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0 课,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第一课时,写作背景,战国末年,秦统一天下前夕,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翦灭了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秦王以强凌弱,用名为“易”之、实为夺之的伎俩欲占安陵。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这件事。,认识作家和作品,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战国策当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认识作家和作品,2.关于唐雎。,唐雎,也作唐且。魏国人,是安陵君的臣子。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国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王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唐雎出使秦国,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折服秦王。,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唐雎(j) 怫然(f) 跣(xin) 抢地(qing) 韩傀(gu) 休祲(jn) 缟素(o) 色挠(no),1.读通课文,注意以下粗体字读音。,2.掌握本课的特殊字词及句式。,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3)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仅仅) (4)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疑问语气词) (5)寡人谕矣(“谕”通“喻”,知晓,明白),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一字多义: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以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4)以君为长者 (把) 徒 (1)亦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2)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副词)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句首发语词,无意义)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发怒) (2)怀怒未发(愤怒,名词) 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动词)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两者皆为动词,前“使”:派遣;后“使”:出使),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而 (1)挺剑而起(表承接,不翻译)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表转折,但是) 之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结构助词,的) (2)愿终守之(代词,指代安陵国土) (3)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长跪而谢之曰(代词,指唐雎) 者 (1)以君为长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虽然 (这样) (2)秦王怫然怒 (的样子) 虽 (1)虽千里不敢易也(转折连词,即使) (2)虽然,受地于先王(假设连词,虽然) 于 (1)受地于先王(从) (2)仓鹰击于殿上(到) (3)请广于君(给),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古今异义: (1)非若是也(古:这样,如此。今:今常用作判断词。) (2)岂直五百里哉(古:只,仅仅。今:不弯曲。) (3)休祲降于天(古:吉祥。今:常用作休息。) (4)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交换。今:容易,简单。) (5)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使这样。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6)徒以有先生也(古:只。今:徒弟。) (7)秦王色挠(古:屈服。今:轻轻地抓。) (8)长跪而谢之(古:一种坐姿。今:双膝着地。 古:道歉。今:感谢或凋落。) (9)以头抢地耳(古:撞。今:抢夺。),初读课文,感知文意,词类活用: 且秦灭韩亡魏 “ 灭”和“亡”,也可以理解成使动用法,使韩国和魏国灭亡,灭稍微牵强点,但亡是可以的。判断使动主要是看这个词是后面的宾语还是前面的主语的性质,这里是魏亡而非秦亡,所以可以理解为使动。 请广于君 广,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扩充 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此处的意思是轻视。 虽千里不敢易也 千里可以理解为数量词活用为名词,千里的土地,但现在我们不这样翻译,其实也理解得通顺,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因为主语是天子,所以伏尸和流都可以理解为使动,使百万人尸体倒下,使血流千里。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伏,使动用法,使伏流,使动用法,使流。 天下缟素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戴丧服。 亦免冠徒跣 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与臣而将四矣 数词活用做动词,成为四人。,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特殊句式: (1)非若是也: 判断句。 (2)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判断句。 (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判断句。 (4)受地于先王:状语后置。 (5)请广于君:状语后置。 (6)仓鹰击于殿上:状语后置。,初读课文,感知文意,3.结合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读一句话,自己翻译一句话,了解课文内容。,注意下面几句话的翻译: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初读课文,感知文意,4.按讲故事的形式朗读。,按两个步骤推进: (1)理出文章的思路,即把握故事情节。 活动:叙说思路,即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安陵”的要求,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争的背景下出使秦国,任务的艰巨程度可以想见。这一部分是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段),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对安陵君提出严厉的指责,企图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志。唐雎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这种尖锐的对立,势必促使双方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斗争的第二个回合,也是这场斗争中的高潮。,初读课文,感知文意,第三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秦王没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长跑而谢之”,表示屈服。这种表示虽属权宜之计,但也反映出他确实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这件事情上的作用。这是斗争的结局。,简要概括如下: 开端:出使的缘由。 发展: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从容不迫地解释。 高潮:面对面地斗争。 结局:秦王服软了。,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如何理解秦王说的话:“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明确:秦王说这话的目的是进行恫吓,从上文“且秦灭韩亡魏”一句来看,已有炫耀武力的意思,那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现秦王的骄横。,熟读课文,品读细节,2.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一句中“轻寡人”?,明确:秦王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以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这句关键是一个“轻”字,“轻”什么呢?不是轻视秦王的建议,而是轻视他的军事势力。这是秦王故作反问,意思是“谅你们也不敢”,也是骄横的表现。,明确: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3.安陵君:“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两人所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但从语气和态度上看,有如不同?,明确:唐雎比安陵君更强烈,更坚决。,4.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5.秦王开始接受了唐雎的劝告吗?他有什么反应?,明确:秦王开始没有接受唐雎的劝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来威胁唐雎。,熟读课文,品读细节,明确: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6.面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吗?他是如何进行反击的?,明确:唐雎威然不惧。他以布衣之怒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7.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8.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明确:秦王要求“易地”肯定是包藏祸心的,所以安陵君和唐雎君臣坚决不答应。具体答案依学生见解,不求统一。,熟读课文,品读细节,9.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11.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描写秦王的神态的变化对刻画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10.唐雎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吏实有什么用意?,明确: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明确: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明确:从侧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气逼人的大无畏精神。,熟读课文,品读细节,板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 开端 秦王不悦(生气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发展 秦王施压(冒火了)唐雎坚定回绝(力争) 高潮 天子之怒(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结局 秦王色挠(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第 10 课,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第二课时,熟读课文,体会写法,1.本文除了用对话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外,还体现出哪些艺术特色?,明确: (1)鲜明的对比手法。 A.秦王的前倨后恭的态度对比:使人易地不悦怫然怒色挠长跪而谢之 B.唐雎的先柔后刚的态度对比:临危授命沉着应对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C.秦王与安陵君的性格对比:上节课内容。 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对立而存在的,他俩之间生死不容、唇枪舌剑的斗争,为作者充公分运用对比手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作者紧紧抓住这一点,对比着来写这两个人物。,熟读课文,体会写法,(2)完美的衬托手法。 明确: 这突出地表现在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上。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态度决定着唐雎的态度,他不失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这种话只能出处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而唐雎出使秦廷,面对秦王,一开口便胜安陵君一筹,”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则一句比一句更有锋芒。他看透了秦王的色厉内荏(rn),只要掌握时机,就难一举而战胜之。但反过来说,没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纵然浑身胆识,怕也难有用武之地。两个人物,两种性格,互为表里,相辅相成。,2.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的“潜台词”。,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明确: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臣而将四矣。 明确: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3.本文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明确: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熟读课文,体会写法,4.请同学们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明确:如(1)“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2)“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一词与下文形成转折,表现了唐雎是一个沉着冷静、干脆利落的人。,5.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明确: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说话技巧: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启示: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熟读课文,体会写法,扩展延伸,1.你认为唐雎能够永远保住安陵吗?为什么?,明确:不能。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是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弱小的安陵,最终还是抵挡不住秦的统一战争的步伐。,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明确: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3.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迹。,明确: (1)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4.当今中国在世界之林仍算不上强国,我们在外交上又应当怎样做呢?,明确:如先发展经济,再发展政治等。,课堂小结,面对一心要吞并天下的强秦,唐雎,这位安陵小国的使者,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拼死一搏,使安陵国避过了一劫。唐雎确实不辱使命。我们要学习他为真理正义而斗争的凛然正气。,板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不悦 怫然怒 色挠长跪而谢 唐雎:临危出使沉着应对 针锋相对挺剑而起 秦王:骄蛮欺诈 盛气凌人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唐雎:不畏强暴 从容镇定 敢于斗争 忠于使命,补充资料,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纯是诈骗。当遭到安陵君拒绝后,“秦王不悦”,于是当着唐雎的面露出威胁之意,并盛气凌人地责备安陵君“轻寡人”。对此,唐雎先用屈从的口吻说:“否,非若是也。”这一回答,既缓和了秦王以强凌弱的气势,使会谈能够继续下去;又强调了不肯易地的原因。然后从容地说明安陵君不肯易地是因为“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并非故意违背秦王的意愿。这一句答得委婉,言之有理,言之有“节”,一个“守”字,含义丰富;既说明愿忠于先王的遗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宁“守”不“易”,这是一种崇仰先王、不为利诱的明显反映;又表明安陵国并无扩张之意,倒有御敌之心,这不仅婉言拒绝了秦王的易地要求,还暗暗告诫秦王不要轻举妄动。“守”是一种坚持正义,不畏强暴的具体表现,显示出安陵国土的神圣不可侵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这一反语,十分有力,表明安陵国非但不想易地,而且根本不愿意易地。因为安陵君明白秦王的“易”即是“抢”的同义语。可见,“守”是不畏强暴、坚守国土的具体表现。由于唐雎坚持原则,言之有“节”,从“道义”方面暗刺了秦王的不义,触犯了他的尊严,难怪他要“怫然怒”了。,二是“巧”在针锋相对、言之有“据”上。秦王见诈骗不行,便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所谓“天子之怒”进行威吓。唐雎正气凛然,针锋相对,用“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士之怒”进行回击。在这场围绕天子与布衣之“怒”的交锋中,唐雎很快就由被动而变为主动。当秦王以“亦尔”的口吻鄙视“布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比克锂电池可行性研究报告
- 比亚迪2017研究报告
- 殡葬公墓服务方案
- 殡仪司仪服务方案
- 步进工件输送机课程设计
- 棒料下料机课程设计
- 农村林地合同范本
- 非开挖顶管清包工合同范本
- 会展装修合同范本
- 金矿地质勘探合同范本
- (高清版)DZT 0265-2014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 汽车直播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2024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苏教译林版)
- 锁骨下动脉 (1)讲解
- 退役军人就业培训课件
- TCLPA 002.1-202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评估规范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框架及编写规则
- 20世纪时尚流行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第四章-国防动员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练习100题及答案
- 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协同研究
- 系统升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