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578-2005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中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此类灭火剂的生产、检验及应用,确保其在火灾防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超细干粉灭火剂的适用范围、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2. 术语和定义:详细界定了超细干粉灭火剂相关的专业术语,如粒度分布、流动性和抗结块性等,为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提供基础。

  3. 分类:根据超细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和适用对象,将其分为ABC类(适用于扑灭固体材料火、液体火及气体火)和D类(专门用于扑灭金属火)两大类。

  4. 技术要求

    • 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能:规定了灭火剂的有效成分含量、粒度分布、流动性、抗结块性等指标,以确保灭火效率和使用便利性。
    • 灭火性能:确立了不同类别灭火剂的灭火级别和最小灭火浓度要求,确保灭火效果满足实际需求。
    • 安全环保要求:对灭火剂的腐蚀性、毒性、环境影响等方面做出限制,保障使用者安全及环境保护。
  5. 试验方法: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实验来测定灭火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粒度分析、流动性和抗结块性测试、灭火效能测试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出厂前应进行的检验项目、抽样规则及合格判定标准,以及监督检验的要求,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规定了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内容,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安全措施,防止灭火剂性能受损或造成安全隐患。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5-12-08 颁布
  • 2006-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A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pdf_第1页
GA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pdf_第2页
GA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pdf_第3页
GA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A578-2005超细干粉灭火剂.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撰31 3 . 2 2 0 . 1 0r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公 共 安 全 行 业标 准GA 578 - 200 5超细干粉灭火剂S u p e r f i n e p o w d e r 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a g e n t2 0 0 5 - 1 2 - 0 8发 布2 0 0 6 - 0 3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 布GA 5 7 8 - 2 0 0 5目次前言 , m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 , , 14分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要求 二 16 试验方法 26 . 1松密度 , 26 . 2 含水率 26 . 3 吸湿率 , 36 . 4斥水性 36 . 5 抗结块性( 针人度) . . . . . . . . . . . . . . . . . .46 . 6耐低温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 7 9 0 %粒径 , . . . . . . . . . . . . . . . . . . 46 . 8电绝缘 性 , 56 . 9 灭B , C类火效能 , , 56 . 1 0 灭 A类火效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检验 规则 97 . 1 检验类别与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97 . 2 组 、 批 , , 97 . 3 抽样 , 97 . 4 检验结果判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 . . . 9GA 5 7 8 - 2 0 0 5目 吐胃 本标准第5章、 第7 章内容为强制性, 其余为推荐性。 本标准技术内容中的“ 灭火性能” 参照I S O 1 4 5 2 0 - 1 气体灭火系统物理性能和系统设计第 1 部分: 一般要求 制定。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分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1 1 3 / S C 3 )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绿色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妹、 刘玉恒、 庄爽、 付学成、 刘慧敏、 谢涛、 梁荣、 秦玉旺。GA 5 7 8 - 2 0 0 5超细干粉灭火荆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定义、 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 B C超细干粉灭火剂和 A B C超细干粉灭火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3 8 6 4 -1 9 9 6 工业氮 GB 4 0 6 6 ( 所有部分) 干粉灭火剂 GB 4 3 5 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 n e q I S O 7 1 6 5 : 1 9 9 5 ) GB / T 4 5 0 9 -1 9 9 8 沥青针人度测定法( e q v AS T M D 5 - - 9 5 ) S H 0 0 0 4 -1 9 9 0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3术语和定义GB 4 0 6 6 ( 所有部分)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9 0 %粒径 9 0 % g r a i n d i a m e t e r小于或等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百分比为 9 0 , 该粒径称为 9 0 0 0 粒径。3 . 2超细干粉灭火剂s u p e r f i n e p o w d e r f i r e e x t i n g u i s h i n g a g e n t9 0 %粒径小于或等于 2 0 u m的固体粉末灭火剂。4分类 超细干粉灭火剂按其灭火性能分为B C超细干粉灭火剂和 A B C超细干粉灭火剂两类; B C超细干粉灭火剂是指能扑灭B类、 C类火灾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A B C超细干粉灭火剂是指能扑灭 A类、 B类、 C类火灾的超细干粉灭火剂。5要求 超细干粉灭火剂主要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项目技术要求B C超细干粉灭火剂A B C超细干粉灭火剂松密度/ ( g / - L )厂方公布值士3 0厂方公布值士3 0 环含水率/ %夏 0 . 2 5 O . 2 5吸湿率/ %石 3 . 0 0 1 6 . 0 1 6 . 0耐低温性/s镇 5 . 0 5 . 09 0 粒径/ P -镇 2 0 2 0电绝缘性/ k V) 4 . 0 0) 4 . 0 0灭B, C类火效能/ ( g / m ) 精确至 0 . 2 mg .6 . 3 . 2 . 2 将称量瓶免盖置于温度( 2 1 士3 ) 0 C, 相对湿度 7 8 %的恒温恒湿环境内2 4 h6 . 3 . 2 . 3 取出称量瓶加盖置于干燥器中, 静置 1 5 mi n 后称量, 精确至。 . 2 mg6 . 3 . 3试验结果 吸湿率 二 ? 按式( 3 ) 计算, 取差值不超过 0 . 0 5 %的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2 =( m 、 一m , ) / m , X 1 0 0 0 0 , ( 3 ) 式中 : rn吸湿前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 9 ) ; m - -一 吸湿后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 9 )6 . 4斥水性6 . 4 . 1 试剂、 仪器 a ) 氯化钠: 化学纯;GA 5 7 8 - 2 0 0 5 b ) 培养皿: 0 7 0 m m; c ) 吸量管: 0 . 5 mL ; d ) 干燥器: 0 2 2 0 mm,6 . 4 . 2 试验步骤6 . 4 . 2 . 1 在培养皿中放人过量的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 , 用刮刀刮平表面6 . 4 . 2 . 2 在灭火剂表面三个不同点用吸量管各滴 0 . 3 m I蒸馏水。6 . 4 . 2 . 3 将培养皿放在温度为( 2 。 士5 ) 0C、 盛有饱和氯化钠溶液( 相对湿度 7 5 ) 的干燥器内1 h e6 . 4 . 2 . 4 取出培养皿, 逐渐倾斜, 使水滴滚落。6 . 4 . 3 试验结果 观察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 有无明显吸水、 结块现象。65 抗结块性( 针入度)6 . 5 . 1 试荆、 仪器、 设备 a ) 氯化钱: 化学纯; b ) 恒温恒湿系统: 按6 . 3 . 工 中e ) 的规定; c ) 电热恒温干燥箱: 精度士2 C; d ) 针人度仪 ( 符合GB / T 4 5 0 9 -1 9 9 8 的规定) : 精度 。I mm, 标准针与针杆质量之和为( 5 0 . 0 0 士0 . 0 5 ) g; e ) 烧杯: 1 0 0 mL ; 幻秒表: 分度值。 . I S ; 9 ) 振筛机: 摆动频率( 4 . 5 8 - 4 . 9 2 ) Hz , 振击频率( 0 . 5 2 -0 . 5 5 ) Hz . 振击高度 4 . 0 m m6 . 5 . 2 试验步骤6 . 5 . 2 . 1 在干燥、 洁净的烧杯中, 装满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 用刮刀刮平表面6 . 5 - 2 . 2 将烧杯置于振筛机上, 用夹具夹紧, 振动 5 m i n ; 取下烧杯, 在温度为( 2 1 士3 ) 0 C、 相对湿度为7 8 %的条件下增湿 2 4 h ; 然后移人温度为( 4 8 士2 ) 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干燥 2 4 h e6 . 5 . 2 . 3 测定针人度: 测定时, 针尖要贴近试样表面, 针人点之间、 针人点与杯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 0 m m。 针自由落人试样内5s 后, 记录针插入试样的深度( 以m m计) , 每只烧杯的试样测三个针人点6 . 5 . 3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 九个针人点) 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6 , 6 耐低温性6 . 6 . 1 仪器、 设备 a ) 低温试验仪: 精度士2 C ; h ) 试管: 0 2 0 mmX1 5 0 m m; c ) 天平: 感量 。 . 29 ; d ) 秒表: 分度值0 . 1 s ,6 . 6 . 2 试验步骤6 . 6 . 2 . 1 称取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 8 g , 精确至0 . 2 g , 放在干燥、 洁净的试管中。6 . 6 . 2 . 2 将试管加塞后, 放人一5 5 环境中 1 h6 . 6 . 2 . 3 取出试管, 使其在 2s 内倾斜直到倒置。用秒表记录试样全部流下的时间6 . 6 - 3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6 . 7 9 0 %粒径6 . 7 . 1 仪器、 设备 a )天平 : 感量 0 . 2 g ;GA 5 7 8 - 2 0 0 5 b ) 秒表: 分度值 0 . 1 s ; c ) 激光粒度分析仪: 精度 。 . 1 p m.6 . 7 . 2 试验步骤6 . 7 . 2 . 1 称取5g超细干粉灭火剂试样放人烧杯中, 加人5 0 m L无水乙醇。6 . 7 . 2 . 2 将烧杯放在超声波分散器上分散 5 mi n ,6 . 7 . 2 . 3 将分散好的试样倒人激光粒度分析仪的试样槽, 进行测定, 记录试验结果。6 . 7 . 3 试验结果 取三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6 . 8 电绝缘性6 . 8 . 1 仪器、 设备 a ) 升压变压器: 输出电压可连续升到5 k V以上; b ) 电极: 由抛光的黄铜板制成, 直径 2 5 m m, 厚度不小于 3 mm, 边缘成直角, 两电极间距离为 2 . 5 0 mm士0 . 1 mm; C试验房间: 试验房间的净体积应不小于 1 0 0 m , 其长、 宽均不小于 4 m. 高度 H 为 3 . 7 m 士0 . 2 m.6 . 8 . 2 试 验步骤 做灭火试验以前, 将电极固定在试验房问内距底部 5 0 mm, 距火灾模型不大于 n : 处, 喷射结束后, 调节变压器为电极施加 4 k V电压, 保持5 mi n ,683试验结 果 施加4 k V电压, 保持 5 mi n 记录是否击穿6 . 9 灭 B , C类火效能6 . 9 . 1 试验条件6 . 9 . 1 门灭火试验房间 a ) 试验房间的净体积应不小于 1 0 0 m , 其长、 宽均不小于4 m, 高度 H 为3 . 7 m士0 . 2 m ; 曰每次试验前试验房问内各测温点的温度应为 1 5 C 3 5 ( 。灭火过程宜用红外摄像机进行 观察 。6 . 9 . 1 . 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 氧浓度仪 精度士。 . 1 %该分析仪应能连续监控和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封闭空间内的氧气浓 度。M1 距离地面的高度与火灾模型的高度相等, 水平距离火灾模型 6 0 0 mm到 1 0 0 0 m me M2 位于M1 上方, 垂直于 Ml , 高度为 。 . 9 Ha M3位于 M1 下方, 垂直于 M1 , 高度为 0 . 1 H ( 见图 2 ) ; 句测温装置, K型热电偶, 直径 rim, M4位于火灾模型上方中心 0 0:二 二处, M5 , 位于四个燃 料罐上方 5 0 m m处。( 见图2 卜 。 ) 压力变送器: 精度 。 . 5 级, 应能连续监控和显示喷头的出口压力; d ) 燃料盘( 火灾模型) : 面积为。 . 2 5 m +0 . 0 2 m 的正方形钢质盘, 高 1 2 0 mm, 壁厚 6 m m, 盘内 加 1 2 . 5工燃料, 燃料面距盘七 沿至少 5 0 mrn o燃料盘底部距地面6 0 0 mm, 可放置于房间内 不被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的任何地方; e ) 燃料罐: 四个钢质的圆形试验罐。直径 8 0 mm士5 m m, 高度不小于1 0 0 mm, 壁厚不小于 2 mm; 燃料罐内放人5 0 m m燃料, 燃料面距罐口上沿至少 5 0 mm。四个燃料罐放置在房间四 角、 距墙 5 0 mm交点处 其中两个罐距地面不大于 3 0 0 m m, 另两个罐距房顶不大于 3 0 0 mm, 两两对角对称放置 f ) 燃料: 橡胶工业用溶剂油( 符合 S H 0 0 0 4 -1 9 9 0合格品的要求) ; B ) 高低温试验箱: 精度士I 0 C ;GA 5 7 8 - 2 0 0 5h ) 电子天平: 精度i ) 秒表: 分度值 。 .29 ;单 位 为 毫 米之60M4 火灾模型一 一 一 升 , M 10 王 丁 . M 3口 4 0 0 0 M1 , M2 , M3 - 一 氧浓度仪; M4 , M5 - 一 测温装置。 图 26 . 9 . 1 . 3灭火装里 a ) 动力源: 由4 0 1普通氮气钢瓶、 减压器、 调压阀组成 , 氮气符合 G B / T 3 8 6 4 -1 9 9 6 的规定; b ) 灭火剂贮罐: 容积 6 0工 , 贮罐内高度 6 2 0 i n m, 贮罐内径 3 5 0 mm, 材料和强度等符合 G B 4 3 5 1 的规定 ; c ) 管路: 由D N4 0的无缝钢管构成; d ) 喷头: 喷口直径为 1 0 m m.6 . 9 . 1 . 4 灭火装It的安装 灭火剂贮罐和氮气钢瓶置于试验房间墙壁外侧, 喷头置于试验房间内顶部中心、 距顶部 3 0 0 mm处, 向下喷射。灭火剂贮罐和喷头之间由管路连接。6 . 9 . 2 试验步骤6 . 9 . 2 . 1 将超细干粉灭火剂放在一2 0 士2 条件下2 4 h , 然后立即移人 5 0 0C士2 条件下 2 4 h , 取出室温下放置 至少 2 he6 . 9 . 2 . 2 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灭火剂用量称取按 6 . 9 . 2 . 1处理后的超细干粉灭火剂, 装人灭火剂贮罐。6 . 9 . 2 . 3 将燃料盘、 燃料罐按规定加好燃料, 首先点燃四个燃料罐, 然后点燃燃料盘, 预燃 3 0 s ,6 . 9 . 2 . 4 关闭试验室门( 此时房间内氧浓度低于正常大气中氧浓度的值不得超过 0 . 5 %) , 开始启动灭火装置。喷射过程应调节钢瓶调压阀使喷头出口压力保持在0 . 5 0 MP a 士。 . 0 5 MP a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关闭氮气瓶 。6 . 9 . 3 试验 结果 灭火剂释放结束 3 0 s 内火焰全部熄灭且燃料盘、 燃料罐内有剩余燃料为灭B类火试验成功。 注: 超细干粉灭火剂若具有灭B类火灾的灭火效能, 即认为其具有灭c类火灾的灭火效能。6 . 1 0 灭 A类火效能6 . 1 0 . 1 木垛火6 . 1 0 . 1 . 1 灭火试验房 间 同6 . 9 . 1 . 1 0G A 5 7 8 - 2 0 0 56 . 1 0 . 1 . 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 氧浓度仪: 同6 . 9 . 1 . 2 a ) ; b ) 测温装置: 同 6 . 9 . 1 . 2 b ) ; c ) 压力变送器: 同6 . 9 . 1 . 2 0; d ) 木垛( 火灾模型) : 木垛由整齐堆放在金属支架上的木条构成, 金属支架高为 6 0 0 mm士1 0 m m, 应制成能使木垛底部暴露于空气中。木材为云杉木、 冷杉木或密度相当的松木, 木条含水率 为 9 % - 1 3 %。木条横截面为正方形 , 边长4 0 mm士1 m m, 木条长度4 5 0 mm士2 5 m m。木条 分层堆放, 上下层木条成直角, 每层六根, 间隔均匀, 共四层; e ) 引燃盘: 同6 . 9 . 1 . 2 d ) ; f ) 燃料: 同6 . 9 . 1 . 2 0; 9 ) 高低温试验箱: 同6 . 9 . 1 . 2 g ) ; h ) 电子天平: 同 6 . 9 . 1 . 2 h ) ; i ) 秒表: 同 6 . 9 . 1 . 2 i ) .6 . 1 0 . 1 . 3 灭火装置 同 6 . 9 . 1 . 3 .6 . 1 0 . 1 . 4 灭火装置的安装 同 6 . 9 . 1 . 46 . 1 0 . 1 . 5试验步骤6 . 1 0 .1 . 5 . 1 同 6 . 9 . 2 . 1 06 . 1 0 . 1 . 5 . 2 同 6 . 9 . 2 . 2 06 . 1 0 . 1 . 5 . 3 在引燃盘内放人 1 2 . 5 L水, 然后加人 1 . 5 L燃料, 将木垛放在引燃盘上部中心处, 其底部距引燃盘上沿 3 0 0 m m, 通过点燃燃料引燃木垛。6 . 1 0 . 1 . 5 . 4 在房间外引燃木垛, 使木垛 自由燃烧 6 mi n , 在 6 mi n 预燃时间结束前 1 5 s 之内将木垛移人试验房间。木垛位于金属支架_ t 距地面 6 0 0 mm, 可放置于房间内不被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的任何地方 。6 . 1 0 . 1 . 5 . 5 预燃达到6 mi n 时关闭房间门( 此时房间内氧浓度低于正常大气中氧浓度的值不得超过0 . s y . ) 开始 启动灭 火装 置。喷射过程 应调节钢瓶调 压阀使喷头 出 口压力保持 在 。 . 5 0 MP a士0 . 0 5 MPa ,6 . 1 0 . 1 . 5 . 6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关闭氮气瓶, 房间保持密封 1 0 mi n , 然后移出木垛。6 . 1 0 . 1 . 6 试验结果 灭火剂释放结束后 6 0 s 内扑灭明火; 在房间内保持密封 1 0 m i n后, 移出木垛 , 继续观察 3 m i n , 木垛不复燃, 则为灭木垛火试验成功。6 . 1 0 . 2 聚丙烯火6 . 1 0 . 2 . 1 灭火试验房 间 同6 . 9 . 1 . 1 ,6 . 1 0 . 2 . 2 试验仪器及材料 a ) 氧浓度仪: 同6 . 9 . 1 . 2 a ) ; b ) 测温装置: 同 6 . 9 . l . 2 b ) ; c ) 压力变送器 : 同 6 . 9 . 1 . 2 c ) ; d ) 聚丙烯燃料片( 火灾模型) : 火灾模型由四片竖直固定在固定架上的聚丙烯燃料片( 白色, 密 度: 9 0 5 k g / m ) 组成, 每片长度( 4 0 5 士5 ) mm、 宽度( 2 0 0 士5 ) mm、 厚度( 9 . 0 士0 . 5 ) m m, 各片间 的距离见图 L 燃料片底部距地面 2 0 3 mm.燃料片应被固定架机械固定, 使其在试验期间不 得弯曲 ; 7GA 5 7 8 - 2 0 0 5引燃盘: 长度 1 1 2 mm、 宽度 5 1 m m、 高度 2 1 mm、 厚度2 mm, 位于聚丙烯燃料片的正下方, 引燃盘 5 1 mm边平行于聚丙烯燃料片2 0 0 mm边。引燃盘位于房间地面中央;燃料罩: 高度 8 5 0 mm、 长度 6 1 0 m m、 宽度3 8 0 mm, 其中边长为8 5 0 mm X6 1 0 mm的两侧面和边长为 6 1 0 mm X 3 8 0 mm的顶面由厚度为 2 m m的钢板制成, 其他各面为开放式燃料罩罩在燃料片及引燃盘外部, 其 6 1 0 mm边平行于燃料片2 0 0 mm边;燃料: 同6 . 9 . 1 . 2 f ) ;高 低温试验箱: 同6 . 9 . 1 . 2 g ) ;电子天平: 同6 . 9 . 1 . 2 h ) ;秒表: 同6 . 9 . 1 . 2 i ) 单 位 为 毫 米曰h):1 - - 燃料罩;2 一 燃料片;3 - 一固定架;4引燃 盘 。 图 36 . 1 0 . 2 . 3灭火装置 同 6 . 9 . 1 . 3 。6 . 1 0 . 2 . 4 灭火装置的安装 同 6 . 9 . 1 . 46 . 1 0 . 2 . 5试验步 骤6 . 1 0 . 2 . 5 . 1 同6 . 9 . 2 . 1 。6 . 1 0 . 2 . 5 . 2 同6 . 9 . 2 . 2.6 . 1 0 . 2 . 5 . 3 在引燃盘内加人 4 0 ml _ 水, 然后加人 6 mL燃料点燃燃料引燃聚丙烯燃料片, 预燃2 工 0 s o6 . 1 0 . 2 . 5 . 4 预燃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