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_第1页
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_第2页
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_第3页
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_第4页
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教师真题常考知识点知识点一: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2.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3.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4.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多国的教师工作。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3年11月1日起施行。7.学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度。8.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共有八章六十三条。9.依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11.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1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多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13.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共有七章七十二条。15.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多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知识点二:1.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奥苏伯尔。2.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3.顿悟说的奠基人是苛勒。4.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杜威。5.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强化。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多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7.一份教案的核心是设计教学进程。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1.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12.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1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14.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夸美纽斯。15.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知识点三: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3.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8.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9.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10.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1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1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1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多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知识点四:1.首创多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2.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3.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4.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5.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6.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7.用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所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一为一般教学目标,二为具体教学目标。8.教师组织课堂空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领域原则安排课堂空间,二是按功能原则安排课堂空间。9.阿尔波特的研究表明,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体的活动起阻碍作用。10.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11.一般说来,群体间竞争的效果取决于群体内的合作。1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13.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14.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总结性评价。知识点五:1.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直接强化。2.个性具有如下特征:先天性与后天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独立性与统一性、客观性与能动性。3.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来进行划分的。4.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学校教育系统。5.义务教育的实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6.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7.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在教学中“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8.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9.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10.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是指教学组织形式。11.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12.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