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计算综述.doc_第1页
储量计算综述.doc_第2页
储量计算综述.doc_第3页
储量计算综述.doc_第4页
储量计算综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储量计算 第一节 石油资源量、储量分级与分类 油气资源量和储量是一个与地质认识、技术和经济条件有关的变量。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实际上是对地下油气藏逐步认识的过程,也是从油气资源量向储量转化、储量精度逐步提高和接近于客观实际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不同勘探、开发阶段所计算的储量精度不同。因而在进行勘探和开发决策时,要和不同级别的储量相适应,以保证经济效益。一、 我国石油资源量、储量分级与分类1资源量资源量是在一定时间,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含采出量)和待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2地质储量地质储量是资源量中已发现的部分,即在原始地层条件下,已发现的油气储层有效孔隙中储藏的油气总体积,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下的油气总量。3可采储量可采储量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从油气藏中可采出的油气总量。4储量分级与分类油气田从发现到全面投入开发,大体经过预探、评价勘探和开发三个阶段。根据各阶段对油气藏认识程度的不同,将储量划分为预测、控制和探明三级,详见图2.5.1。 资 源 量 Resources 待发现资源量Undiscovered Resource 已发现资源量Discovered Resource 地质储量 OIP/GIP 预测储量相当Possible OIP/GIP 控制储量相当Probable OIP/GIP 探明储量相当Proved OIP/GIP 图 2.5.1 资源量、储量分级图1) 探明储量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完成后,或在开发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探明储量是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油气田开发建设的投资决策、油气田开发分析与管理的依据。探明储量按开发状态划分为已开发探明储量和未开发探明储量两类。详见图2.5.2。 探明储量 相当Proved OIP/GIP 未开发探明储量Undeveloped OIP/GIP 已开发探明储量 Developed OIP/GIP 可采储量Recoverable Reserves 非可采储量Unrecoverable Reserves 残余量 Residual Volume 非经济量Uneconomic Volume 剩余可采储量 RemainingRecoverable Reserves 累计产量Cumulative Production 图 2.5.2 探明储量分类图(1)已开发探明储量(简称类) 已开发探明储量指通过开发方案的实施,已完成生产井钻井和设施建设,并已投入开发的探明储量。储量的可信系数大于90%。(2)未开发探明储量(简称类)未开发探明储量指已完成评价勘探,尚未投入开发的探明储量。储量的可信系数大于80%,对实行滚动勘探开发的复杂油气藏,储量的可信系数大于70%。2)控制储量控制储量是在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油气流后,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在评价勘探过程中计算的储量。控制储量可作为进一步评价勘探、编制中期和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储量的可信系数大于50%。3)预测储量预测储量是在地震普查和其它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过预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或综合分析有油气层存在,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对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的储量。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储量的可信系数大于10%。二、国外石油资源量、储量分类1 加拿大石油储量分类加拿大对储量定义为能经济采出的或能产生价值的油气量。其分类见图2.5.3,将原始储量分为累积产量和剩余储量两部分。累积产量又包括售出的数量和存货的数量。剩余储量由三部分组成: 原始储量 累积产量 剩余储量 售出 存货 剩余的证实储量 概算储量 可能储量 证实已开发的 (生产的) 概算开发的 可能开发的 (未生产的) 证实未开发的 概算未开发的 可能未开发的 图2.5.3 加拿大储量分类图 1) 剩余的证实储量。它是技术上和经济上风险小的储量,一般可靠程度在0% - 100%。它又可分为已开发的和未开发的两类剩余证实储量。已开发剩余证实储量又可进一步分为生产的和未生产的两类。2) 概算储量。这类储量技术和风险程度比剩余的证实储量要大,一般可靠程度在40% - 80%。它又可分为概算开发的和概算未开发的两类。 3) 可能储量。它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风险程度比概算储量更大,一般可靠程度在10% 40%。它又可分为可能开发的和可能未开发的两类。2美国石油工程师学会(SPE)1987年石油资源分类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1987年月理事会通过的石油资源分类方法见图2.5.4,储量分为证实储量(Proved Reserves)和待证实储量(Unproved Reserves )两类。 1)证实储量。一般情况下,如果油气藏的商业生产能力已被实际生产或油层测试所证实,该储量就被认为是证实的。“证实”这一词汇是指估算储量的容积,而不是仅仅指该油气藏是能够进行生产的。在某些情况下,证实储量可以按电测和其它类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求出,这些资料说明该储量是含烃的。并且与同一区域正生成的储层类似,或许根据地层测试已证明其有产出能力。 2)待证实储量。待证实储量所根据的地质或工程资料类似于用来估算证实储量时所用的那些资料。但由于技术上的、契约上的、经济上或法规上的不确定性将这些储量划分为待证实储量。它们可能是根据假设将来的经济条件和估算时占主导经济条件有所区别而估算出的。 待证实储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概算储量(Probable Reserves)。它较证实储量的可靠性差一些,但能够以一定程度的肯定性来进行估算,以便说明它们很可能是能被采出来的,而不是不能采出的。 可能储量(Possible Reserves)。它没有概算储量可靠,能以较低的可靠性来进行估算。 油气总资源量 已发现资源量 待发现资源量 非可采资源量 可采资源量 储量 累计产量 证实储量 待证实储量 概算储量 可能储量 图2.5.4 美国SPE资源储量分类图 3世界石油大会(WPC)资源分类1987年第12届世界石油大会通过的分类是可采资源的分类,详见图2.5.5,资源基础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已发现的,另一部分是待发现的。世界石油大会的“已发现的”相当于SPE的“储量”。 资源基础 已发现的 待发现的 证实的 未证实的 有可采潜力的 已开发的 未开发的 概算的 可能的图2.5.5 世界石油大会资源储量分类图4俄罗斯石油资源分类1997年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委员会批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和资源分级根据地质认识程度和经济价值将石油资源分为七级,详见图2.5.6。A级, 探明储量。按已批准的开发方案,投入或部分投入开发油气藏储量。B级,探明储量。按照已批准的开发工艺方案或气田工业试生产方案,完成部署井网,投入或部分投入开发油气藏的储量。C1级,探明储量。根据勘探成果计算的储量。即根据工业油气流井,以及录井和测井有良好含油气显示井资料计算的储量。C2级,初算储量。是已知油气田内根据地质、物探资料论证存在的储量。包括油气藏已知高级别储量的延伸部分,以及油气田已知高级别储量以上或中间的录井和测井有良好油气显示。D0级,远景资源。同一油气聚集带上,地质与物探成果确定的圈闭,通过与本带已知油气田类比得出的油气量。D1级,推测资源。油、气区内查明或未查明圈闭,经区域研究并与区内已知油、气藏(田)类比得出的油气量。D2级,推测资源。远景区的油气量是通过与相邻油气区类比得出的数量概念。 油 气 资 源 已 发 现 资 源 可 能 资 源 可采资源 不可采(残余) 可采资源 不可采 (储量) 资源 证实储量 初算 探明 概算 储量 远景资源 推测资源 储量 储量 A B C1 C2 D0 D1 D2图2.5.6 俄罗斯石油资源储量分类图 三、我国储量分级分类与其它国家储量分级分类的对比 由于储量分级分类受各国政治、经济体制、工业发展历史和资源条件的影响,各国储量分级存在差别,大体可归纳为美国和前苏联所代表的东、西方两大类型。中国储量分级分类与其它国家储量分级分类对比详见表2.5.1。 我国储量分级大体可以和美国的分类套起来,探明储量大体与美国的证实(proved)储量相当,控制储量与概算(probable)储量相当,预测储量与可能(ossible)储量相当,远景资源量相当于美国假定的和推测的(HypotheticalSpeculatiue)资源量。前苏联的分级除级跨度较大,其他级别和我国的分级基本相当。表2.5.1 我国与其它国家资源量储量分级对比表世界石油大会推荐Discovered (已发现的)Undiscovered(待发现的)Proved ( 证实的)Unproved(未证实的)Speculatiue(推测的)Developed(已开发的)Undeveloped(未开发的)Probable(概算的)Possible(可能的)中国现规范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远景资源量已开发(I类)未开发(II类)美国Proved( 证实的)Probable or Indicated(概算或预测)Possible or Inferred(可能或推断)Hypothetical+Speculatiue(假定+推测)Developed(已开发)Undeveloped(未开发)前苏联AB , C1C2,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储量 国内外油(气)储量计算方法有:类比法(即经验法)、容积法、物质平衡法、产量递减法、矿藏不稳定试井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统计模拟法等。对一个油(气)藏采用哪种方法计算储量,主要取决于勘探程度、油(气)藏地质特征、驱动类型及矿场地质资料的拥有情况。容积法是计算油(气)藏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应用最广泛。容积法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同圈闭类型、不同的储集类型和驱动方式。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取决于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对于砂岩储集层油(气)藏计算精度较高;而对于复杂类型油(气)藏,则准确性较低。一、计算单元 储量计算单元指计算储量的地质单元。一个油(气)田往往是由多个油(气)藏组成,平面上由许多小断块组成,纵向上由多个油水系统组成。为了准确地计算油层体积和描述油层体积的分布形态,应以具有统一油水系统的单个油(气)藏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的选择除了应考虑算准地下含油(气)体积之外,还应考虑油层参数纵向上的差异性和平面上的分区性,原则上应将油层物性和原油性质接近的油层合在一个计算单元内。平面上以区、块为单元;纵向上以油水系统或以层、组为单元,探明储量的一个计算单元井段一般不宜超过。二、计算公式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实质是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的体积,然后用地面的质量单位或体积单位表示。 原油地质储量计算公式为: 100(oi) (2.5.1) 式中: -原油地质储量,104; -含油面积,km2; -平均有效厚度,; -平均孔隙度,; oi-平均束缚水饱和度,; -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g/cm3; -平均地层原油体积系数。通常称(-Soi)为单储系数。地层原油中原始溶解天然气的地质储量计算公式为: 10-4 式中: -溶解天然气的地质储量,108m3; -原始溶解气油比,。天然气地质储量计算公式为: (2.5.2) 式中 -天然气原始地质储量,; -含气面积,; -平均有效厚度,; -平均孔隙度,; gi-平均原始含气饱和度,; Tsc-地面标准温度,K; T- 平均地层温度,K; -地面标准压力,; i-平均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 i-原始气体偏差系数,无因次量。 通常称为综合系数,它表示单位体积中具有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三、含油(气)面积含油(气)面积指具有工业油(气)流地区的面积,是容积法计算储量的首要参数。含油(气)面积的大小取决于产油层的圈闭类型、储集层物性变化及油(气)水分布规律。含油(气)边界线包括油气边界线、油水边界线、断层边界线、岩性边界线以及计算线。1依据油(气)藏类型确定含油(气)面积油(气)藏类型在圈定含油(气)面积中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常见的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1)构造油(气)藏 简单的背斜油(气)藏,主要应搞清构造形态,并通过油气水层的试油资料,制定判定油气水层的测井标准,在确定油气水界面后,可准确地圈定含油(气)面积。 断层油(气)藏是断层起着主要的圈闭作用。断块油(气)藏的含油(气)边界由断层边界、油(气)水边界和岩性边界构成,具有多套油水系统的特点。一个断块内常常出现几个油藏,因而必须首先确定断层的位置,然后搞清断块内含油(气)层系中的油(气)水系统,分油(气)藏确定油(气)水界面,圈定含油(气)面积。 2)岩性油(气)藏 这类油(气)藏以岩性圈闭为主,常见的有透镜状岩性油(气)藏和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这类油(气)藏首先必须通过地震和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了解砂体的分布形态,掌握透镜状或上倾尖灭砂岩储层的分布规律和砂体范围,确定砂岩体的岩性尖灭线,根据岩性边界和油气水分布规律,圈定油(气)边界。3)地层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是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可分为潜山油(气)藏、生物礁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对这类油(气)藏,首先要经过地震和钻井等资料的综合研究,了解油(气)藏的封堵情况、油(气)藏的类型和特点,根据油气水的分布关系,确定油(气)水界面和油(气)藏边界。2 油(气)水边界确定油(气)水边界线是油(气)藏在纵向上产气、产油层段与油层或水层接触面的深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油水、油气接触面与油(气)层底面的交线为内含油(气)边界,其内部为纯含油(气)区;油水、油气接触面与油(气)层顶面交线为外含油(气)边界线;内、外含油(气)边界之间为过度带。准确确定油(气)水界面是正确地划分油(气)水边界线的基础。 1) 当有井钻遇油(气)水接触面时,用该井实际油(气)水接触面的深度作为油(气)水界面深度;当井钻遇油(气)水同层时,则用油(气)水同层底界作为油(气)水界面深度。2)当无井直接钻遇油(气)水界面,但同一层位在开发井距内的构造较高部位为油(气)层,低部位为水层时,可取较高部位的油(气)层底与低部位井的水层顶深度的平均值作为油(气)水界面深度,或直接以油(气)井与水井井距之半处的构造等深线作为油(气)水边界线。3岩性边界确定储量计算中的岩性边界是指有效厚度和非有效厚度的界线,称为有效厚度零线。对陆相沉积岩性油(气)藏,在开发井网控制的范围内,一般以有砂岩厚度井与尖灭井井距之半为岩性尖灭线,尖灭线至有效厚度井之间三分之一处为有效厚度零线。以有有效厚度井与无有效厚度井(有砂层)井距之半处为有效厚度零线。当地震资料较好,相位清楚,分辨率高时,应充分利用地震储层描述技术,确定岩性(砂体或砂包)边界。四、 有效厚度1 有效厚度概念 油层有效厚度指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在工业油气井内具有产油能力的储集层厚度。作为有效厚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油层内具有可动油,二是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具有产油能力。工业油气井的产量下限是在合理工作制度下(包括增产措施)测试的稳定产量。工业油气井的单井产量下限计算见表2.5.2。 表2.5.2 工业油气井产量下限表 产油(气)层埋深,D 最低产油量 最低产气量 m t/d 104m3/d 3500 0D 0.3gD 3500 50D-14 1.5gD-4 说明:0=0.001(t/d.m) g=0.001(104m3/d.m)2. 有效厚度标准有效厚度标准是用来判别与划分油(气)井地质剖面中具有为工业油(气)流提供可动油(气)层段的某些界限(或称截止值)。只有达到一定界限的储层厚度才能划为有效厚度。1) 有效厚度取舍标准判别有效层与非有效层界限是决定储层能否划分有效厚度的标准,具体界限包括判别油、气、水和干层的岩性、含油性、物性及电性的界限。在原油性质变化较大的地区,还应包括原油性质的界限。一般采用取心、试油(采)、测井等资料,在“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确定有效厚度标准。常用的方法有:(1) 用取心井单层试油资料确定岩性、含油性、物性界限。(2)用正逆累计等统计法确定物性界限。(3)用压汞资料与油基泥浆取心资料对比,确定孔喉半径等物性界限。(4)用交会图法确定物性、电性界限。2) 夹层扣除标准夹层扣除标准是在有效层内扣除非有效层段的依据。夹层一般是在有效层内所夹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变差、产油能力下降到不具有可动油的层段。有效厚度标准的精度,一般用取心井的岩心资料来检验。具体用标准误差和平衡误差来衡量。标准误差:指有效厚度标准确定后,误入界限的非有效层层数与漏在界限外的有效层层数之和与总层数之比。 平衡误差:指在取心井中按测井标准划分的测井有效厚度和按物性标准划分的岩心有效厚度之差,与岩心划分的有效厚度之比。储量规范要求各油田平衡误差必须在以内。 五、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是指岩石中连通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1岩心分析法有效孔隙度应以岩心分析数据为基础。测井解释的孔隙度应与岩心分析孔隙度有良好的关系,对中、高孔隙度储层两者的差值不得超过.5。碳酸盐岩的缝洞和砂砾岩孔隙度应使用全直径大岩心测量。对于疏松未胶结砂岩的孔隙度,可采用冰冻法测量的数值。对基质孔隙度数值小的储层,因分析的精度要求更高,须采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操作技术。2理论公式法理论公式一般是由大量实验数据抽象出的理论模型。1)1956年威利(Wyllie)提出求取孔隙度的公式,即时间平均关系式:()/() (2.5.3) 式中 -孔隙度,; -声波时差,; -骨架时差,; -流体时差,。 该式在孔隙度分布均匀、固结且压实的纯砂岩中,能获得较好的解释结果,但在非固结砂岩中,上式必须进行校正,即: (2.5.4) 式中 -非压实校正系数。2)1986年法国人提出了声波地层因素公式 /() (2.5.5)式中 -声波地层因素; - 岩性指数。3)由密度测井资料求孔隙度 (2.5.6) 式中 -密度测井值,g/cm3; -骨架密度值,g/cm3; -流体密度值;g/cm3。4) 由中子测井资料求孔隙度 (CNL) (2.5.7) 式中 CNL-中子测井值,; -骨架中子值,。5) 由三孔隙度测井资料求孔隙度22332233 (2.5.8) 2233 式中 ,分别为三种矿物的体积百分含量,f; ,分别为三种矿物的密度测井值,g/cm3; ,分别为三种矿物的中子测井值,; ,分别为三种矿物的声波时差测井值,。6)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求裂缝孔隙度 水层:(/)()1/mf (2.5.9) 油气层:(-)-/ (2.5.10) 式中 -深侧向电导率,; -浅侧向电导率,; -泥浆电导率,; -水电导率,; -裂缝的孔隙度指数; -裂缝畸变系数,一般为.3;水平裂缝取.3,低角度缝取1.2,斜交缝取1.1,垂直裂缝取。 3经验统计法大量实践资料已证明,理论解释模型往往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特别是在参数变化较大的油田,用理论模型解释的参数与实验测定的参数误差较大。经验统计法以理论模型为基础,在各参数单相关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参数、多种统计方法,建立参数解释模型。ln()ln (、为常数) (2.5.11)4孔隙度压缩校正 储量计算中所用的油层有效孔隙度系指地下有效孔隙度。各油区可做适量限定压力下的岩样孔隙度测量,研究本地区储层孔隙压缩规律,将地面孔隙度校正为地下孔隙度。压缩校正公式为: () (2.5.12) 式中 -地层条件下的孔隙度,; -地面条件下的孔隙度,; -地层有效覆盖压力,; -地面大气压力,; 、-孔隙体积压缩系数与有效覆盖压力关系曲线上的常数项与指数项,由实验资料得到。六、原始含油饱和度原始含油饱和度是在原始状态下储集层中石油体积占有效孔隙体积的百分数。1岩心分析法用油基泥浆或密闭取心资料测定含水饱和度是当前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它是其它间接求取饱和度方法的基础和对比验证的依据。因此须检查分析数据的可靠程度,并对不可避免的系统误差予以校正。2.理论公式法1942年阿尔奇(Archice)根据实验研究得出求解含水饱和度的阿尔奇公式: (2.5.13) 式中 -含水饱和度,; -地层水电阻率,; -地层电阻率,; -孔隙度,f; 、-与岩性有关的系数; -胶结指数,与孔隙结构有关; -饱和指数。、一般利用本油田的岩心资料,通过岩电试验测定而得。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有视地层水电阻率法、电阻增大率法、双孔隙度法以及孔隙度电阻率交会法等,可根据具体地质和测井条件选择使用。3经验统计法以阿尔奇公式为理论基础,采用油田实际的油基泥浆或密闭取心井资料,利用多元逐步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饱和度解释模型。lglglglg (2.5.14)式中 、为常数。油藏中原始含油饱和度受构造(即含油高度)、岩石物性、油气水性质、油水界面张力和储层润湿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由于油基泥浆或密闭取心井成本高、工艺复杂、资料数量有限,因此,含油饱和度的求取还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相互验证。如:1) 用水基泥浆取心资料的岩性、含油性、物性参数相关统计法估算含油饱和度。2)用毛管压力资料计算含油饱和度。3)采用类似油田综合对比推测含油饱和度。 4饱和度压缩校正 如上所述,地面孔隙度经压缩校正为地下孔隙度,相应对含油饱和度的校正公式为: (2.5.15) 式中 wc-地下含水饱和度,; -地面含水饱和度,; -地下孔隙度,; -地面孔隙度,; w-水的压缩系数。七、原油密度原油密度是将原油储量体积单位转换为重量单位的一项参数。实测原油密度数值是用原油在时的重量与同体积时纯水的重量比值标定的。储量计算中,原油密度的数值是依据实测资料确定。八、原油体积系数原油体积系数是储量计算中将地下原油体积转换为地面原油体积的参数。它是地层条件下的原油体积与同一原油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原油体积系数通常是在自喷井中高压取样后,在室内通过原油高压物性测量装置测定的。储量计算中的原油体积系数一般依据原油样品实际测量值确定。如果缺乏高压物性分析资料,则往往依据一些地区的气油比与体积系数的经验关系曲线求得。九、 储量参数选值方法用容积法计算储量一般先确定计算单元内各参数的平均值。1、 油层平均有效厚度1)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求油层平均有效厚度为各井油层有效厚度累加值除以总井数。 (2.5.16) 式中 -平均有效厚度,; -单井的油层有效厚度,; -井数。本法适用于井点分布均匀的地区。2)面积权衡法(1)等厚线面积权衡法该方法以等值线内插法编制的有效厚度等值图为基础。 (2.5.17) 式中 -第条有效厚度等值线值,; -第i条与第i+1条等厚线间第块面积,km; -等值线间隔数。(2)井点面积权衡法 该方法是以井间垂直平分线所包围的范围作为单井控制面积,以每口井所钻遇的厚度代表该井控制面积内的厚度。 (2.5.18) 式中 h-第i井点钻遇的有效厚度,m; -第i井点的单井控制面积,km; -井数。 面积权衡法适合于井点分布不均匀的地区。(3)网格平均法利用数学地质统计方法,将井点有效厚度离散成均匀分布的网格节点有效厚度,利用算术平均方法求出网格节点有效厚度平均值。 (2.5.19) 式中 -平均有效厚度,m; -各节点的有效厚度值,; -网格节点数。 该方法适合于井网分布不均匀,或井数较少而地震资料可提供储层厚度的分布,结合井点有效厚度净毛比资料,可较准确地求出计算单元的平均有效厚度。2.油层平均孔隙度计算单井平均孔隙度时采用厚度权衡法,计算公式为: (2.5.20) 式中 -单井平均孔隙度,; -单层孔隙度,; -单层有效厚度,; -层数。计算单元平均孔隙度时采用体积权衡法,计算公式为: (2.5.21) 式中 -平均孔隙度,; -单井控制面积,km; i-单井孔隙度,; -单井有效厚度,; -井数。3.油层平均含油饱和度计算单井含油饱和度时采用孔隙厚度权衡法,计算公式为: (2.5.22) 式中 -单井含油饱和度,; -单层孔隙度,; -单层有效厚度,; Soi-单层含油饱和度,; -层数。计算单元平均含油饱和度时采用孔隙体积权衡,计算公式为: (2.5.23) 式中:-单元平均含油饱和度,; -单井控制面积,km; -单井孔隙度,; -单井有效厚度,; Soi-单井含油饱和度,; -井数。4.油层平均原油密度和平均原油体积系数 一般在原油性质变化不大的地区,采用算术平均值即可,如果原油性质变化大, 则计算平均原油体积系数应采用地下含油体积权衡,计算平均原油密度应采用地面原油体积权衡。计算公式为: (2.5.24) (2.5.25) 式中 -平均原油地层体积系数; oi-单井原油地层体积系数; -平均原油地面密度,; oi-单井的原油地面密度,; -井数。第三节 网格积分法计算储量网格积分法计算储量的基础仍是容积法,该方法计算的储量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且可提供地下储量参数的分布,切实反映地下复杂地质体的油气储量状况。一、 计算方法 利用网格积分法计算储量时,首先把油藏划分为若干个大小一定、面积相等的单元,用容积法分别计算各个单元的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如下:100 (2.5.26)式中 网格储量密度,104/km2; 网格有效厚度,; 网格孔隙度,; 网格含油饱和度,; 网格地面原油密度,g/cm3; 网格原油体积系数。(如果o、oi变化不大可采用油藏的平均值)。 最后,累加含油面积内的网格储量,即得到整个油藏的石油地质储量。 (2.5.27) 式中 油藏地质储量,104; 网格含油面积,km2; 网格数。二、 边界条件 油藏的含油边界一般由断层线、油气边界、油水边界、有效厚度零线、含油边界、计算线等组成。在不同类型的边界上,其边界约束条件是不同的。 1)油水边界:有效厚度为零,含油饱和度为下限值; 2)有效厚度零线:有效厚度为零,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含油饱和度均为下限值。 3)含油边界、计算线、断层线:不给下限值,即无约束条件。 为了使含油边界的参数符合地质意义,可在边界上增加虚拟井,虚拟井上的各参数值根据边界类型赋值。油藏的各参数分布由井点参数和边界条件控制,油藏的含油面积是由各参数等值线迭加后并且满足有效厚度标准的有效面积。 利用以上储量参数的网格数据可绘制储量参数等值图。油藏网格单元面积大小的划分主要以井点地质参数分布的均匀程度为依据,如果地质参数的非均质程度较高,则网格单元的面积宜取小,否则宜取大。一般以单元的边长不超过最小井距之半为好,以便使储量参数等值线能通过单元面积,从而使参数等值图客观地反映地下储量的分布。第四节 概率统计法计算储量 概率统计法又称蒙特卡洛(Monte-Carlo)法或统计模拟法。概率法以随机变量为对象,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它计算的结果提供一条储量概率分布曲线,给出不同可靠程度的储量数据,人们可根据不同勘探、开发阶段的需要选取储量值以及相应的可信度值。一、 计算方法 概率法计算储量的基本公式仍是容积法的公式,由于参与油、气储量计算的各地质参数被看成是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油气储量过程如下: 图2.5.6 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油气储量图 从该过程可看出: ()储量计算公式中的各储量参数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值,而是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油气储量也不再是一个确定的值,而是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如果在油、气储量分布函数曲线上取某一储量值时,就会有某一确定的概率与之相联系。 这是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油、气储量与传统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的根本区别。二、 储量参数的概率分布 根据参与储量计算各参数的数据容量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构成储量参数的分布函数。 、当原始数据数量较多(个)时,可直接用频率统计法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用这种方法构成的分布函数叫做经验分布函数。 、当原始数据的数量较少,但知道随机变量的概型时,可用分布概型公式计算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当原始数据的数量很少,又不知分布概型时,可用最简单的均匀分布或三角分布来代替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有了储量参数的分布函数,经过随机抽样,由容积法可得到储量的随机值,用概率统计法便可得出储量这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三、 储量期望曲线的应用 蒙特卡洛法最终提供的结果是储量大于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即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