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554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甘氨酸(也称为氨基乙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这一标准旨在保证食品中使用的甘氨酸质量与安全,确保消费者健康。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或合成气为原料,通过发酵法或合成法制得的,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甘氨酸产品。
技术要求:
- 感官要求:甘氨酸应为白色结晶粉末或颗粒,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 理化指标:包括纯度、pH值、砷含量、铅含量、干燥失重、灼烧残渣等具体参数限值,确保产品纯净度及无有害元素超标。
- 微生物指标:规定了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限量,以控制微生物污染水平。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各项指标如纯度、重金属检测等的测试方法,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检验规则:明确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要求每批产品均需符合标准规定方可上市销售。
标志、标签、包装:要求产品外包装需清晰标识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同时包装材料需安全无害,能有效保护产品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运输和贮存:指出了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及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质量稳定。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0-12-21 颁布
- 2011-02-2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55422010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0-12-21 发布 2011-02-21 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 GB 25542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255422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甘氨酸(氨基乙酸)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一氯乙酸氨化工艺制得的工业氨基乙酸经纯化水溶解、活性炭脱色等工艺重结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甘氨酸(氨基乙酸)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 C2H5NO2 3.2 结构式 O NH2CH2COH 3.3 相对分子质量 75.0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技术要求 4.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 组织状态 结晶性颗粒或结晶性粉末 4.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255422010 2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氨基乙酸(以干基计) ,w/% 98.5101.5 附录 A 中 A.4 氯化物(以Cl计), w/% 0.010 附录 A 中 A.5 砷 (As) /(mg/kg) 1 附录 A 中 A.6 重金属 (以 Pb 计) /(mg/kg) 10 附录 A 中 A.7 干燥减量,w/% 0.20 附录 A 中 A.8 灼烧残渣,w/% 0.10 附录 A 中 A.9 澄清度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A.10 pH(50g/L 水溶液) 5.57.0 附录 A 中 A.11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255422010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1 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GB/T 602 和 GB/T 603 之规定制备。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茚满三酮溶液:1g/L。 A.3.1.2 盐酸溶液:1+3。 A.3.1.3 亚硝酸钠溶液:100g/L。 A.3.1.4 变色酸溶液:称取 0.5g 变色酸, 加 50mL 硫酸溶液(2+1)摇混, 离心分离,使用上层清液。本溶液需使用前配制。 A.3.2 分析步骤 A.3.2.1 茚满三酮试验 称取约 0.1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1g,溶于 100mL 水中,取此溶液 5mL,加 1mL 茚满三酮溶液,加热至沸约 3min 后显紫色。 A.3.2.2 亚硝基试验 称取约 1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1 g,溶于 10mL 水中,取此溶液 5mL,加 5 滴盐酸溶液和 1mL新配制的亚硝酸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把此溶液 5 滴滴入试管内,煮沸后在水浴上蒸干,冷却,向残留物中加 5 滴6 滴变色酸溶液,在水浴中加热 10min30min 后显深紫色。 A.4 氨基乙酸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试样以甲酸为助溶剂,冰乙酸为溶剂,以结晶紫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氨基乙酸的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冰乙酸。 A.4.2.2 无水甲酸。 A.4.2.3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 mol/L。 A.4.2.4 结晶紫指示液:2g/L。 A.4.3 分析步骤 A.4.3.1 称取约 0.15g A.8.1 中干燥物 A,精确至 0.0001g,置于 250mL 干燥的锥形瓶中,加约 1mL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255422010 4 无水甲酸溶解,加 30mL 冰乙酸,加 2 滴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亮蓝绿色为终点。 A.4.3.2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料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 A.4.4 结果计算 氨基乙酸(以干基计)的质量分数 w1,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 1001000)(211=mcMVVw% (A.1) 式中: V1试料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A.4.2.3)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空白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氨基乙酸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75.07)。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3%。 A.5 氯化物的测定 A.5.1 试剂和材料 A.5.1.1 硝酸溶液:1+9。 A.5.1.2 硝酸银溶液:17g/L。 A.5.1.3 氯化物(Cl)标准溶液:0.1mg/mL。 A.5.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1g,置于 50mL 比色管中,加 30mL 水溶解,加 6mL 硝酸溶液,加水至 50mL 为样品溶液。 另取一只比色管, 加入 1mL0.02mL 氯化物(Cl)标准溶液,加 30mL 水,加 6mL硝酸溶液,加水配至 50mL 为标准比浊液。向样品溶液及标准比浊液中各加 1mL 硝酸银溶液,充分混匀,避开日光直射,放置 5min,在黑色背景下侧面或轴向进行观察,样品溶液的浊度不得大于标准比浊液的浊度。 A.6 砷的测定 按 GB/T 5009.76 砷斑法进行。测定时称取约 1.0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1g。限量标准液的配制:用移液管移取 1mL0.02mL 砷标准溶液(含砷 1.0g),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7 重金属的测定 A.7.1 试剂和材料 A.7.1.1 氢氧化钠溶液:43g/L。 A.7.1.2 硫化钠溶液:100g/L, 本溶液需使用前配制。 A.7.1.3 铅(Pb)标准溶液:0.01mg/mL。 A.7.2 分析步骤 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255422010 5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 精确至0.01g, 置于25mL比色管中, 加5mL氢氧化钠溶液,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mL,加5滴硫化钠溶液,摇匀,放置2min,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标准是吸取1mL0.02mL铅(Pb)的限量标准液(含铅0.01mg),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8 干燥减量的测定 A.8.1 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 精确至0.0001g, 置于预先在(1052)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 铺成5mm以下的层。在1052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3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保留部分干燥物(此为干燥物A)用作氨基乙酸含量的测定。 A.8.2 结果计算 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w2,数值以%表示,按式(A.2)计算: 10012=mmmw % (A.2) 式中: m干燥前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干燥后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 A.9 灼烧残渣的测定 A.9.1 试剂和材料 A.9.1.1 硫酸。 A.9.1.2 硫酸溶液:1+8。 A.9.2 分析步骤 称取 2g3g 实验室样品,精确至 0.0001g,置于在 80025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坩埚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将样品完全浸湿。用小火加热缓缓至样品完全炭化,冷却。加约 0.5mL 硫酸浸湿残渣,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逸尽。在 80025灼烧 4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A.9.3 结果计算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w3,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3)计算: 1001=mmw% (A.3) 式中: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1残渣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0.02%。 A.10 澄清度试验 A.10.1 试剂和材料 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255422010 6 A.10.1.1 硝酸溶液:1+2。 A.10.1.2 糊精溶液:20g/L。 A.10.1.3 硝酸银溶液:20g/L。 A.10.1.4 浊度标准溶液:含氯(Cl)0.01mg/mL。量取 c(HCl)=0.1mol/L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14.1 mL0.02mL,置于 5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量取该溶液 10 mL0.02mL 于 1000mL 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A.10.2 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置于比色管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mL,作为试验溶液;取另一只比色管,准确加入0.20mL浊度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宜昌市兴山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预习模拟卷含解析
-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5届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模拟卷(九)含解析
- 广州华商学院《融合新闻创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县域高中协同发展共合体高三下摸底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中考模拟(一)化学试题含解析
- 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临考题号押题目录含解析
- DB15T 3544-2024三膜单被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规程
- 巨鹿车库施工方案
- 仪器仪表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小学生诗词大会宣讲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药学论文的5000字集合16篇
- 小学语文整本阅读指导课《城南旧事》教学案例
- (机械创新设计论文)
- GB/T 39802-2021城镇供热保温材料技术条件
- GB/T 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 GB/T 215-2003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
- GB/T 17492-2012工业用金属丝编织网技术要求和检验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GB/T 16886.7-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 铁路职工政治理论应知应会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