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新.ppt_第1页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新.ppt_第2页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新.ppt_第3页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新.ppt_第4页
错合畸形的检查诊断1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检查,(一) 患者基本情况记录 (二) 询问病史及其他相关情况 1 主诉 2 病史 3 心理及治疗动机分析,(三)检查 1 牙、合、颌、面检查 (1)牙齿 拥挤度: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长度之差。 度拥挤 相差24mm 度拥挤 相差58mm 度拥挤 相差8mm以上 正锁牙合与反锁牙合,(2) 牙弓 1)矢状向关系 a 磨牙关系:中性牙合、近中牙合或远中牙合 b 尖牙关系: c 前牙关系: 正常覆盖:上切牙切缘到下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mm以内。,深覆盖: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离超过3mm以上者。 度深覆盖 相差35mm 度深覆盖 相差58mm 度深覆盖 相差8mm以上 反覆盖:下前牙切端位于上前牙切端的唇侧 上下前牙突度增加 上前牙内倾,2)横向关系 a上下牙弓宽度 b上下牙弓中线 3)垂直向关系 a 前牙覆合情况 b Spee曲线,正常覆合:上前牙冠覆盖下 前牙唇面不超过1/3且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内。 深覆牙合:上前牙覆盖下 前牙唇面超过切1/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切1/3以上者。 度:上前牙覆盖下 前牙唇面超过切1/3而不足1/2,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切1/3而不足1/2者。 度:上前牙覆盖下 前牙唇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切1/2而不足2/3者。 度:上前牙覆盖下 前牙唇面超过切2/3,或下前牙切缘咬在上前牙舌面超过颈1/3者。,开牙合: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牙合关系,垂直向呈现间隙者为前牙开牙合 度: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mm以内。 度: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35mm之间 度: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间隙在5mm以上。 反覆合:咬合时下前牙舌面覆盖上前牙牙冠的唇面。,b Spee曲线 Spee曲线平坦或浅:曲度小于2mm Spee曲线深:曲度大于3mm,(3)口内其他软硬组织 1) 牙周 2) 牙槽、基骨及腭盖情况 3) 唇舌系带 4) 舌体的大小形态 5) 缺损 6) 功能,(4)口外及面部形态 1)颌骨 上下颌形态大小位置 下颌平面陡度 2) 面部 水平向 前面观 垂直向 唇部 面部形态 侧面观 唇部形态 颏唇沟 (5) 颞下颌关节,2 全身情况 (1)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情况 (3)相关疾病,二 模型分析,(一)模型的用途 记存模型 1治疗中的对照观察 2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估 3病例展示 4司法鉴定的依据 工作模型 1 进行模型测量分析、牙排列实验 2 制作活动矫治器、辅助性固定矫治装置,(二)记存模型的制作与要求 要求:准确、清晰,完整(要包括牙、牙弓、基骨、移行皱襞、腭穹、唇系带等部分。) 步骤,(三) 模型的测量分析 1 拥挤度分析 (1)牙弓应有长度: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总和。 牙冠宽度的测量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每个牙冠的最大径,总和为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2)牙弓现有长度: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 黄铜丝测量法: 用0.5mm黄铜丝一根弯成弧形,分别从上下第一恒磨牙近中接触点沿位置正常的牙接触点及经排列正常的切牙切缘到对侧第一恒磨牙近中接触点,再拉直铜丝测量其长度,即为牙弓现有弧形长度或可用间隙。 分段测量法:将牙弓分为4段:两侧的前牙段、两侧的后牙段。分别测量各分段的长度,然后相加。,( 3 )牙弓拥挤度分析 牙弓应有长度牙弓现有长度 2 替牙期拥挤度的预测 (1)牙片预测法 X/X=Y/Y (2)Moyers预测法 用下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3)Tanaka-Johnston预测法,下切牙冠宽度总和(mm) +10.5 =下颌单侧尖牙双尖牙冠宽总和 2 下切牙冠宽度总和(mm) +10.5 =下颌单侧尖牙双尖牙冠宽总和 2 (2) 牙弓现有长度预测 黄铜丝法,应参考第一磨牙的合关系。,3 牙齿大小协调性Bolton指数分析 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 下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mm) 前牙比= 100% 上颌6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mm) 下颌12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mm) 全牙比= 100% 上颌12个前牙牙冠宽度总和(mm),成都地区:前牙比 78.8% + 1.72% 全牙比 91.5% + 1.51% 上海地区: 前牙比 78.36% + 2.18% 全牙比 90.99% + 1.70% 用途:可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不调是发生在上颌或下颌,是前牙或全部牙的宽度异常的问题,从而指导临床。,4 牙弓形态测量分析 (1)牙合曲线的曲度 将直尺放在下切牙切端与最后一个下磨牙的牙尖上,测量牙弓牙合面最低点至直尺的距离。 (右侧深度左侧深度) 0.5mm 2,(2)牙弓对称性的测量 左右侧(水平向)对称性:测量牙弓两侧同名牙至中线的距离。,前后向对称性:测量两侧同名牙至中线的垂线的距离。,(3) 牙弓长度及宽度 牙弓是牙齿排列所形成的弓形 a 牙弓前段长度 b 牙弓中段长度 a 牙弓前段宽度 b牙弓中段宽 c 牙弓后段长度 d 全牙弓长度 度 c 牙弓后段宽度,5 齿槽及基骨的测量分析 (1)牙槽弓:基骨上牙槽突的弓形部分,位于基骨弓和牙弓之间。牙槽骨随牙萌出而生长,随恒牙丧失而吸收,在正畸力作用下发生改变,是正畸牙移动的基础。 A 牙槽弓长度 B 牙槽弓宽度,(2)基骨弓:颌骨所形成的弓形,即根尖基骨的弓形,基骨相对恒定,不因恒牙丧失、牙槽骨吸收及牙弓扩大等发生改变。 A 基骨弓长度 B 基骨弓宽度,6 腭穹高度 上两侧第一磨牙牙合面至腭穹顶的距离。,(五) 计算机辅助模型分析 1 数字化牙颌模型的获取 (1)间接法 1)无损激光扫描 2)有损扫描 3)计算机视觉技术 4)其他 (2)直接法 1)螺旋CT扫描 2)结构光扫描,2 数字化牙颌模型分析 (1)常规测量分析 (2)断层检查 (3)模拟排牙实验 3 应用前景,三 X线头影测量分析,(一) 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 1 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 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 确定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4 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 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 下颌功能分析,头影测量(cephalometrics)软硬组织标志点,头影测量平面,1 基准平面 前颅底平面(SN) 眼耳平面(FH) Bolton平面,2 测量平面 腭平面(ANS-PNS) 全颅底平面(Ba-N) 牙合平面(OP) 下颌平面(MP) 下颌支平面(RP) 面平面(N-Po),上下颌骨的常用测量项目(一),上下颌骨的常用测量项目(二),上下前牙的常用测量项目,面目高度测量项目,四 一般X线检查分析,1 牙片 2 咬合片 3 颞下颌关节开闭口片 4 全颌曲面断层片 5 手腕部X 线片:了解生长发育状况,第一期 PP2=期 食指近心指骨骨骺(PP2)与干骺等宽。约在青春迸发期高峰来临前3年出现。,第二期 MP3=期 中指中节指骨骨骺(MP3)与干骺等宽。,第三期 Pisi、H1和R=期 Pisi期,豌豆骨出现矿化; H1期,钩状骨的钩状突矿化; R=期,桡骨骨骺与干骺等宽。,第四期 S和H2期 S期,拇指指掌关节尺侧籽骨的初次矿化; H2期,钩状骨的钩状突的进一步矿化。 第四期一直延续到青春迸发期开始前不久或开始时。,第五期 MP3cap、PP1cap、Rcap期 骨骺呈帽状,逐渐覆盖在干骺上。 MP3cap期,从中指的中节指骨开始,PP1cap,从拇指的近心指骨开始,Rcap,从桡骨开始。 标志着青春迸发期高峰来临。,第六期 DP3u期 中指远心指骨骨骺与干骺的融合 标志青春期生长的结束,第七期 PP3u期 中指近心指骨骨骺与干骺的融合,第八期 MP3u期 中指中节指骨骨骺与干骺的融合,第九期 Ru期 桡骨骨骺与干骺的融合 所有手骨骨化完成,骨生长结束,五 照相分析,1 正面像 2 侧面像 3 口内像 4 定位像,六 诊断与治疗计划,全面、细致的检查 综合分析 诊断(what、where、character) 畸形的分类 分析病因机制 儿童还需考虑生长 主诉及患者心理 制定计划 对牙颌面的影响 (预测疗效及疗程),诊断与治疗计划流程,病理(龋病、牙周等) 正畸治疗前控制,问题 =诊断,正畸A 问题B 优先C 原则D,A可B能C方 D法,评价,相互关系妥协 花费/利益 其他因素,病人家长协商 可替代计划 病人意愿,知情 同意,有效性,效率,治疗计划概念,详尽治疗计划,(一)诊断 1是否有错牙合畸形,有何错牙合畸形(临床表现) 2错牙合畸形的形态学分类、病因分类 3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 4生长发育的评价 5面部美学评价 6拟定矫治设计和预后推测,(二) 治疗计划 1 区别适应症与非适应症 (1) 乳牙期(36岁) 矫治特点:不应以个别牙齿的错位为矫治对象,除非错位牙妨碍功能及发育。矫治的主要对象是牙群错位、颌间关系及面颌关系失调(影响颌面发育的非严重骨性错牙合畸形),应避免使用复杂的矫治器。,适应症 1)前牙反牙合、下颌前突 2)后牙反牙合 3)严重深覆牙合、远中牙合 4)导致下颌闭口型异常的错位牙 5)乳牙早失 6)妨碍颌、面发育及功能的口腔不良习惯及造成的影响发育的错牙合畸形,禁忌症 1)预计在其他时期矫治效果更佳时 2)矫治效果不能肯定者,(2) 替牙期(712岁) 矫治特点:替牙牙合期乳恒牙同时存在,牙列咬合不稳定,情况复杂,诊断较难,对功能发育影响不大的错牙合畸形者,暂不做治疗。此时又正值颌骨牙弓快速发育期,矫治器的设计应以不妨碍牙颌生长发育为原则,戴用时间不宜过长,矫治力应轻微 。,适应症 1)前牙反牙合 2)后牙锁牙合、开牙合 3)第一恒磨牙严重错位 4)妨碍牙合功能正常发育或导致下颌闭口型异常的错位牙(包括因多生牙而引起的) 5)乳牙早失 6)上下牙弓间关系错乱,7)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造成的各类错牙合 8)上中切牙间隙在尖牙已萌出而不能关闭者 禁忌症 诊断不明时,不宜盲目开始矫治,(3) 恒牙期(1218岁) 矫治特点:第二恒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