地幔深度最浅 D地地下水埋藏深解析: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莫霍面以上到地表为地壳。莫霍面深度越小,地壳越薄,图中地莫霍面深度为38.539.0千米,不是最小的,故地壳厚度不是最薄的。地位于河流附近,且该处河流大致沿莫霍面等深线发育,说明地可能位于莫霍面断裂带上,金属矿产丰富。地莫霍面深度为37.538.0千米,不是最小的,地幔深度不是最浅的。地位于河流附近,地下水埋藏浅。答案:B1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当雄B成都C上海D北京(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只左右摇晃 D只上下颠簸(3)西藏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什么?(4)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西藏地区地球各圈层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其研究原理是什么。解析:第(1)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地壳较厚,平原、盆地地壳较薄。第(2)题,纵波传播速度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