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基础知识.ppt_第1页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ppt_第2页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ppt_第3页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ppt_第4页
防火防爆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 绪论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 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 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 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的安全技术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处置 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防火、防爆基本知识,4.1 燃烧基本知识 4.2 火灾基本知识 4.3 爆炸基本知识 4.4 火灾、爆炸的控制措施,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防火、防爆基本知识,危险化学品生产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及辅助材料大都是易燃、易爆物质,加之高温、高压操作带来的危险性,一旦出现操作不当、管理不善或设备故障等情况时,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有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掌握防火、防爆的基本措施,对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1 燃烧 4.1.2 燃烧的特征 4.1.3 闪燃、着火、自燃 4.1.4 燃烧热与燃烧温度 4.1.5 燃烧三要素 4.1.6 燃烧的分类 4.1.7 燃烧过程,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1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质(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本质是一种化学反应。 可燃物质大多是在氧气或空气中进行燃烧,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氧的存在也可以发生燃烧。例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炽热的铁在氮气中燃烧发生激烈氧化反应,并伴有光和热发生,他们都属于燃烧。,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2燃烧的特征,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3闪燃、着火、自燃。,按照形成燃烧的条件和发生的特点,燃烧可分为: 闪燃、着火和自燃。 1.闪燃与闪点 易燃、可燃液体(包括具有升华的可燃固体)表面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接触火源时发出的瞬间燃烧,称为闪燃。 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闪点是液体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液体处于闪点以上温度时,才有着火的危险。 闪点越低,着火危险性越大,如苯的闪点11乙醇的闪点为12,所以在冬天遇到明火也会闪燃,要比乙醇的火灾危险性大。,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3闪燃、着火、自燃。,2.着火与燃点 可燃物质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的持续燃烧现象,称为着火。 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可燃物质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而能使燃烧持续5秒钟以上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或着火点。,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3闪燃、着火、自燃。,3.自燃与自燃点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在空气或氧气中因受热或自身发热,热量蓄积使温度逐渐上升所发生的自行燃烧的现象,程为自燃。 可燃物质不需火源的直接作用就能发生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4燃烧热与燃烧温度,燃烧热即是1mol 的可燃物质完全烧尽时放出的全部热量。 燃烧温度是指可燃烧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将燃烧产物加热到的最高温度。一般情况下,火焰温度既是燃烧温度。,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5 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是可燃物质燃烧的三个基本要素。 这三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缺少三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便不会发生。所以,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可以归结为这三个要素的控制问题。如果燃烧能够发生,不但要具备三个要素,同时三个要素中各自的量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5 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 一般来说,凡是能与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物质,就成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常温、常压下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固体可燃物。同一可燃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其燃烧性质不同。固体可燃物不易燃烧、气体可燃物最容易燃烧。 可燃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可燃物按其组份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5 燃烧三要素,2.助燃物 凡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并能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几乎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的参与,氧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其他助燃物有氟、氯、溴、碘、硝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高锰酸盐及过氧化物等氧化剂。,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5 燃烧三要素,3.点火源 点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点火源不单单只有明火,还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化学火源等。,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6 燃烧的分类,燃烧可按以下方式分类: 1.按着火方式分 2.按燃烧时可燃物的状态分 3.按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分,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6 燃烧的分类,1.按着火方式分,可分为: 强制着火(点火)和自发着火(自燃)两类。 强制着火:由外部能源(即点火源)与可燃物质直接接触(一般是局部或点接触)引起的燃烧。 自发着火(自燃):又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种情况。,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6 燃烧的分类,2.按燃烧时可燃物的状态分为: 气相燃烧、液相燃烧和固相燃烧三类。 气相燃烧:燃烧反应在进行时,如果可燃物和助燃物均为气相,称为气相燃烧。气相燃烧是均相燃烧。其特征是有火焰产生。它是一种最基本的燃烧形式。 液相燃烧:燃烧时可燃物呈液态,称为液相燃烧(注意:并非液体燃烧)。只有某些液体在高温状态下直接发生燃烧。 固相燃烧:燃烧进行时可燃物为固相,称为固相燃烧。其特点是:没有火焰,只产生光和热(阴燃)。,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6 燃烧的分类,3.按燃烧过程的控制因素,可分为: 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两类。 扩散燃烧:可燃物与助燃物的混合是在燃烧过程中进行的,即边混合边燃烧。一般来说,扩散燃烧是比较平衡的。 动力燃烧:可燃物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已经混合均匀,并且完全是气相,遇火源而燃烧(爆炸),这种燃烧叫动力燃烧。动力燃烧的燃烧速度较快,可能导致爆炸。 ,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1 燃烧基础知识 4.1.7 燃烧过程,可燃物在常温、常压下存在的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 由于可燃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燃烧过程也具有各自特点。,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1 火灾的定义 4.2.2 火灾的种类及相应灭火剂 4.2.3 火灾的等级划分 4.2.4 火灾的产物 3.2.5 火灾的发展过程,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1火灾的定义,凡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2火灾的种类及相应灭火剂,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49681985),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把火灾分为A、B、C、D类。,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2火灾的种类及相应灭火剂, A类火灾是指可燃固体燃烧造成的火 灾。这类物质燃烧后,一般都会形成 炽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 纸张等。灭火方法是冷却,可以用水 来灭火。,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2火灾的种类及相应灭火剂, B类火灾指液体或液化固体着火。液体 或液化固体形成的着火,划分为以下两 种。 溶于水的液体着火。用二氧化碳、干 粉、喷水、水及可蒸发气体灭火。 不溶于水的液体着火。用泡沫、二氧化 碳、干粉、水及可蒸发气体灭火。,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2火灾的种类及相应灭火剂,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燃烧的火灾。使用 泡沫或干粉灭火,用水对相关容器进行 冷却。 D类火灾指轻金属燃烧的火灾。用含有 石墨粉或滑石粉的干粉灭火器,不能使 用其它类型的灭火器。,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3火灾的等级划分,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等级划分为三类。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 以上(含本数,下同);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 伤20人 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 以上。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 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 2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不具有前列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4.2.4 火灾的产物,火灾产物主要是热量、缺氧和烟气。 1.热量:火灾过程中燃烧产生的热量主要包括对流和辐射热两 个部分,火灾过程中热量不断增加,会威胁到生命、 毁掉建筑物。 2.缺氧:火灾发生必然会消耗氧,若在通风不通畅的情况下, 随着燃烧的进行,燃烧产物不断增加,氧气浓度不断 减少,会使人员的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从而威 胁生命。 3.烟气:火灾过程燃烧产生的烟气包括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 燃烧产物。,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2 火灾基本知识 3.2.5 火灾的发展过程,火灾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火灾初期、发展期、最盛期、终期。 火灾初期是最佳的扑救时期。,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1 爆炸的定义 4.3.2 爆炸的分类 4.3.3 爆炸极限 4.3.4 爆炸性物质的分类 4.3.5 燃烧、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 4.3.6 爆炸可能造成的后果,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1 爆炸的定义,爆炸是物质发生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在瞬间释放出大量能量并伴有巨大声响的过程。 爆炸现象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爆炸过程中压力急剧升高。,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2 爆炸的分类,1.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类: 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 原子爆炸(核爆炸) 2.按爆炸的速度分类: 轻爆 爆炸 爆轰,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2 爆炸的分类,1.按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类:分为物理爆炸、 化学爆炸和原子爆炸(核爆炸)。 物理爆炸:由于液态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 剧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导致容器 破裂而形成。它是一个物理过程,不发生化学 反应。 化学爆炸:物质发生急剧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 起的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 爆炸前、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原子爆炸: (核爆炸)物质的质子核发生裂变反应,瞬间放 出巨大能量而形成的爆炸。,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2 爆炸的分类,2.按爆炸的速度分类: 分为轻爆、爆炸和爆轰。 轻爆:爆炸传播速度在每秒零点几米至 数米之间的爆炸过程。 爆炸:爆炸传播速度在每秒十米至数百 米之间的爆炸过程 爆轰:爆炸传播速度在每秒一千米至数 千米之间的爆炸过程,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3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火源都可以发生爆炸,而是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点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分为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3爆炸极限,1.爆炸上限: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 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 2.爆炸下限: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 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 3.爆炸极限的表示:爆炸极限一般可以用可燃气 体(粉尘)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 (),也可以用可燃气体(粉尘)的质量 分数来表示(g/m3或mg/L)。,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4爆炸性物质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第一篇,爆炸性物质分为三类: 类:矿井甲烷; 类:爆炸性气体、蒸气; 类:爆炸性粉尘、纤维。,开 发 区 危 险 化 学 品 从 业 人 员 安 全 培 训,4.3 爆炸基本知识 4.3.5燃烧、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当可燃液体温度高于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点燃的危险。闪点是评定液体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液体的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比如我国对爆炸危险场所等级划分的依据就是根据物质的性质、数量和工艺条件三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分为A、B、C三个等级。 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