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1页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2页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3页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 课 秦汉的文化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2过程与方法感知佛教传人和道教兴起的时间,调查佛教和道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佛教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学会社会调查及处理调查结果的方法。感知司马迁写史记的背景和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历史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司马迁与史记。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佛教广泛流传和道教兴起的原因。教学课时:1个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引导: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造纸术的发明与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同时良医辈出,“医圣”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神医”华佗创制“麻沸散”、编成“五禽戏”,为世界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因为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所以不仅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同时在宗教、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获得了重大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新课教学(一)司马迁与史记1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写史记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司马迁”像。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司马迁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学生可以单独分析,也可以分组讨论。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客观上: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司马迁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藏书,也到很多地方游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需要一本记载从远古到汉朝的社会发展的史书;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主观上:司马迁刻苦写作,且能忍辱负重,表现出顽强坚忍的意志,同时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全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2史记的体例和影响那么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它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52万余字,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和8书、10表。本纪记载帝王的事迹,世家记载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记载各种重要人物的事迹,表是春秋以来的历代帝王和侯国的大事记,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兴废沿革。本纪和列传是全书的中心,在书中所占比例最大,所以称为“纪传体”。用本纪、列传这种体裁来编写史书是司马迁的独创,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此后,历代史学家很多都沿用这种体裁编写史书,并把用这种体裁编写的史书称为“正史”。史记最为可贵的是在记史时能秉笔直书,既歌颂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正义性,同时还敢对当朝政治予以评述。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匿,故谓之实录”。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很多篇章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千古传诵。因此,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汉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首开纪传体断代史之例。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二)汉赋和汉乐府1两汉文学的特点:两汉文学,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2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赋是两汉时期受先秦骚体和诸子散文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汉赋在创作技法上对后世很有影响。西汉的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 东汉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等。3汉代诗歌汉代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政府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陌上桑等,都是乐府名篇。(三)威武雄壮的秦陵兵马俑用多媒体课件投影秦兵马俑或者直接使用教学挂图或者放映录像,让学生感受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学生欣赏的同时教师介绍: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以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恢弘。1974年3月,在秦始皇陵东侧发掘陶俑坑,出土了大批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和旅游者的高度重视,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坑布局严整,结构奇特。如现在开放的一号俑坑,从葬的陶人陶马约6000件,同真人真马一般高大。这些陶俑,依坑排列,面向东方,形成一个长方形军阵。其中还包括俑坑东段的前锋部队和其后的主体部队。在南北两侧和西端还有手执弓弩的侧翼卫队。强弓劲弩的战袍俑是秦陵部队的外围,蹲姿射俑是后备军。每个陶俑的装束、体态、神情和手势甚至细微的发须变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整个兵马俑生动地表现了秦始皇的煊赫气势,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在秦陵发现了两套铜车铜马,整套车马、驭手和辔具都是青铜铸造的,大小约为真人的一半,造型十分美观。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为自己修建陵墓,动用了近70万民工,墓内防卫森严,有自动射击的弓弩把守陵门,为保密,甚至把修陵的工匠统统活埋其中。为增加学生的兴趣,加深印象,还可以逐一投影。投影第一幅图时可引导学生猜:这些陶俑的作用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分别是哪些兵种?第二幅图中的陶俑属于哪一兵种?要求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思考: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你怎么认为?有何感受?秦兵马俑除了艺术成就外,我们还能从中了解秦王朝的一些什么?由学生自由作答,言之有理即可。使学生认识到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朔艺术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是它也是秦王朝苛政的反映。课堂小结本课主要介绍了三方面内容:史学、文化和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