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wenzhou.ppt_第1页
课件: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wenzhou.ppt_第2页
课件: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wenzhou.ppt_第3页
课件: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wenzhou.ppt_第4页
课件: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wenzhou.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与治疗模式的思考,苗国栋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精神病学传统诊断模式,症状标准:横断面信息为主,不关注纵向信息 病程标准:时间长度为主,不关注症状演变 严重标准:对功能影响和主观痛苦程度,不关注阈下过程 排除标准:排除非功能性精神障碍,双相障碍传统诊断模式:躁 or 郁,躁郁症特征 躁狂发作:典型“三高” 抑郁发作:典型“三低” 间歇性病程 发作性病期 间歇期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病程中没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 病前个性特征和功能水平无显著缺损,双相障碍发作形式谱,心境高涨 情感旺盛型气质 亚综合征性轻躁狂 轻躁狂 躁狂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心境低落 抑郁型气质 亚综合征性轻抑郁 轻抑郁 重性抑郁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混合状态 混合型气质BPD? 亚综合征性轻混合发作神经衰弱? 轻混合发作癔症? 混合发作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混合发作,苗国栋. 2011.,双相障碍临床表现的三维描述,心境高涨,心境低落,程度轻,如气质、人格或神经症性障碍,程度重,如精神病性障碍,少共病,多共病,心境改变性质,表现严重程度,共病特征,双相障碍的复杂谱系,心境形式 病程特征 心境 vs 精神病 疾病 vs 人格 单纯 vs 共病,M,D,hm,hd,sub-m,sub-d,m-p,d-p,躁狂 躁狂混合 混合发作 抑郁混合 抑郁,发作性,持续性,纯AP sAP SAP Sap 纯 Sch,疾病,人格,Pure-AP co-1 co-2 co-3,单相,双相,徐贵云. 2012.,双相障碍临床表现的核心特征,心境的异常不稳定性是双相障碍的核心特征 心境的异常高涨或低落:躁狂或抑郁发作 心境的异常频繁转换:具有快速循环特征的双相障碍、环型心境障碍、混合发作 心境的异常持久改变:心境恶劣或情感旺盛型气质 心境的异常触发机制:易激惹、易伤感、情绪不稳定,苗国栋. 2012,混合发作是超快速循环?,双相障碍混合发作概念演变,Kraepelin(1921):躁郁症患者中同时有躁狂和抑郁症状的混合状态者很常见,躁狂或抑郁心境、思维和行为症状三者中有一方面有相反相即可认为是混合状态(mixed state),并提出以下六型 抑郁性或焦虑性躁狂 兴奋性抑郁(激越性抑郁) 伴有思维贫乏的躁狂/无创造力的躁狂(unproductive mania) 躁狂性木僵 伴有意念飘忽的抑郁 抑制性躁狂(inhibited mania) DSM-IV-TR(2000) 躁狂和抑郁症状同时存在达1周 功能受损、精神病或需住院 当代:连续统,常见 激越性(agitated)或混合性抑郁 烦闷性(dysphoric)或混合性躁狂,McElroy SL, et al. In: Marneros A /psychlopedia,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表现(一),Kreapelin(1899)和Weygandt(1899)归纳混合发作的特点 相反的症状(在心境、思维和精神运动性方面) 精神病性症状(与早发痴呆相似) 病程(间发性,预后好于早发性痴呆) 个人史、家族史(躁郁症) 发作时间长度(比躁狂或抑郁更慢性),Perugi G 45-60.,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表现(二),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是混合发作的常见症状 Kraepelin(1921)在其躁郁症与偏执狂书中曾描述躁郁症患者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妄想内容与心境色彩之间常有反差。病人笑着告诉我说他的神经被榨干了、只有颈部还有血液循环。许多患者都是以兴高采烈的态度谈到他们行将死亡。”1 DellOsso(1991)的研究发现:混合发作患者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比例达63.2%,而躁狂发作患者仅为37.5%2,Marneros A 240: 234-239.,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表现(三),混合发作常与下述特点有关 呈沮丧性精神不足或呈一种伴有“易短路”脾气且以焦虑、抑郁或烦恼为特征的情绪状态 严重的激越 对治疗有阻抗的焦虑(包括惊恐状态) 不太持久的性兴奋 难以矫治的失眠 自杀性强迫思维及冲动 在保持忧郁性或“表演性”举止的同时有强烈痛苦的真正表情,Akiskal HS, et al. Psychopharmacology Bulletin 1987; 23:68-73.,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表现(四),少年抑郁症门诊患者中符合DSM-IV双相混合发作诊断标准者80% 两性大致相等,男:女=1.4 : 1.1 55%有精神病性症状 近半数有抑郁症或双相障碍家族史(约1/3) 2/3患者有自杀念头 超过半数有自伤行为或过量服药,Dilsaver SC, et al. Psychopathology 2005; 38: 268-272.,双相抑郁常伴躁狂症状,Goldberg JF,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9; 166:173181,双相抑郁伴发的常见躁狂症状,Goldberg JF, et al. Am J Psychiatry 2009; 166:173181,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另类解读(一),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或阳性症状 幻觉 妄想 思维形式障碍 紧张症表现 按照精神病性症状反映的情感色彩分类 “幸运儿”性质 “倒霉蛋”性质 “混合/过渡”性质,苗国栋. 2011.,2019/8/6,17,可编辑,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另类解读(二),“幸运儿”性质的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夸赞性、诱导性、说教性言语性幻听 妄想:关系、宗教、夸大、钟情、显贵血统、被害等 思维形式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思维被洞悉感 紧张症症状:亚木僵、缄默 “倒霉蛋”性质的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歧视性、谴责性、诬蔑性、暗示性言语性幻听 妄想:关系、被害、被跟踪、被“曝光”、自罪等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被洞悉感 紧张症症状:木僵、缄默,苗国栋. 2011.,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另类解读(三),“混合/过渡”性质的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争论性幻听、评论性幻听 妄想:(角力式)关系、被害妄想 人际关系敏感、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具有的夸大色彩与逻辑矛盾 人际关系敏感:自我评价低与受他人关注共存 (负面)关系妄想:广泛关注与负性评价(丑闻) 被害妄想:迫害者的身份、能量、手段与患者负性体验(无辜)、正性体验(考验)意义,苗国栋. 2011.,对精神病性症状的另类解读(四),Lake CR. Schizophr Bull 2007; 34: 1151-1162.,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诊断标准,DSM-IV诊断标准(混合发作) 既符合躁狂发作标准,又符合重性抑郁发作标准(除病期外),在至少1周内几乎每天如此。 此心境障碍已严重到会产生职业或日常社交活动及人际关系的明显缺损,或严重到必须予以住院以防伤人或自伤,或者具有精神病性表现。 这些症状并非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某种滥用物质;某种治疗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如甲亢)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注:明确由躯体性抗抑郁治疗(如治疗药物、电抽搐治疗、光疗)所引起的混合性发作不应归于双相I型障碍。,混合发作的诊断标准(二),其他诊断概念与标准1 维度性(dimensional)混合发作 躁狂状态伴有2个或3个以上的抑郁症状 抑郁状态伴有3个或3个以上的躁狂症状 特质性(trait)混合发作 病前为抑郁气质的人将其抑郁气质融入躁狂发作 起病较早的双相障碍患者,其习惯性和低等级躁狂症状以情感旺盛气质的形式融入其抑郁发作,1. Manning JS. CME:Brief Report,2007. Cited from: www.MedF,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误诊原因(一),现病史缺乏序贯描述 行为症状突出且凌乱无序 忽略病程发展演变的纵向信息:波动、功能等 忽略情感症状的询问 精神病性症状的误导:诊断权重、无视心境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的时间序列不清,构成“瓦解性”表象 个人史忽略共病筛查 家族史忽略双相障碍不典型信息 自杀、抑郁发作信息 家庭成员不典型双相表现,苗国栋. 2011.,双相障碍混合发作误诊原因(二),精神检查先入为主 精神病性症状具有诊断先决性 共病表现的先验性解释 混合发作患者的“中间/过渡”性质精神病性症状及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 共病对精神病性症状的矫饰作用 抑郁发作合并社交恐惧者呈阴性症状表现 抑郁发作合并强迫症者呈怪异行为 混合发作易激惹或激越行为呈“瓦解样”表现,苗国栋. 2011.,精神疾病病程与治疗过程及其分期,多数精神障碍都是有隐性病程的慢性、持续性过程 精神药物起效有显著的滞后现象 精神障碍治疗不可能有速效和奇效 精神疾病需要有长期治疗的战略思维 精神疾病治疗分期不应以时间段为标准,而应以疗效和功能恢复水平为标准,急性治疗期,持续治疗期,维持治疗期 功能康复期,苗国栋,2011,病情频繁波动,功能急剧衰退,病程,功能,病情波动减轻,功能开始恢复,病情波动不著,功能接近病前,精神疾病治疗各期选药原则,基本原则:对症治疗原则、联合用药原则 急性治疗期 强效 速效 持续治疗期:沿用急性治疗期药物,酌情微调 维持治疗期 有效 安全 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苗国栋,2011,精神疾病疗效判定标准,着眼于长期疗效这一大趋势 发作频率逐渐降低 发作严重程度逐渐减轻 发作期逐渐缩短、发作间歇期逐渐延长 发作间歇期社会功能逐渐恢复 伴随共病逐渐改善 心理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应对挫折和应激能力加强 患者及其家属对疗效的肯定,综合感觉评估良好 上述7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有改善,都提示患者的治疗有效,苗国栋,刘铁榜. 2011,精神疾病治疗的总目标,追求患者精神症状出现持续和不可逆转改善的大趋势 追求患者社会功能出现全面和进行性恢复的大趋势 追求患者完全回归社会的大趋势,长期、有效、规范治疗是关键措施,苗国栋,2011,双相障碍混合发作的治疗,双相障碍治疗原则 单药治疗:传统认识 联药治疗:当代实践 共病治疗:长远利益 心境稳定剂的作用 控制激越、冲动、敌意等行为和情绪症状 稳定心境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 控制精神病性症状 控制激越、冲动等行为症状 稳定心境、改善抑郁症状,苗国栋. 2011.,混合发作的药物联合治疗,精神科药物属于对症治疗药物,有何症状,用何药物 常用药物 心境稳定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 抗焦虑药物,苗国栋. 2011.,喹硫平对混合发作症状有效,喹硫平对躁狂发作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优于安慰剂 喹硫平对躁狂发作的兴奋、激越、敌意等症状疗效优于安慰剂 喹硫平对躁狂发作伴随的抑郁症状疗效优于安慰剂 喹硫平治疗躁狂发作不增加转相风险,Vieta E, et al. Curr Med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