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_第1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_第2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_第3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_第4页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 “扫一室”与“扫天下”一、教材分析本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易懂。主要讲述了东汉时代,一个叫陈蕃的青年,他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他父亲的朋友薛勤看到这个现象后,劝诫陈蕃:“扫天下”必须从“扫一室”做起。学习本课,需要让学生明白做好小事的重要性。此外,还可以学习本课在言语形式上的特点:一是围绕人物特点写;二是使用反问句增强语气;三是体会文章适当留白的好处。二、学情分析本篇课文就言语内容而言,浅显易懂,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但就言语形式而言,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深入地发现和体会。此外,文章阐释的道理也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引导。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明白其蕴含的道理;体会文章言语形式上的一些特点:一是通过补写课文内容,学习围绕人物特点写的方法;二是通过给反问句换个说法,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三是体会文章最后留白的好处(为什么不把陈蕃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写出了)。2.认字6个,写字7个。理解“着实”“理直气壮”“满不在乎”等词语的意思。3.通过扩展阅读,深化认识,丰富知识。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明白其蕴含的道理。2.体会文章写法上的一些特点:一是通过补写课文内容,学习围绕人物特点写的方法;二是通过给反问句换个说法,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三是体会文章最后留白的好处。(红色部分也是难点)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提醒一下,课文后面的生字,两条线中间的是要求认识的,田字格里的是要求会写的。文中画线地方可以先不要关注。(二)检查预习1.认一认:重点认识“懒散”“寒暄”2.写一写:难写的字?(皱)识记、听写生字。3.指名抽自然段读课文。指名分别读第一、二、五自然段。(三)学习课文1.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写的一个主要人物是谁?他是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的?(第一自然段中)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人,那2-6自然段主要就是?(记事)相机板书:写人(1)陈蕃生活懒散志存高远记事(2-6)2.在记事部分,原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就是围绕他的生活懒散和志存高远写的,老师给你们的课文中把一些重要的内容空了下来,请你们结合上下文,选用下列词语试着进行补写。A.屋子桌子地上墙壁上B.又脏又乱垃圾污浊C.大丈夫轰轰烈烈小小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同桌合作,将课文补充完整。交流汇报出示原文(1)指名汇报填写的内容。(2)对照原文谈自己的想法,带着感受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聚焦:理解“着实”,取掉“着实”怎样?理解“满不在乎”,意思是什么?陈蕃不在乎什么?你有过满不在乎的事吗?理解“理直气壮”,意思是什么?能造个句子吗?带着感受读一读这两段话。相机出示: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小小的一间屋子呢?A.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那种说法语气更强烈一些呢?B.课文中还有几个这样的句子,老师把它拎出来了,你们读一读,选一个句子试着把它换个说法,体会它的语气。此人年少而有大志,但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后面一句是薛勤在劝诫陈蕃。2.那薛勤走后,陈蕃是怎样的表现呢?出示:薛勤走后,陈蕃沉思起来,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读了这一段,你会有什么问题?预设: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师:那课文为什么不把这些写出来?给读者留下许多思考与想象的空间。这也叫留白。3.课文学到这里,能结合板书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4.课文学完了,对于课文题目,你有怎样的理解?从这篇课文中,你又获得了什么道理呢?5.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事例或感受呢?四、推荐阅读1.少了一个马蹄钉,看你在内容、写法和道理上有什么收获?2.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从网上搜集后汉书.陈蕃传这篇文章来读一读。五、板书设计“扫一室”与“扫天下”平凡小事轰轰烈烈的伟业写人:陈蕃(志存高远生活懒散)围绕记事:反问句留白第二篇:“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扫一室”与“扫天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领悟“扫一室”与“扫天下”的含义。 2品读课文,领悟“扫一室”和“扫天下”的特别含义。懂得“要想做成大事,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道理。3感悟反问句的意思,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教学重难点:1领会“扫一室”与“扫天下”之间的关系。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有关名言等。 教学准备:课件:以小见大的有关名言、句子;自学题。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设置悬念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粒米,一滴水有多大的作用吗?2师:课前老师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同学们请看。教师读出以下数据。 (多媒体出示:水一滴滴地流掉,米粒一粒粒被扔掉场景及以下数据:)你知道吗?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滴水,我国13亿人口就会浪费13亿滴水,相当于260吨水,如果每人每天吃10千克的水,这些水可供1人吃26 000天,也就是70年。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全国每天浪费掉13亿粒米,一粒米大约重0.025克,这13亿粒米大约重75吨,假如一人天能吃掉0.75克米。这些米足够一人吃10万天,也就是274年。3师:看到这组数据你想说些什么?4米粒、水滴虽小,但聚集起来能办大事情,解决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进入十一单元大与小的学习。(教师板书课题:11.大与小“扫一室”与“扫天下”) 5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大家带着你的问题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读后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文后,指读生字词;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师(小结)东汉时代的青年人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己的书房也很少收拾打扫。父亲的朋友薛勤告诫他: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同学们认为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 (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三、精读分析,深入理解。 学习提示一1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陈蕃书房样子的句子,用画出来。 2找出陈蕃不打扫一室原因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来。 3读画曲线的句子,讨论“扫一室”与“扫天下”的意思。出示课文片段:屋子里又脏又乱,桌子上书呀、杂物呀什么都有,满是灰尘;地上到处都是垃圾;墙壁上有不少蜘蛛网。屋里不仅肮脏,连空气也 显得污浊。学生读、悟,感受陈蕃房间的“脏”“乱”。出示:“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要扫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一间小小的屋子呢?”读,理解陈蕃不扫一室的原因。师:结合课文,你知道“扫一室”和“扫天下”分别是指什么吗?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扫一室”是指行小事,“扫天下”是指立大志。) 讨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和“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谁说的正确。 学习提示二1找出薛勤劝陈蕃的话,反复读,揣摩它的语气,想想句子的意思。 2找出文中同类型的句子读一读。出示: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 (读出比陈述句强烈的语气)反问句: 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又怎么去扫天下呢?陈述句: 年轻人,你连一间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无法去扫天下的。从文中找出相同的句子读读。把课题也变成反问句:“不扫一室怎能扫天下呢?把板书变成反问句:“不脚踏实地做小事,又怎能治理国家呢?”四、拓展延伸,深化文本。如果你是陈蕃,你听了薛勤这句话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在小组中交流一下。陈蕃到底是怎样做的呢?找课文答案或交流查找资料。五、总结课文,提高认识。学习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是呀,要想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必须从小事一点一滴积累。那些课前认为:只要学习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