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935-2013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全称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规范、质量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标签标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不对消费者健康构成风险,同时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引入磷酸基团而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这种改性淀粉常用于改善食品的稳定性和粘稠度,增加食品的保水能力和加工性能。

技术要求

  1. 感官指标:要求产品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异味,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2. 理化指标:具体规定了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的水分、灰分、酸度、磷酸基团含量等理化参数的限量值,确保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3. 微生物指标:设定了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的限值,保障产品卫生安全。

检验方法

标准详细说明了各项指标的检验方法,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检测仪器、试剂选择、操作步骤及判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签:要求产品标签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信息及执行标准等,便于追踪和信息透明。
  • 包装:需采用食品级材料进行密封包装,防止污染和变质。
  • 运输与贮存:应避免日晒、雨淋、高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存储于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实施与监督

此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对食品生产、流通和监管等环节具有法律约束力。各食品生产和使用单位必须遵循,相关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情况,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11-29 颁布
  • 2014-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9935-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pdf_第1页
GB 29935-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9935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013-11-29 发布2014-06-01 实施GB 299352013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淀粉或由生产食用淀粉的原料得到的淀粉乳为原料与磷酸化试剂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以及结合酶处理、酸处理、碱处理、漂白处理和预糊化处理中一种或多种方法加工后的食品添加剂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2技术要求2.1原辅料2.1.1原料食用淀粉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2.1.2辅料2.1.2.1应符合相关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相关规定的要求。2.1.2.2磷酸化试剂种类:正磷酸、正磷酸钠或钾盐或三聚磷酸钠和三偏磷酸钠或三氯氧磷。2.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类白色或淡黄色取试样50 g置于洁净的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状态,嗅其气味状态呈颗粒状、片状或粉末状,无可见杂质气味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无异味2.3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干燥减量, w/%谷类淀粉为原料15.0GB/T 12087其他单体淀粉为原料18.0马铃薯淀粉为原料21.0总砷(以 As 计)/(mg/kg)0.5GB/T 5009.11铅( Pb)/(mg/kg)1.0GB 5009.12二氧化硫残留/(mg/kg)30GB/T 22427.13残留磷酸盐(以P 计) /%马铃薯或小麦淀粉为原料0.5GB/T 22427.11其他原料0.4GB 2993520132附录 A检验方法A.1安全提示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 操作时应小心谨慎!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A.2一般规定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GB/T 601、 GB/T602和GB/T 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均指水溶液。A.3鉴别试验A.3.1显微镜检测未经糊化处理保持颗粒结构的磷酸化二淀粉磷酸酯,可直接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淀粉颗粒形状, 大小和特征。在显微镜的偏振光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偏光十字。A.3.2碘染色将 1 g 的试样加入 20 mL 的水中配成悬浮液,滴入几滴碘液,颜色范围应为深蓝色到棕红色。A.3.3铜还原A.3.3.1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配制A.3.3.1.1溶液A:取硫酸铜(CuSO45H2O) 34.66 g,应无风化或吸潮现象,加水溶解定容到500 mL。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密封的容器中。A.3.3.1.2溶液B:取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 173 g与氢氧化钠50 g,加水溶解定容到500 mL。将此溶液保存在小型耐碱腐蚀的容器中。A.3.3.1.3溶液A和溶液B等体积混合,即得碱性酒石酸铜试液。A.3.3.2分析步骤称取试样2.5 g,置于一烧瓶中,加入0.82 mol/L的盐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