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格与人格心理学.ppt_第1页
课件:人格与人格心理学.ppt_第2页
课件:人格与人格心理学.ppt_第3页
课件:人格与人格心理学.ppt_第4页
课件:人格与人格心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心理学,人格生动如外表, 人格神秘如魂灵。,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概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像人类行为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人类行为更重要。但是,它却不是我们最理解的东西。 BF斯金纳,一个有趣的人格测试,小姐和先生是一对恋人, 两人隔河而居, 那条河不宽,也不阔。有一天,先生得了急病,小姐知道了心急如焚,但是那一天出现了暴风雨,河水暴涨,风急雨劲,先生叫她不要去探望他,可小姐还是要不顾一切去看看他。 于是她去找先生,因为先生有一条船,有能力送她过河。可是,先生却要收过河费一百万,即使她向他解释先生的情况,他也一样不为所动。 小姐当然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她去找先生,因先生也有一条船。岂料,先生竟是无耻之徒,他要求小姐献上她的肉体,方才载她渡河。小姐为了爱情,最后牺牲了自己最后,先生也载了她过河。,先生的急病,最后也没有恶化,是化险为夷了。但当他知道小姐居然 牺牲了自己的贞节,他很生气,因为他早已吩咐她不要来,何况还因此牺牲了肉体!于是,先生和小姐就这样分手了。 小姐很伤心,不久之后,他认识了年纪较大的先生。当他知悉了她的过去后,不但不介意,还向她示爱。虽然小姐并不太爱先生,他也不太勉强 好了,问题来了:参考故事内容,然后把故事的五位人物 (,),按照你喜欢他们的程度,由好至坏排上一个等级。例如 ( 1 ) L , ( 2 ) F ,( 3 ) B, ( 4 ) M, ( 5 ) S。,人格测试的解释,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出的一个略有名气的心理测验,其实每一个故事人物都代表一个意义: 小姐 - Love ( 爱情 ) 先生 - Morality ( 道德 ) 先生 - Business ( 事业 / 金钱 ) 先生 - Sex ( 性 ) 先生 - Family ( 家庭 ) 当你领会故事情节之后,对故事人物所排列出来的喜爱次序,正反映以上人性观念在你心目中之排列次序,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富于冒险精神还是追求舒适安逸?合群还是孤僻?对未来是悲观还是乐观?自信还是自卑?勤奋还是懒散? 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 遗传抑或环境? 你的幽默感是从父亲那儿学到的还是基因遗传?,举世闻名的家族 五代人里出现了十三位优秀作曲家的巴赫家族,三代人十八名男子中出了八位学者的伯努里家族,包括数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田氏家族在美国乃至整个华人社会里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第二代、第三代人中共有博士、硕士二十多名,涉及核物理、医学、金融、制造、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 人才辈出的日本家族的代表是狩野家族。在七代人中共出现九位画家,八位著名画家。,托马斯.鲍查德和戴维德.莱肯(1979-1990),被试 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来自美国等8个国家,进行为期一周的心理测量和生理测量。 程序 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两项智力测验、一张家庭环境量表。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以及性生活史等三次访谈。独立完成,避免双胞胎间存在不经意的相互影响。 假设 若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在相同环境下成长起来并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与分开的同卵双胞胎相比,其个体特征应更相似。结果是这样吗?,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特质的人,即便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他们长大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其基本心理和人格也惊人的一致。 在相同条件下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似乎很小。 “到目前为止,在调查过的每一种行为特征从反应时到宗教信仰,个体差异中的重要部分都与遗传有关。这一事实今后不应再成为争论的焦点,现在是该考虑它的意义的时候了。”,结果,后续研究,智力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70%) 人的特性是由遗传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决定。 并非环境影响人的特性,恰恰相反,是人的特性影响着环境。(父母有爱心 孩子感情丰富) 外倾-内倾,神经质,自觉性 离婚,死亡,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人的鲜明的特征是他个人的东西。从来不曾有一个人和他一样,也永远不会再有这样一个人。 高尔顿 奥尔波特,一、“人格”一词的由来,“保护人格尊严”,“不能侮辱人格” “人格高尚” ,“人格低下” personality “人格”,“人性”,是指人的各种特征,将完整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事实性的概念。 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persona,后者的本义是指面具,即戏剧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的标志。,二、人格的定义,罗列式定义。人格就是一个人所有特质的总和; “人格是个体一切生物的先天倾向、冲动、趋向、欲求和本能,以及由经验而获得的倾向和趋向的总和。”(普林斯) 整合性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 “人格是多种模式的整合,这种整合使有机体的行为具有一种特殊的个人倾向。”(麦考迪),层次性定义。这类定义将人格各方面的特质分为若干层次,而最高层次的特质具有统合的作用; 詹姆士认为人格可以分成四个层次:(1)物质的自我,包括一个人的身体、财产、家庭和亲友。(2)社会的自我,即在交往中人们对他的承认。(3)精神的自我,即自我的统一功能。(4)纯粹的自我,即对自我进行反省的自我,它具有自我认识的功能。 适应性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格适应环境的功能; “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具有的那些习惯系统的综合。”(肯朴夫),区别性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格就是个人的独特性,即个人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区别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那些有组织的反应的特殊模式或平衡。”(惠勒) 本质性定义。这类定义强调人格是个人最为本质的行为模式。人格不只是这个人与别人的不同之处,而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奥尔波特(1937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1937) “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独有的行为和思想。”(1961) 三层含义: 动力组织 心理物理系统 独有的行为和思想,艾森克(1970),“个人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它决定着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 解释: 四大系统: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 稳定的身心组织: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 独特的适应方式:行为模式,黄希庭(1998),“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四层涵义: 整体的人 稳定的自我 独特的个人 社会化的对象,作者定义,“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四层涵义: 心理行为模式: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统一体 独特的个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相对稳定的自我: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遗传素质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三、人格的基本特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人格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改变。 人格成分的分裂 案例1:某男生的强迫症 案例2: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 人格的轻度分裂:心理冲突 人格的中度分裂:多重人格 视频 人格的重度分裂:精神分裂症,人格的稳定性: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人格的稳定性 跨时间的连续性:昨天、今天和明天 跨情境的一致性:在家里和在学校里 案例:自我的稳定性 人格的可塑性 年龄上的差异:儿童与成年 成分上的差异:气质、智力与性格、价值观,人格的复杂性是说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人的复杂性特别表现在人的矛盾性上。 一个杀人犯也可能有良心发现的时候,一个长期被人们视为楷模的人可能同时在从事犯罪活动,一个表面上义正辞严的人内心可能忍受着难以释怀的煎熬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不同。 独特性与共同性的关系即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共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四、性格与人格,汉语日常用语中的“人格”、“性格” 人格:混同“品格”,具有道德含义。人格高尚,人格卑鄙 性格:内外向,情绪稳定性,中国人的性格 心理学中的“人格”、“性格” 人格:一个人的整体状况,整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性格: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性格特征具有社会道德含义(黄希庭),五、人格心理学的任务,描述(外向性、感觉需求、自尊) 理论任务 解释 (人格理论) 预测 (消极信息加工抑郁) 应用任务 控制(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一、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黄帝内经 一种是依据人的体型和肤色将人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人格类型。 第二种分类方法依据人体内的阴阳强弱来划分人格类型,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 孔子将人分为狂者、中行者和狷者三者。狂者富有进取心,敢作敢当;狷者拘谨退缩,什么事都不敢干;中行者不过分进取,也不过分拘谨。,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过喜则伤心而气散, 过怒则伤肝而气上, 过思则伤脾而气郁, 过忧则伤肺而气结, 过恐则伤肾而气下。,红楼梦人物人格图谱,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 人格心理学思想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紧密联系。 厚古薄今,贵远贱今,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 各派思想一旦形成,就在后来的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历史继承性。,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心理学思想一般都蕴涵在哲学理论,特别是人性论中,尚未完全分化出来。 这些思想一般都有其社会阶级的根源,是为了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随着西方思想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趋势,这就是人格心理学思想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结合。,2019/8/5,37,可编辑,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1937年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测量运动:高尔顿,卡特尔,比纳 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魏斯麦,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1.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2.以霍妮、埃里克森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学派; 3.以奥尔波特、卡特尔、艾森克为代表的特质论学派; 4.以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为代表的行为学习论学派; 5.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 6.以凯利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学派。,20世纪70年代 至今 1.人格心理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专题化趋势。 2.在研究专题化趋势的影响下,在人格理论上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 3.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 4.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5.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大脑两半球单侧化,右利手者:左半球是言语优势半球,右半球是空间和形象认知优势半球。 左利手者:可能正相反,可能没有单侧化。 实验研究:用速示器在0.10-0.15秒的短时间内向被试左或右视野呈现一张图片,说出看见什么。,裂脑人。胓胝体。每一侧半球都能独立完成一系列操作活动,但不能完成需要两半球沟通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否说明了在一个脑内能够产生两个独立的自我意识? 斯佩里和麦凯试图让两个“人”相互对话。一侧半球确实能向另一侧提出问题,并等待回答。两侧半球能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运动协调,甚至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的评价。,你是想让我变成两个人吗,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一侧半球能把另一侧识别为一个独立的人,也没有迹象表明一侧半球在常规水平上的独立性。两侧半球间独立的感觉-运动活动,乃至独立的活动目标都不构成两个意识实体。 意识具有不可分性似乎在裂脑人中也得到体现。,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理论,一、不同的人格理论 “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每个人成为自己”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声称,人的无意识心理对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作用。 特质学派的心理学家确信,人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上的某个位置上的。,生物学学派的心理学家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别差异。 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的心理学家把稳定的行为方式说成是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认知学派则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来解释行为的差异。,你为什么抑郁?,精神分析学派 抑郁是转向内心的愤怒。处于抑郁的人存有一种无意识的愤怒和敌意感。 特质学派 查明哪些人容易抑郁。一组研究人员测量了一群中年男性的抑郁水平,30年后重测,发现两次测量的分数高相关。(Leon,Gillum,1979) 生物学学派 可能有些人生而具有对抑郁的敏感素质,更可能面临压力事件时体验到抑郁心境。,人本心理学家 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的人经常为抑郁所困扰。因此治疗目标就是让他们接纳自己,哪怕是自己的错误和弱点。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 抑郁是由于生活中缺乏积极强化物所致,或者是习得性无助。 认知学派 人们抑郁是取决于他们如何解释自己控制环境的这种无能。容易抑郁的人总是用最可能导致抑郁的方式来解释周围世界。,二、评价人格理论的标准,精确性。一个理论的优劣主要是由其反映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及变量间关系的精确程度判定。 可检验性。科学理论的科学性的指标之一是其可检验性,包括可验证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 概括能力。理论的概括能力越强,所能解释的现象越多,且具有可检验性,那么理论就具有越高的功效。 简约性,即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越简洁的理论越受欢迎。好的理论的基本假设和原理往往都简明扼要,使人易于把握其要旨。,内部一致性,即一种理论的假设、原理、原则等所涉命题之间应该是彼此符合的。理论各部分相互符合的程度越高,越有可能被视为一种好理论。 实用性,即理论在激起新的研究、预测行为、解决实际问题(如职业选择、心理治疗)等方面的作用。好的理论应该是有用的理论。 包容性或广博性,即一种理论所涵盖范围的广阔程度。一种理论所涉及的人格与行为现象越全面,就越有可能被视为一种好理论。,三、 人格理论的基本问题,素质环境论 理性非理性 (意识还是无意识决定行为) 自由意志对决定论,整体说元素说 主观性客观性 前动性反应性 稳态异态 可知性不可知性 可改变不可改变性,第四节 人格心理学方法,一、一般方法论原则 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的结合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 元素分析与整体综合 心理学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与现场研究 伦理性原则,二、人格研究过程,观察与描述 一些人经常被孤独感困扰,一些人很少感到孤独 理论与假设 孤独的人缺少社会技能,因此不能发展和保持令他满意的人际关系 A 孤独者比非孤独者较少主动参与或引发谈话 B 孤独者不能正确感觉别人怎么看他,自我感觉差 C 在公众场合,孤独者比非孤独者说出更多不适当的话 检验,三、主要研究途径,临床研究:也叫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包括行为观察、深度访谈和个人资料分析,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定性描述。 优点:有机会观察多种多样的现象,将人的机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通过对每一个体进行深度研究,可以全面考察人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生态效度高;独特性。 缺点:研究者和被试的主观偏见。无法重复验证。外部效度低。 案例: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1953)H.M.,2008年12月2号,一个代号为“H.M.”的人去世。他的大脑被立即冷冻起来,一年之后的本月,享受了和爱因斯坦一样的待遇解剖大脑进行分析。他的大脑被切成了两千多片,以供后续的科学研究。这次大脑切片的整个过程都在网络上进行了全程播放,3天的直播过程中,全球有超过40万人观看了现场直播。 H.M.1926年出生的,9岁因为意外脑神经受伤之后,就有非常严重的癫痫症,在他27岁的时候,他去进行一个脑部的切除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