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ppt_第1页
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ppt_第2页
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ppt_第3页
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ppt_第4页
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经营单位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黄成才 2005.07,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处 黄成才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香樟东路143号 邮编:410014 电话办)Email: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主要内容,一、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原则、依据和要求,为了贯彻森林法第十六条规定,统一森林经营单位年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标准和技术要求,参照林业部颁发的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技术原则规定和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检查及实施效益评价办法,以及国营林业局、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管理办法进行编制。 1、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原则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应贯彻以营林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中心,科学经营、积极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资产,提高森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思想,并坚持以下原则: (1)经营方案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2)森林经营管理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 (3)实行分类经营与集约经营,逐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的原则; (4)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经营综合效益的原则; (5)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6)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 (1)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经营方案编制申请报告或审批下达的计划任务书; (2)地方政府批准实施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3)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4)森林法及国家有关林业方针、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 (5)近期完成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 (6)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当年森林资源档案材料; (7)有关土壤、生长量、出材量、立地类则、立地评价、病虫害等专业调查材料; (8)有关大中型林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9)林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科研新成就等。 3、森林经营方案的广度 森林经营方案的广度,应在编案前由编案领导小组根据森林经营单位具体情况讨论确定,但经营方案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包括林业系统分析,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森林经营体系设计,森林培育规划,森林采伐规划,森林与环境保护规划,投资概算及效益评估等内容。,4、森林经营方案的深度 森林经营方案深度可根据资源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自行确定,但至少应达到以下深度: (1)每个林业用地小班确定适宜的森林经营类型和本经理期的经营措施,以经营类型为基本的规划设计单位; (2)需要改造的疏林地,低产林地和适宜培育森林资源的土地,以及本经理期规划采伐的小班需确定下一个经营周期适宜更新的森林经营类型; (3)经理期前23年的森林采伐与森林培育规划指标应分别森林经营类型分解到年度,并滚动式地按时段(23年)挑选适宜作业的小班。后期规划指标不必分解到年度。 (4)其它规划项目原则上只进行宏观规划。 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程序和步骤 1、准备阶段:包括技术、队伍、物资、资金等方面准备;编写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信息采集和确定技术经济指标等。 2、系统分析阶段:对编案单位的系统环境、森林资源、林业经济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评价和结构解析,明确林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势,找出森林经营方案应该和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重点内容)。,3、民主决策阶段: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森林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林业总体布局:分别不同侧重点对林业内部结构调整和森林经营规模进行决策优化,提出若干个优选备用方案(应包括林种与树种比重,合理采伐量,造林更新面积,抚育与改造规模,投入产出比等主要指标);由管理部门、设计部门、经营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论证与评审,选择一个“原则方案”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4、规划设计阶段:在“原则方案”控制下,展开进行各项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编写森林经营方案文本。 5、评审修改阶段:编写完成经营方案的送审稿及其它各项成果后,送交上级林业主管单位组织评审,并根据审查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定稿,打印上报。 三、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法规定要编制的,是法定性文件,“对不编制或不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的森林经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规定扣减直至停止下达森林采伐限额、木材生产计划和林业生产建设投资”。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科学地经营森林,实现永续利用,编制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进行作业设计,组织森林经营,安排生产建设和投资的法定文件;是上级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考核林场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森林经营方案每五至十年编制一次。,四、准备工作,(一)成立领导班子,组织设计队伍 编制方案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技术性较强,牵涉面较广的工作,森林经营单位领导应积极参于这项工作,并成立方案编制领导小组,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院进行编制。 (二)编案会议与民主决策 编案领导小组至少组织二次会议,第一次会议是编案准备会,落实编案人员,编案的广度、深度及原则要求,以及物质材料、资金等行政和技术问题。第二次为民主决策会,由领导小组邀请管理、经营、设计等单位,重点对森林经营单位编案中的一些原则问题,进行认真讨论,民主决策。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工作必须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以往的专业调查衔接起来,尽量利用现有资料,如不能满足编案要求,则需进行有关项目的专业调查和补充调查。 1、资料收集与图面资料准备,(1)收集有关林业区划,长远规划,造林设计,总体设计,林产工业发展规划,及病虫害、土壤等专业调查资料。 (2)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材料;气象、水文、地质资料;社会经济情况;林业经济情况,以及有关图面材料。 (3)收集或编制适用于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类数表(模型),如林分生长过程表,林分生长率表(模型),林分材种出材率表,经济材收获表等,各种数表需实地验证后方能使用。 2、专业调查材料 (1)立地类型调查 立地类型测查应根据地域的差异,划分立地类型,评价立地质量,为编制立地类型表,林分经营类型表提供科学依据。 立地类型调查按林业部颁发林业专业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的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对森林经营单位已有的调查资料或立地条件类型表,采用室内研究、分析、外业补充、验证的方法,进行立地分类和评价。 (2)森林生产量调查 森林生长量调查为检验各种森林经营措施、效果提供评价依据,为确定合理采伐量提供森林生长量数据,为今后建立长期监测系统,设置主要树种生长量预测模型,为确定各树种采伐年龄和轮伐期收集资料。,森林生长量调查应分别林分类型、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措施,经营效果设置标准地,为正确反映林木生长与立地的关系,对影响材积生长的因子如年龄、胸径、树高、林分断面积等定量因子和地貌、地形、土壤、气候、立地类型等定性因子,应进行调查记载,以分析不同立地条件的生产力水平,研究不同营、造林技术措施的经营效果。 (3)宜林地调查 对本经理期内造林的宜林地小班进行立地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调查、为套用立地类型、经营类型提供依据。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的有关因子能满足造林设计要求时可不作调查。 (4)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调查 森林多种效益计量调查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现有森林在保护国土、改善农牧业主产条件和人类生存环境,及森林在当地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科学经营和综合利用森林资源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森林多种效益可归纳为三大类: 生产效益:木村及其它林副产品。 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泥沙崩塌,防护农田、牧场,防风固沙,防护道路,堤岸等。 社会效益:保健游憩,减少污染,净化大气,减轻、防止噪音、美化环境等。 森林多种效益调查项目颇多,从我国目前情况出发,只重点对森林涵养水源,森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防护农田效益的计量作相应的规定。,(5)森林病虫害调查 森林病虫害调查的目的,是摸清森林经营单位各主要林分类型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数量、危害情况,分布区域,生态条件和发生情况,以及调查害虫的天敌种类、数量和应用的可能性,为森林经营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6)资源消耗量,林分出材率,种质资源,森林火灾等项调查,可结合现有资料调查确定。 3、补充调查 (1)林区多资源调查:包括经济动植物资源,伐区“三剩资源”,森林旅游资源,林区水资源和其它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2)森林经营情况调查:重点调查森林经营单位的种苗生产,造林更新,抚育间伐,林分改造和森林采伐等经营活动的技术参数,技术措施和经营效果等内容。 (3)林业经济调查 社会经济调查 对林区社会的人口、劳动力、经济、工农生产、交通运输、通信邮电、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等进行调查并收集有关资料。,市场经济调查 为发挥森林经营单位多种资源和产品的优势,应收集和初步预测市场有关产品的供需情况,竞争能力和价格变化情况。林副产品的市场容量、市场价格、市场销售和竞争情况等内容。 林业经营状况调查 森林经营单位改革,现实的经营范围与区划,经营规划与设想,林业经济状况与产业结构,林区多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近年来的产值,年总牧人,年总支出,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来源,投资效果;森林经营单位组织机构、人员编制;劳动定额,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职工收入水平,森林经营单位资金自给程度。 收集林业生产的各项技术经济资料 对种苗生产、更新造林、幼林培育、抚育间伐、木材生产、多种经营、木材加工和综合利用等项应收集阶段的劳动定额、生产成本、承包方案、技术要点、经济效果等技术经济资料。 收集基本建设工程的技术经济资料 基本建设工程是指林区道路、房屋建筑、辅助工程建设,木材加工与综合利用的厂房设备,多种经营的投资等项,应按项目、按费用构成收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设施与设备调查 主要侧重于调查了解森林经营、保护和利用等有关的生产性基础设施与设备的数量、质量和使用情况。,五、林业系统分析及结构优化决策,(一)林业系统分析目的意义 林业系统分析是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基础,其目的就是应用系统的观点,通过系统调查,系统诊断,系统综合,系统分析,进一步明确森林经营单位的优势条件、发展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本次经营方案编制需重点对待或解决的主要问题,使经营方案具有针对性,使林业决策科学化。 (二)林业系统分析内容 林业系统分析主要包括经营环境分析,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经营状况评价和林业系统诊断等内容。 1、经营环境分析 经营环境分析是对森林经营单位所处自然、社会与经济环境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找出影响森林经营管理的有利环境因子,潜力因子和障碍因子,以及森林经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境分析内容一般应包括: (1)自然环境:如地理、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文和植被等。 (2)社会环境:如林区人口与增长趋势,劳动力与素质,交通运输,能源、文化教育、信息传播等。 (3)经济环境:如地方金融、投资与产业政策、地方经济水平与经济结构,市场需求趋势,消费能力,投资来源与金融状况等。,2、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 森林资源分析与评价应突出以下三个要点: (1)森林多资源内容包括: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森林游憩资源、湿地资源、种质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的种类,数最、质量和特点(如资源分布、资源结构、资源消长变化动态等)。 (2)森林资源性资产的产权界定及价值量 内容包括:林地产权划定,林地资源资产,林木资源资产,森林动植物资源资产,森林环境景观和森林旅游资源资产,以及其它林业资产。 (3)本经理期可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与可利用程度。 3、森林经营状况评价 森林经营状况评价应侧重于分析森林经营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职工队伍、产业结构、林业资产与森林经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一个经理期的经营效果,总结森林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 4、林业系统诊断 林业系统分析就是谋化、诊断的过程,通过对森林经营单位经营环境,森林资源条件,经营状况的分析与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找出森林经营单位的优势(现时劣势,潜在优势,相对优势,池对优势),劣势(现时劣势,潜在劣势,相对劣势,绝对劣势),(可从林种、树种、规模、管理、成本、技术、市场、立地、职工、多资源、区位、加工等十二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展潜力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使编出的经营方案具有针对性。,(三)最优(适)结构决策 没有制定林业长远规划或因情况变化需对林业长远规划进行修订的森林经营单位,应在确定经理期经营目标前,决策以下林业持续发展的最优结构,以此作为本单位森林经营调整的战略目标。 1、最优产业结构 林业的产业构成 包括营林、木材采运、林产品加工、多种经营和森林旅游业其中林产品加工业是林业的龙头和支柱产业,其产值应占一定比重。 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a.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林业的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经营机制,变单一经营为多种经营,大搞新产业的开发,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森林多效益的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建立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产工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林业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和发展主导产业。 c.改变单纯以营林和木材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模式,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林产工业为龙头,建立林工副贸结合和经营一体化新型产业结构。 最优的产业结构要经过论证确定,2、最适林种结构 按照国家或当地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规定的林种划分标准。实行商品林、生态公益林分类经营,将过去一级区划改为三级区划,即林种类别林种组林种,具体分为二个类别,五个林种组,十二个林种。可利用近期二类调查成果,统计面积,确定比重。 最适林种结构可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林种结构优化模型求出。预测本经理期末较为合理的林种比例,并作为调整目标,以后再逐步调整,实现最适林种结构。 3、最适树种(组)结构 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发展乡土树种,积极引进速生优质树种,预测在经理期末较为合理的树种比例。最适宜树种结构,可用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树种结构优化数学模型求出,可作为长远调整目标。 4、最优林产品结构 林产品包括:营林产品、木竹产品(直接使用、加工成品)、综合利用产品(各种人造板、细木工板、造纸、人纤板、林化产品等)、多种经营产品(种植、养殖、采集、酿造、建材等)。 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大力发展人工速生材、中小径材等为原料的产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大力发展单位产值高、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低、污染小的产品;努力发展出口创汇产品。,六、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一)经营方针 1、经营方针的涵义与要求 经营方针是经理内指导森林经营和林业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大政方针,是森林经营单位五年内经营管理活动的纲领,企业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国家和地方有关林业方针、政策在森林经营单位的具体体现。因此经营方针的制定要符合时代性、针对性、方向性和简明性的要求。 2、方针、目标的关系与性质 经营方针是定性的,是一条各方面都应贯彻的红线,而目标是定量的,是体现贯彻方针的数量化指标。 经营方针的制定按照森林法的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各森林经营单位应在森林法规定的方针指导下,根据森林资源状况,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结合当前形势要求,拟定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方针。总的精神应全面贯彻以营林为基础,以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集约经营,科学管理,转变经营机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林地生产潜力,建设成为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永续利用的林业生产基地。,(二)经营目标 1、经营目标的涵义与要求 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所要达到的目的,目标是企业管理的先决条件,没有目标,企业管理就失去了意义。确定本经理期的经营目标是经营方案编制工作的关键环节。制定目标时应注意: (1)将森林经营发展目标作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一部分; (2)经理期的经营目标应是林业长期发展目标的阶段性指标; (3)经营目标应切实可行,有充分的理论和事实依据; (4)经营目标尽量具体化和定量化。 2、目标分类 目标按时间分类,可分长期目标(5年),中期目标(35年)和年度目标;按范围分类,可分总目标和分项目标;按特性可分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 3、制定目标的主要内容 制定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经营管理、经济和环境等各个方面,注意协调好资源经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综合效益的目标。具体为: (1)环境保护目标 合理林种结构下的森林覆盖率目标; 有林地面积增长目标; 四旁绿化目标。,(2)森林资源发展目标 活立木蓄积增长目标(蓄积年净增率,林木资产年净增率)。 林分质量目标(丰产林培育、低产林改造、灌木林改造、森林抚育,林分单位面积蓄积年净增率,林种、树种结构)。 森林资源年生长量、生长率目标。 森林资源年消耗量控制目标。 木材综合利用率目标。 (3)木材生产目标 (4)多种经营及木材综合利用发展目标 (5)林政及资源管理目标(“三防”体系建设目标) (6)经营管理目标 (7)林业经济发展目标(产值、利润、产值利润率、亩产值、扭亏增盈目标)。 (8)职工生活、文化福利改善目标(住房面积、人均收入) (9)科技推广、职工教育目标 (10)林业科研目标(科研与推广费用新增收益率),4、目标制定的原则 目标制定应考虑针对性、进攻性、激厉性和可行性四项原则要求。目标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5、目标管理程序 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制定,目标展开,目标推进和目标成果评价四个程序。 6、目标展开方法 经营目标展开可采用系统图法,是系统地寻求达到目标的最佳手段的方法。如下图:,(三)经营区划与总体布局 1、经营区划 (1)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规模经营等目的,较大型的森林经营单位应实行区划经营,将经营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功能和经营方向的经营区。 经营区划分应综合考虑林业区划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林种、区划成果,资源分布状况,自然、社会、经济和林业生产特点,以小流域、山系或林班等为界进行区划,对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保护地、珍贵或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与繁殖地、珍贵树种和有特殊价值植物的原生地等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应单独划分经营区。 (2)经营区就是具有相同的经营目的,需要采取同一的经营利用方针而在地域上连接的地段和林分所组成的经营整体。经营区以具体林种或功能命名。 (3)以经营区为单位,进行林种区划,可参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区划成果。 2、总体布局 森林经营单位应在经营区划的基础上,依据经营方针、林业发展战略目标和经理期经营目标进行林业建设和森林经营的总体布局。每个经营区应确定主要经营方向,经营重点,建设项目与规模,森林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以及战略性措施等,七、森林经营体系,(一)森林经营体系的构成 1、森林经营体系的区划依据和结构 森林经营体系设计以经营集约化和最优化为目标,依据经营区划和总体布局进行。为贯彻经营方针和实现经营目标而进行详细区划。 森林经营体系原则上按:经营区林种(五大)森林经营类型进行组织。 2、森林经营体系区划 (二)森林经营类型设计 1、组织森林经营类型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组织森林经营类型,把经营目的,经营周期,经营水平、立地质量和技术特征(经营措施)相同或相近小班组织起来,进行定向培育,长期指导森林资源科学经营并作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设计单元。 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和设计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考虑以下方面: (1)国家对森林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要求,(例如对特种林、防护林的需要和满足林产工业的原料需求等);,(2)市场对各类森林产品的需求; (3)森林资源现况、立地条件和主要森林经营数表所反映的生产潜力和林地利用的适宜性及规模经营的需要,(类型不宜过于繁多,数量很少的可归并于相近的类型之中); (4)本单位的经济现况、森林经营习惯和经过努力可达到的森林经营水平。包括规划现有经营类型外的新类型。 各类森林经营类型的林地资源配置应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小班的经营类型,原则上以二类调查结果为准,如调查时确定不合理或情况发生明显变化时,应进行适当调整。 每个类型的经营规模应按林业战略目标的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决策结果(林种组、林种和树种最优结构)进行控制。 需要改造的疏林地、宜林的无林地等小班需通过造林更新规划等,落实到适宜的森林经营类型。,2、森林经营类型表的编制,说明: 经营类型的命名依据立地类型、优势或目的树种、起源和培育目的等经营特点确定;竹林根据经营级、立地级和生长级确定。 起源:天然、人工(实生、扦插、播种)和飞播。 优势树种:树种或林分类型(同异龄林,纯混交林)。 培育目的:由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确定的经营目标,对用材林而言为材种。 最适立地类型:其地位指数和生产潜力(最低年生长量等)决定目的树种在经营周期内能否达到目的。对用材林而言,大径材需高生产潜力的立地,小径材则适应的立地类型较广。 经营周期:皆伐、渐伐为轮伐期,择伐为择伐周期,防护林择伐为更新成熟龄,竹林为主伐年龄。 经营措施:造林更新方式人工造林编制典型造林设计表,抚育采伐应确定收获量。最低生长量根据“林分生长过程表”和连清(或二类调查)树种生长量确定。,3、各经营类型规模表 单位:hm2,八、森林采伐规划,(一)采伐方案 1、森林采伐规划原则与依据 森林采伐规划以“发展森林资源,合理调整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林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技术试行规程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办法等为依据。 2、森林资源消耗与木材生产现况 (1)简述本单位森林资源消耗量、生长量与资源状况的关系; (2)简述木材生产现况及存在问题。 3、采伐方案规划 (1)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的确定(主伐和更新采伐之外的采伐规划在相关章节中进行)。 采伐类型分 主伐:对成过熟用材林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的采伐。 更新采伐:对各种防护林和需要采伐的特种用途林、经济林,为改善林况,增强防护作用和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而进行的采伐 抚育采伐 低产林改造四个类型。,采伐方式分 皆伐:适用于成过熟单层林和林分改造; 择伐:适用于中幼龄树木多的复层异龄林、阴性树种、针阔混交林和防护林; 渐伐:适用于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 共三种采伐方式,采伐方式根据树种、林相、地形多、更新情况,从有利森林更新,保林水土、涵养水源、发挥森林多种效益和方便生产的原则,结合目前可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机械设备和生产规模确定。 (2)对主伐和更新采伐类型及采伐方式确定技术标准,集材方式。 (3)分别经营类型确定各主要采伐树种的采伐年龄和轮伐期: 主伐年龄参照用材林主要树种主伐年龄表和当地省目前已实际采用的年龄分析确定。 各树种更新期考虑更新方式和更新速度确定。轮伐期等于主伐年龄与更新期之和。 综合轮伐期=1/(a/ta+b/tb+c/tc+) a、b、c各更新树种所占比重 ta、tb、tc各更新树种轮伐期(择伐周期) (4)分别经营类型的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指标。,(二)计算年伐量 1、计算年伐量的构成及确定 计算年伐量由主伐、更新采伐、抚育采伐和低产林改造四种采伐类型组成。 计算年伐量的确定以“森林消耗量不大于森林生长量,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为原则。主要考虑森林资源状况,森林的经营目的、任务、材种需要、森林经营水平和未来的生产潜力。 计算年伐量应以森林经营类型为单位,根据森林资源特点确定采伐模型(成过熟林采伐、生长量采伐、经济采伐等)分别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选择适宜的采伐量计算方法。 对于不可及林分、分布零散不具备采运条件的散生木、疏林和伐区山沟近傍的阔叶林应酌情扣除。 2、计算方法 (1)主伐类型 皆伐 a.按量接续采伐成熟林公式 年伐蓄积=成过熟林面积轮伐期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轮伐期内可进入成熟且可按量接续采伐面积轮伐期进入成熟初的平均单位面积蓄积+(成过熟林年净生长量+轮伐期内进入成熟且可按量接续采伐的年净生长员)2,b.第一林龄公式:成过熟林少而必须保证木材原料供应的短期经营。采伐量在约半个龄级期间由成熟林保证,以后由近熟林提供。 年伐蓄积=近成过熟林面积2个龄级期成过熟林单位面积蓄积 c.短轮伐期用材林公式: 年伐蓄积=短轮伐期用材林林面积轮伐期成熟林单位面积蓄积 d.龄级结构调整公式:任何类型的龄级结构,经一个轮伐期后,将过渡到均匀的龄级结构。 f01=1/nfn+1/2(f11+f21)+1/3(f11+f21+f31)+1/n(f11+f21+fn1) n:以10年为单位表示的轮伐期(30年为3); f01:近10年的采伐面积; fn:最小龄级林地面积; fll:最大龄级林地面积; f21:较fll小一个龄级的林地面积。 e.生长量采伐公式:成熟林资源枯竭而又必须进行木材生产时采用。经营类型中,幼龄林占优势,则经营类型平均年龄小于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年龄,按平均生长量进行采伐,在连年生长量大大超过平均生长量时,会造成系统地积累,导致森林蓄积量上升。 年伐蓄积=最低需要量用材林年平均生长量,择伐 采伐蓄积=最低需要量单位面积蓄积采伐强度 渐伐 采伐蓄积=择伐资源总面积/择伐周期单位面积蓄积采伐强度 (2)更新采伐类型 防护林年伐蓄积=防护林采伐总面积/采伐期总采伐面积的单位面积蓄积采伐强度 (3)抚育采伐类型 年伐蓄积=抚育采伐面积/间隔期单位面积蓄积采伐强度 (4)林分改造类型 年伐蓄积=林分改造总面积/改造年度单位面积蓄积 2、计算年伐量,(三)合理年伐量决策 1、合理年伐量的构成及确定 合理年伐量由计算年伐量和非生产性采伐量(如卫生伐、防火线伐开、林道建设及其他采伐量)构成。 其确定应在计算年伐量的控制下,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的林业产业政策与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企业的经济状况,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市场需求、环境承受力筹各种制约因素,根据森林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决策优化方法进行。 2、合理年伐量决策,(四)森林采伐规划 1、要求 依据决策确定的合理年伐量分别经营区按采伐类型进行组织,规划指标分别年度规划到各森林经营类型并滚动式地按23年挑选适宜作业的小班(可较规划指标大10%)。需要改造的疏林地、低产林地和本经理期规划采伐(更新采伐)的小班需要确定下一经营周期适宜更新的经营类型。后期规划指标不必分解到年度。 2、规划,(五)木材产量规划 1、要求 首先根据市场情况、森林资源情况和作业水平等因素确定各材种产品结构,然后依据不同林分材种出材率指标和各年度规划的森林采伐规模规划计算各种木材产量。 2、规划,(六)伐区生产设计 1、作业方式 当前我省林场伐区木材生产,从采造、集材、归楞、装车以手工为主。根据各场具体情况确定采造工具(或机具),山上集材以人力肩运为主,陆运小集中可考虑板车、手拖等机具;地形复杂,资源较集中的山场采用架空索道集材。 2、生产工艺流程 (1)伐倒木人工板车(手拖)集材,(2)伐倒木全悬空索道集材 3、生产劳动组织 伐区生产组织可采取综合作业班组的形式。确定每班组的人数,以一个伐区或一条集运材道为单位,从采伐至装车实行流水作业,产品到集材点一次检尺验收。,4、工程规划 根据伐区分布和采伐木材汇集情况,为缩短人力肩运距离和方便今后营林生产活动,提出集材点、集运材道或架空索道的修建规划。有水运条件的伐区,选择推河点,规划出河点,尽量利用溪流运送木材,降低木村运输成本。 (七)设备需要量、用工及投资概算 1、要求 森林采伐的机械设备需要量、生产用工量与成本应分别采伐类型、依据补充调查的定额指标和森林采伐规模等进行规划和概算。 2、规划 (1)设备需要量 注:生产规模以经理期最大年产量为准,并计入后备量。,(2)新增设备投资、用工量及成本概算 九、森林培育规划 森林培育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加速恢复和增加森林资源、改善林分质量、促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地生产力和森林经营综合效益为主要目的。以造林技术规程、封(沙)山育林规程、国营林业局、场林分抚育和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等为依据。 森林培育规划应依据“最满意方案”的经营规模分别经营区按林种和经营措施进行组织。 (一)造林更新 1、造林更新原则,(1)贯彻“以人工更新为主、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针; (2)宜林荒山应尽快造林绿化,森林采伐后必须及时更新,做到采伐当年或次年更新; (3)造林要适地适树,用材林要求速生、优质、丰产,提倡多树种混交; (4)造林更新有关技术措施,要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实行良种壮苗。 2、造林更新现况 简述现有森林资源状态与经营目标的差距及存在问题;造林更新现况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3、造林更新规划 (1)更新方式及比重确定; (2)造林更新年限确定; (3)林种比例和造林树种及比例的确定; 最适林种结构:根据局(场)具体条件确定可满意森林覆盖率;考虑森林的多功能、社会对用材、生态环境及能源等的需求确定最适林种结构。 最适树种结构:根据林种布局,考虑适地适树、生物的适应性、社会各经济部门对主要木材的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合规划林种发挥最大效益的优良树种。通过线性规划确定。,(4)提出造林更新主要技术措施,编制典型造林设计表。 3、造林更新组织规划 (1)要求 宜林无林地小班应依据二类调查时确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进行造林、封山育林规划设计。如调查时确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措施不合理或情况发生明显变化时,进行适当调整。 疏林地、待改造灌木林地和规划森林采伐(更新采伐)的小班,应在森林经营最优结构(林种、树种结构)控制下,依据小班的立地质量等级等因素确定每个小班最适宜发展的新经营类型,然后进行迹地更新规划。,(2)造林更新组织规划 (二)封山育林 1、对象 面积较大,集中成片的幼、中龄林、人为破坏较严重的林区,目前无力造林而经封山后有希望成林的荒山荒地和立地条件差,难于造林的疏林地。 2、规划 确定封育方式(全封、半封)、面积、封育时间和具体措施。 3、管护概算,(三)抚育采伐 对未成熟林分,为调节林木组成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而进行的采伐为抚育采伐。 1、抚育采伐原则 抚育采伐贯彻“以抚育为主,抚育和采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不得片面追求产材量和经济效益。在选择砍伐木时,应“砍小留大,砍劣留优,砍密留稀”。 2、抚育采伐现况 简述本局(场)待抚育采伐的幼、中、近熟林状况,在抚育采伐方面的经验及存在问题。 3、抚育采伐规划 (1)确定抚育采伐对象、种类、采伐强度(间伐收获量指标)和间隔期; (2)确定作业方式,机械化作业比重和设备选型; (3)提出主要技术标准。 (4)抚育采伐组织规划,指标分别经营类型分解到年度,并滚动式地按23年挑选适宜作业的小班(可大10%),后期不分解。,(四)林分改造 对立地条件好,但生长非目的树种、慢生、低产、劣质、经济价值不大的幼中林,成过热的疏林,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和待改造的灌木林地等应进行改造设计。 1、改造对象 (1)郁闭度0.2以下的疏林地; (2)年生长量在( )m3hm2以下的林分; (3)多次破坏的残林和多代萌芽无培育前途的林分; (4)遭受病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的林分。 2、改造方式 (1)改造方式有: 更换树种,重新造林; 进行补植,提高密度。适用于原有保留目的树种株数过少的疏林地。 伐造结合,综合改造。适于林相复杂、疏密不匀、林龄相差悬殊的多层林和遭受自然灾害的林分。 (2)确定改造措施,提高主要技术要求。,3、林分改造组织规划 (五)林木种苗 1、依据与要求 根据造林绿化和迹地更新规划的需要,依据育苗技术、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技术标准,进行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苗生产规划。 用材林必须选择木材产量高、材质符合需要,林木抗性强的种子,实行种苗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 对于生产规模小,条件不具备的单位,应规划良种壮苗来源,以及保障成活率的措施。,2、种苗需要量 3、技术标准及措施 根据种苗供应现况和造林更新规划需要,分别容器苗和裸根苗确定种苗质量标准和检验、贮基、运输方法。 4、母树林、种子园和采穗圃 有此项工程的,按有关专业技术规定进行设计。 (六)机械设备、用工量及投资概算 1、设备需要量,2、新增设备投资,用工量及投资概算 十、森林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森林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划必须贯彻“以当地森林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以科技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一)林副产品规划 1、林副产品开发现况,(1)本地森林多资源特点又资源系列(木材产品、竹产品、编制材料、鲜干果品、香料、调料、森林饮料、木本粮油、森林蔬菜、森林药材、林木种子、生物燃料、林化原料等),开发潜力; (2)相关的市场需求; (3)现有产品品种、产量及产值; (4)开发能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规划内容 (1)合理利用本地区以经济林为主体的林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特、优、稀”产品的论述; (2)根据林副产品开发现况及开发潜力、森林经营单位开发能力及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系列、生产规模、产值及投资额,(二)林产工业规划 1、现况 (1)林产工业原料种类及其数量; (2)现有林产企业概况: 产品种类、品种、设计规模,近年产量,产值,原料消耗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结构(初级产品、深加工及二次加工产品比重;原材料;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及设备;劳动生产率;环境污染;市场、销售及竞争力;经济效益等。 2、规划内容 (1)规划原则 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以速生林,小径材、草本为原料的人造板及纸产品,单位产值高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低及污染小的产品,优先发展与建筑业、材料业等重要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配套的高附加值产品; 适度规模经营; 生产工艺,设备水平较先进。 (2)对已建项目规划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调整(增减规模或转产);改造;横向联合;股份制等,(3)发展方向规划 根据原材料条件、现有企业情况和市场预测等因素确定产品发展方向: 机械加工:制材、细木工、削片; 机械化学加工:人造板; 化学加工:纸浆、人纤浆、木材热解、木材水解、植物提炼(烤胶、紫胶、芳香油、松针油、松香、松节油)。 产品结构、规模、原料需要量、投资估算。 大中型项目单独编写项目可行性报告,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经营方案可以引用评价结果。,(三)多种经营规划 1、现况 现有多种经营(除主业、林副产品和林产工业外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项目,各项目的产品(或服务)构成,规模及产值,存在问题。 其它尚具开发潜力的资源(水资源、森林旅游资源等) 2、规划内容 (1)原则: 立足林业资源优势、广开生产门路,因地制宜。 (2)对已有经营项目 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3)发展方向 根据市场情况及发展预测,现在经营项目状况确定经营项目,产品方向及经营规模。估算产值及投资额。 具有优良森林景观、奇异地形地貌、秀美水体等自然景观和较丰富人文景观条件的,应结合自然保护区与古树名木与人文景观保护,规划森林旅游或森林游憩项目。,多种经营项目规划一览表 (4)大中型项目必须单独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按基建程序报批。方案中可以引用评价结果。,十一、森林与环境保护规划,森林保护以维护生态系统健康、防止林火、森林病虫害、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环境污染等自然与人为危害,保证内外部长期效益为主要目的。 (一)森林防火规划 1、原则 森林防火规划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和森林防火条例。 2、现况 参照规划内容简述历年林火火源、受害情况,及森林防火现况,总结主要经验教训。 3、规划内容 (1)依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确定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火险等级并进行重点防火地段(区域)区划; (2)根据气候,物候和其他相关因子确定防火期与重点防火巡逻期; (3)防火组织机构和防火队伍建设规划; (4)防火体系和“五网”(观察了望网、通讯联络网、巡逻联防网、林火隔离网、预测预报网)建设。,防火了望台位置:防火线位置,主防火线、一般防火线的宽度,类别(生土带或防火林带),凡能造林的地段均应设计防火林带,选定防火树种。必要的地段,道路应联网。 (5)防火机具、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规划。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规划 1、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2、现况 简述近年来森林病虫害、病源种类、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分布区域,发生发展规律,蔓延进度,林内卫生状况,害虫天敌种类及数量情况和采取的对策及效果。 3、规划内容 (1)确定防治、控制和检疫对象; (2)依据病虫害种类与分布、危害程度、防治方式等因素,进行病虫害区划(划分防治娶、控制区和安全区); (3)根据近年来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经理期内病虫害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能力等因素,规划各年度防治规模;,(4)防治与控制技术措施规划。 包括化学药物防治、生物防治与改进木材生产、造林、营林、育苗等项工艺,改善森林卫生状况和提高森林抗病虫害能力的措施等。 (三)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保护的目标、方针和规划原则 环境保护规划以自然环境不进一步受到破坏并且达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为目标。其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贯彻以生态规律为指导;符合环境容量水平,目标可行等原则。 2、现况 简述当地在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景观、古树名木与人文资源和林区水资源与流域保护等方面的保护现况。 3、规划内容 (1)环境污染源和环境破坏因素分析;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饲养场污水和生活污水(包括粪水)及生活垃圾。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环境破坏因素指乱砍滥伐森林,森林火灾、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石开矿及强风暴雨等导致森林严重破坏,野生动植物种生存受到威胁和水土流失。 (2)根据大气质量指数、水环境指数、土壤污染指数及相应的质量分级标准对单要素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根据有关发展规划预测污染发展趋势。结合环境破坏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类确定保护重点。 (3)对确定的保防区与栖息地按有关规定作出规划。 (4)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加强规划管理工作,合理布局,限制或不增加新的污染源。防止“先破坏,后治理;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现象;建立调查、监测体系;建立和完善保护体系(防护林体系;防护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体系);对现有污染源和破坏性因素尽快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破坏危害;改革生产工艺,进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 (四)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规划 1、现况 森林资源保护与监测、资源档案管理(设备状况、技术水平及适用度)、木材流通管理及林地管理现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规划内容 (1)按有关规定和要求,提出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的目标; (2)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可解决的,规划组织、制度、机构等项措施;超过力所能及范围的,提出解决办法建议。,(五)设备、设施及投资概算,十二、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一)林道网密度规划 1、林道网涵义 林道网建设对于木材生产、营造林、环境保护及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具有重大影响,它是执行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是集约经营的保证。 林区路网密度,以森林经营单位经营面积计算每公顷面积所含公路长度,用m/hm2表示。 林区道路网由基本道路网和伐区道路网两部份组成。基本道路网包括外部公路至场部,场部至工区的干支线公路,其密度可以直接求算出来,伐区道路网密度可采用一些公式进行推算,两者之和即为森林经营单位适宜的路网密度。 2、适宜路网密度计算 (二)林道网建设 1、一般要求 (1)根据外业调查,对本经理期修建的林道进行总体规划。对已通车的林区道路,根据需要和经济状况进行改造设计。 (2)林区道路规划设计应对各条道路分别计算工程量,概算工程投资。,(3)林区公路工程设计的技术标准,按林业部林区公路工程设计规程的规定进行。 (三)林区道路养护规划 根据林区道路网分布及道路等级划分养路工区或道班。养路可采用常年养护与临时性养护方式。 道路养护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根据养护工程量,确定作业方式,划分养路工区,计算养路职工人数,概算土建工程量、设备及投资。 (四)木材运输规划 具有木材水运条件的森林经营单位,可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水运设计方案,计算流送能力,拟定河道整治工程方案,确定水运生产工艺,作业制度、劳动组织、人员编制,计算设备数量,概算投资,计算木材水运成本。 (五)木材转运站(场)规划 1、一般要求 木材转运场设计,可在现有基础上,按本期的木材年产量、内外交通衔接和便于管理等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后确定。若年产量不大,可在林区公路边设立交材点。 木材转运场的设计最大贮存量,按全年到材量的1/4计算。,2、设计内容 (1)按最大贮存量的树种、材种比例,楞堆结构、规格,计算场地及附属建筑物的占地面积。 (2)确定生产工艺、机械作业比重及机械设备型号、数量。 (3)确定作业制度、管理方式和劳动组织。 (4)计算建设投资。 (六)森林经营单位驻地、分部(工区)规划 1、一般要求 对已建场址一般不变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填平补齐。如需另选场址,应作出详细的技术经济方案比选,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规划设计。 2、森林经营单位驻地、分部(工区)规划设计内容 (1)确定森林经营单位驻址,并论述其合理性。 (2)计算森林经营单位、分部(工区)所需建筑面积。 (3)森林经营单位驻地平面布置图(包括绿化规划)。 (4)森林经营单位、分部(工区)供电、供水、通讯规划。 (5)投资概算。,十三、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一)投资概算 1、投资概算范围:经营方案的投资概算应分为基本建设投资和生产建设投资两种类型,分别按照国家颁发的基本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和生产费概算方法,以及当地省有关规定进行。 森林经营单位生产建设投资包括:宜林地造林,速生丰产林,幼林培育,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森林与环境保护,土壤改良,种苗基地建设,及多种经营等项目的投资。 森林经营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包括:营林工程、木材采集工程,木材运输及林区道路建设工程,木材转运场及到材点工程,木材加工及综合利用工程,附属工程,森林经营单位场部、工区及居民点建设工程,其它工程。 2、投资概算年度安排:要求分年度进行安排,对于近23年的建设项目,要分年度列出工程量建设顺序。单独立项审批的林产工业等项目可不列入投资概算中。 3、投资项目划分 (1)按建设项目划分,森林培育:包括宜林地造林,速生丰产林,幼林培育,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林业科研,种子园,营林机械。 木材生产:机械设备购置,道路养护设备 林区多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林副产品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 森林与环境保护:包括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与林政管理费用等。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林区公路,木材转运场及到材点建设费用,森林经营单位场部、工区址及居民点建设,附属工程等项投资。 其它:包括不可预见费、勘测设计费,培训费,征地费等。,(2)按费用构成划分 造林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