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叙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为救国进行的探索活动。(2)研读史料,感受“驱除鞑虏”“五族共和”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分析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和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国民族的兴衰,树立民族忧患意识。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2.难点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三、教学策略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注意论由史出。以史料为证据,让学生学会由史料中获得信息、分析史料的方法,得出结论。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导入主题1我们前面学习了20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考考你:“你还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2展示知识卡。就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评价。展示课题过渡: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1预计初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能说出1个以上代表中国的名词。能通过预习课文知道部分或全部问题答案2阅读知识卡,增强民族意识1通过了解中国的别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意识,并为后面“多元一体”的学习进行铺垫2加强学生对自己国家的了解回顾历史,感受“多元一体”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感受“多元一体”内容快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1你在八年级学过哪些少数民族?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师注意对学生回答的补充和评价。如西夏党项族属于羌族一支,匈奴部分西迁欧洲,部分为汉族同化,部分融入蒙古族等知识2展示“北魏孝文帝改革”图示,提示学生并复习回顾已学知识。你知道鲜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3展示“女真族”图示,知道该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4感受“多元”: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汉族类似吗?生回答后师指出“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估计学生可以或经过提示说出教材提示的匈奴、羌、鲜卑、女真族等少数民族的名称,可能说出部分情况但不完整生回顾并巩固历史知识生回顾知识,了解满族的由来能感受不同少数民族各有特色通过问题和提示,引领学生复习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感受民族的多元性在回顾重要知识点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认识增加女真族满族的发展状况与后面的教学相呼应帮助学生认识民族的多元性展示图1-47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指导学生读图,思考: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这些信息与“中华民族走向一体”有什么联系?教师教学时注意学法指导。强调“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过渡:中华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到清朝后期,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学习读图方法,读图思考,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图方法,培养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体”的认识解读史料,探究“驱除鞑虏”1展示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扩张图表,思考: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危险?中国人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机?2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言论和“各国辛丑条约”图片,问:(1)回顾所学,他们为救国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2)清政府又做了些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3展示“同盟会建立”视频,说说你对同盟会的认识?(时间、领导人?革命纲领)读表生容易得出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第二问可能有多种答案:“革命、富国强兵、团结一致”学生回顾维新变法相关知识。得出清政府靠不住,要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结论学生观看视频,回顾孙中山、同盟会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理解当时时代背景: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威胁通过维新变法的失败教训,学生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进而理解“驱除鞑虏”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视频更直观形象,方便回顾相关历史知识1呈现清末疆域和辛亥革命形势图,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2你认为这时强调“驱除鞑虏”会带来什么影响?承转:辛亥革命后,革命者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学生通过读图对比,思考回答。应该可以认识到这种认识的狭隘性思考“驱除鞑虏”口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通过直观疆域对比,理解这一观点的狭隘性,不利于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奋斗夺取革命胜利。为后面“五族共和”铺垫加强对时代背景的理解,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解读史料,走向“五族共和”展示梁启超和孙中山言论,思考:简要归纳梁启超和孙中山言论要点,有什么共同点?生阅读归纳,对比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会归纳分析展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史料和孙中山言论,问:结合教材和史料,谈谈你对“五族共和”的认识?如果生难以回答,师可细化问题引导:“五族”指什么?就这五族吗?“共和”指什么?在怎样背景下产生的?提升:展示我国宪法规定,问:“五族共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解读史料,提炼观点,归纳整理并表达和现在的民族政策进行联系对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史料分析解读,理解“五族共和”的含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联系当下民族政策,训练思维方式,提升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同桌合作,探究变化展示资料1、2,请生观察两幅旗帜图案,合作探究:它们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相关联?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时代背景、目的、观念变化、影响等角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通过问题细化,引领学生思维,探究变化畅谈变化,师生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发现了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建筑大学《歌曲分析与写作(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徐州市丰县2025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武平县2025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矩阵论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 2025年度长期借款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公路运输合同范本
- 2025电子产品销售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实验室建设项目合同书
- 2025年朋友咨询关于劳动合同的问题求解答
- 2023年河南单招职测真题(带答案)
- 办公室环境改善项目计划书
- 肛瘘的术后护理
- 畜牧兽医创新创业
- T-CALC 007-2025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患者人文关怀规范
- 2025年山西事业编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中国书法发展史》课件
- 加油站安全隐患规范依据查询手册
- 《高技术产业》课件
- 2025年春新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课件 第五单元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 第1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10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