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基于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_第1页
重构基于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_第2页
重构基于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_第3页
重构基于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_第4页
重构基于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构基于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办学理念郑 玲内容摘要当前激变的社会需要大学根据教育目标调整办学理念。现代大学教育目标应是人格教育、通才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三层次目标;相应的办学理念应树立三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学术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关键词人格教育;通识教育;办学理念现代大学基本按西方学术框架建立, 一般是指启蒙运动以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以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 探究学术的殿堂” 、“ 培养人才的摇篮”、“ 发展科学的源泉”、“铸就人生的熔炉”、“引导社会的灯塔”、“ 人类的精神家园” 等称号,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面对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新形势,要实现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必须确立适应当前形势的办学理念。一、现代大学教育目标的正确解读现代大学以德国教育大臣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为标志,从提出“以发展学术为中心,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在于从事创造性学问的发现和创造”的教育目标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大学在保证大学的独立性的基础上,都进行了多次调整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当前,面对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现状,结合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认为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目标应积极变革,形成以人格教育为根本目标、以通才教育为基础目标、以创新教育为具体目标的三层次目标,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人格教育孔夫子在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即大学的宗旨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实践中,他创立了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代表的“六经”之学,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主的性质。他以教人做人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注重德行与智慧,尤其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注重对人的道德教育和德性培养,强调气节与操守,并要求把个人担当的社会责任与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自觉地统一起来。所以说,我国传统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人,一个修身、道厚、业精的人。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我们认为,大学教育要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健康的思想情感、光明的道德情怀、开阔的胸襟、热情的为人、淡化的自我、世界的眼光和团队精神。西方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也曾系统地提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这种人文主义精神传统,虽然带有一些“方法论”色彩,但其注重人的内在修养、人格完善的精神实质,与大学所倡导的“大学之道”别无二致。以培养了6 位美国总统3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的哈佛大学,其成就的取得绝非仅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在强调社会责任感、伦理教育上也堪称楷模。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其教育宗旨,即校长、教授及家庭、教师应竭力教育青少年要虔诚、正义、崇尚真理、热爱祖国、人道与仁慈、勤奋与俭朴、节约与高雅等。为了履行这个宗旨,在公共基础课中还专设道德伦理课程。 回顾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轨迹,从70 年代末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80 年代中强调“重视实践、重视能力”,再到90 年代提出“ 素质教育”,知识 能力 人格的发展路径反映了我国教育目标和宗旨的一步步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孔子人格教育理念的回归。现在,面对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我们基本已达成共识:“ 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理想人格的培养,以思想、品德、理想、情操为基本构架,思想政治素质是综合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也同样是人格培养的根本。这也是现代人格中的独立、创新、敬业、诚信等精神的丰沃土壤。我们的人格教育就应该由此入手。(二)通才教育 我国的传统教育从孔子开始就是实行的通才教育,到民国时期,经过与欧洲大学教育模式和当时高级专门教育思想的冲突斗争,通才教育又占据了主导地位,适应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学习苏联模式,结果大多数高校变成了单科性理工院校,过分倚重自然科学教育,专才教育思想占据了上风, 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更加造成了人们认识上的误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此观念的主导下,教育领域更专注于科学技术的传授,同时,教育产业化的主导思想使人们更热衷于专门人才的培养。但是,现实使我们看到,在激烈变化的世界中, 仅靠专业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从容自如地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学生更需要养成一种不断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和习惯。而这需要通才教育模式做支撑。因为通识教育追求知识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既有知识的广度又涵盖知识的内在联系。前者有助于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避免狭隘;而后者则有助于学生探究各种类型知识的内在关系,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创新精神。 审视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调整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拓宽基础,淡化专业,按大类培养,高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我们不难发现,通才教育正在逐渐回归我们的教育目标。2007年2月7日,哈佛大学公布了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 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同年5月,哈佛大学通过了该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大举措就是以新的通识教育计划(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 取代原有的核心课程( core curriculum) 。曾以“核心课程”自豪的哈佛人这次果断地对它进行颠覆性的改革, 其动力就是源于激烈的时代变革和竞争。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 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进程的深入,社会剧变和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 社会问题的综合化和复杂化, 使哈佛大学认识到通才教育是当今历史关头的正确选择。所以,有历史的经验借鉴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参照,我们重新回归通才教育目标是大势所趋。(三)创新教育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指出:“在历史上大学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把积累起来的知识传给后代和教他们如何思考; 二是提出新思想、创造新学说。”事实上,大学早就把探索未知世界当作己任,知识的创造以论文、专著、报告、专利、讲义等形式发表,构成一种大学所特有的文明。哈佛大学的校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创新教育的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崇尚自由竞争和个人奋斗,崇尚冒险和创业,崇尚对事业的追求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强调生活的富有应来自勤奋与努力,强调个人的智慧、毅力、能力和自信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注重理性分析,讲求实际和办事成效。这种创新教育思想使哈佛学生在学校得到最可贵的“东西”、“信心”和“方法”,也正是凭借这种具有创新精神的校风,哈佛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表现非凡,人才辈出。不具备创造知识的功能,不可能是当今一流的大学;不能创造知识的教授,不可能是一流的教授;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就不能称其为现代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应该更加注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承担比以往更多的科研使命,充分发挥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历史赋予现代大学不可推卸的重任。二、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现实重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使命与价值观等基本发展思想的概括,是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以及内部管理运转的哲学基础。而大学的办学目标、具体任务、机制、方法乃至校训、校歌、校园布局与建筑等则是大学办学理念的外显,都受理念的无形制约,由此形成的大学传统总是有意无意地左右着大学的发展。所以说,大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根基与核心,要实现大学的教育目标,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而了解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重构当代大学教育的办学理念道路上多些借鉴,少走弯路。(一)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汉武帝到清朝晚期,奉行的是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想;二是从晚清政府做出“废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以“注重理性,学术自由”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曲折中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孔子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和以“注重养成,贤人治国”为核心的教育理想是我国对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早期探索成果。“伦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注重养成”是教育的根本, “贤人治国”是办学的根本。因此,从汉武帝到清朝晚期,孔子儒学的教育理想以及相应的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对养成我国君子、士的理想人格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长期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培育着它的人民和精英,造就了大批志士仁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大作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主要内涵的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1905年晚清政府做出了“废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决策, “从科举到学堂”是20 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划时代变革。以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和竺可桢为杰出代表的新一代大师群体和教育家们,坚持“会通中西”的新文化观, 创造性地把注重人文、伦理与人格的中国古代大学理念与立足科学、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集成融合,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西合璧的大学理念。他们关于“完全人格”“诸育和谐”“教育独立”“大学自治”“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等一系列大学理念, 对我国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建国以来,从最初借鉴苏联模式开始,我国教育界不断在曲折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尤其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在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体系”,促使我国教育和大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进程的深入,社会剧变和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 社会问题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此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产业化的办学理念具有历史局限性,缺乏对教育和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深刻理解,致使办学目标产生了功利化倾向,大学精神一度滑坡。我们不能回避的现实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当代中国大学理念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对大学理念的探究仍是教育界人士的重要任务。(二)大学办学理念的现实重构西方经典的大学理念孕育于漫长的欧洲中世纪, 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各个阶段后逐步形成, 并在世界各国大学中流传、更新。它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统一等内容, 反映了大学系统内部学术发展和大学管理的内在规律, 也是大学合理存在与延续的认识基础, 体现了世界各国对大学的理性认识、追求以及所持有的高等教育观念和教育哲学思想。我们看到,从只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知识贵族的“学人社会”象牙塔,到社会化的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服务站,再到如金耀基先生所指的“大学不应该遗世独立,但也应该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大学的哲学理念在不断反思中与时俱进,日益完善并引导着多元化发展的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实践。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特别是当代高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 学校、学生、教师、教材和学习等概念均已与传统概念有很大的区别。高等教育日益受到外部关系的制约, 社会也日益要求大学为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根据19 世纪以前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所总结的经典的大学理念,已不能全面反映社会与高等教育关系的新进展, 也不能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追求。因此,在当前社会激变、科技迅猛发展、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重构大学办学理念是其完善之路上的必经驿站。重构大学办学理念,我们不仅要在大学教育中进一步体认和实践大学所倡导的“大学之道”的基本精神,还要科学总结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学理念在中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创新“大学之道”的科学内涵,力求明德与崇学、亲民与新民、多元与卓越以及与时俱进与止于至善的和谐发展,并赋予其深刻的时代内涵,使其既能指导当今中国教育和大学改革创新的方向,又能引领当今世界教育和大学改革创新的潮流。重构大学办学理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要为切入点, 以适应、服务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为导向, 以尊重大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为前提, 以实现大学教育功能任务为价值取向。我们认为,其基本内涵是:在“科教兴国”这一宏观思路的引导下, 把“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作为“兴国”的指导方向,把人才培养、科技进步、知识创新作为大学教育的根基,把文理渗透、学科交叉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最终使大学成为科教兴国的基地和中枢机构。三、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思路及其实现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适应当前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激变社会,现代大学必须树立以下三结合的办学理念。(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整合透视我国大学理念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孔子倡导的人格教育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信息技术等时代变革后,人文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理念中逐渐式微。其中众多的原因我们不必细究,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整合。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在人文精神日趋衰落的今天,召唤日渐逝去的大学人文传统,确立现代大学理念,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更多“关注天空的人”,应该是21世纪中国大学的核心任务。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培育大学人文精神的关键。科学教育以求真为主题,人文教育则以求善为根本,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二者共生互动,相异互补,和而不同。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包括“学习做事”与“学习做人”两个方面,“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优势互补,使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是21世纪大学教育的归宿所在。实现这一整合,应着眼于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实现二者的整合;中观层面上应完成文理科在高等教育层次上的整合;微观层面,即教师的教书育人,在教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仅是对教师职业职能的概括,更重要的是倡导了教育教学的根本理念。我们知道,传授知识并非大学的终极目标,授业的目的在于传道,正所谓道为业之本,业为惑之源。无道则业不正,无业则惑不生,故道正则业兴。所以,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为人师表,做学生道德上的楷模,精神上的向导。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焉!” 。(二)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协调发展自大学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以后,大学的存在就有两种哲学基础和双重价值: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必须“崇尚学术”,注重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大学存在的内在价值;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应当“适应社会”,主动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既服务于社会又引领社会前进,这是大学存在的外在价值。因此,大学办学活动的基本矛盾是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促进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协调发展,大学应当在办学实践中努力实现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的辩证统一。事实上,这一矛盾的产生源于人们关于大学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社会的讨论。我们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大学适应社会过度,在不知不觉中为经济所控制,其自由与独立正在逐步丧失,对社会责任和崇高理想的追求也正在淡化。长此以往,孔子的教育理念将成为千古绝响。我们认为,保持对社会的适度“超越”是提升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这里所谓的“适应”与“超越”亦即高等教育必须遵循的两个规律:社会适应性规律与个体适应性规律。社会适应性规律即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执行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个体适应性规律是指高等教育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和人性的养成。大学是人类的精神殿堂,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和终极关怀的地方。“人文”的核心意义是“超越个体、超越种族、超越国家、超越具体人伦事功,从人类整体甚至宇宙大全的角度思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在适应社会的同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越性,是培育其人文精神的本真命题,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协调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可以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以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去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在主动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广泛需求的同时,坚持大学应有的基本理性和学术价值。总之,大学既要联系社会又要高于当前社会,就必须走学术科研和服务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止要造福于今天社会, 也理应为未来社会服务。未来社会应该比当前社会更加美好、更加理想, 所以高等学校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越性,才能培养出具备更高品质的人才。(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齐头并举面对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激烈变化的世界, 学生仅靠专业教育很难从容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大学教育应教给学生陪伴其一生的学习能力,应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不断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和习惯。而这需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互补充。高等教育既要通过通识教育以及各种教育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 也要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为受教育者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可以说,当今世界上任何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 都是既要进行专才教育也要进行通才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出具有持续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激变社会的高品质人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以解决高校学生求学与求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