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教学设计2_第1页
《芙蕖》教学设计2_第2页
《芙蕖》教学设计2_第3页
《芙蕖》教学设计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芙蕖教学设计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立意特点。 2、掌握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些多义词。3、了解本文运用的拟人对偶顶真反问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重点掌握本文的立意。2文言文的一些语法常识。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莲花,这一种寻常的植物,在我国清代戏曲家李渔看来,却是浑身都是宝,一切都显得那么不平常。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来展示这一切的。二、学习课文第1段1分别请二位学生口头翻译这一段。2请其他同学评价这二位同学翻译的情况(如有误译,要指出来)。3教师总结学生的口译和其他同学的评价,订正误译并说出自己的翻译。重点解释:(1)予(我)夏季倚(依仗)此为命者(表停顿,提起下文)(2)“效颦”是“东施效颦”的简化说法。比喻生硬地胡乱效仿,效果很坏。(3)可人(适合人的心意)4文段赏析:问题:就这一段来说,你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还是散文呢?请说出你的理由。明确:这篇文章从结构来看,似乎是说明文,笔法不太像散文。开头第一句:“芙蕖与草木诸花似觉稍异”,也就是说,把它拿来和同类相比,着眼在它的“异”,而不是它的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抓住特点。先是引用花谱上的文字,指出其植物属性。这种写法,比较客观,有知识性,是典型的说明文的写法。接下来,又说自己依之为命,为什么呢?因为“可人”。这种行文方法,又不是客观的知识,而是主观的感情了。把主观的感情作为文章的意脉,就是散文的写法了。“备述之”,全面展示,可能是流水帐,乃散文之大忌,但却是说明文的基本办法。可见,本文以说明为主,兼有散文的笔法。三、学习课文第2段1步骤如第1段。重点解释:(1)及其(它,芙蕖)茎叶既(在之后,已经)生,则又日(一天一天地,名词作状语)高日上(2)菡萏:课文注释“荷花的别称”。具体说,菡萏应是荷花的花苞,即没有开放的荷花。(3)与翠叶并擎:同翠叶一起耸立(在水上)。2文段赏析: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中一些抒情语句的表达效果。明确:就带着相当主观的感情色彩,拿它和“群葩”相比,强调它的优越,就是很绝对的。他说,其它的花美好,只在开花之时,花前花后,“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这话说明很极端,很片面。世间花卉无数,其它花卉,在开花之前和之后,就一无可赏吗?难道藤萝、秋兰、紫荆的茎叶就完全不值得一顾吗?但这并不在李渔的考虑之中,因为它说的是“可人”,是一种主观的情感,以我的感觉为标准。这就不是说明而是抒情了。问题二:“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就是我国传统散文中所谓夹叙夹议的方法,其好处,在于自由灵活。李渔追求“云所欲云而止”,这种不拘一格的笔法,正符合他的个性。四、学习课文第37段1步骤如前。重点解释:第3段:馥香气。为因为。退减退。逐跟随。第4段:并一起。列陈列。芬使感到芳香。颊(ji)面颊,这里指嘴边。第5段:似好像。备准备。第6段:是如此、这。适适合。备具备。实实用价值。长长处。于比。第7段:四命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如无奈。半亩方塘指小池。仅只有。凿挖。塞(s)责敷衍。塞,来、应付。病以为苦。望天乞水盼望下雨。殆(di)大概。草菅(jin)把当作野草。菅,草名。有成语“草菅人命”。2文段赏析:问题一:请说出这一部分文章的说明顺序。明确:首先言其可鼻,再次言其可口,最后言其可用。问题二:在古代汉语中,“可”原本是个会意字。从口,从丂(供神之架),本义是唱,表示在神前歌唱,似为“歌”字的古文。引申为允诺,同意,准许。如:许可,认可,宁可。还有可能、能够之义,如:可见,可以,不可思议。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在现代汉语中,还留存着类似的意义,如:可风(可为风范)。进一步向抽象方面联想,有“值得”的意思,如: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耻,可鄙,可恨,可歌可泣,等等。以上诸词语,在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可”字后面,都是动词或者形容词。但是,如果换成了名词,意味就比较特别了。如:可人,可口,可心,可意,可体,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情感意味。很明显,可口,并不是可以以口食之的意思,而是挺好吃的意思;而可人,也不是让人觉得可以的意思,而是令人觉得可爱。李渔在本文中,利用了这方面的规律,又创造出“可目”、“可鼻”。读者为什么能够接受呢?明确:这是很有点冒险的。一般说,词语结构是不能任意类推的,类推可能违反约定俗成的、潜在的成规。如可以说“好吃”,却不能说“坏吃”(某些方言不在此例);可以说“可人”,却不可说“可鬼”,可以说“可口”却不可以说“可眼”、“可脚”、“可手”、“可头”。但是,李渔却在本文中创造了“可目”、“可鼻”,读者并不没有感到怪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前文中有了“可人”,但这还不够。还有一个原因,他先把花、蓬、实、亭亭独立、翠叶开擎,均为目光所视,讲得很丰富了,然后再说“此皆言其可目者也”,这就不太突然了。问题三:在分别写了四个方面以后,李渔又作了一个总结: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这一段文字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内容?明确:从结构上来看,这完全是议论文的句法,把荷花的好处,几乎说到了极致。问题四:文章到此,可以说是到了高潮,无以复加了。但是,李渔却在最后来了一笔真正的散文:说他虽然以荷为命,但却没有条件得“半亩方塘”(像朱熹所赞颂的那样“半亩方塘一鉴开”)来种植荷花,只能 “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这已经够杀风景的了,又碰上池子漏水,只能求老天帮忙。结尾的句子是:殆所谓不善营生,而草菅其命哉。“不善营生”,尚是对自己的批评;而“草菅其命”,则对自己的调侃了。这一点与周敦颐爱莲说有什么不同呢?明确:周敦颐赞美荷花,目的是为了美化自己的精神境界,把它提升到陶渊明菊花的清高档次上。而李渔赞美荷花,却把自己说得很惨,很差劲,“草菅人命”,简直是花的刽子手。这一笔,作为散文,真是大手笔,神来之笔。而这正体现了李渔自己所追求的“上不取法于古,中不求肖于今”的目标。 第二课时一、深入探究1、请学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 课文写芙蕖,突出其什么特点? (答案:可人。) 芙蕖“可人”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可目,可鼻,可口,备用。) 芙蕖的“可目”表现在哪些地方?采用了什么方法? 出水之日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 生蓬结实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 芙蕖“可鼻”,“可口”,“备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鼻:荷叶清香荷花异馥 可口:莲实莲耦并列盘餐互芬齿颊 备用:霜中败叶摘而藏之裹物之用 作者通过以上的说明,最后指出: 无一时一刻不适人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以此说明其可人。二、比较探究 1、我们前面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学生讨论回答: (1)爱莲说是如何写莲的? 答案: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其生长地,写其形特点,并赋予其象征意义,以此写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