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1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2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3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4页
2019_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城市化,新知预习,自主检测,一、什么是城市化 1.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动力机制,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新知预习,自主检测,4.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新知预习,自主检测,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发展阶段,新知预习,自主检测,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已变慢,甚至停滞,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如图中C所示。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但速度快,如图中A和B所示。,新知预习,自主检测,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合理的城市化:可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3.过快的城市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链接生活我国许多大城市在经历强降水过程中,频发“城市洪水”,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城市洪水”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暴雨集中;硬化路面大大减少雨水的下渗;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等。,新知预习,自主检测,新知预习,自主检测,1.判断题 (1)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较低,差异都比较大。( ) (2)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的增加。( ) (3)城市化水平高就说明经济发展水平高。( ) (4)所有的城市化问题都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可避免。( ) 答案:(1) (2) (3) (4),新知预习,自主检测,2.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城市化的一个表现是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的标志是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化的拉力是就业机会少 城市化可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 A. B. C. D.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多少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3)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 答案:(1)A (2)D (3)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 主题活动 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何关系? 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原因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城市化的内涵和标志,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 世界城市化进程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表示。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如下表所示。,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的表现、成因与联系,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1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 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 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C.城市问题突出 D.国家人口政策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 A.停滞增长 B.缓慢增长 C.快速增长 D.持续下降,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经济快速发展会促进城市化发展;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问题突出不会导致城市化水平的快速下降;国家通过人口政策影响人口迁移,会使城市人口向乡村迁移,导致城市化水平下降。第(2)题,从图中城市化水平标准值的变化可知,近1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标准值明显上升,与世界城市化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故最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快速增长。 答案:(1)D (2)C,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整治措施 主题活动 漫画城市病显示了许多大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治理城市化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就是一个理想模式。 生态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结合材料探究:(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2)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提示:(1)表现:居住困难,交通拥堵,受教育费用高,就医困难,环境质量恶化,幸福感下降。“病因”:城市发展过快,城市规模过大;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 (2)环境方面:经济发展以清洁生产为主;合理布局有污染的企业。交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增加立交桥等交通设施。能源利用方面:使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名师精讲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2.城市化问题及表现形式,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4.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拓展延伸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立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典例剖析 例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墨西哥城人口超过了2 000万人,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色烟雾笼罩。 材料二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常住人口超过2 400万人。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修建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多条环城公路、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逐步增加,2015年达到24平方米。截止到2019年3月,上海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16.8%,相当于每个上海市民拥有“绿色一间房”。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结合材料一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 人口膨胀 工业过于集中 失业人口增多 城市规模扩大 A. B. C. D. (2)墨西哥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 。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 、 和 等。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 ; ; 。 (4)墨西哥城治理环境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是( ) 分散大城市职能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边污染边治理 扩大城市规模 A. B. C. 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材料一反映了墨西哥城由于人口过多、工业活动集中、汽车排放的废气过多等导致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材料二反映了上海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及这些措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答案:(1)A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噪声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3)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绿化环境,扩大公共绿地的面积 (4)A,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图,完成第12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关于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 D.世界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2.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农村 B.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 C.城市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 D.农村人口移民发达国家,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欠发达区域多于较发达区域;较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也在缓慢上升;2020年欠发达区域(而非全世界)城市人口超过其农村人口;对世界而言,人口的增长取决于自然增长,人口迁移只是改变区域间的人口分布。第2题,欠发达区域城市的就业、医疗、教育、生活等条件优于农村,致使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使得欠发达区域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答案:1.C 2.B,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读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水量比较表,完成第35题。,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3.北京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区( ) A.地下水位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小 C.蒸发量减小 D.降水量减小 4.北京市中心区地表径流量多于郊区平原区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小 D.城市热岛效应 5.为减少城市中心区雨季地表径流( ) A.将城市中心区的水调到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小绿地的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解析:第3题,城市建设会导致植被减少,硬化路面增加,则市中心区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受下垫面性质改变影响,市中心区蒸发量减小;市中心区上升气流旺盛,多对流雨,导致降水量增加,则径流总量增加。第4题,由表可知,北京市中心区与郊区平原区降水量差别不大,但地表径流量比郊区平原区大很多,可推断水泥地面导致降水下渗量减小。第5题,减少地表径流量的关键是提高降水下渗量,因此使用渗水砖较好。 答案:3.C 4.C 5.D,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6.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材料二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图)。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探究一,探究二,当堂检测,(1)根据材料一,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两国城市化各自的突出特征体现在哪里?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