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Y-第一章命题逻辑.ppt_第1页
JHY-第一章命题逻辑.ppt_第2页
JHY-第一章命题逻辑.ppt_第3页
JHY-第一章命题逻辑.ppt_第4页
JHY-第一章命题逻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 散 数 学 主讲人: 姜慧研 东北大学 软件学院 多媒体医疗信息处理研究室 E-mail : ,2,绪论,离散数学课程的性质、内容 课程学习目的 课程学习方法,3,一.离散数学的性质、内容,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对象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计算机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属于离散结构,所以它所应用的数学必是离散数学。 教学目的旨在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性质:此课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的理论基础课,也是该专业的主干课。 内容: 1. 数理逻辑(第1、2章) 2. 集合论 (第3、4章) 3.格与布尔代数(第6章) 4. 图论(第7章),4,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组成原理,电子技术,体系结构,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原理,大学物理,计算机网络,接口与通讯技术,通讯概论,安全与保密,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译原理,计算理论,C、C、JAVA、PB、VB,系统软件,操作系统,DOS、Windows 、UNIX,数据库,Access、Sybase 、Oracle,数据结构,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离散数学:,软件工程,算法设计与分析,集合,函数,代数结构,格与布尔代数,图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数理逻辑,二元关系,5,二.学习此课的目的,1.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和离散数学密切相关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计算机的诞生:正是在离散数学中的图灵机的理论指导下诞生的(1936提出图灵机-1946诞生计算机)。 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面向过程语言面向对象语言智能语言 系统软件的发展:如操作系统,从单用户 多用户 网络分布式操作系统 所有这些发展都依赖于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网络等理论。其中,离散数学是基础,其它的理论中都用到了离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6,2.此课是主干课,也是后续课的基础课 计算机专业的后续课中都大量地应用到离散数学中的基本理论,要想学好专业课,必须先学好离散数学。 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 在大学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是能力的培养更重要。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剩下的就是思维能力,它可以长期起作用。,7,北京大学姜伯驹教授谈到数学时说:“数学是学习科学技术的钥匙和先决条件”. 所以必须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数学素质)。 数学修养包括:理解、抽象、见识、体验。 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不同语言对应的转换能力、想象能力等。 抽象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联想类比、举一反三能力,特别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见识:就是让学生见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著名事例。有了见识才会思路宽,办法多,遇到问题会自觉求助于数学。 体验:数学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与打猎一样是活本领。像转换观点、选择方法、熟悉软件、检验结果、发现毛病、查找原因多环节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学到手。 学到这些活本领,就是一些基本素质问题。,8,三.此课的特点及学习方法:,特点:内容较杂,概念多,定理多,比较抽象,给学习带来一定难度。 学习方法: 1.准确掌握每个概念(包括内涵及外延)。 2.要有刻苦钻研精神,不断总结经验。 3.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较多地做些习题,从而再进一步加深理解所学内容。 4.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第一篇 数理逻辑,逻辑是研究人的思维的科学。 逻辑包含: 1.辩证逻辑:是研究人的思维中的辩证法。 例如:用全面的和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检查事物正误的唯一标准。 2.形式逻辑:是研究人的思维的形式和一般规律。 数理逻辑是精确化、数学化的形式逻辑,10,一 .形式逻辑,人的思维过程: 概念 判断 推理 正确的思维: 概念清楚,判断正确,推理合乎逻辑。 人们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学习和从实践中学习)来掌握许多概念和判断。 形式逻辑主要是研究推理的。 推理: 是由若干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思维过程。,11,推理方法,类比推理:由个别事实推出个别结论。 如:地球上有空气、水,地球上有生物。火星上有空气、水。 火星上有生物。 归纳推理:由若干个别事实推出一般结论。 如:铜能导电。铁能导电。锡能导电。铅能导电。 一切金属都导电。 演绎推理:由一般规律推出个别事实。 形式逻辑主要是研究演绎推理的。,12,演绎推理 举例,演绎推理:由一般规律推出个别事实。 例1: 如果天下雨,则路上有水。(一般规律) 天下雨了。 (个别事实) 推出结论:路上有水。 (个别结论) 例2: (大前提):所有金属都导电。 (一般规律) (小前提):铜是金属。 (个别事实) 推出结论:铜能导电。 (个别结论),13,二. 数理逻辑,数理逻辑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形式逻辑。 “数学方法”:是建立一套有严格定义的符号,即建立一套形式语言,来研究形式逻辑。所以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 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形式逻辑,是由莱布尼兹 (G.W.Leibniz, 1646-1716,德国)首先提出来的。所以莱布尼兹被认为是数理逻辑的创始人。 布尔(George Boole,1815-1864,英国) 和德.摩根(De Morgan, 1806-1876,英国)取得最初成果。,14,弗雷格 (G.Frege,1848-1925,德国) 、皮亚诺 (G.Peano, 1883-1932,意大利)和罗素(B.Russell,1870-970,英国)建立了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突破了古典形式逻辑的局限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希尔伯特(D.Hilbert,1862-1943,德国)和哥德尔(Kurt Gdel,1906-1978,美籍奥地利数学家)等人使得数理逻辑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15,数理逻辑的主要内容: 逻辑演算 证明论 公理集合论 递归论 模型论 我们这里只涉及逻辑演算中“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 数理逻辑与数学的其它分支、计算机科学、人 工智能、语言学等学科均有密切联系。 下面就前面两个例子,说明如何将推理符号化的。,16,数理逻辑把推理符号化之一,设 P表示:天下雨。 设Q表示:路上有水。 设表示:如果则 例1的推理过程表示为: 前提1:PQ (如果天下雨,则路上有水。) 前提2:P (天下雨了。) 结 论:Q (路上有水。) (这就是第一章命题逻辑中要讨论的问题),17,数理逻辑把推理符号化之二,设M(x): x是金属 . 设C(x): x能导电. 设x 表示: 所有的x . 设 a 表示铜. 例2的推理过程表示为: 前提:x(M(x)C(x) (所有金属都导电.) 前提:M(a) (铜是金属.) 结论:C(a) (铜能导电.) (其中符号M(x)是谓词,所以这就是第二章“谓词逻辑”中所讨论的内容.),18,使用计算机必须首先学会编“程序”,那么什么 是程序? 程序算法数据 算法逻辑控制 可见“逻辑”对于编程序是多么重要。要想学 好、使用好计算机,必须学习逻辑,此外,通过 学习逻辑,掌握逻辑推理规律和证明方法 ,会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证明问题的技巧。,数理逻辑与计算机,19,钱学森谈“计算机与数理逻辑”,电子计算机与数理逻辑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正是在数理逻辑中,把人类的推理过程分解成一些非常简单原始的、非常机械的动作,才使得用机器代替人类的推理的设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有了电子计算机,使用它时,必须先进行程序设计,把整个推理、计算过程,丝毫不漏地考虑到,统统编入程序,而机器则依次而运行;如稍有错误,将立即得到毫无意义的结果。可见必须有足够的数理逻辑的训练,熟悉推理过程的全部细节,才能从事程序设计。 此外,程序设计是一个很细致又很麻烦的工作,如何从事程序设计,如何防止在计算过程中出错,如何很快地发现这种错误而及时加以改正,都是程序设计理论(软件理论)中非常根本又非常重要的内容,大家都认为,这些内容都与数理逻辑息息相关。,20,我现在年纪大了,搞了这么多年软件,错误不知犯了多少,现在觉悟了。我想,假如我早在数理逻辑上好好下点功夫的话,我就不会犯这么多错误。不少东西逻辑学家早就说过了,可是我不知道。要是我能年轻20岁的话,我就会回去学逻辑。,软件大师戴克斯特拉谈“数理逻辑”,21,第一章 命题逻辑,这章是以“命题”为中心 主要讨论: 命题的表示、命题的演算 命题演算中的公式,及其应用 命题逻辑推理,22,1-1. 命题及其表示法,本节主要讨论三个问题: 命题的概念 命题的真值 原子命题与复合命题,23,一. 命题的概念,命题是一个能确定是真的或是假的判断。(判断都是用陈述句表示) 例1-1.1 判定下面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2是个素数。 雪是黑色的。 2015年人类将到达火星。 如果 ab且bc,则ac。 x+y5 请打开书! 您去吗? 是命题,判断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首先看是否为陈述句,再看其真值是否唯一。,24,二.命题的真值,一个命题所作的判断有两种可能:是正确的判断或者是错误的判断。所以一个命题的真值有两个:“真”或“假” 真值为真:一个命题所作的判断与客观一致,则称该命题的真值为真,记作T (True)。 真值为假:一个命题所作的判断与客观不一致,则称该命题的真值为假,记作F (False)。 例1-1.1中(1)(4)的真值为真,(2)的真值为假, (3)暂时不能定,等到2015年确定。,25,三. 原子命题与复合命题,简单命题 (原子命题):由最简单的陈述句构成的命题 (该句再不能分解成更简单的句子了)。通常用大写英字母表示。 例1-1.1中的(1)、(2)、(3)是原子命题。 复合命题 (分子命题):由若干个原子命题构成的命题。 例1-1.1中的(4)是由三个原子命题(ab、bc、ac)构成的复合命题。,26,1-2 联结词,复合命题:是用“联结词”将原子命题联结起来构成的。 归纳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定义了六个逻辑联结词: (1) 否定: (2) 合取:,并且 (3) 析取:,可兼取的或者 (4) 异或: ,不可兼取的或 (5) 蕴涵:,如果。,那么。 (6) 等价:,27,一. 否定“”,表示:“不成立”,“不”。 用于:对一个命题P的否定,写成P,并 读成“非P”。 P的真值:与P真值相反。 例1-2.1 P:2是素数。 P:2不是素数。,P P,T F,F T,28,例如: Q:今天是星期三 Q:今天不是星期三 Q不能理解为“今天是星期四”,因为“今天是星期三”的否定,并不一定必是星期四,还可能是星期五、六 例如: Q:这些都是男同学。 Q:这些不都是男同学。 (翻译成“这些都不是男同学”是错的。),29,二. 合取“”,表示:“并且”,“不但而且.”,“既又 .”,“尽管还 ” 例1-2.2 P:小王能唱歌,Q:小王能跳舞。 PQ:小王能歌善舞。PQ读成P合取Q。 PQ的真值为真,当且仅当P和Q的真值均为真。,P Q PQ,F F F,F T F,T F F,T T T,“这台机器质量很好,但是很贵”, 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同一台机器质量很好而且很贵。 若用P表示“这台机器质量很好”,用Q表示“这台机器很贵”,那么这句话的逻辑表示就是P Q,30,三. 析取“”、异或“ ”,表示“或者” “或者”有二义性,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2.3. 灯泡或者线路有故障。 例1-2.4. 第一节课上数学或者上英语。 例3中的或者是可兼取的或。即析取“” 例4中的或者是不可兼取的或,也称之为异或、排斥或。即“ ”.,31,1. 析取“”,P:灯泡有故障。 Q:线路有故障。 例3中的复合命题可表示为:PQ,读成P析取Q,P或者Q。 PQ的真值为F,当且仅当P与Q均为F。,P Q PQ,F F F,F T T,T F T,T T T,例1-2.3. 灯泡或者线路有故障。,A: 2小于3 B: 雪是黑的 AB就是命题“2小于3或者雪是黑的” 由于2小于3是真的,所以AB必取值为真,尽管 “雪是黑的”这命题取假,32,2. 异或“ ”,P:第一节上数学。 Q:第一节上英语。 例4中的复合命题 可写成P Q,读 成P异或Q。 P Q的真值为F, 当且仅当P与Q的真值相同。,F F F,F T T,T F T,T T F,P Q P Q,例1-2.4. 第一节课上数学或者上英语,33,3.“异或”的另一种表示,异或是表示两个命题不可能同时都成立。 命题“第一节课上数学或者上英语。”可以解释为: “第一节课上数学而没有上英语或者第一节课上英语而没有上数学。” 于是有 P Q 与 (PQ)(QP ) 是一样的。 实际应用中必须注意“或者”的二义性。,34,四. 蕴涵(条件)“”,表示“如果 则 ”, 例1-2.5: P表示:缺少水分。 Q表示:植物会死亡。 PQ:如果缺少水分,植物就会死亡。 PQ:也称之为蕴涵式,读成“P蕴涵Q”,“如果P则Q”。也说成P是PQ 的前件,Q是PQ的后件。 还可以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35,关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说明:,充分条件:只要条件成立,结论就成立,则该条件就是充分条件。 上例中,“缺少水分”就是“植物会死亡” 的充分条件。 在自然语言中表示充分条件的词有 : 如果 则 ,只要 就,若则 必要条件:就是如果该条件不成立,那么结论就不成立, 则该条件就是必要条件。 上例中,“植物死亡”就是“缺少水分”的必要条件(植物未死亡,一定不缺少水分)。 在自然语言中表示必要条件的词有 : 只有 才 ; 仅当, ; , 仅当。,36,PQ的真值:,PQ的真值为假,当且仅当P为真,Q为假。 注意:当前件P为假时, PQ为T。,P Q PQ 小王借钱不还 我替他还 (我给小王担保),F F T,F T T,T F F,T T T,37,P: n 3 (n为整数) Q: n2 9 命题PQ表示“如果n 3那么n2 9”, 分析PQ的真值 P = Q = T。这时如n = 4 3,有n2 = 16 9,这符合事实PQ = T,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可以PQ表示P、Q间的因果关系,这时规定P Q是自然的 P = T, Q = F。如n 3而n2 9 由于前提条件n 3不成立,而n2 9 成立与否并不重要,都不违反对自然用语“如果n 3那么n2 9”成立的肯定。于是P= F时可规定P Q = T,PQ = PQ,38,蕴含式PQ可以用多种方式陈述,“若P, 则Q” “只要p,就q” “P是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Q每当P” “P仅当Q” “只有Q 才P” “除非Q, 才P” “除非Q, 否则非P”,39,举例:,令:P:天气好。 Q:我去公园。 1.如果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2.只要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3.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4.仅当天气好,我才去公园。 5.只有天气好,我才去公园。 6.我去公园,仅当天气好。 命题1.、2.、3.写成: PQ 命题4.、5.、6.写成: QP 可见“”既表示充分条件(即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 也表示必要条件(即后件是前件的必要条件)。这一点要 特别注意!它决定了哪个作为前件,哪个作为后件。,40,五.等价(双条件)“”,表示“当且仅当”、“充分且必要” 例1-2.6: P:ABC是等边三角形。 Q:ABC是等角三角形。 PQ :ABC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 它是等角三角形。,41,P Q PQ,F F T,F T F,T F F,T T T,PQ的真值:,PQ的真值为真,当且仅当P与Q的真值相同。,42,本节小结:,要熟练掌握这五个联结词在自然语言中 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真值表的定义。,43,特别要注意“或者”的二义性,即要区分给定的“或”是“可兼取的或”还是 “不可兼取的或”。 特别要注意“”的用法,它既表示“充分条件”也表示“必要条件”,即要弄清哪个作为前件,哪个作为后件。 课堂练习,44,练习:填空 已知PQ为T,则P为( ),Q为( )。 已知PQ为F,则P为( ),Q为( )。 已知P为F,则PQ为( )。 已知P为T,则PQ为( )。 已知PQ为T,且P为F ,则Q为( )。 已知PQ为F,则P为( ),Q为( )。 已知P为F,则PQ为( )。 已知Q为T,则PQ为( )。 已知 PQ为F,则P为( ), Q为( )。,45,已知P为T, PQ为T,则Q为( )。 .已知Q为T, PQ为T,则P为( )。 .已知PQ为T,P为T , 则Q为( ). .已知PQ为F,P为T , 则Q为( ). .PP 的真值为( ). .PP 的真值为( )。,46,填空练习 答案: 已知PQ为T,则P为( T ),Q为( T )。 已知PQ为F,则P为( F ),Q为( F )。 已知P为F,则PQ为( F )。 已知P为T,则PQ为( T )。 已知PQ为T,且P为F ,则Q为( T )。 已知PQ为F,则P为( T ),Q为( F )。 已知P为F,则PQ为( T )。 已知Q为T,则PQ为( T )。 已知 PQ为F,则P为( F ), Q为( T )。,47,已知P为T, PQ为T,则Q为( T )。 .已知Q为T, PQ为T,则P为( F )。 .已知PQ为T,P为T , 则Q为( T ). .已知PQ为F,P为T , 则Q为( F ). .PP 的真值为( T ). .PP 的真值为( T )。,48,1-3 命题公式及命题符号化,一.常值命题与命题变元 常值命题:即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命题。它有具体含义 (真值)。 例如:“3是素数。”就是常值命题。 命题变元:用大写的英文字母如P、Q等表示任何命题。称这些字母为命题变元。 对命题变元作指派(给命题变元一个解释):将一个常值命题赋予命题变元的过程,或者是直接赋给命题变元真值“T”或“F”的过程。 注意:命题变元本身不是命题,只有给它一个解释,才变成命题。,49,二.合式公式 ( wff ) (well formed formulas) 对计算机而言,最方便的定义方式就是构造性的(或递归性的),即用简单的原子命题变元和联结词,通过有限步构造出新的复合命题来。因此,我们给出下面的定义: 1.定义: 单个命题变元是个合式公式。 若A是合式公式,则A是合式公式。 若A和B是合式公式,则(AB), (AB),(AB)和(AB)都是合式公式。 当且仅当有限次地应用、所得到的含有命题变元、联结词和括号的符号串是合式公式。 注意:这个定义是递归的。(1)是递归的基础,由(1)开始,使用(2)、(3)规则,可以得到任意的合式公式。,50,这里所谓的合式公式可以解释为合法的命题公式,也称之为命题公式,有时也简称公式。 按照合式公式定义,下面的式子不是合式公式: PQ, PR, PQR 下面的式子才是合式公式: (PQ),(PR),(PQ)R) 按照合式公式定义最外层括号必须写。 约定:为方便,最外层括号可以不写, 上面的合式公式可以写成: PQ,PR,(PQ)R,51,2.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命题公式不是复合命题,所以它没有真值,但是给其中的所有命题变元作指派以后它就有了真值。 可以以表的形式反应它的真值情况, 例如:命题公式(PQ)Q 的真值表如下所示: P Q P PQ (PQ)Q F F T F F F T T T T T F F T T T T F T T,52,由于对每个命题变元可以有两个真值(T,F)被指派,所以有n个命题变元的命题公式 A(P1,P2,Pn) 的真值表有2n行。 为有序地列出A(P1,P2,Pn)的真值表,可将F看成0、T看成1,按二进制数次序列表。,如A(P,Q)的真值表可按照如下次序指派: 00(FF),01(FT),10(TF),11(TT),如A(P,Q,R)的真值表可按照如下次序指派:,53,A(P1,P2,Pn)的真值表,按照二进制数 000 0001 00010 1 10 111 0 1 2 2n -2 2n -1 (即按照十进制的0,1,2,. ,2n -1的次序进行指派列真值表) 。,54,例如列出P(QR)的真值表,P Q R QR P(QR),000 F F F T T,001 F F T T T,010 F T F F T,011 F T T T T,100 T F F T T,101 T F T T T,110 T T F F F,111 T T T T T,55,三.命题符号化 命题符号化定义:用命题公式的符号串来表示给定的命题。 命题符号化的方法 1.首先要明确给定命题的含义。 2.对于复合命题,找联结词,用联结词断句,分解出各个原子命题。 3.设原子命题符号,并用逻辑联结词联结原子命题符号,构成给定命题的符号表达式。,56,例1.说离散数学无用且枯燥无味是不对的。 P:离散数学是有用的。 Q:离散数学是枯燥无味的。 该命题可写成: (PQ) 例2.如果小张与小王都不去,则小李去。 P:小张去。 Q:小王去。 R:小李去。 该命题可写成: (PQ)R 如果小张与小王不都去,则小李去。 该命题可写成: (PQ)R 也可以写成: (PQ)R,57,例3. 仅当天不下雨且我有时间,才上街。 P:天下雨。Q:我有时间。R:我上街。 分析:由于“仅当”是表示“必要条件”的,即“天不下雨且我有时间”,是“我上街”的必要条件。所以 该命题可写成: R(PQ) 例4.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P:人犯我。Q:我犯人。 该命题可写成:(PQ)(PQ),P是Q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或写成: PQ,58,例5 .若天不下雨,我就上街;否则在家。 P:天下雨。Q :我上街。R:我在家。 该命题可写成: (PQ)(P R).,59,本节重点掌握: 列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将给定命题符号化 作业题: 第8页:(3) 第12页:(5)、(7) 第17页:(1)a)、d),60,1-4 重言式与重言蕴涵式,一.重言式(永真式)与矛盾式(永假式) 1.例子: P PP PP F T F T T F 可见不论P取什么真值PP 的真值总是为真,PP的真值总是为假。故称PP为重言式(永真式),称PP为矛盾式(永假式)。,61,2 .重言式(矛盾式)定义 A(P1,P2,Pn) 是含有命题变元P1,P2, Pn的命题公式,如不论对P1, P2 , , Pn作任何指派,都使得A(P1,P2, Pn) 为真(假),则称之为重言式(矛盾式), 也称之为永真式 (永假式)。 3.重言式的证明方法 方法1:列真值表。 方法2:公式的等价变换,化简成“T”。 方法3:用公式的主析取范式。,62,方法1. 列真值表。 例如,证明 (P(PQ)Q 为重言式。 P Q PQ P(PQ) (P(PQ)Q F F T F T F T T F T T F F F T T T T T T 永真式的真值表的最后一列全是“T”。,63,4. 永真式的性质 1).如果A是永真式,则A是永假式。 2).如果A、B是永真式,则(AB)、(AB)、(AB)和(AB)也都是永真式。 3).如果A是永真式,则A的置换例式也是永真式。 置换例式: A(P1,P2,Pn) 是含有命题变元P1,P2, Pn的命题公式,如果用合式公式X替换某个Pi(如果Pi在A(P1,P2,Pn) 中多处出现,则各处均用X替换 ),其余变元不变,替换后得到新的公式B,则称B是A(P1,P2,Pn) 的置换例式。,64,例如: 公式A:P(P(PQ)R) 用(DE)替换A中P得到A的置换例式 B: (DE)(DE)(DE)Q)R) 如果A是永真式,例如A为PP,用 (DE)替换A中P,得到A的置换例式 B: (DE)(DE) , 显然B也是永真式。 如果可以断定给定公式是某个永真式的置换例式的话,则这个公式也是永真式。,65,二.重言(永真)蕴涵式 有些重言(永真)式,如(P(PQ)Q, 公式中间是“”联结词,称为重言蕴涵式。 1.定义:如果公式AB是重言式,则称A重言(永真)蕴涵B,记作AB。 上式可以写成 (P(PQ)Q 注意符号“”不是联结词,它是表示公式间的“永真蕴涵”关系,也可以看成是“推导”关系。即AB可以理解成由A可推出B,即由A为真,可以推出B也为真。,66,2.重言(永真)蕴涵式证明方法 方法1.列真值表。(即列永真式的真值表) 下面讨论另外两种方法。,先看一看AB的真值表,如果AB为永真式,则真值表的第三组指派不会出现。于是有下面两种证明方法。,67,方法2.假设前件为真,推出后件也为真。 例如,求证: (AB)C)D(CD) AB 证明:设前件(AB)C)D(CD) 为真。则(AB)C)、D、(CD)均真, D为T,则D为F,得C为F,得AB为F,如果A为F,则A为T,所以AB为T。 如果B为F,则B为T,所以AB 为T。 (AB)C)D(CD) AB,(AB)C为T,CD为T,68,方法3.假设后件为假,推出前件也为假。 例如,求证: (AB)C)D(CD) AB 证明:假设后件AB为F,则A与B均为T。 1.如果C为F,则(AB)C为F,所以前件 (AB)C)D(CD) 为F 2.如果C为T,则若D为T,则D为F,所以 前件(AB)C)D(CD) 为假 若D为F,则CD为F,所以 前件(AB)C)D(CD) 为假。 (AB)C)D(CD) AB,69,3.重要的重言蕴涵式(如教材第43页所示) I1.PQP I2. PQQ I3. PPQ I4. QPQ I5. PPQ I6. QPQ I7. (PQ)P I8. (PQ)Q I9. P,Q PQ I10. P(PQ)Q I11. P(PQ)Q I12. Q(PQ)P I13. (PQ)(QR)PR I14.(PQ)(PR)(QR)R I15. AB (AC)(BC) I16. AB (AC)(BC),上述公式的证明可以用假设前件为T,推出后件也为T的方法证明。,70,4. 性质 1).自反性:对任何命题公式A,有AA 2).传递性:若AB且BC,则AC 3).反对称性:若AB且BA,则AB 符号“”表示“等价”。 本节重点掌握:永真式及永真蕴涵式的定义、证明方法、以及常用的公式。 作业:第23页: (2) b) 、(6)、(8) e),71,1-5 等价公式,1. 例子, 看下面三个公式的真值表 P Q PQ PQ QP F F T T T F T T T T T F F F F T T T T T 从真值表可以看出,不论对P、Q作何指派,都使得PQ、PQ和QP的真值相同,表明它们之间彼此等价。,72,2. 定义:A、B是含有命题变元P1,P2, Pn的命题公式,如不论对P1, P2 , , Pn作任何指派,都使得A和B的真值相同,则称之为A与B等价,记作AB。 显然 PQPQQP 3. 重要的等价公式 对合律 PP 幂等律 PPP PPP 结合律 P(QR)(PQ)R P(QR)(PQ)R 交换律 PQQP PQQP,73,分配律 P(QR)(PQ)(PR) P(QR)(PQ)(PR) 吸收律 P(PQ)P P(PQ)P 德-摩根定律 (PQ)PQ (PQ)PQ 同一律 PFP PTP 零律 PTT PFF 互补律 PPT PPF PQPQ PQQP PQ (PQ)(QP) PQ (PQ)(PQ) PQ (PQ)(PQ ),74,将等价公式(前10个)与集合论的公式比较,请看集合公式: 对合律 AA A表示A的绝对补集 幂等律 AAA AAA 结合律 A(BC)(AB)C A(BC)(AB)C 交换律 ABBA ABBA 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吸收律 A(AB)A A(AB)A 德-摩根定律 (AB)AB (AB)AB 同一律 AA AEA E表示全集 零律 AEE A 否定律 AAE AA,75,4. 等价公式的证明方法 方法1:用列真值表。(不再举例) 方法2:用公式的等价变换.(用置换定律) 置换定律:A是一个命题公式,X是A中的一部分且也是合式公式,如果XY,用Y代替A中的X得到公式B,则AB。 应用置换定律以及前面列出的等价公式可以对给定公式进行等价变换。,76,例题1. 求证吸收律 P(PQ)P 证明 P(PQ) (PF)(PQ) (同一律) P(FQ) (分配律) PF (零律) P (同一律),77,例题2. 求证 (PQ)(PQ) P 证明 (PQ)(PQ) (PQ)(PQ) (公式E16) (PQ)(PQ) (摩根定律) (PQ)(PQ) (对合律) P(QQ) (分配律) PT (互补律) P (同一律) 公式E16 : PQPQ,78,例题3.化简 (PQ)(P(PQ) 解 原公式 (PQ)(PP)Q) (E16,结合) (PQ)(PQ) (对合律,幂等律) (PQ)(QP) (交换律) (PQ)Q)P (结合律) QP (吸收律) 公式E16 : PQPQ 结合律: P(QR)(PQ)R ,P(QR)(PQ)R 交换律: PQQP , PQQP 吸收律 P(PQ)P P(PQ)P,79,5. 性质 1).自反性:任何命题公式A,有AA。 2).对称性:若AB,则BA 3).传递性:若AB且BC,则AC 4).如果A(P1,P2,Pn)B(P1,P2,Pn),则 A(P1,P2,Pn)B(P1,P2,Pn) 例: 如果 A(P,Q)PQ B(P,Q)PQ 则: A(P,Q)B(P,Q) A(P,Q)PQ B(P, Q)PQ 可见: A(P,Q)B(P, Q),80,6.等价公式的对偶性 从前面列出的等价公式看出,有很多是成对出现的。这就是等价公式的对偶性。 对偶式:在一个只含有联结词 、的公式A中,将换成,换成,T换成F,F换成T,其余部分不变,得到另一个公式A*,称A与A*互为对偶式。 例如: A A* P P QR QR (PT)Q (PF)Q,81,用对偶式求公式的否定 定理1-5.1 令A(P1,P2,Pn)是一个只含有联结词 、的命题公式,则 A(P1,P2,Pn)A*(P1,P2,Pn) 此定理可以反复地使用德-摩根定律得以证明。 下面我们验证一下。 令 A(P,Q)PQ A*(P,Q)PQ A(P,Q)(PQ) A*(P, Q)PQ 可见 A(P,Q)A*(P,Q) 推论:A(P1,P2,Pn)A*(P1,P2,Pn),82,例如,利用上述求公式的否定公式求 (PQ)(PQ)R) (PQ)(PQ)R,83,对偶原理(定理1-5.2): 令A(P1,P2,Pn) 、B(P1,P2,Pn)是只含有联结词、的命题公式, 如果: A(P1,P2,Pn)B(P1,P2,Pn) 则: A*(P1,P2,Pn)B*(P1,P2, Pn) 证明:因为 A(P1,P2,Pn)B(P1,P2,Pn) 故 A(P1,P2,Pn)B(P1,P2,Pn) 而 A(P1,P2,Pn)A*(P1,P2,Pn) B(P1,P2,Pn)B*(P1,P2,Pn) 故 A*(P1,P2,Pn) B*(P1,P2,Pn) 所以 A*(P1,P2,Pn)B*(P1, P2, Pn),84,下面我们验证一下对偶原理: 本节要求掌握等价公式的证明方法及记忆公式。 作业:第19页 (7) f) g) , (8) c),85,1-6.范式,范式就是命题公式形式的规范形式。这里约定在范式中 只含有联结词、和。 一.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1.合取式与析取式 合取式:是用“”联结命题变元或变元的否定构成的式子。 如 P 、P 、PQ、PQR 析取式:是用“” 联结命题变元或变元的否定构成的式子。 如 P 、P 、PQ、PQR 注: PPP PPP P是合(析)取式.,86,2.析取范式 公式A如果写成如下形式: A1A2.An (n1) 其中每个Ai (i=1,2,n)是合取式,称之为A的析取范式。 3.合取范式 公式A如果写成如下形式: A1A2.An (n1) 其中每个Ai (i=1,2,n)是析取式,称之为A的合取范式。 例如,PQ 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PQ (PQ)(PQ)-析取范式 PQ (PQ)(PQ)-合取范式,87,4.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写法 先用相应的公式去掉和。 公式E16 PQPQ 公式E21 PQ (PQ)(PQ) 公式E20 PQ (PQ)(QP) 再用E16 PQ (PQ)(PQ) 用公式的否定公式或摩根定律将后移到命题变元前 A(P1,P2,Pn)A*(P1,P2,Pn) 德-摩根定律: (PQ)PQ (PQ)PQ 用分配律、幂等律等公式进行整理,使之成为所要求的形式。,88,例如,求(PQ)R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PQ)R (PQ)R 公式E16:PQPQ (PQ)(PQ)R (PQ)(PQ)R -析取范式 (PQ)R (PQ)R 公式E16:PQPQ (PQ)(PQ)R E21:PQ (PQ)(PQ) (PQ)(PQ)R (PQR)(PQR) -合取范式,89,二.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一个公式的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的形式是不唯一的。下面定义形式唯一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主析取范式 1.小项 定义:在一个有n个命题变元的合取式中,每个变元必出现且仅出现一次,称这个合取式是个小项。 例如,有两个变元的小项: PQ、PQ、 PQ、 PQ,90,小项的性质 a).有n个变元,则有2n个小项。 b).每一组指派有且只有一个小项为T。 为了记忆方便,可将各组指派对应的为T的小项 分别记作m0,m1,m2,m2n-1 上例中 m0PQ m1PQ m2PQ m3PQ,91,2.主析取范式定义 析取范式 A1A2.An, , 其中每个Ai (i=1,2,n)都是小项,称之为主析取范式。 3.主析取范式的写法 方法:列真值表 列出给定公式的真值表。 找出真值表中每个“T”对应的小项。 (如何根据一组指派写对应的为“T”的项: 如果变元P被指派为T,P在小项中以P形式出现;如变元P被指派为F,P在小项中以P形式出现(要保证该小项为T)。 用“”联结上述小项,即可。,92,例如,求 PQ和PQ的主析取范式 P Q PQ PQ F F T T F T T F T F F F T T T T PQ m0m1m3 (PQ)(PQ)(PQ) PQm0m3 (PQ)(PQ) 思考题:永真式的主析取范式是什么样 ?,93,方法:用公式的等价变换 先写出给定公式的析取范式 A1A2.An 。 为使每个Ai都变成小项,对缺少变元的Ai补全变元, 比如,缺变元R,就用联结永真式(RR)形式补R。 用分配律等公式加以整理。 PQPQ (P(QQ)(P P) Q) (PQ)(PQ)(PQ)(PQ) (PQ)(PQ)(PQ),94,主合取范式 1.大项 定义:在有n个命题变元的析取式中,每个变元必出现且仅出现一次,称之为大项。 例如,有两个变元的大项及其真值表:,95,大项的性质 a).有n个变元,则有2n个大项。 b).每一组指派有且只有一个大项为F。 将各组指派对应的为F的大项分别记作M0,M1,M2,M2n-1 。 上例中, M0 PQ M1 PQ M2 PQ M3 PQ,96,2.主合取范式定义 合取范式 A1A2. An, , 其中每个Ai (i=1,2,n)都是大项,称之为主合取范式。 3.主合取范式的写法 方法:列真值表 列出给定公式的真值表。 找出真值表中每个“F”对应的大项。 如何根据一组指派写对应的为“F”的大项: 如果变元P被指派为F,P在大项中以P形式出现; 如变元P被指派为T,P在大项中以P形式出现(确保该大项为F)。 用“”联结上述大项,即可。,97,例如,求 PQ 和 PQ 的主合取范式 P Q PQ PQ F F T T F T T F T F F F T T T T PQ M2 P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