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翻译史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近代翻译史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近代翻译史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近代翻译史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近代翻译史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翻译史概述 ( 18401894 ),近代翻译的发轫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翻译发展史,列强入侵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 地主阶级改革派对世界的了解,初始阶段:林则徐时期翻译 翻译活动概述 背景: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翻译经籍的盛事,可到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政治上盲目排外、文化上的愚民政策,导致了整个民族对西方国家的无知。林则徐作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向西方学习进步的开风气者,在赴广州主持禁烟和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西方知识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带领手下译员设立译馆、翻译西书。,翻译活动:官方 翻译主体: 受过良好教育的有识之士(袁德辉、孟亚、林阿适、粱进德),2. 主要翻译活动家: 1. 林则徐 一方面翻译外国书报以了解敌情;另一方面组织人翻译了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书籍 他曾设立驿馆,编译过四洲志、华事夷言 世界地理大全、各国律例等书。 观点:首次提出“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概念,从事翻译的意旨在于借鉴西方,目的是“制敌”。这对中国近代译学理论也有深远影响。,2. 魏源 四洲志林则徐叫袁德辉根据1836年伦敦出版的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世界地理大全)翻译的。四洲志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各国地理知识的译著。 魏源将四洲志及其他译本会变为海国图志。张之洞称此书为中国知西政之始。 海国图志还收录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华事夷言、澳门月报、各国律例等。,3. 翻译活动的影响 为后期清朝外事机构的翻译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了西学东渐。先进人士纷纷把向西方学习作为改造和拯救中国的一剂良药,纷纷提出了自己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思想。 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近代化进程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为寻求富国强兵之道而放眼看世界。,二。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外事机构和翻译活动 1. 翻译活动概述:(背景和目的) 自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对外国侵略者逐步采取屈服的政策,当时的礼部和理藩院已不能胜任和外国侵略者交涉的任务。,翻译活动:官方 翻译主体:政府机关(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是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总机构) 翻译影响:由于参与翻译活动的多为政府官方译员,因而在政府的外交活动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例如通过再议与俄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为国家争回部分领土主权。,三。全盛时期: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翻译 翻译活动概述:(背景和目的) 林则徐以后的翻译活动,可以拿甲午战争作分界线。甲午战争以前的西学翻译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官方的洋务机构,而是在华的教会机构(墨海书馆)。 洋务运动的总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是输入外国工业,制船造炮,镇压革命,兼御外侮;二是改革教育,办新学堂,培养买办和外事翻译人员。其副产物便是刊译了西方的一些自然科学和少数社会科学的书籍。,2. 翻译活动:官方 翻译主体:政府官员 翻译途径:外国人口述,中国人笔录;笔译,3. 主要翻译活动家: 1. 奕 1860,奏请创立同文馆。1868年正式成立同文馆。开始只有英文馆,后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馆。学员在此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翻译等。 同文馆师生所译之书据说有二百余种,但常见于记载者: 丁韪良译万国公法陆地战役新选西学考略格物入门等。 毕利于: 法国律例(拿破仑法典第一次中译本)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中国最早的化学教科书) 汪凤藻: 新加坡律例等等。,2.,李鸿章 1863,在上海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馆,即广方言馆。专办英、法文馆。 1864年,广州,广方言馆 在译介西学方面,与京师同文馆相颉颃的洋务机构是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 1865年,李鸿章奏准成立江南制造总局。 其翻译馆的译书活动主要是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共出书一百六十种。涵盖声学和光学;天学和学务;政治、商学和格物;工程和电学;史志和船政;交涉、算学和图学;矿学,医学,工艺类和兵学。 制造局译书,偏重于自然科学。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和医学方面出版过一些有影响的书籍。 对社会科学的书译的不多。占总译书的五分之一。,江南制造总局翻译代表人物:傅兰雅 译学主张: 驳斥了汉语难译科技书的说法,指出中国业可以创造科技新词。 最早倡导科技译名的统一,并制定了译名的具体规则。 论述了科技书的选择方法以及中西译者如何配合的问题。 论述了中国必将靠翻译西方进步有用之书而获得新生与进步。,比较 江南制造总局和京师同文馆的翻译机构均属官办,历时较长,翻译方法类似,但质量却不可以道里计。制造局的译员都是科学家,而同文馆的是学生。前者译书有一百六十余种,而后者已知者仅为二十余种。制造局的翻译活动以科技翻译为特色,同文馆的翻译活动主要是政治和法律方面著作。,3. 其他重要翻译家: 洋务派翻译机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中,有几位是当时比较著名的科学家: 李善兰翻译或合译过的书籍:几何原本代数学代微积拾级等等。 徐寿 译述有西艺新知化学考质等。 华蘅芳 合译过金石识别地学浅释海防新论等。 洋务派中具有维新思想的语言学家马建忠留下一篇精彩的译论拟设翻译书院议 马建忠提出了翻译标准,即所谓“善译”,他的意思是必须精通原文和译文,比较译同,掌握两种语言的规律。译书之前,必须透彻理解原文,达到“心悟神解”的地步,然后下笔,忠实地表达原文,“无毫发出入于其间”,而且译文必须能摹写原文的神情,仿效原文的语气。 王韬在介绍西学方面也作出了贡献。翻译西国天然学源流,还翻译或编译了新约旧约格致西学法志等等。,4. 翻译活动的影响: 1. 同文馆:对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丁韪良的译著万国公法在当时影响很大,在与西方人有接触的中国官员中流传甚广,尤其对毕业于同文馆的学生影响更大。其中部分词汇流传至今,如“民主”和“自治”。,2. 江南制造总局:对于汉语科技词汇的发展贡献巨大。 光学和声学等学科新词都是由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们最先使用起来的,这些词汇对科技领域现代汉语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代翻译的特征,翻译主体主要是中国知识分子(外国语学校和派遣留学生) 机构式合作翻译为主,与独立翻译交相辉映。,补充,在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文化转向 过程中,翻译活动 更多地受到那个时代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欣赏习惯和受众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早期比较封闭和保守的中国译者和读者去接受完全陌生的异域作品的文化传统,应该允许他们有一个相对合理的适应过程。这种“本土化”或“变形”的本身,说到底还是翻译主体在试图消解中西两种文化间的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