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摘要2004年第二季度我国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健康平稳。中国人民银行适应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分别于2004年3月25日和4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央行的一系列政策调整下,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减缓,市场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有力的缓解了2004年4月份以来的通胀压力,为我国金融健康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支持。在业务方面,2004年第二季度银行业务中的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稳定,招商银行首推代理金条买卖业务,为个人黄金投资开创了新的渠道。2004年,中国工商银行被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招商银行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十强”,银监会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现有商业银行,这些都为中国银行业投资带来了契机。2006年后,银行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内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处于中国金融最核心的中国银行业任重而道远。本报告在综合论述了2004年第二季度国内银行业的发展概况、政策变化和焦点问题等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我国银行业的投资价值、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 银行业季度综述第一节 经济指标分析一、宏观分析(一)货币信贷增幅稳步回落第二季度我国金融运行平稳,货币供应量增幅稳步回落。2004年4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幅与上月持平;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56万亿元,增长20,增幅比上月低0.1个百分点。消除季节因素后,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月环比增长速度折年率为20.8%。总体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水平较高。月末流通中现金M0的余额为1.99万亿元。当月现金净投放581亿元,同比多投放246亿元。从5月份开始宏观调控初见成效,货币增长率大幅回调。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7.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8.7万亿,同比增长18.6。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上年同期低4.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3.4个百分点。广义货币增速已连续4个月回落。狭义货币M1余额8.9万亿元,同比增长16.2%,比上年同期低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5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上半年累计回笼现金728亿元,同比多回笼407亿元。表1. 2004年第2季度货币供应量项目2004.042004.052004.06货币和准货币M2.9.4.5货币M185603.6486780.3788627.14流通中现金19878.419048.4319017.58(二)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5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增幅比上月回落16.4个百分点。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5437亿元,同比增长34.8%,增幅比前4个月回落8个百分点。钢铁等行业投资增速继续大幅回落。15月,钢铁、有色、水泥行业投资增幅比前4个月分别回落22.5、9.7和23.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回落2.6个百分点,土地购置面积回落13.6个百分点。多数地区投资增幅回落。15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增幅比前4个月分别回落7.5、7.6和7.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投资规模增速回落。15月,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0.6%,比前4个月回落28.5个百分点。(三)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抑制5月份,粮食价格月环比下降0.5%,是2003年8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比上月下降1.4%,其中钢材和有色金属价格下降7.6%和3.2%。5月份,线材、螺纹钢平均价格分别为2921元和3130元,比4月份下跌702元和642元;铝价格每吨15580元,比4月份下跌1920元。(四)部分过热行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增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增长18.9%,回落2.5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16%,回落0.6个百分点。钢铁等过热行业生产增速回落较多,粗钢、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4%,比上月回落7.3个和9.4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平板玻璃产量增长19.6%和23.8%,回落2.8个和1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原煤、发电、铁路运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煤电油运供求出现一些缓和迹象。(五)消费市场稳中趋旺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较高,同比增长17.8%,除了2003年同期因非典影响基数较低的因素以外,也有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市场销售转旺的作用。城市和农村销售分别增长21.1%和11.5%。1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2.5%,住房、汽车等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4.9%,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53.2%。(六)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5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4.1%。其中出口增长32.8%;进口增长35.4%。出口大于进口21.04亿美元,出现2004年以来首次顺差,主要是由于铁矿砂、钢坯、钢材等进口减少。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进口大幅增长,稻谷和大米、小麦进口量分别增长6倍和25.6倍。15月累计,进出口总额4238亿美元,增长37.1%,逆差87亿美元。二、存贷款状况(一)贷款情况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6月末达到18.1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6.99万亿元,同比增长16.3%,贷款增速同比明显减缓既与宏观调控见效有关,也与2003年6月份贷款投放集中有关,2003年6月份是历史上贷款投放最多的一个月。从贷款投向看,上半年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和农业贷款增加较多。农业贷款增加1713亿元,同比多增28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310亿元,同比多增717亿元,其中,基建贷款增加3383亿元,同比多增478亿元。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的主要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贴现。短期贷款增加5448亿元,同比少增1677亿元;票据贴现增加1223亿元,同比少增2195亿元。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固定资产高速增长势头得到抑制后,6月份基建贷款首次出现同比少增。6月份基建贷款增加805亿元,同比少增加186亿元。(二)存款情况2004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速逐月减缓,储蓄存款增幅由年初1月末20.5%下降到6月末16.5%;从储蓄存款构成看,定期储蓄存款比重不断下降。定期储蓄存款增量占全部储蓄存款增量的比重二季度为31%。至2004年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2.04万亿元,同比增长14.5%,企业存款余额为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8.7%。表2. 2004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项目2004.01 2004.02 2004.03 2004.04 2004.05 2004.06 资金来源总计.34.32 .75 .32 .72 .97 各项存款.48.54 .25 .32 .71 .82 企业存款70153.3171876.44 75025.89 75873.31 77118.07 79357.97 财政存款5988.936370.40 6844.31 7223.49 7808.85 8192.30 机关团体存款6497.446712.03 6858.61 6830.95 6978.59 7204.72 储蓄存款.65.38 .18 .44 .18 .47 活期储蓄37586.7837557.98 38301.33 38681.67 38817.15 39617.79 定期储蓄71645.8773088.40 73570.85 73493.77 73793.03 74174.68 农业存款4564.954701.35 4959.13 5000.81 5070.71 5174.66 信托存款2436.922503.25 2548.93 2597.13 2624.37 2650.21 其他存款11374.2811818.69 12454.20 12659.19 12837.94 13298.49 金融债券2024.062250.26 2239.69 2361.16 2586.49 2604.80 流通中现金22287.4319893.44 19297.43 19878.40 19048.43 19017.58 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482.57493.16 517.66 518.64 518.64 524.91 其他-6505.20-5596.08 -6034.28 -5628.20 -6387.56 -10022.14 资金运用总计.34 .32 .75 .32 .72 .97 各项贷款.64 .61 .53 .99 .13 .22 短期贷款84590.83 85690.35 87245.06 87470.75 87771.51 86150.57 工业贷款23128.10 23257.77 23587.22 23686.80 23732.99 23271.96 商业贷款18033.76 18069.31 18240.75 17970.18 17921.32 17152.36 建筑业贷款2935.54 2927.14 2898.77 2883.21 2850.60 2574.03 农业贷款8759.61 9192.50 9550.73 9827.14 9944.02 10002.22 其他短期贷款31733.82 32243.63 32967.59 33103.42 33322.58 33150.00 中长期贷款64943.47 65663.96 67375.12 68619.89 69447.41 70239.76 信托贷款2243.19 2310.36 2327.54 2357.66 2368.87 2390.53 其他类贷款9953.15 10145.94 10494.81 10986.69 10978.34 11124.36 有价证券及投资29804.24 29876.23 30191.91 30197.75 29897.26 30389.94 金银占款337.24 337.24 337.24 337.24 337.24 337.24 外汇占款35791.08 36759.48 37726.23 38640.61 39135.85 40280.03 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874.14 885.76 885.84 879.73 878.24 883.54 第二节 行业结构分析一、地区结构分析(一)北京地区北京经济政策的指针开始向金融倾斜。金融街为了吸引国外金融机构进驻,实行政府补贴租金的策略;北京CBD则计划追加30亿元投资,大力打造“国际金融机构聚集地”。5月25日,“一行三会”派出机构人行营管部、北京银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保监局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进行了分析,达成共识,提出了应对建议,共同努力构筑首都金融安全平台。北京银行业努力瞄准全球水平,现在北京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是7,全国不良贷款比例是8,在全国范围内资产质量是好的,但是与国际3的不良贷款率还有差距。(二)上海地区2004年16月,上海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430亿元,同比增长14.8。工业外贸增长加快。上半年工业增长18.5,出口增长14.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0。三产增幅12.7,消费势头良好,居民消费增长达30。房价、粮价涨幅趋缓。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上海上半年的经济运行中初步显现出积极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回落,信贷投放增速放缓。上半年上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96.23亿元,同比增长25.9,增幅比第一季度回落了11.4个百分点,比1至4月、1至5月又分别回落了3.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信贷方面,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比年初少增加416.68亿元,且各月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中央宏观调控、上海经济快速增长地大背景下,上海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513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14.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705元,增长8.4,是1998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到6月末,上海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则达到6513.58亿元,比年初增加458.62亿元。二、所有制结构分析(一)概况2004年上半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加6686亿元,同比少增3374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增加2900亿元,同比少增888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加2565亿元,同比多增350亿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27%,股份制商业银行为6.5%,农村信用社为4.32%。二季度末,主要商业银行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16631亿元,比年初下降448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32,比年初下降4.4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231亿元,比年初减少401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59,比年初下降4.8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00亿元,比年初减少47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5.16,比年初下降2.4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实现明显“双降”,主要是6月份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对不良贷款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集中处置。(二)同业拆借市场2004年上半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815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3%,日均成交66.3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25.9%。其中成交最活跃的是7天品种,累计成交5691亿元,占全部拆借成交额的69.8%,比重比2003年同期上升9.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交易月加权平均利率走势与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走势一样,由2004年1月份的2.38%,持续回落至3月份的2.07%;4月份起稳步回升,6月份回升至2.4%。从同业拆借市场资金融出、融入情况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然是最大的资金净融出部门,但所占比重同比下降较多。资金净融入方主要是证券及基金公司。表3. 2004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同业拆借资金融出、融入情况表(单位:亿元)2004年上半年12003年上半年12004年上半年2003年上半年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747 -2962-2747-2962其他商业银行2-1767-1499-1767-1499其他金融机构4359419943594199其中:证券及基金公司3999419939993930外资金融机构155262155262第三节 重点企业动态分析一、中国工商银行(一)成立国内首家银行卡专营机构5月17日,国内首家银行卡专业化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牡丹卡中心注册资本10亿元,该中心将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分中心,在业务考核、经营资源调配等方面,实行统一调度、内部独立核算、垂直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牡丹卡中心和工行分支机构之间将建立业务代理关系,工行众多的营业网点仍是牡丹卡业务面向客户的营销渠道。工商银行此次对牡丹卡业务实行专业化经营和公司化管理,既是工行推进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将实现牡丹卡业务的升级换代和竞争力与服务质量的提高。此举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与考核,提高经营效益;有利于实现集中授信、统一授信和24小时不间断授信,切实防范和控制风险;有利于建立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提高银行卡联网通用的效率;有利于组织银行卡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推广。(二)网银专家开通全天候服务为给广大网上银行客户提供更加及时、高效、专业化的售后服务,工行北京分行“95588”网银专家热线开通了7*24*365全天候服务。此项服务开通的第一天,就受理电话672笔,比平时增长了31.76%。近年来,工行北京分行网上银行业务快速发展,尤其是2004年以来客户量增势迅猛。截至5月末,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已达174.12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已达7752户。该行此项服务的开通,不仅充分体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客户服务质量,而且为“95588”向着专业化、人性化服务迈出了重要一步,对促进网上银行持续健康发展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三)个人金融业务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工行北京分行个人金融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努力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截至6月末,该行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479.2亿元,在当地四家国有银行中占比60%;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32.0亿美元,在当地四家国有银行中占比30;新增理财金账户50133户,新增牡丹灵通卡88.5万张;新增缴费通注册客户17.1万户,新增个人网上银行客户26.35万户。(四)基金代销业务随着代理基金发行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工商银行在基金代销市场的领先地位也日益显现。上半年,工商银行共代销8只基金,代销额达261.41亿元,比2003年全年基金代销总额增长了151%,占各代销银行销售总额的37.41%,比2003年提高了3.75个百分点,居各代销机构首位。同期,工商银行新增基金客户89.4万户,增幅达58。基金客户总数已达178万,占全国基金客户总量的37.56%,比2003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稳居各代销机构首位。其中,基金客户中99.9%是个人客户,并创造了单只基金23.1万户的国内纪录。由工商银行代理发行的19只开放式基金累计发行额为751.49亿元,占国内开放式基金市场份额的29.17,比2003年提高了3.26个百分点。(五)外汇业务截止2004年5月末,工商银行境内机构累计实现外汇中间业务收入6.84亿人民币,比2003年同期增加4.18亿元。其中国际结算收入21771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4743万元,增幅为27.85;外汇资金及其他业务收入45367万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37196万元。外汇中间业务正在成为工商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是工商银行外汇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的直接原因。截至5月末,工商银行境内机构累计办理国际结算业务634.08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147.06亿美元,增幅达30.2%。其中贸易结算业务量490.03亿美元,同比增长32.88%;非贸易结算业务量7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91%;资本项下结算业务64.37亿美元,同比增长60.72%。而在外汇资金业务领域,截止5月末,工商银行境内机构共完成代客外汇资金业务量607.37亿美元。其中结售汇业务量361.4亿美元,比2003年同期增加98.5亿美元,增幅37.5%;代客外汇买卖业务量216.39亿美元,同比增加94.2亿美元,增幅为77.1,其中个人外汇买卖业务量176.07亿美元,同比增加71.72亿美元,增幅为68.7%;代客理财与风险管理业务量30.2亿美元。二、中国农业银行(一)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农行不良资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加快不良资产的处置,农行采取了模拟拨备制等六种机制。这六种机制是:1.模拟拨备制以解决财务考核和资产质量考核两张皮问题,使业绩考核更真实科学。2.资产质量问责制,用行政手段加强资产质量管理3.分账经营制对不良资产进行专业化、市场化、集中化管理,推动建立不良资产管理分责、问责制度。4.贷后管理制,落实贷款管理责任5.风险经理制对资产风险进行行业分析、地区分析、产业分析和客户分析,增强全行风险预警、防范和控制能力。6.客户退出制(二)江苏分行存贷款大幅增长农行江苏分行存款的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得益于该行在全省金融系统率先提出实施“大资金、大市场、大营销”的存款经营策略,建立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机构网点和人员重组力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益。全行亿元以上高产网点达831个,点均存款达15180元。同时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着力打造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精品营业网点,为客户量身订做了金钥匙、金穗卡、金融超市、银证通、债市通、通汇宝等一系列人性化、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从1997年起,江苏农行连续8年取得存款增量市场份额第一的好成绩。农行江苏分行存款大幅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几年,江苏农行不断加大对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先后支持了全省农村电网改造、苏嘉杭高速公路、移动通讯网络建设、扬子石化巴斯夫等重点项目和农村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自2002年到2004年6月,农行江苏分行就新增贷款1003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066亿元,有力支持了江苏地方经济发展。三、中国建设银行(一)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328.4亿元2004年上半年,建行经营效益稳定增长。境内外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9.5亿元,增幅32%。其中,建行的境内业务实现经营利润326.4亿元,同比增加79.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4%。境外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98亿元,同比增加0.3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46%。消化各类资产损失总量达223.7亿元,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已降至3.08%,比第一季度下降了5.69个百分点。随着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建设银行主要的财务指标明显改善。2004年上半年,建行的总资产净回报率为0.79%,比一季度提高0.05个百分点,比2003年上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股本净回报率达到14.89%,比一季度提高了0.9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32.3%,比上年末大幅减少8.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75%,已接近银监会设定的80%的目标。(二)电子银行上半年建行电子银行业务完成交易量31288万笔,交易额达2万亿元。截至2004年6月30日,建设银行电子银行客户数达到791万户。开通网上支付业务的特约商户达462家。上半年,建行包括网上银行、重要客户服务系统、客户服务中心、手机银行等在内的电子银行主要产品的各项业务指标均呈现超常规增长势头。四、中国银行(一)推进股改工作中行股份制改造工作正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以及银监会的工作指导,逐条逐项进行落实,稳步向前推进,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实施计划并全面展开各项具体落实工作。1.加快资产处置中国银行总行先后成立股改资产处置工作组和责任追究小组,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政策制度,进行了人员的培训,全系统各类资产审查和处置工作已全面铺开。可疑类贷款审查工作,总行保全环节审查完毕的已超过40%,损失类贷款(含呆账)审查工作,总行保全环节审查完毕的已超过20%。与此同时,责任追究工作小组人员正逐步到位,制定责任认定指导意见。2.启动整合工作总行信贷账务集中整合和部分县支行业务流程及管理职能整合已先期展开,总行各部门的职能也开始进行了调整。原总行内审部已不单设,其职能已调整到其他部室;国际金融研究所仍保留,但有关工作职能与其他部室进行了整合。为加强资本金管理,努力实现保值增值,国家注资到位后,中行制订了投资指引,实行专业化运作、加强投资组合管理、加强风险监控分析,确保资本金在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合理回报。3.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市场化中行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就中国银行员工身份置换问题进行了沟通。具体的改革方案正在行内酝酿讨论,讨论成熟并报批后,拟于200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其基本思路是股份制改造后,中国银行员工都要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员工转为股份制公司的员工,要取消干部行政级别,废除官本位制度,设置专业和技术职务。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拘一格选人才。按需设岗,以岗定责,通过按需设岗和科学的岗位分类来定岗、定编、定员,调整员工结构,严格控制员工总量,建立正常的人员退出机制。围绕(职务)能上能下、(岗位)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要求,加快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4.对海外机构进行重组对海外机构改革进行了部署,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同时制定了工作要点。成立了多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实施步骤和具体分工。对所有海外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查,将提出海外机构领导班子和外派干部配备需求的整体方案。5.积极准备上市在银行家杂志按核心资本的排名中,2003年中国银行列全球第15位,居中国银行业首位,是中国资本最为雄厚的商业银行。以资产规模计,2003年底中国银行资产总额达38422亿元人民币,是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网络机构覆盖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609个,境外机构549个。中国银行正加紧重组,进而进行股份制改造,为最后上市作准备。(二)信用等级国际权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正式对外宣布,将中国银行的长期外币评级由原BB+调升为BBB,展望为稳定;与此同时给予中国银行短期外币评级为A3。此次评级调整的是基于最近中国政府通过注入225亿美元巨额资本金、继续大幅核销和剥离不良贷款等形式给予中国银行的大力支持。注资后,中国银行的财务状况有了不小的改善,特别是对不良资产的解决,显示出了政府对于银行业改革的决心。虽然中国银行在改革的道路上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政府的支持将有助于该行的改革进程。此次评级调整为标准普尔自1999年7月以来首次调整中国银行评级级别。BBB位于该公司长期评级级别的第十位,表示被评义务人拥有充足的能力履行财务义务,但是负面的经济形势或者外部的环境都更有可能弱化它履行义务的能力。(三)中国最佳银行2004年6月,在香港亚洲货币杂志(Asiamoney)杂志刚刚结束的“2004年亚洲地区最佳现金管理银行”(Best Cash Management Banks in Asia 2004)评选活动中,中国银行获评为“中国最佳银行”。“2004年亚洲地区最佳现金管理银行”奖项由亚太地区各大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等专业人士投票评选,综合考察各家银行的现金管理理念、方法、能力、服务以及客户关系等方面,最后评出1个亚洲地区获奖银行和12个国家获奖银行。这也是中国银行自2003年以来连续两年获得这一奖项。第四节 重点地区动态分析一、上海地区2004年上半年,上海金融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政策,控制信贷过快增长,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总体保持了健康稳健的运行。上半年,上海信贷市场贷款增长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存贷款增幅明显趋缓。至6月末,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662亿元,比年初增加1317亿元,同比少增37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259亿元,比年初增加1253亿元,同比少增249亿元。6月末,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504亿元,同比增长20.6,比年初增加1202亿元,同比少增354亿元。全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57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比2003年末下降7.8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贷款802亿元,同比少增45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88亿元,同比多增331亿元,占同期全部贷款增量的110.8。至6月末,全市中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2.4万亿元,增长19.21%,增速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与此同时,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29.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8%。上海金融市场功能进一步拓展,规模稳步扩大,为上海进一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北京地区(一)贷款增速减缓至2004年6月末,北京市内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60.2亿元,比年初增加873.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6.44,比上月下降3.97个百分点。其中,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853亿元,比年初增加709.9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5,总体保持了自1月份以来增速下降的趋势,为2001年以来最低增速。造成北京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下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有所显现,国有银行、尤其是政策性银行贷款增长明显放缓。二是2003年6月贷款超常增长,当月增加534.5亿元,造成基数较高。三是国有银行剥离不良贷款力度加大,6月份共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人民币不良贷款161.3亿元,引起贷款增速下降1.57个百分点。四是统计指标口径调整的影响。由于净买入返售票据不计入票据融资,从而不计入贷款,使6月末贷款余额比原口径减少146.4亿元,引起贷款同比增速下降1.42个百分点。若不考虑不良贷款剥离和贷款口径调整因素,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8。同时,至2004年6月末,北京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为7,较上海低0.06个百分点,较天津高4.86个百分点。(二)金融企业至2004年6月底,北京市管金融企业总资产达6002.8亿元,比年初增长7.35;净资产达255.54亿元,比年初增长1.7;上缴各类税金10.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4;实现利润10.51亿元。截至上半年,北京市管银行存款余额达4371.7亿元,比年初增长5.94,贷款余额达3017.3亿元,比年初增长9.8。其中北京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780亿元,比年初增加近70亿元,增长4.1;本外币存款余额1641亿元,比年初增加73亿元,增长4.7;不良贷款余额减少1800万元,不良贷款比例比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达到5.86,实现了“双降”。商行还首次引进3名独立董事和2名外部监事,在董事会下设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三)花旗银行北京开办个人银行业务全球最大的国际性银行花旗银行在北京正式开办个人银行业务。坐落于建国门内大街的光华长安大厦内,花旗银行北京分行将为北京居民提供全面的外汇业务。第五节 进出口贸易分析一、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到2004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4706亿美元,同比增长35.8%。上半年外汇储备增加673亿美元,同比多增加72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8.2766元人民币,与上年末基本持平,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表4. 2004年金融机构外汇信贷收支表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来源方项目一、各项存款1467.56 1510.69 1.企业存款519.88 569.16 2.储蓄存款825.71 803.55 3.委托及信托存款12.45 8.71 4.境外存款29.35 35.12 5.其他类存款80.17 94.15 二、境外筹资204.61 193.74 三、外汇买卖175.21 189.15 四、境外同业往来40.75 51.66 五、其他1047.29 922.78 资 金 来 源 总 计2935.42 2868.02 运用方项目一、各项贷款1401.69 1346.13 1.短期贷款504.91 493.31 2.中长期贷款488.13 482.13 3.委托及信托贷款15.76 12.69 4.境外筹资转贷款190.20 176.97 5.票据融资12.28 13.43 6.其他类贷款 190.41 167.60 二、有价证券及投资999.20 943.61 三、境外同业往来534.53 578.28 资 金 运 用 总 计2935.42 2868.02 二、外汇市场交易活跃上半年,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量继续显著增加,各币种累计成交折合美元793亿美元,同比多成交202亿美元,日均成交6.45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美元品种成交773亿美元,日均成交6.28亿美元,同比增长32.8%。上半年,美元汇率小幅波动,年初美元日加权平均价为1美元兑8.2769元人民币,期间最高8.2774,最低8.2766,波幅8点,期末加权平均价收至8.2766,较上年末的8.2767下降1点。2004年上半年,外币拆借共成交47笔,合11.9亿美元。拆借期限以1个月以内的短期拆借为主。截止2004年6月底,外币拆借中介服务签约机构已达123家。表5. 2004年上半年外汇交易统计表总成交量同比成交量美元USD港币HKD日元JPY欧元EURO加权平均汇率期末汇率 成交量加权平均汇率期末汇率成交量加权平均汇率期末汇率成交量加权平均汇率期末汇率2003年2511511.321478.17186.32761.572.972004.01 18147.20 13.59144.48 8.27698.2768 15.30 1.0655 1.0642 65.12 7.7738 7.80520.11 10.40110.26942004.02 20115.49 109.67111.98 8.27718.2769 11.22 1.0644 1.0631 196.16 7.8168 7.56170.17 10.441710.30122004.03 23150.36 56.70 147.34 8.2771 8.2770 15.38 1.0617 1.0614 89.76 7.66977.93040.18 10.171210.12182004.04 22135.17 52.24 131.98 8.2769 8.2771 15.84 1.0612 1.0609 1112.617.77047.49940.11 9.97819.89982004.05 1898.63 5.53 95.28 8.2770 8.2768 18.74 1.0615 1.0617 82.33 7.35037.54730.18 9.951210.10782004.06 22146.34 36.00 141.76 8.2766 8.2766 27.47 1.0611 1.0607 93.54 7.58687.61760.17 10.033710.0021三、十六家香港银行加入银联16家香港银行加入中国银联,成为银联的正式成员机构。此举意味着这16家香港银行已经获准在香港全面开展银联卡业务,包括在香港发卡和受理银联卡。本次获准加入银联的香港银行几乎囊括香港所有的上市银行,获得银联基本成员资格的香港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美国银行、永亨银行、大新银行、上海商业银行、永隆银行和港基银行。此外,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和中银信用卡公司作为中银香港的附属成员加入银联。这16家银行的ATM和POS终端占领了香港绝对多数的市场份额。这16家银行成为银联的成员机构后,两地持卡人都将从中受益,内地银联卡持卡人在港用卡更为便利,内地游客可持中国银联卡在这16家银行的ATM和POS终端上提款或消费,这16家银行还将在香港地区发行人民币信用卡。同时,这些银行都将向香港居民发行银联卡,香港持卡人可以在内地所有贴有银联标识的ATM和POS终端上提款或消费。第六节 行业国际发展情况一、部分央行防止通货膨胀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部分国家中央银行已改变中性的货币政策,将反通货膨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2004年5月6日和6月10日,英格兰银行二次将回购利率提高25个基点。6月30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调高0.25个百分点至1.25%。2003年6月至今,欧央行理事会各次例会决定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即隔夜拆入利率、短期再贷款利率和隔夜拆出利率分别为1%、2%和3%。日本银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结算账户的余额继续保持在2004年1月下旬例会确定的3035万亿日元左右的水平上,以确保向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二、外资银行(一)特点至2004年4月13日,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4家外资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92家营业性机构,其中88家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495亿美元。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的走势及发展战略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华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盈利能力普遍增强,中国正日益成为其重要的利润增长点2.外资银行的人民币资金主要通过向中资金融机构拆借获得,拆借利率高于吸存利率(二)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凸显截至2004年6月底,上海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80.97亿美元,占上海银行业资产总额的12.82;负债总额358.66亿美元,占上海银行业负债总额的12.34;各项贷款153.9亿美元,同比增长50.68;存款87.58亿美元,同比增长65.21。存贷款增幅均高于同期国内商业银行水平。上海外资金融机构营业性网点共计65家,包括外资银行分行46家,外资法人银行及财务公司5家,外资法人银行的分行1家,同城支行13家。 截至2004年6月底,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营业性总(分)行52家,另外还有13家支行,24小时自助银行4家,离行式ATM机4家,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含外资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代表处84家,其中银行类73家,非银行类11家,其中来自全球500强的机构有31家。个人外汇业务成为部分外资银行的业务新亮点,至2004年5月底上海市外资银行吸收境内居民的个人外汇存款余额5.36亿美元,占上海市外资银行存款余额的6.26%。三、发展展望下半年,国内国际环境仍将为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可能略有回落,全年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三季度消费物价同比上涨幅度可能还会有所扩大,四季度物价涨势有可能趋缓。考虑基数等因素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增速在三季度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第二章 行业热点、主要问题及对策第一节 行业政策热点一、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4月25日起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低、不良贷款比率越高,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高;反之,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越高、不良贷款比率越低,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就越低。对尚未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依据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主要依据,包括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等四项指标。(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采取统一框架设计和分类标准,实施对象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三)确定金融机构适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根据资本充足率等4项指标对金融机构质量状况进行分类,同时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在一定区间内设若干档次,确定各类金融机构所适用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四)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人民银行定期根据银监会统计的、金融机构法人上年平均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比率等指标,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另外,在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重大违规、风险问题以及支付清算问题时,人民银行将会同银监会,及时调整其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有利于抑制资本充足率较低且资产质量较差的金融机构盲目扩张贷款,防止金融宏观调控中出现“一刀切”,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也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从市场的反应来看,由于政策实施范围,基本把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排除在外,可能受到影响的只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从力度上看,调幅只有0.5个百分点,不会造成市场资金量的骤然短缺。因此,央行这一新政并未对银行带来很大冲击,相反,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紧绷的气氛暂时得到松弛。二、金融风险防范(一)低水平重复建设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进一步显现,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投资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房地产开发资金过于依赖银行贷款。(二)金融风险1.三大行业负债率高在这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背后,是大量的银行信贷,截至2004年2月末,钢铁、水泥、电解铝三大行业投资项目中,42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其中30直接来自银行贷款,另有12通过企业自筹间接来自银行贷款。这三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45以上。2.盲目投资后果盲目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衡等多种不良后果,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经济热点切换快,产业结构变动剧烈,再加上我国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等现实国情,信贷资金未能遵从产业政策的有效引导,盲目跟风严重,造成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与投入,结果使得国民经济中快速增长的行业往往没有成为银行利润的增长点,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考作曲试题大全及答案
- 经验总结盈利性育婴师考试备战试题及答案
- 现代文献组织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激光与微纳加工结合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专业学生实习内容分析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考试思路转换与提升试题及答案
- 翻译辅助测试题及答案
- 药物流通环节的管理与控制试题及答案
- 考生心得2025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的相关技能考题试题及答案
- 《大学英语口译》an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ing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高三英语教研组建设(课堂PPT)
- 我国中学导师制的历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 安全带检测报告(共8页)
- 公司erp项目激励制度
- Excel函数和公式练习
- 国际石油合同讲座1018
- 某核电项目机械贯穿件安装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 基于单片机的接触器控制器设计
- 50t汽车吊性能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