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6 卷第1 期现代地质 V o L2 6N o1 2 0 12 年2 月G E O S C l E N C E F e b 2 0 1 2 东昆南马尔争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任二峰1 ”,张桂林3 ,邱炜2 ,李焕学2 ,孙照华1 ( 1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青海西宁8 1 0 0 0 1 ;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 1 0 0 1 2 ; 3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 4 1 0 0 4 ;4 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青海西宁8 1 0 0 1 2 ) 摘要:东昆南马尔争地区加里东侵入体为新发现岩体根据锆石u P b 测年,其时代为早奥陶世。该岩体岩性主要为 英云闪长岩及少量斜长岩、闪长斑岩,通过对该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在基性岩和酸性岩中N a 2 0 的含量均远大 于k 0 的含量,显示富N a 特征。A h 0 ,含量为1 3 2 1 一1 6 0 3 ,从基性岩到酸性岩含量逐渐增高,显示基性岩中富 M g 特征。1 1 ) ( A I :O ,) 埘( K O + N a 2 0 + C a O ) ,属铝过饱和的岩石类型。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异现象明显,显示出 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 8 E u = 0 6 1 0 9 4 ) ;微量元素以富集B a 、,1 1 I 、z r 等元素、亏损N b 等元素为特征。岩石组合类型 为较典型的T Y G 特征。结合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可知,该岩体是古特提斯洋在早奥陶世裂解而由南向北俯冲下形 成的岛弧环境下的产物。结合侵入体的时代及野外路线观察,对早一中二叠世马尔争组局部重新进行了厘定,其时代 为早奥陶世。 关键词:花岗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马尔争地区;东昆南 中图分类号:P 5 8 8 1 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0 8 5 2 7 ( 2 0 1 2 ) 0 1 0 0 3 6 0 9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G e o c h e m i s t r ya n dT e c t o n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C a l e d o n i a n G r a n i t e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i nt h eS o u t hA r e ao fE a s tK u n h n R E NE r f e n 9 1 ,2 ,Z H A N GG u i l i n 3 ,Q I UW e i 2 4 ,L IH u a n x u e 2 ,S U NZ h a o h u a l ( 1 Q i n g h a iI n s t i t u t eo f S a l tL a k e s ,C h i n aA c a d e m yo f 洳,X i n i n g ,Q i n # a i8 1 0 0 0 1 ,C h i n a ;2 Q i n g h a iG e o l o e dS u r v e yI n s t i t u t e , X i n i n g ,Q i n g h a i8 1 0 0 1 2 ,C h i n a ;3 C o l l e g eo f E a r t hS c i e n c e s ,G u i l i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i l i n ,G u a n g x i5 4 1 0 0 4 ,C h n a ; 4 q i n g h a il m t i t u t eo f G e o l o g ya n dM i n e r a lR e s o u w _ 。胁吩,Q i n g h a i8 1 0 0 1 2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C M e d o n i a n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i Sn e w l yd i s c o v e r e d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i nt h es o u t ha r e ao fE a s t K u n l u n B a s e do nz i r c o nU - P bd a t i n g ,t h ea g ei sd e t e r m i n e dt ob eE a r l yO r d o v i e i a n T h el i t h o l o g yi sc o m p o s e d o fs o m et o n a l i t e ,af e wo fa n o r t h o s i t ea n dd i o r i t e - p o r p h y r y A c c o r d i n gt or e s e a r c ho np e t r o l o g i ca n dg e o c h e m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i n t r u s i v er o c k s ,t h ec o n t e n to fN a 20i sm u c hr i c h e rt h a nt h a t o fK 2Oi nb a s i ca n da c i dr o c k s , w h i c hs h o w s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r i c hN a T h ec o n t e n to fA 1 20 3i sf r o m1 3 2 1 t o1 6 0 3 ,a n di n c r e a s e sg r a d u - a l l yf r o mb a s i cr o c k st oa c i dr o c k s T h ec o n t e n to fA 1 2 0 3i sh i g h e rt h a nt h et o t a lc o n t e n to fK 2 0 ,N a 2 0 ,a n d C a O ,s h o w i n gt h a tt h er o c kb e l o n g st oa na l u m i n i u ms a t u r a t i o nt y p e T h er o c kb o d y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o b v i o u s f r a c t i o n a t i o no fR E E ,e n r i c h m e n to fL R E E ,w e a kn a g a t i v eE ua n o m a l y ( 8 E uV a l u e sa r e0 6 1 0 9 4 ) ;t h e r o c kb o d yi s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r i e h m e n to fB a ,T h ,Z ra n dd e p l e t i o no fN b T h el i t h o l o g i cc o m b i n a t i o n ss h o w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1 3 G C o m b i n i n gw i t ht h eg e o t e c t o n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m a po fg r a n i t ei nt h eM a e m h e n gr e g i o n t h e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f o r m e d 躬ar e s u l to fT e t h y so c e a ns u b d u c t i o nf r o ms o u t ht on o r t hi nE a d y O r d o v i c i a n T h ea g eo fM a e r z h e n gF o r m a t i o ni nE a r l y m i d d l eP e r m i a ni sr e d e f i n e dt ob eE a r l yO r d o v i c i a na C 收稿日期:2 0 1 1 - 0 4 - 2 5 ;改回日期:2 0 1 l 一“一o l ;责任编辑:戚开静。 基金项目: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基金项目( 青国土资矿 2 0 1 0 9 6 号) 。 作者简介:任二峰,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1 9 7 2 年出生,地球化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E m i l :r e n e r f e n 9 9 9 8 1 6 3 c o m o 万方数据 第1 期任二峰等:东昆南马尔争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3 7 c o r d i n gt ot h ea g eo ft h e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a n df i e l d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g r a n i t e ;g e o c h e m i s t r y ;t e c t o n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 ;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s o u t ha r e ao fE a s tK u n l u n O 引言 东昆南( 东昆仑南部) 马尔争地区加里东侵入 体位于东昆南缝合带南侧和布青山断裂北缘,晚 古生代一早古生代东昆仑地区进入古特提斯演化 阶段。关于加里东期侵人体的研究一直相对薄 弱,以往的区域地质资料,如1 :2 5 万阿拉克湖区 域地质调查未发现该岩体,或发现后把它作为印 支期岩脉或岩株处理,影响了对区域成矿地质条 件的分析。该侵入体属于阿尼玛卿岩带L 2 】,岩体 沿构造带分布,规模不大。侵人体岩性主要为英 云闪长岩,局部可见斜长岩。在2 0 1 0 年野外踏勘 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与该期侵人体有关的铜矿 化点,局部可见辉钼矿,认为该矿化与该侵入体 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查明找矿前景,本文 选择马尔争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该侵入体进行时 代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以期揭示其形成的构造 背景,并进一步指导找矿方向。 1地质概况 马尔争地区地层出露相对简单( 图1 ) ,主要 为早一中二叠世树维门科组( P 。一:s h ) ,呈近东西 向分布,多呈推覆体。中二叠世马尔争组( P 2 m 9 ) 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受构造控制明显,呈北 西一南东向条带状展布,岩性主要为玄武岩和流 纹岩及少量安山岩、英安岩等。马尔争组与周围 地层多为断层接触和不整合接触,破碎带中多形 成热液破碎蚀变岩及局部糜棱岩化及糜棱岩,局 部岩石表面可见褐铁矿化蚀变( 图2 ( a ) ) 。晚二叠 世格曲组( P ,g ) 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展布,与下伏马 尔争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上被树维门科组的 推覆体所压盖,南侧被第四系所覆盖。第四纪地 层分布在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河谷两侧。 研究区在第四纪发育程度不等的堆积物,并且成 因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冲积、洪积等。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整体上研究区的断裂构 造近北西一南东向展布,另外可见韧性剪切带发 育,岩体受断层控制。 ; 2 花岗岩岩体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2 1 岩体地质特征 酸性侵入体主要出露于研究区的中部及东部, 2 圉洪冲积 曰晚更新世冲洪积 圈格曲组 回马尔争组二段 回洲啪 回早奥陶世英云闪长岩 韧性剪切带断层 囹产状 V - I 采样位置 图1马尔争地区地质简图( 据青海省地质调查院修改,2 0 0 3 ) F i g I G e o l o g i c a ls k e t c hm a p o f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 m o d i f i e da f t e rQ i n g h a i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I n s t i t u t e ,2 0 0 3 )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阿拉克湖幅l :2 5 万区域地质报告2 0 0 3 万方数据 现代地质 2 0 1 2 年 图2 研究区花岗岩岩石学特征 F i g 2P e t r o l o g i c a l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F a n i t ei nt h es t u d ya r e a ( a ) 玄武岩表面褐铁矿化蚀变;( b ) 英云闪长岩表面孔雀石化; ( c ) 岩枝与围岩侵入接触 花岗岩岩体面积不大,呈岩株出露。局部岩石表 面可见 L 雀石化蚀变( 图2 ( b ) ) ,部分为全岩矿 化。局部地段岩体与中二叠世马尔争组呈断层接 触;另外根据野外观察,岩体北侧与火山岩呈侵 人接触( 图2 ( C ) ) ,其围岩为火山岩,岩性主要 为玄武岩。可见枕状构造( 图3 ) 。该侵人体时代 为早奥陶世( 与西安地质矿产研究院计文化通信, 其年代数据未发表) ,围岩时代应为早古生代, 可能为纳赤台群( N O S T ) 。根据形成时代,本文 暂且把侵人体与马尔争组火山岩的关系定为断 层接触,二叠纪马尔争组火山岩可能为更老的 地层,前人在阿拉克湖幅1 :2 5 万区域地质调查 图中把马尔争组火山岩时代定为早一中二叠世, 可能有误。 图3 玄武岩枕状构造素描图 F i g 3D r a w i n gm a po fp i l l o ws t r u c t u r eo fb a s a l t 2 2 岩石学特征 加里东侵人体岩性主要为黑云英云闪长岩, 花岗结构,主要由自形一半自形板状奥长石、片 状黑云母和它形石英组成。奥长石有中等绢云母 化和绿帘石化,双晶明显;黑云母一般由绿泥石、 铁质所取代,绿帘石脉和方解石脉较发育。奥长 石、绢云母含量约为5 5 ,石英含量约为2 5 , 黑云母、绿泥石、铁质含量约为1 5 ,绿帘石含 量约为5 。其次为斜长岩( 镜下鉴定为蚀变碎裂 闪长岩) ,碎裂结构,岩石受动力作用而碎裂,且 有大量绿泥石蚀变。奥长石双晶明显,具弱绢云 母化,并叠加绿泥石化,另有石英一方解石和绿 帘石沿裂隙充填成网脉状,奥长石单晶最大粒度 约为2 4 0m m 。奥长石、绢云母含量约为5 5 , 绿泥石含量约为3 5 ,绿帘石含量约为7 ,石 英含量约为3 。磁铁矿含量小于1 。另外局部 出露绿帘绿泥石化闪长斑岩,碎裂结构,斑状结 构。板状奥长石双晶较发育,具弱绢云母化并叠 加有绿泥石化,基质板条状钠一奥长石隐约具交 织结构,因岩石受挤压破碎较强烈,板条状斜长 石破碎较严重,普遍遭绿泥石化蚀变,绿帘石则 呈似脉状产出。斑晶主要为奥长石、绢云母,含 量为1 0 ,基质主要为钠一奥长石、绿泥石、绿 帘石,含量约为9 0 。 2 3 地球化学特征 本次研究共采集8 件样品,均为新鲜的侵入 体岩石,其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在国土 资源部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完成。主量元素含 量测试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精度一般优 于2 ,稀土元素含量采用等离子光谱法,微量元 万方数据 第1 期 任二峰等:东昆南马尔争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3 9 素测试采用质谱法。 2 3 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据马尔争地区侵入体岩石化学分析结果( 表 1 ) 判断,除样品6 1 ,其他样品S i O :含量为 5 9 5 1 一7 2 9 3 ,N a 2 0 含量为1 3 3 一5 6 3 , K 2 0 含量为0 0 5 0 9 8 ,埘( K 2 0 ) w ( N a 2 0 ) 为 0 0 3 0 2 5 ,显示富N a 的特征,为基性岩。 F e :O ,含量为0 9 5 一2 8 6 ,A 1 2 0 3 含量为 1 3 2 1 1 6 0 3 ,显示从基性岩到酸性岩其含 量逐渐增高,M g O 含量在基性岩中显示富集的特 征。硼( A 1 2 0 3 ) 埘( K O + N a 2 0 + C a O ) ,属铝过饱 和的岩石类型。根据里特曼p 1 以及L eM a i t r e 【4 提 出的计算公式,该侵入体花岗岩的实际氧化率 ( O X ) 为O 6 1 0 7 8 ,根据王忠、喻学惠等“ “1 对 氧化率的研究,显示该侵入体经受了较强的剥蚀 作用。 2 3 2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从马尔争地区侵入体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的 分析结果( 表2 ,表3 ) 可以看出,R E E 丰度较低 ( t t ,( R E E ) = 3 6 6 7 1 0 1 3 1 2 lX1 0 。o ) ,岩 石轻稀土元素富集( W ( L R E E ) w ( H R E E ) = 4 1 9 1 9 8 8 ) ,高出一般花岗岩( 1 0 1 2 ) 0 7 。副数 十倍,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w Y b ) 。= 1 0 9X1 0 一5 7 4 1 0 一,表现为较弱的 铕负异常( 8 E u = 0 6 1 0 9 4 ) 。这种地球化学特 征说明该侵入体与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相差较大 ( B E u 0 6 ) ,反映成岩过程中斜长石分离结晶 作用不太明显一一0 l 。埘( S m ) w ( N d ) 比值较小, 表现为幔源的特点,局部受地壳混染,英云闪长 岩可能为幔源玄武岩部分熔融形成的。W ( L a ) 加( S i n ) = 2 0 0 5 2 3 ,大于1 ,指示轻稀土元素 分馏较好,接近一般花岗岩的比值1 0 1 。稀土元素配 分曲线( 图4 ( a ) ) 为向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反映 区内岩浆演化程度较高。B a 、1 h 、压、H f 、S r 等强 不相容元素丰度值较高,且强烈富集( 图4 ( b ) ) , 可能是混染了大陆壳物质或花岗质岩石所致。 3 年代学研究 对于锆石U P b 年龄的测试,英云闪长岩的锆 石挑选在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实验室 完成,在双目镜下挑出晶形较好的锆石,将其粘 在双面胶上,用无色透明环氧树脂固定,固化之 后抛光,在显微镜下观察。锆石阴极发光照相和 L A I C P M S 分析均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 产研究所完成,阴极发光在J E O L - J X A - 8 1 0 0 电子 探针仪器上进行,样品的同位素比值及元素含量 计算采用G L I T I E R 程序1 1 。数据处理及年龄计算 采用L u d i n g 博士编写的S Q U I D l 0 及I S O P L O T 程 序,测试数据采用2 0 4 P b 进行普通铅较正,单个测 试点的误差均为l t r 。 本次工作对该侵人体进行了锆石u - P b 年龄测 定。锆石均为长柱状,呈透明一半透明,属岩浆 成因锆石。该岩体锆石颗粒较小,一般为2 0 0 m m ,长短轴之比变化不一,从3 :l 到2 :l 均可 见到,晶型多为自形一半自形。阴极发光( C L ) 图像( 图5 ) 显示大部分所测锆石内部结构较为复 杂,大多数锆石具有明显的核一幔一边构造,反 映了这些锆石具有多期生长的特性。从图5 可以 看出,锆石多呈柱状,晶形完整,振荡环带发育。 核部C L 图像较亮,分带不是太明显;幔部具有明 显的振荡型环带,最外围C L 图像可见较暗的增 生边。 表1 马尔争地区侵入体主量元素分析结果【t O B ) T a b l e1R e s u l t so fm a j o re l e m e n t sa n a l y s i so f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 ) 注:样品测试由国土资源部武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完成;表2 、表3 测试单位同。 万方数据 4 0现代地质 2 0 1 2 年 表3 马尔争地区侵入体微量元素分析结果( 1 0 B 1 0 “) T a b l e3R e s u l t so ft r a c ee l e m e n ta n a l y s i so f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 1 0 。6 ) m 隧 犍 兹 一 瑶 世 一 釜 图4 马尔争地区侵入体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和微量元素标准化图 F i g 4 C h o n d r i t e n o r m a l i z e dB E Ep a t t e r n sa n dn o r m a l i z e dt r a c ee l e m e n tp a t t e r n s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万方数据 脚 从表4 中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1 4 个锆石点 中,2 ”T h ”“U 比值为0 1 8 0 5 1 ,年龄值均集中 在4 6 2 5 3 5M a 之间,变化幅度较小,其中大部 分点均较密集地分布在谐和线上( 图6 ) ,数据所 得出的”7 P b ”5 U 加权平均年龄为( 4 9 8 2 ) M a , 精度较高,可以准确地反映岩体的形成时代,因 此,( 4 9 8 2 ) M a 可代表该侵入体的成岩年龄, 该侵人体侵位时代确定为早奥陶世。 圈5,I 尔争地区挺石闪长岩的剐极z z 光图像 F i g5 C a t h o d o l u m i n e s c e n c ei m a g e so l t o n a l i t ei nt h e 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4 构造背景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马尔争地区加里东 期侵人体岩性具有富N a 特征,为洋壳特征;高场 强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 轻稀土元素 明显富集,呈现中等程度的负钸异常,这些地球 化学特征均常见于火山岩中”“3 。对于该侵人体 所形成的构造背景的分析,本文结合区域地质资 ;4 5 7 7 7 7 7 D D D D D 万方数据 4 2 , 现代地质 2 0 1 2 年 J D l 7 1 1 J D J D J D J D 7 1 2 7 1 3 7 1 4 7 1 5 J D l 7 1 6 J D l 7 1 7 J D l 7 1 8 J D l 7 1 9 J D l 7 1 1 0 J D l 7 1 1 1 J D l 7 1 1 2 J D l 7 1 1 3 5 5 1 4 1 9 1 8 0 0 5 72 O 0 5 69 0 0 5 70 0 0 5 75 0 0 5 68 O 0 5 74 O 0 5 83 O 0 5 7l 0 0 5 66 O 0 5 63 O 0 5 73 0 。0 5 74 O 0 5 6 0 O 0 0 091 5 2 O 0 0 09 1 5 6 0 0 0 42 7 3 5 O 0 0 l01 7 2 0 0 0 08L3 3 0 0 0 091 4 9 O 0 0 1O I 7 2 0 0 0 071 1 9 O 0 0 091 6 4 O o o O71 2 3 O 0 0 234 0 2 O o o l42 4 6 O 0 0 l52 6 3 塑! ! :! :! ! ! 箜;竺:竺塑!Q :壁塑兰Q :! !竖! 丝!Q :! ! ! 鱼! :! 旦竺:堕曼!旦:竺塑! :墅 样号 同位索比值年龄M a 猫P b 2 3 2 1 l tt 矿 误差 2 3 2 瑚U1 旷 误差 撕P b 勰Ul 盯斯P b 搿U1 盯拼P b 卸6 P bl 旷 注:表中所列误差均为l 盯误差;样品测试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完成。 2 0 7 P b 2 3 U M e a n = ( 4 9 7 7 士19 ) M a 【O 3 8 】9 5 c o n f M S W D = O 3 8 p r o b a b i l i t y = O9 6 图6 英云闪长岩( J D l 7 一I ) U P b 同位素年龄谐和图及加权平均年龄值 F i g 6U - P ba g ee o n e o r d i ad i a g r a mf o rz i r c o nf r o mJ D l 7 la n dw e i g I l t e dm e s na g ef o rt o n a l i t e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弱鲐舵够铂褥弱田”嚣凹 L L z L L L L L L L 电互互 O 8 9 3 5 6 O O 6 9 8 3 5啪啷晰叭啷啷吣嗽伽啷嗡嘶嘶 n n n n 仅n n m n n n n n 2 9 7 6 6 2 6 l 3 3 l 3 O 4 O l 6 O 8 5 5 4 4 2 5酩配卯酩田酤酡酡叭 n 仉n 仅n n n n m n m n 仉乃酊坫舒配孵斛配饥“矾 n m L L m n n n m n n 仅n 6 5 9 9 5 5 9 5 5 6 6 6 5咖咖咖咖咖咖咖咖咖咖咖咖咖 n n c ;n c ;n n n n n 仉n m 5 4 4 7 6 6 6 7 O 5 1 8 6 O O O 2 O O 6 O O O O 9 9啁佻响吣憾们 n m n m n 仅n n n n n c ;n勉踟盯珈鲫蛳舛惭蛳踟垒|挪踢 钙铝,拍跖舵蛇卵巧 n|k叠厶; 万方数据 第1 期任二峰等:东昆南马尔争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4 3 邑1 0 0 要 D 邑 釜 1 0 1 ,( Y ) 1 0 r 6w ( Y + N b ) 1 舻 图7马尔争地区侵入体l l J ( N b ) 一埘( Y ) 和埘( R b ) 一钾( Y + N b ) 图解( 底图据P e a r e e 掣1 4 ,1 9 8 4 ) F i g 7D i a g r a m so fN b - Ya n dR b - ( Y + N b ) o f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i nt h eM a e r z h e n gr e g i o n ( a f t e rP e a r c ee ta lN 4 ,1 9 8 4 ) V A G 火山弧花岗岩;S y n G O L D 同碰撞花岗岩;O R G 洋中脊花岗岩;W P G 板内花岗岩;图例同图4 图8 马尔争地区侵入体尺。一R :判别图解 ( 底图据B a t c h e l o r 等” ,1 9 8 5 ;图例同图4 ) F i g 8D i a g r a mo fR I R 2o fi n t r u s i v er o c kb o d yi nt h eM a e r - z h e n gr e g i o n ( a f t e rB a t c h e l o re ta l l l 引。1 9 8 5 ) 料及详细的野外观察,利用加( N b ) 一加( Y ) 双变量 投影对侵入体岩石进行初步分区( 图7 ( a ) ) ,可见 7 个样品均落在火山弧花岗岩( V A G ) 以及同碰撞 花岗岩( S y n G O L D ) 范围内。为了具体划分其侵入 体的构造背景,我们采用埘( R b ) 一加( Y + N b ) 图 解( 图7 ( b ) ) ,较好地把同碰撞花岗岩及火山弧花 岗岩区分开来。由图7 可以得到早奥陶世侵人体 所处的构造背景应是火山岛弧;同时在花岗岩与 构造环境尺。一R :图( 图8 ) 中,该侵入岩体样品投 点均落在2 区及其附近,指示活动的板块碰撞前 环境。 花岗岩类岩石类型的多样性可以反映岩浆源 区性质和岩浆演化的综合结果,但现有的判别花 O 岗岩类构造环境的微量元素图解不一定能有效地 将俯冲、同碰撞和后碰撞花岗岩类区分开引,简 单地运用微量元素构造图解判别环境可能不是太 准确;另外根据岩石主量元素分析,该岩体具有 富N a 的演化特征;从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 征来看,R E E 丰度较低,局部具高B a 特征。岩石 组合类型为英云闪长岩一奥长花岗岩,具有典型 的T r G 特征,岩体时代为早奥陶世。东昆南古特 提斯海在早奥陶世正处于裂解阶段,所形成的阿 尼玛卿洋由于裂解,局部由南向北俯冲,为俯冲 环境下的产物,形成环境应为岛弧环境。因此该 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同时提供了阿尼 玛卿洋向北俯冲的可靠证据。 5 结论 ( 1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东昆南马尔争地 区加里东期侵人体具有富N a 特征,显示可能与洋 壳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轻稀土元素富集,轻、 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而且具有弱的负铕异常。 ( 2 ) 通过锆石U P b 同位素年龄测试,该岩体 为本次新发现岩体,形成于早奥陶世。根据与围 岩的接触关系,我们需要对马尔争混杂岩带重新 认识,对研究区该侵入体的围岩时代需重新厘定。 ( 3 ) 研究区内发现的铜矿化与加里东期岩体具 有一定的成因联系,甚至该期岩体本身就发生全 岩矿化。这一发现对于东昆南缝合带附近寻找斑 岩型多金属矿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致谢:野外工作得到了安守文高级工程师及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的计文化博士等大力支持和 万方数据 现代地质 2 0 1 2 钽 帮助,成文过程中得到了拜永山高级工程师的帮 9 助,笔者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罗照华,邓晋福。曹永清,等青海省东昆仑地区晚古生 代一早中生代火山活动与区域构造演化 J 现代地质, 1 9 9 9 ,1 3 ( I ) :5 2 5 3 陈文,A m n u dN 巴颜喀拉地体l O G 型花岗岩同位素年代 学研究 J 地球学报,1 9 9 7 ,1 8 ( 3 ) :2 6 1 2 6 2 里特曼A 火成岩的稳定矿物组合计算方法 M 金秉 慧,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 9 7 9 :1 9 0 L eM a i t mRM S o m ep m b l e m so ft h ep r o j e c t i o n so fc h e m i c a ld a - t ai n t om i n e r a l o g i c a le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s J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st oM i n e r a l o g ya n dP e t r o l o g y ,1 9 7 6 ,5 6 ( 2 ) :1 8 1 1 8 9 王忠,李大鹏,刘金宝,等内蒙古中一东部地区基底岩 石、花岗岩和玄武岩的N d 同位素组成及其对该区地壳演化 的指示 J 现代地质,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财务审计业务合同书范本
- 2025标准企业办公室租赁合同样本下载
- 个人餐饮员工劳动合同标准文本
- 书法雕刻劳务合同标准文本
- 航空运输合同示范文本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珠海二手房买卖合同
- 证券资产抵押担保合同二零二五年
- 聘用人才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版员工食堂劳务承包合同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定义及特征二零二五年
- 消防更换设备方案范本
- 合伙开办教育培训机构合同范本
- 嵌入式机器视觉流水线分拣系统设计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nbt10096-2018)
-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一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安徽省集训选拔赛“电子商务”赛项规程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翻折问题(含解析)
- (统编版2025新教材)语文七下全册知识点
- 家具全屋定制的成本核算示例-成本实操
- 第二单元第1课《精彩瞬间》第2课时 课件-七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