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宇-临床部分.ppt_第1页
陈新宇-临床部分.ppt_第2页
陈新宇-临床部分.ppt_第3页
陈新宇-临床部分.ppt_第4页
陈新宇-临床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级中医医院 评审细则解读(2013年版) 临床部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新宇 二0一三年三月,资料时间(以2013年参加评审为时间点),无时间(查阅相关资料) 评审前3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 上年度(2012年) 近1年(自评审时间向前推1年) 本年度(2013年),病历 运行病历 归档病历 上年度 近1年 本年度,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26.15% 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15.38% 41.54%,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抽取方法:2个科室,每项指标取平均分 国家局印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临床科室 内科系统、其他科室各抽1个 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治未病”科 检查病历:由专家从病案信息库中随机抽取,不得由医院提供,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科室名称命名依据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医专业命名: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老年病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 中医脏腑名称命名:心病科、肝病科、脾胃病科、肾病科、脑病科 以疾病、症状名称命名:中风病科、哮喘病科、糖尿病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烧伤科、疮疡科、创伤科、咳嗽科,注意,“中心”、“国医堂”: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核准。 科室名称不得含:“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249号,不得挂:“全国示范中医医院”、“放心药房”、“全国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医疗中心”标牌 通过验收的可以挂牌;未进行验收的可以挂建设项目、培育项目 重点专科(专病)、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2,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26个),总则: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按照执行 基本条件 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病房、设备 人员队伍 科主任 10年、中级以上职称 护士长护师以上 服务技术:诊疗能力,中医类别执业医师(26)(第十一条或十二条),90%(1):针灸科 80%(1):推拿科 70%(19):妇科、儿科 、皮肤科 、耳鼻咽喉科 、肿瘤科 、肛肠科 、脾胃病科 、脑病科 、血液病科 、肾病科 、内分泌病科 、风湿病科 、老年病科 、肝病科 、外科 、感染性疾病科 、重症医学科 、康复科、”治未病”科 60%(5):骨伤科 、肺病科 、心血管病科 、神志病科 、急诊科,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第二十五条、或第二十六条、或第二十七条),4项:血液病科 5项:急诊科、心血管病科、风湿病科、肝病科 6项:肿瘤科、骨伤科、肾病科 7项:推拿科、脾胃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8项:皮肤科、肺病科、内分泌病科、脑病科、 老年病科、神志病科 9项:儿科、针灸科 10项:妇科、肛肠科 15项:眼科 17项:耳鼻咽喉科 18项:外科,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3,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检查病历5份 上级医师 辨证分析、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解记录 纠正下级医师诊疗缺陷,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4,3.3.1诊疗方案基本要素,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西医病名) 诊断:中、西医诊断标准明确 治疗:理法方药完整;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运用、老中医经验;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医院制剂、中成药、现代技术、科研成果 难点分析:难点是指西医目前尚无解决方法、中医有治疗优势和解决可能 疗效评价: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改善 体现中医临床思维且规范、可行,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5,3.3.2访谈3人,人:科室负责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内容: 抽查一个诊疗方案掌握 专科继续教育情况,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6,3.3.5由专家在全院手术病历中随机抽查。,3.3.5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未抽查到手术科室,从医院手术科室中检查1个手术科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及5份手术病历 病名/手术名称 是否采用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7,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8,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9,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0,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1,中医诊疗设备(含民族医诊疗设备)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及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软件)。,中医诊疗设备种类,诊断类 针疗类 灸疗类 中药外治类 推拿类 牵引类,中医光疗类 中医电疗类 中医超声治疗类 中医磁疗类 中医热疗类 中医其他类,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2,中医医疗技术目录(十类96种),一、针刺疗法技术(27种) 二、灸类疗法技术(7种) 三、刮痧疗法技术(3种) 四、拔罐疗法技术(7种)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8种)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9种)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8种) 八、骨伤类疗法技术(8种) 九、肛肠类技术(5种) 十、其他类技术(14种),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3,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等。如科室门诊和病房共用一个中医综合治疗室,也可算设立。 中医综合治疗区:在独立区域中为患者提供多种中医诊疗技术服务。,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14,(1)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是指经药监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2)中成药和西药在一张处方中的按中药处方计算,计算时应分别计入中药处方数和处方总数。 (3)抽查当年某月报表,并抽查其中一天处方。如该月处方比,再抽查另一天处方进行核实。, 3.10.2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比例-符合标准,10%,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7个百分点 10%-20%,但较上年度增长超过了5个百分点 20%-30%,但较上年度增长了3个百分点,四、重点专科建设(100分),检查1个重点专科(专病) 选择顺序:国家局、省级、地市级、医院的重点专科(专病),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1,二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国中医药医政发20124号),临床科室 中医诊疗设备分类目录:14类 病房基本设备:必配14种,选配8种 各科设备 医技科室 中药房,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2,辨证论治准确性,按照首次病程记录及至少2次以上病程记录中理法方药一致性来进行评价,只要存在一次理法方药不一致,此份病历为不合格,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3,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4,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5,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6,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7,中医治疗难点,中医治疗难点是指临床上需要解决的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的改进有解决的可能 难点的思路和措施 1.提出的难点符合临床实际; 2.难点针对性强; 3.通过中医方法有解决的可能性; 4.难点解决措施符合临床实际。 解决难点: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的改善,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8,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100分)-9,第二部分 综合服务能力(350分),第三章 医疗质量(17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 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 三、医技科室质量管理(40分) (一)临床检验质量管理(20分) (二)医学影像质量管理(20分) 四、其他科室管理(85分) (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 (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 (三)感染性疾病管理(10分) (四)输血管理(15分) (五)医院感染管理(25分) 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1,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2,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与制度(10分)-3,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1,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2,医疗技术分为三类(卫医政发200918号),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 第三类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由卫生部制定公布,技术应用由卫生部管理。,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3,二、医疗技术管理(15分)-4,四、其他科室管理(85分) (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1,(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2,(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3,(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4,(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5,(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6,(一)手术治疗管理(20分)-7,(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1,(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2,(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3,(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4,(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5,(二)麻醉治疗管理(15分)-6,手术安全核查记录 三步安全核查: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术后离开手术室前 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三方,关于手术治疗管理、麻醉治疗管理,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其他医疗机构能满足相关服务需求,未开展手术服务的城市中心区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不查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手术治疗管理”和“麻醉治疗管理”。 二级中医医院为必查项目。 得分按照1000分相应进行折算,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1,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2,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3,五、病历(案)质量管理(20分)-4,总体说明,原则上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二级公立中医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参照执行 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否决作用 对于医院不存在相应情况的个别指标,指标得分在对应部分进行折算。 各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