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与《GB 1891-2007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体系融入:《GB 1886.5-2015》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系列的一部分,更加系统地融入了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与同期发布的其他食品添加剂标准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而《GB 1891-2007》则属于旧标准体系下的产物。

  2. 适用范围明确化:新标准可能对硝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适用食品类别和最大使用量做了更具体或调整性的规定,以适应食品安全管理和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提高了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3. 技术要求细化:《GB 1886.5-2015》可能对硝酸钠的质量指标(如纯度、杂质限量等)提出了更为严格或具体的检测要求,确保产品符合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这包括但不限于对重金属、砷含量等有害物质的限制更加严格。

  4. 检验方法更新:新标准引入或更新了检测方法,采用了更现代、准确、高效的分析技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5. 标签标识规范:根据食品安全法规的演进,新标准可能对硝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进行了修订,要求更加详细和规范,便于消费者知情选择,也方便监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6. 安全评估与管理:《GB 1886.5-2015》在制定过程中可能参考了最新的风险评估数据和国际标准,对硝酸钠的安全性进行了重新评估,确保其在食品中的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持续改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5-09-22 颁布
  • 2016-03-22 实施
©正版授权
GB188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硝酸钠.pdf_第1页
GB188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硝酸钠.pdf_第2页
GB188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硝酸钠.pdf_第3页
GB188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硝酸钠.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886.5-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硝酸钠.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 .52 0 1 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2 0 1 5 - 0 9 - 2 2发布2 0 1 6 - 0 3 - 2 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52 0 1 5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1 8 9 12 0 0 7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 。本标准与G B1 8 9 12 0 0 7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 。G B1 8 8 6.52 0 1 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硝酸钠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硝酸钠。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N a NO32.2 相对分子质量8 4.9 9( 按2 0 0 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 或稍带淡灰色、 淡黄色状态细小晶体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 干燥的白瓷盘中,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硝酸钠(N a NO3) 含量( 以干基计) ,w/%9 9.31 0 0.5附录A中A.4氯化物( 以C l计) ,w/%0.2 0附录A中A.5水分,w/%1.5附录A中A.6重金属( 以P b计) / (m g/k g)5.0G B5 0 0 9.7 4砷(A s) / (m g/k g)2.0G B5 0 0 9.7 6G B1 8 8 6.52 0 1 52 附 录 A检验方法A.1 安全提示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 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严重者应立即治疗。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 B/T6 6 8 2规定的三级水。试剂中所用标准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和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 B/T6 0 1、G B/T6 0 2、G B/T6 0 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A.3 鉴别试验A.3.1 取试验溶液, 加等量硫酸混匀, 冷却后小心加入硫酸亚铁溶液(8 0g/L) , 使成两液层, 介面处显示棕色。A.3.2 取试验溶液, 加硫酸与铜丝, 加热即产生红棕色气体。A.3.3 取铂丝, 用盐酸润湿后, 先在无色火焰中烧至无色, 再蘸取试验溶液少许, 在无色火焰上燃烧, 火焰即显黄色。A.4 硝酸钠(N a N O3) 含量( 以干基计) 的测定A.4.1 方法提要用盐酸将硝酸钠转化为氯化钠, 加热蒸干除去硝酸和多余的盐酸, 用银量法测定氯离子。A.4.2 试剂和材料A.4.2.1 盐酸溶液:4+1。A.4.2.2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 g NO3)=0.1m o l/L。A.4.2.3 铬酸钾溶液:1 0 0g/L。A.4.2.4 石蕊溶液:1 0g/L。A.4.3 分析步骤称取约0.8g预先在1 0 5 1 1 0 下干燥至恒量的试样( 也可以直接称样, 计算结果时减掉水分) , 精确至0.0 0 02g, 置于一个小烧杯中。加2 0m L盐酸溶液, 盖上表面皿, 在蒸汽浴( 或可调电炉) 上蒸发至干。再加2 0m L盐酸溶液溶解残留物, 再次蒸发至干。继续加热, 直至残留物溶于水时对石蕊显中性。将溶液转移至1 0 0m 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摇匀。移取2 5m L溶液置于1 5 0m L烧杯中,加4滴铬酸钾指示液, 在均匀搅拌下, 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至呈现稳定的淡橘红色悬浊液即为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G B1 8 8 6.52 0 1 53 空白试验应与测定平行进行, 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 取相同量的所有试剂, 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样。A.4.4 结果计算硝酸钠(N a NO3) 含量( 以干基计) 的质量分数w1, 按式(A.1) 计算:w1=c(V-V0)Mm2 51 0 010 0 01 0 0%(A.1) 式中:c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V 滴定试样溶液所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0 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硝酸钠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 M(N a NO3)=8 4.9 9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2 51 0 0 换算系数;10 0 0 换算系数。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A.5 氯化物( 以C l计) 的测定A.5.1 方法提要同G B/T3 0 5 12 0 0 0第3章。A.5.2 试剂和材料A.5.2.1 尿素。A.5.2.2 其他同G B/T3 0 5 12 0 0 0第4章。A.5.3 仪器和设备微量滴定管: 分度值0.0 1m L或0.0 2m L。A.5.4 分析步骤A.5.4.1 参比溶液的制备在2 5 0m L锥形瓶中加5 0m L水, 加3g尿素, 加热溶解。在微沸下滴加(1+1) 硝酸溶液至无气泡产生, 冷却。加2滴3滴溴酚蓝指示液, 用氢氧化钠溶液(1m o l/L) 调至溶液呈蓝色, 用(1+1 3) 硝酸溶液调至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再过量2滴6滴。加入1m 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 使用微量滴定管, 用c12H g(NO)2 约为0.0 5m o l/L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记录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此溶液在使用前配制。A.5.4.2 测定称取约1 0g试样, 精确至0.0 1g, 置于2 5 0m L锥形瓶中, 加约5 0m L水, 加热使试样完全溶解。加3g尿素, 加热溶解, 在微沸下滴加(1+1) 硝酸溶液, 至无细小气泡产生, 冷却, 加2滴溴酚蓝指示液, 用氢氧化钠溶液(1m o l/L) 调至溶液呈蓝色, 用(1+1 3) 硝酸溶液调至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再过量2滴G B1 8 8 6.52 0 1 54 6滴。加入1m L二苯偶氮碳酰肼指示液, 使用微量滴定管用浓度c12H g(NO)2 约为0.0 5m o l/L的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与参比溶液相同的紫红色为终点。将滴定后的含汞废液收集于瓶中, 按G B/T3 0 5 12 0 0 0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A.5.5 结果计算氯化物( 以C l计) 的质量分数w2, 按式(A.2) 计算:w2=c(V-V0)Mm10 0 01 0 0%(A.2) 式中:c 硝酸银汞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V 滴定试样溶液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0 参比溶液所消耗硝酸汞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氯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 M(C l)=3 5.4 5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10 0 0 换算系数。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 2%。A.6 水分的测定A.6.1 仪器和设备称量瓶:5 0mm3 0mm。A.6.2 分析步骤用预先在1 0 51 1 0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称取约5g试样, 精确至0.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