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pt_第1页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pt_第2页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pt_第3页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pt_第4页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新考纲 俄国十月革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考情分析 近三年来本专题共考查15次,其中2011年考查6次,所有考点均有考查。如2011年北京文综第23题、2011年浙江文综第39(2)题等。本专题以选择题的考查方式为主,分值为34分。本专题试题考查的主要能力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试题难度较小,但是在考查中多采用新的材料,考查角度较新颖,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纵向联系,并注意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联系起来。,命题趋势 在2012年的高考命题中,本专题的考点不会淡化,选择题仍是主要题型,分值变化的可能性不会太大,可能会注重对斯大林模式的考查,可能与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联系。,备考指导 1、复习本专题要理清一条“主线”,抓住两个“核心”,把握三个“阶段”。 一条“主线”:即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前其经济政策的演变。 两个“核心”:即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三是二战之后(三次改革的历程及结果)。 2、本专题涉及很多历史概念和历史现象,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掌握基本知识,加深理解。,阶段特征 一、20世纪上半叶,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十月革命后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192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斯大林时期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20世纪50年代后,斯大林模式暴露出许多弊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1991年苏联解体。,主干知识 梳理落实,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1、简析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多次的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是什么?与其他两者相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什么不同? 3、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们国家经济改革的启示是什么?,拓展探究:,1、简析罗斯福新政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同 异,拓展探究:,从表面上看,二者均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且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政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多次的改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是什么?与其他两者相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什么不同?,拓展探究:,侧重于农业方面,侧重于工业方面,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并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整体上都只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以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模式;在政治上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打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在政治上最终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使苏联回到资本主义道路,并且导致了苏联的解体。,3、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们国家经济改革的启示是什么?(打开思维,放飞想象),拓展探究:,社会主义制度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坚持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要处理好与政治改革的关系,要保持政治稳定。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高考链接:,1(2010宁夏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 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苦境 C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2011海南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B,D,3(2009福建文综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4(2010重庆)右图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D,5(2011年江苏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C,6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 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轻重工业发展相对均衡 B.1926年的工业生产超过1913年水平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D,年份,项目,7(2009山东)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8.(2011全国)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 B.破坏法制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 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D,A,材料题:(11分)(2010江苏)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 (1)图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1)图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和图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联系: 不同: 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局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