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双慧眼》作文说课稿_第1页
《借我一双慧眼》作文说课稿_第2页
《借我一双慧眼》作文说课稿_第3页
《借我一双慧眼》作文说课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借我一双慧眼城关中学 伍小龙一、说课题尊敬的各位评委,我要说的课题是借我一双慧眼,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三年级阶段一节作文指导课。它是我依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的快乐作文系列中的一节课。二、说教学目标及新课程理念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观察并描绘景物的能力。2、指导学生发现并再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并从自然、生活中感悟出某些人生道理,陶冶情操。以上目标贯彻了如下新课程理念:1、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说学生1、学生在运用语言来表达思维的时候缺少锻炼,所以作文过程中容易出现用词枯燥乏味,词不达意等现象。2、罗丹说过“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学生需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他们去发现美并再现美。3、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容易笼统,缺少选择并描绘有代表性景物的能力。4、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同一个景物,不同的人就会描绘出不同的效果出来。积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张扬个性,给学生充分发展自我的空间。四、说教材1、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去观察,然后再现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并由此感受自然生活中的美,获得人生的启迪。2、初中阶段教材注重培养学生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而记叙文中景物描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近年中考以来,我省的语文试卷中记叙文多以状物、借物抒情的散文为主。从2001年的兰草、2002年的紫藤萝瀑布、2003年的垂钓到2004年的心中的芦苇都涉及到景物,或生活中的琐事,并由此引出人生的感悟。因此,本课内容与初三中考也息息相关。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描绘眼中所见的景物,学会用文字描述心中的美景,关键是教授选景、融情、感悟三种方法。教学难点是观察并思考加工眼前的景物,关键是细心、留心、美心三心的运用及联想、想象加工的思维方式。之所以确立如此“三点”,理由如下:学会描绘景物,即再现是整节课的最终目标,也是激发学生创造美的兴趣的最佳途径。同时,也只有学生自己能够再现美,才能去领会别人写出的美。学生往往养成粗心的习惯,对周围的景物缺少细心的观察,对自然界的变化也不留心,更糟糕的是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五、说教法、学法1、教学景物描写,我从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采用看图观察法、集体选景法、讨论交流法以及学生自主描绘法等。课堂中注意师生情感交流、双向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2、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用来配合板书设计,这样有利于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使板书内容更加严谨。初一课本前的四季彩色插图,让学生看图来感受图中的景物,并找出有特征的景物来描绘它。这样做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并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3、教给学生写景三步法,即观察思考再现。观察要求细心、留心、美心三心合一;思考注重联想、想像思维双重加工;再现重在选景、融情、感悟三维一体。有了这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方法,学生才有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4、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选景、绘景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堂的集体氛围,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给学生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也得到了锻炼。六、说教学过程1、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转眼又到了周末,今天我们重逢在周末快乐作文课堂。本期节日的主题是:借我一双慧眼(板书)这个美丽的主题来自一首动听的歌曲雾里看花,歌中这样唱到:“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板书)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点燃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时,我用歌曲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然后引出下面的教学自然顺理成章。2、培养能力揭开课题后,我先制造一种愉快的气氛,问学生:“唱得好吗?”在学生的一致叫好声中及时引出正题慧眼看世界。提醒学生看板书,注意歌曲中的几个关键词,并亮出小黑板,结合小黑板逐一讲解三步法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主要分三个步骤来进行方法指导,观察思考再现(三步一法)清清楚楚:重在观察,要把眼前之景看得清楚,须具备三个条件,即细心、留心、美心三心合一。上次写春时,同学们写春柳,有纤细的腰肢,飘逸的秀发,善舞的身姿,如果没有一颗细腻的心是办不到的。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春归山寺的物候现象,不是时刻留心的话,也是不可能发现的。朱自清在春中写道: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姑娘。没有一颗爱美的心,也是无法想像的。这样引导之下,学生稍有理解,接着进行尝试,让学生观察夏夜炊烟图,集体讨论,找出一、二个词来概括此图的总体印象。如:宁静、朦胧、幽静、田园风光、世外桃源、详和,学生答案五花八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然后找出有特征性的景物(集体讨论)如:树林、人家、弯月、远山、溪流、裸石等,有些学生将小草、枯藤等毫不起眼的小景物也尽收眼底,三心并用,初显成绩,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明明白白:重在思考,要把看到的景物琢磨一番,想得明白,利用联想、想像思维进行加工。找到、发现这些景物之后,开始第二步骤。我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放飞联想和想像的翅膀,给这些景物穿上美丽的外衣,让它能为所描绘的景物形象服务。首先用优美的形容词修饰:如:朦胧(妩媚)的月色、稀疏的树林、清彻的溪流、模糊的远山、恬静(详和)的人家等。其次用修辞进一步加工,如:弯弯的月钩像少女修长的细眉隐约可见。 叮咚的山泉奏着优美的小夜曲等。真真切切:重在表达,眼前有景道不出,那是最大的悲哀,指导学生采用选景法、融情法、感悟法把看到、想到的景物表达出来。选景在1、2步骤已有涉及,不再细说,此部分重在融情、感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的参与,景只能是死的景物,无法感人。借用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让学生回忆并理解情感在写景时的作用。同时回忆宗璞紫藤萝瀑布,体会从自然景物中感悟人生的道理。3、小结本节课通过看图写景的方式,让学生亲手去尝试观察并再现眼中的美景,既锻炼了他们记叙文的写作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对借景抒情类文章的理解能力,为中考打下夯实的基础,同时在情操上也得到了美的熏陶。分析:完整系统地认识本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