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教学纲要(上)_第1页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教学纲要(上)_第2页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教学纲要(上)_第3页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教学纲要(上)_第4页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教学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教学纲要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生态学概论1、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概念的提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发展初期 发展时期 发展盛期 、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向微观、宏观和综合三个方向发展。微观方向,向着个体生态学、器官生态学、细胞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基因生态学方向发展;宏观方向,向着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地球生态学、宇宙生态学方向发展;综合方向,向着多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如城市生态学、人口生态学、经济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等。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1、根据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来划分 分子生态学 进化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 全球生态学2、根据研究对象的分类类群来划分 植物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 微生物生态学 人类生态学.3、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类别来划分 陆地生态学 海洋生态学 淡水生态学 岛屿生态学 4、根据研究性质划分理论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 森林生态学 草地生态学 家畜生态学应用生态学 自然资源生态学 恢复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生态工程学 人类生态学 生态伦理学5、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数量生态学 化学生态学 物理生态学 经济生态学三、主要内容 生物与环境(个体生态学) 种群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生态学 应用生态学第二节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提出与发展一、生态规划提出的历史背景1、人口激增2、自然资源严重破坏3、能源短缺4、环境污染5、食物严重供应不足 二、生态规划的提出19世纪末1、George Marsh,1986,提出Design with nature rather than against the environment2、John Powell ,1879, 提出恢复废弃地和沙化土地,“土地需要广泛 而综合的规划”。 “不仅要考虑工程问题和方法,还应 考虑土地自身的特征”。“制定一种土地与水资源利用政策,选择一种能适应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新的土地利用方式,新的管理机制及新的生活方式”Powell是最早呼吁通过立法与政策促进生态平衡而进行发展规划的3、Patrick Geddes:生物学家,创立城市与区域规划程序:调查-分析-规划方案三、生态规划的发展20世纪初,生态学学科独立学科发展分支,渗透应用生态规划(1)理论研究的繁荣(2)生态规划实践(3)60年代以来的生态规划的复苏与繁荣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一、环境基本概念1、 环境(environments) 概念: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内涵:环境的本质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或影响这种资源的因素 尺度效应:大环境与小环境二、 生态因子1、生态因子及相关名词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能缺少的生态因子的总称。 生态环境:一定区域所有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境(habitat):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2、生态因子的分类 根据性质划分为: 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人为因子: 有无生命特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 密度制约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 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 稳定因子: 变动因子: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密度制约因子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随生物的密度而变化的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 环境因子中,对生物作用的强度与生物密度变化无关的因子。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对生物存活的影响 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生殖、繁衍的影响 对生物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对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2、 生物对环境的反作用(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适应概述适应:生物在环境中经过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种适合环境条件的特征与性状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主要有: 稳定性选择(steady selection)、 单向性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 分裂性选择(disruptive selection)。稳定性选择:把趋于极端的变异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类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单向性选择:把趋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保留下来,另一极端的变异被淘汰,使生物向某一变异方向发展。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群体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减少中间常态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趋同适应(convergent adaptation)和趋异适应(divergence adaptation)。趋同适应:不同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和形态特征。 趋异适应:同一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适应方式和形态特征,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会产生变种。形态构造的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适应法则格洛洛法则:动物的颜色,在温暖潮湿的地方较寒冷干燥的地方深。伯格曼法则: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其单位体积散热量相对较少。阿伦法则: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和变短的趋势。(2)生物对生物环境的响应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物种间的协同进化(3)生物对环境因子的改变四、 最小因子、限制因子与耐受限度1、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基本内容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2、 限制因子和限制因子定律 限制因子 (limiting factor) 限制因子是对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影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成为该生物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定律 (Law of limiting factor) 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3、耐受限度与生态幅(1)Shelford耐受性定律 (Law of tolerance)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2)Shelford耐受性定律的发展(3) 生态幅 (ecological amplitude) 概念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 类型划分耐受限度的调整 驯化 内稳态第二节、生态因子的作用一、光因子1. 光合作用2. 光对动物的影响二、温度因子1、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温度影响生物的地理分布、变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与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性有关: 三、水分因子1、水环境的特点:弱光、缺氧、密度大、粘性高,温度变化平缓、含无机盐2、水的生态作用: 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3、水分的丧失途径4、生物对水的适应生态类型 沉水植物 浮水植物 挺水植物陆生植物的生态类型: 湿生植物 中生植物 旱生植物四、大气因子1 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二氧化碳是大气成分中生态意义最大的因子。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2. 氧气的生态作用3 大气污染的生态治理 1) 监测作用2) 净化作用五、土壤因子1、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1)陆生生物生活的基础(2)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矿物质和水分(3)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2、土壤的性质(1)固相(2)土壤中的水分作用:根系直接吸收;溶解营养物质;调节土壤温度水分过多会是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营养物流失,土壤动物缺氧而死(3)土壤中的空气土壤通气不良,影响微生物分解营养物质,过分通气,使分解速度过快,营养物质流失(4)土壤温度(5)土壤酸碱度(6)土壤有机质和无机元素3、植物对土壤因子的适应PH: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含盐量:盐土植物、碱土植物风沙:沙生植物、土生植物盐碱土植物: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地面蒸发强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或地表径流滞缓、汇集的地区,地下水位过高的地区,滨海地区。六、生物因子1. 竞争如果环境中的各种资源非常充分,能满足需要,竞争就不会发生。如果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有限,则种群生长就会随着竞争的进行而变慢,个体的数目会逐渐趋近于环境的最大容量。2. 生物化学的影响生物化学的影响表现为植物组织排放出的生物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生长发育产生的抑制和对抗作用或有益作用,这种现象又称为他感或异株克生,产生这种效果的物质,称为他感物质。3. 森林动物与植物间的关系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以植物为食,帮助植物传授花粉,散布植物种子;间接作用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作用于植物外,森林中的鸟兽,昆虫以及其他动物之间的食与被食的链状关系,使得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复杂。七、地形因子地形因子是间接生态因子。能使能量和物质重新进行分配。地形因子对动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的走向、山体的整齐程度、河流的走向。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规律一、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二、生态因子的多变性和作用的阶段性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四、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五、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六、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七、生态因子的主导作用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第一节 种群与种群生态学一、种群(Population )种群是在特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中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和。二、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的学科。三、种群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2) 出生率3) 死亡率生态死亡率或实际死亡率:在某特定条件下的丧失个体数。该个体数随着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而改变。最低死亡率:它是种群的常数,表示在理想的或无限制的条件下的丧失。4) 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单位时间内迁入的种群的个体数。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出的种群个体数。)年龄结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n A增长型种群: 幼年组个体数多,老年组个体数少,种群的死亡率小于出生率,种群迅速增长。n B稳定型种群: 种群出生率大约与死亡率相当,种群稳定。n C下降型种群: 幼年组个体数少,老年组个体数多,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趋向减少。第二节 种群动态一、 种群增长模式1)种群的指数增长模型2)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模型(Logistic growth)二、自然种群的变动1、 种群的数量动态2、种群的空间动态种群的空间格局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分布格局,称为内分布型。内分布型分为均匀型、随机型和集群型三种。空间利用方式 种群利用空间的方式可分为分散利用和集群共同利用两大类。分散利用:个体或家族占有一小块的空间(或称领域),这种空间利用方式多见于动物。共同利用:营集生活方式的种群对其空间资源的利用形式。在任何生物种类中都可见到这种利用方式。集群的类型有:暂时性的集群,季节性的集群,稳定而经常性的集群。集群有着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它有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有利于共同取食,有利于共同防御天敌,有利于种的繁殖和幼体发育,有利于进行迁移。集群和阿利氏定律种群有一个最适的密度,种群密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群的增长,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作用,这种规律称之为阿利氏规律。、 人为干扰下的种群动态1)生态环境破坏对种群动态的影响2)过渡猎取生物资源对种群动态的影响3)环境污染对种群动态的影响三、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生态入侵的后果:排挤当地的物种,改变原有的生物地理分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入侵种经常形成广泛的生物污染 ,危及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农业生产。四、种群对环境变化的生态对策1、生态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人们可以把他想象成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2、r-对策和K对策K-对策:生存环境一般较稳定,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扩散能力弱,但竞争力强,即把有限的能量资源投入于提高竞争力上。K-对策的优缺点:优点:种群的数量较稳定,一般保持在K值附近,但不超过此值,因此,导致生境退化的可能性小;具有个体大和竞争能力强等特征,保证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缺点:由于r值较低,种群一旦遭到危害,难以恢复,有可能灭绝。r-对策:生存环境一般不稳定,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缺乏保护后代机制,竞争力弱,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机会主义物种。r-对策的优缺点:优点:生殖率高,发育速度快,世代时间短,因此,种群在数量较低时,可以迅速恢复到较高的水平;后代数量多,通常具有较大的扩散迁移能力,可迅速离开恶化的环境,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因此,常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由于高死亡率、高运动性和连续面临新环境,可能使其成为物种形成的新源泉。缺点:死亡率高、竞争力弱、缺乏对后代的关怀,高的瞬时增长率必然导致种群的不稳定性,因此,种群的密度经常激烈变动.第三节 生物关系一、种内关系1、密度效应最后产量衡值法则:-3/2自疏法则2、领域性领域性领域: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个体侵入的空间。领域行为: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具有领主的领域范围;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目的:保证食物资源、营巢地、社会等级社会等级(social hierarchy): 一群同种动物中,各个体的地位有一定的顺序性。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利他行为:指一个个体牺牲自我而使社群整体或其他个体获得利益的行为。、通讯二、种间关系1、种间竞争种间竞争的结果:两个种共存,生态位分化种间竞争的类型:资源利用性竞争:两种生物之间没有直接的干涉,只有通过资源总量的减少而产生的对竞争对手的存活、生殖和生长的间接影响。相互干涉性竞争:不仅竞争食物,还有直接干涉,如相互吃卵、吃幼虫、分泌 有害物质等。他感作用:又称克生作用,指某些植物能分泌一些有害物质,阻止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2、捕食作用捕食:一种生物攻击、损伤或杀死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典型捕食 食草 寄生 拟寄生3、共生偏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这种关系对其中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的行为。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这种关系对双方均有利。兼性互利共生 离开对方可以生存专性互利共生 单方专性、双方专性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与特征一、群落: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他们之间及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二、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3、形成一定环境特征 形态结构4、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态结构 营养结构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6、一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征有明显边界 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突然中断无明显边界 环境梯度变化较缓慢三、群落的种类组成1、种类组成性质2、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3、种的多样性4、物种多样性的测度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一、群落的结构单元1、生活型(life form):是生物对综合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是植物对相同环境条件进行趋同适应的结果。2、植物的生长型生长型(growth form):根据植物的可见结构分成的不同类群。生长型反映植物生活的环境条件,相同的环境条件具有相似的生长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3、层片层片的概念是群落的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一致性和一定小环境的种类组合。二、群落的垂直结构三、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性: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使群落在外形上表现为斑块相间。四、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称边缘效应。第三节 群落的动态一、群落的稳定性二、群落演替的基本概念群落演替: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演替顶极和顶极群落: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物种组合稳定),群落演替渐渐变得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段称演替顶极;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称顶极群落。三、演替的类型四、经典的演替模式五、演替学说1、单元顶极学说在同一个气候区内,只能有一个顶极群落,而这个顶极群落的特征完全是由当地的气候决定的,因此又叫气候顶极。2、多元顶极学说任何一个区域的顶极群落都是多个的,都是由一定的环境条件所控制和决定的,如土壤的湿度、土壤的营养特性、地形和动物活动等。有人则分别将这些群落称为地形顶极、土壤顶极和动物顶极。3、顶极-格局学说自然群落是由许多环境因素决定的,除气候外,还包括土壤、生物、火、风等因素。六、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1、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3、人为因素4、环境的不断变化七、演替机制1、忍受模型2、抑制模型3、促进模型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一、生态系统概念1、生态系统(ecosystem)的定义: 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提出: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维持系统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无机物质有机物质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利用简单的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也包括一些光合细菌。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由动物组成。 还原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食枯木的甲虫、白蚁、蚯蚓和某些软体动物等)。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一、态系统的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初级生产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称之为植物性生产。次级生产是消费者(主要是动物)的生命活动将初级生产品转化为动物能,称之为动物性生产。、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摄取太阳辐射能源制造了初级食物能源,通过一系列有机体进行转运,一种有机体被另一种有机体所食,该有机体又被第三种有机体所食,依此类推,形成一种食物的链索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类型()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寄生食物链、食物网 一种生物常常以多种食物为食,而同一种食物又常常为多种消费者取食,于是食物链交错起来,多条食物链相联,形成了食物网、 营养级与生态金字塔 营养级(trophic level):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生态系统中营养级数目()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 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能量和个体数量单位来表示 能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由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来构成的生态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以相同单位面积上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生物量即生命物质总量建立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单位面积内生产者的个体数目为塔基,以相同面积内各营养级位有机体数目构成塔身及塔顶。、生态效益生态效率:在一个营养级内,同化作用的能量和可利用的能量之间的关系,即能量输出和输入之间的比率。从能量流动来讲,生态效率就是次一营养级的生产力与前一营养级的生产力的比率。这一比率大约只有10%,也称这10%定律或林德曼 (Linderman) 定律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生态系统中的能源 太阳辐射能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辅助能、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路径 能量以日光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以植物物质形式贮存起来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通过生态系统,以动物、植物物质中的化学潜能形式贮存在系统中,或作为产品输出,离开生态系统,或经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有机体呼吸释放的热能自系统中丢失、能量是单向性和逐级减少 生态系统能量的流动是单一方向的能量以光能的状态进入生态系统后,就只能以热的形式不断地逸散于环境中.从太阳辐射能到被生产者固定,再经植食动物,到肉食动物,能量是逐级递减的过程4、根据能量的补给形式和E.P.Odum的研究,生态系统可分为4类:无补加的自然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自然补加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人类补加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燃料供能的城市工业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从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归还于环境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生物与非生物二者的参与, 同时也包含一些地质与地理作用在內, 因此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生物小循环:环境中元素经生物吸收,在生态系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水是生物圈中最丰富的物质,在太阳能的作用下,经蒸发,凝结,流动等过程,在地球上进行循环。(2) 碳循环碳循环是气态循环中的主要类型之一。主要的循形式:从大气CO2蓄积库到生产者,到消费者,再经过还原者回到大气蓄积库里。(3)磷循环磷在生态系统中是很典型的沉积物循环。大气中的磷主要来自磷酸盐岩石、有机物残体和废料所形成的有机磷酸盐。磷要进入循环,首先必须成为可溶性磷酸盐。它溶于水,但不随蒸发而挥发,所以磷由于降水从岩石圈淋溶到水圈,形成可溶性磷酸盐,而被植物利用。再经过一系列消费者的利用,将其含磷的残体、废料等有机化合物归还到土壤。通过还原者一系列的分解作用,转变成可溶性磷酸盐,又供给有机体再次利用。(4)氮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 有毒物质循环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1、生物生产2、生物多样性的维护3、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5、环境净化6、土壤形成及其改良7、减缓干旱和洪涝灾害8、调节气候9、休闲、娱乐10、文化、艺术素养生态美的感受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控一、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状态。二、生态系统稳定的原因:1、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1)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2)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2、生态系统稳定性机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调节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负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和稳态。正反馈: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和稳态。3、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 ,即抗干扰的能力(抵抗力resistance);另一方面是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向 ,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恢复力resilience)。4、抵抗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2)来源:(3)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5、恢复力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2)来源:(3)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意义: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动调节的极限。生态危机: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原理: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2)措施1)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2)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3)保护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合稳定性。第四节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类型一、自然生态系统的分类二、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1、纬度地带性2、经度地带性3、垂直地带性三、森林生态系统-地球的肺1、森林生态系统的种类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2)系统稳定性高:(3)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4)生产效力高:3、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减轻洪涝灾害最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