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8.2小狗包弟作业与测评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8.2小狗包弟作业与测评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8.2小狗包弟作业与测评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8.2小狗包弟作业与测评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3.8.2小狗包弟作业与测评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狗包弟1下面是一段赏析小狗包弟的文字,阅读后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小狗包弟中艺术家、文学家们的遭遇,典型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缺乏人性,以及人们迫切需要人性、呼唤人性的愿望。然而,呼唤人性,又谈何容易,于是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主人公(作者本人)为了免遭造反派的袭击,保住生命安全,只有将爱犬小包弟送到解剖台上。这样描写,表面上看是作者用以自责,其实质是从另一角度表现对人性的渴望与呼唤。的确,倘若没有专政队的诸种暴行,狗的主人绝不会“残酷”地将爱犬送走;假如人间充满人性,怎么会随心所欲地践踏无辜的性命?因而,自责,实际上就是呼唤人性;而呼唤人性,也是从另一方面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答:答案呼唤人性,讴歌人性,是小狗包弟闪光的思想之一。(或:小狗包弟揭示了巴金对人性的呼唤和讴歌。)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答。中新网4月28日电据台湾TVBS新闻台报道,台中一位市民日前在公园运动时发现有人将一只小狗放下车,然后迅速离开。小狗在后面怎么也追不上,只好在原地等主人,但过了12个小时,主人也没回来,最后这只小狗被好心市民带到收容中心安置。对于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联系现实,并结合小狗包弟中的内容,写一段不超过150字的评论性文字。要求:评论客观,语言生动,具有反思意识。答:答案动物与人一样,是有感情的。巴金小狗包弟中展示的小狗的忠诚和可爱,让无数人喜爱;而小狗的悲惨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一只小狗,没有选择主人的权利,却有忠于主人的诚心。看着那位弃小狗而去的主人,再看着那孤零零守候在原地的小狗,我们不得不反思:人,为什么不能带着真诚和仁爱来对待其他的生命?人为什么不能带着温情和慈悲来尊重其他的生命?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题目给定的是一则充满生活气息的新闻事件,小狗的主人狠心放下小狗而去,而小狗却在那里等了很久。分析时,围绕人与狗以及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联系小狗包弟一文中的内容,表达出“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的观点即可。3将下面四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句子。(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人要勇于解剖自己,必须拥有三面镜:显微镜、放大镜、平面镜。显微镜用来寻找自己的缺点。放大镜用来发现别人的优点。平面镜用来照出自己的现状。答:答案(示例)人要勇于解剖自己,必须拥有用来寻找自己缺点的显微镜、用来发现别人优点的放大镜以及用来照出自己现状的平面镜。解析首先理解句子主要内容,确定一个主句作为主干,其他句子中信息作为修饰成分,然后按顺序进行表达。1高考源点:分析作品结构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答:答案从思路章法上说,先说别人的事再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上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形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普遍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上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更能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忏悔。2高考源点:归纳内容要点可爱的小狗成为作者包袱的原因是什么?答:答案包弟是日本种的小狗;有瑞典旧主人;养狗本身就是一种奢侈;包弟的来源容易招致“里通外国”的罪名。3高考源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章蕴含了作者的精神之痛,请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作者的几种“痛”?答:答案对人性野蛮之“痛”。在第一段,作者写一些人批斗一位艺术家,要他承认是“里通外国”的“反革命”,他不承认,就“痛打”,作者用了“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这样血淋淋的词语和句子,而这一切竟然发生在同类动物人与人之间,所以作者对某些人人性的沦丧有切肤之痛。对美好善良的生命被摧残的无奈的“痛”。也是第一段中,作者写那位艺术家被打得“半死不活”而无人理睬时,那条小狗“亲热地叫”“扑到他跟前”“闻闻”“舔舔”“抚摸”,多么可爱的生命,最后也竟被无辜地打伤至死;还有作者自己家聪明伶俐的小狗包弟,也被送上了医院的解剖台。作者在写这些内容时,心里一定在流血,却又无可奈何。物伤其类之“痛”。其实第一段的艺术家与小狗的遭遇和后文作者与小狗包弟的遭遇很相似,这里就有物伤其类之“痛”;在第九段,写“我”隔壁的老工商业者被抄家时,也包含了作者的“痛”,由人及己的“痛”。对自己当了懦夫的忏悔之“痛”。这种“痛”,贯穿了全文,尤其是文章的后四段,作者反复表述了这种“痛”,自己为了自保,竟像甩“包袱”一样甩掉了包弟,所以他要“解剖”自己,并且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这种“痛”还在提醒着作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再忆萧珊巴金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病房里有淡淡的灯光,每夜临睡前陪伴我的儿子或者女婿总是把一盏开着的台灯放在我的床脚。夜并不静,附近通宵施工,似乎在搅拌混凝土。此外我还听见知了的叫声。在数九的冬天哪里来的蝉叫?原来是我的耳鸣。这一夜我儿子值班,他静静地睡在靠墙放的帆布床上。过了好一阵子,他翻了一个身。我醒着,我在追寻萧珊的哭声。耳朵倒叫得更响了。我终于轻轻地唤出了萧珊的名字:“蕴珍”。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在我们家中,楼下寝室里,她睡在我旁边另一张床上,小声嘱咐我:“你有什么委屈,不要瞒我,千万不能吞在肚里啊!”在中山医院的病房里,我站在床前,她含泪望着我说:“我不愿离开你。没有我,谁来照顾你啊?!”在中山医院的太平间,担架上一个带人形的白布包,我弯下身子接连拍着,无声地哭唤:“蕴珍,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用铺盖蒙住脸。我真想大叫两声。我快要给憋死了。“我到哪里去找她?!”我连声追问自己。于是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耳边仍是早已习惯的耳鸣。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上了台阶,我环顾四周,她最后一次离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她穿得整整齐齐,有些急躁,有点伤感,又似乎充满希望,走到门口还回头张望。仿佛车子才开走不久,大门刚刚关上。不,她不是从这两扇绿色大铁门出去的。以前门铃也没有这样悦耳的声音。十二年前更不会有开门进来的挎书包的小姑娘。为什么偏偏她的面影不能在这里再现?为什么不让她看见活泼可爱的小端端?我仿佛还站在台阶上等待车子的驶近,等待一个人回来。这样长的等待!十二年了!甚至在梦里我也听不见她那清脆的笑声。我记得的只是孩子们捧着她的骨灰盒回家的情景。这骨灰盒起初给放在楼下我的寝室内床前五斗橱上。后来,“文革”收场,封闭了十年的楼上她的睡房启封,我又同骨灰盒一起搬上二楼,她仍然伴着我度过无数的长夜。我摆脱不了那些做不完的梦。总是那一双泪汪汪的眼睛!总是那一副前额皱成“川”字的愁颜!总是那无限关心的叮咛劝告!好像我有满腹的委屈瞒住她,好像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好像我又给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每夜,每夜,我都听见床前骨灰盒里她的小声呼唤,她的低声哭泣。怎么我今天还做这样的梦?怎么我现在还甩不掉那种种精神的枷锁?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我应当振作起来,即使是最后的一次。骨灰盒还放在我的家中,亲爱的面容还印在我的心上,她不会离开我,也从未离开我。做了十年的“牛鬼”,我并不感到孤单。我还有勇气迈步走向我的最终目标死亡,我的遗物将献给国家,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做肥料。闹钟响了。听见铃声,我疲倦地睁大眼睛,应当起床了。床头小柜上的闹钟是我从家里带来的。我按照冬季的作息时间:六点半起身。儿子帮我穿好衣服,扶我下床。他不知道前一夜我做了些什么梦,醒了多少次。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一日注1972年,萧珊去世。六年后巴金写了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记录了妻子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又经过六年,写下了此作。1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指的是巴金“摔倒在泥淖中不能自拔又给打翻在地让人踏上一脚”后的狼狈。B“我闭上眼睛,房间马上变换了”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为思念过度产生了幻觉,和下文中“于是我又回到了华东医院的病房”呼应。C文中说在做不完的梦中只有萧珊的哭泣、愁颜,反映了在作者印象中,妻子总是关心、担忧作者,作者满含感激、爱意;同时,作者为不能给妻子带来安全和幸福感到愧疚不安。D第段说“悲伤没有用。我必须结束那一切梦景”说明对萧珊的怀念事实上已经成为巴金精神的枷锁。答案C解析A项,“这个样子”应该指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作者现在的样子;B项,“因为思念过度产生了幻觉”错误,这里标明似梦似幻的追忆的起止点,点明下面三段的内容是恍惚中的追忆;D项,“事实上已经成为巴金精神的枷锁”错误,“枷锁”应该指巴金和萧珊在“文革”中遭受的种种身心屈辱和精神打击。2三段在叙事结构上很有特色,试加以赏析。答:答案运用插叙,穿插了三个随时间推移的不同场景,通过语言以及神态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叙写了萧珊在短短的时间里从健康到患病再到死亡的过程,突出萧珊在巴金生命中的重要性,强烈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3巴金在再忆萧珊中数次提到了“儿子”,是否为闲笔?试做简要分析。答:答案看似闲笔实则不闲,都与散文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密切相关。巴金数次提到“儿子”意在衬托萧珊的细致和对巴金难以分离的深情,说明父子之爱与夫妻之爱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委婉地表达了失去萧珊的无比沉痛,与直接抒情相得益彰,更能让读者理解为什么要“我的骨灰将同她的骨灰搅拌在一起,撒在园中,给花树做肥料”。解析本文是一篇怀念妻子的文章,作者多次写到儿子,也是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这种写法属于间接抒情。文章开头部分写到儿子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