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观书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观书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观书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观书有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观书有感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作品。诗中借半亩方塘清澈明净的形象来譬喻读书的体会的。作者以喻明理,理寓象中,将感想议论化为生动形象,既富理趣,又有诗情。设计理念: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设计了以读为主,以语感训练为主的“四读”教学程序:初读感受诗意,感受诗的主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默读自学为主,着重感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连缀,感触全诗的诗脉,体会诗人的构思之巧。引导学生抓住“鉴”“徘徊”“活水”等词的赏析,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通过图文对照,音乐渲染,画面想象,语言描述,为学生创始朗读情境,升华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让学生步入诗人所描写的艺术境界之中,从而使学生与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一、 品读名句初识作者1、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2、学生读。3、你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4、简介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学问广博,治学勤奋,一生共撰写了50余部著作,其中很多思想成为明、清两朝的治国方针,他写的诗善于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寓意含蓄,具有哲理。4、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这首诗:(板书课题:观书有感)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由学生熟悉的名句引出诗人,既复习了旧知,又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二、品析诗句理解诗意1、出示诗2、自由读,注意读准三个生字(鉴 徘徊)(1)指名读(2)、边划分节奏边读,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 谁来读出问的语气呢?(指名读,并指导朗读好这一句)从标点入手,启发学生质疑,感知诗景.4、作者到底问的是什么呢?(请结合插图,联系诗句想一想) (1) 释 渠 :指方塘 如许:如此,这样 (2) 谁再来问一问?指导读好第三句5、诗人问方塘的水为什么这样的清澈,为什么会有此一问呢?因为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了呢? 出示插图,看图想象说话:诗人坐在塘边的大石头上,抬眼望去,方塘的水真清啊: (同桌讨论)小结:说的真好,其实你们刚才描述的,正是作者吟出的两句诗,齐读第一二句(读出方塘景色的清新明快)通过图文对照,画面想象,引导学生步入方塘美景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感受渠之清.6、学习一二句理解:鉴1、镜子 2、照 3、仔细看,审察 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5)学生讨论选择联系望洞庭中的“潭面无风镜未磨”理解。巧妙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理解“鉴”,轻松突破难点。(6)“徘徊”什么意思?(1、来回地走 2、来回移动 3、比喻犹豫不决)(7)学生讨论选择(8)连起来说说一二两句的诗意。7、学习三四句 过渡:诗人好学善问,看到眼前的方塘美景,他不禁产生疑问:问渠哪得清如许?(1)、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诗人自问又自答,诗中那个词提示你原因了?(为)(2)、“活水”什么意思?(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结合插图理解“活水”(远处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所以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3)、连起来说说三四两句的意思。(4)、如果没有活水涌来,方塘会怎样?(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 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 小结:是呀!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配乐读全诗(读出心中的喜欢之情)三、辩论明理享受诗趣1、老师读题目,学生读诗。2、教师启发: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你学到这儿,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3、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点拨引导.4、教师小结: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使这首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所以这个题目真是妙不可言!不能改!5、此时此刻,再读这一首诗,我们又该如何去读?(重点读好“哪得”,“如许”,“活水”,及问号。打破常规,反诘诗题,激发了学生探究思索的兴趣,变“让我读,让我说”为“我要读,我要说”,让学生在激烈的辩驳中享受了诗的理趣。四、拓展延伸温故知新、朱熹先生写了一首这么美的写景诗,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真不愧是杰出的理学家,教育家,这样诗也叫说理诗,我们接触到还有许多这样的诗,试一试,你能填上吗?2、出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正像一首诗中所写:( ) ,( )。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正如诗中所说:( ),( )。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这正是( ),( )。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成功时,回头再看那些困难时,就会觉得,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这正是( ),( )。3、总结: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