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ppt_第1页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ppt_第2页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ppt_第3页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ppt_第4页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李 璟,词牌知识,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作者小传,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史称南唐中主。璟多才艺,好读书,文士韩熙载、冯延巳、李建勋、徐铉时时在其左右,相与讲论文学。江南野史说他“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只有一首律诗和四首词。其词蕴藉含蓄,深沉动人。王安石盛赞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王国维则称其“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浣 溪 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1.这首词中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词中塑造了思念远人的思妇形象,抒发了悲秋怀人之感。,鉴赏探讨,明确因为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寄托深远:“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3.“多少泪珠无限恨”,你从词中看出主人公的恨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说明。,明确:时光短暂,韶华易逝秋风一起,愁绪顿生,荷花香销叶残,人也韶华不再,憔悴不堪,不忍卒看; 感慨人生聚少离多征夫远在边塞,有家归不得,思妇一夜无眠,笙歌增寒。,4.请说说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并说明理由。,明确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但南京大学傅庚生先生却以“残”字为词眼。他说:“意以为全词固脉注于一残字耳。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王氏(王国维)之所云有美人迟暮之感者盖如此。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矧(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全阕脉络贯通,若拆散便不可得其解;而意相联属,似亦并不宜摘句以欣赏之耳。”,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凤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比较阅读,1、首句,诗人为什么说坐卧花上,不说坐卧湖上?说说你的理解.,明确:写出了荷花之盛,且暗点题中“湖上”二字。,2、李璟浣溪沙有“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句,同是写荷花(芙蓉、菡萏都指荷花),李诗与汪诗的意境有什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